10.31 家长"开战",老师沉默,班级群"战火"连绵不断

这年头,谁还没加入几个微信群呢?家庭群、工作群、业主群、同学群、购物群、兴趣群……五花八门的群分门别类把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聚集在一起,群群趣事丛生,有些让人哭,有些让人笑,有些让人苦笑不得。

家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派别,有派别就有斗争。

孩子入学之后,家长见到老师的第一面就是加群,似乎进入到群里才有找到组织的安全感。当然,咱也不例外,也正式成为了群里的一员,按照群规,把名字改为学生的名字,然后加上称谓,譬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这么一来,每个成员跟学生是什么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建群的初衷,应该是方便老师与家长就孩子的学习进行交流。老师发布一些通知,布置作业,直接传到群里,这对于表达能力不好的小朋友,更能准确地把信息传达给家长,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家长

然而进群不久,我发现群还有吵架的功能。这不,小朋友在学校闹了矛盾,也许这会已经和好了,然并卯,几个家长却干了起来,情绪激昂,在群里吵的不过瘾,约着线下找地方理论了。

家长

不知道后来理论清楚了没有,因为老师开了禁言功能。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的孩子谁不爱呢?

隔日,有孩子被罚抄作业到深夜,有家长又无法忍受,直接在群里呼叫老师,责怨老师没有师德。有人附和,也有人反对,一位自称非班委会成员的学生妈妈勇敢站出来力挺老师。班委会之外,立马又出现两派,立场鲜明,唇枪舌剑,精彩不断。

家长
家长

站队,站好队,不仅仅在政治斗争中,连小小的班级群这小团体也存在哦。老师在群里沉默,直接被家长无视了。不知道看到这些时是如何的一种感想与反应?

"群"生OR"群"死,这是个问题?

微信的出现并没有几年,但这个新生的社交方式短短时间内就以燎原之势拿下了城乡居民,无论是大爷大妈,还是姑娘小伙,都耍起了微信。我觉得在老一辈人中,不知道QQ的大有人在,但不知道微信的则很少了。

家长

微信及微信群确实便利了沟通,实现了资源共享,然而,我认为它带出来的问题也不少。我们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浏览我们并不需要的信息,从而集体犯上了焦虑症。本来花一分钟可以搞定的信息,现在我们要花上十分钟来搞定。

在一种看似繁华便捷的背后,无声衍生着浪费与损耗,而我们还深陷其中却并不自知。

我想,这种微信群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

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