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孫權為什麼後期會變得昏庸了?

漢徵西大將軍


小說《三國演義》因為“擁劉抑曹”,孫權作為夾在兩者中間的人們,小說作者只對前期,尤其聯劉抗曹時的孫權加以關注,也費了不少筆墨,對他後期因為小說側重點的關係而語焉不詳。而早期的孫權在創業階段意氣紛發,銳意進取,當然是一代明主形象,這樣很容易讓人對中後期的孫權認識上產生偏差。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曹操的名言奠定了孫權初期一代英主的形象。孫策臨終時遺言“決機於兩陣之間你不如我,舉賢任能,讓人各盡其心,我不如你”。也確實是這樣孫權繼位後江東人才輩出,孫權“慧眼識周郎,納魯肅於凡品,拔呂蒙於行陳,寵遇之陸遜,識潘濬於系虜”,這些人都由孫權提拔重用,潘濬更是荊州降將出身,能與陸遜同掌荊州,甚至在吳立傳,不能不說是孫權識才重用的結果。

而孫權內心性格期間也暴露出一些殘忍的本性,為了鞏固政權,誅除異已,濫殺無辜。《江表傳》裡就記載孫權為了殺死叛亂的李術攻破皖城後屠殺全城百姓的事,凡此種種還有很多記載,是他為鞏固政權,肅清異已而採用的高壓手段,只不過在前期被他政績的光輝遮掩了而已。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是他如何統領江東的分水嶺,隨著三分天下格局的穩定,他逐漸失去了以前銳意進取的雄心。從以前是雄霸一方的軍閥變成劃地而制的君主,自身性格中的唯我獨尊,殘忍多忌隨著年齡增大暴露愈發嚴重。初期創業時考慮的是如何團結江東之眾,擴大地盤,應對北方臨近的威脅,而作為君王之後那些在專制皇帝身上的弊病也顯露出來,逐漸蛻變成一個守“財”的富家翁,只不過這個“財”是權力,是時時刻刻懷疑大臣的忠心,天天提防別人覬覦他的權力。從識才,信才,用才變成抑才,妒才,害才,而重用佞人,剛愎自用,不聽規勸。

陸遜,張昭,虞翻,暨豔,張溫,顧譚等等東吳正直股肱大臣在後期被貶,不受重用,陸遜“憤恚致卒”。


在立嗣問題上,孫權也沒有逃脫專制帝王在這方面上的桎梏。起初立長子孫登,孫登早死,次子孫慮也早亡,於是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但偏偏特別喜歡四子魯王孫霸,“寵愛崇特,與和無殊”,孫霸也有了爭位的念頭。這樣造成孫和孫霸之間矛盾重重,而皇室在繼承問題上一旦有嫡庶之爭,勢必會形成以皇子為首的兩幫大臣勢力明爭暗鬥。

比較正直的如陸遜,諸葛恪,顧譚等立主維護太子,而後宮勢力裹協另一些投機分子如步騭,全寄,楊竺等為依靠魯王撈取政治資本的大臣不斷向孫權進言廢和立霸。孫權這時年老昏聵,對朝政,後宮的缺乏掌控能力,支持太子的大臣多有被貶流放,連坐下獄至死。後來孫權索性廢太子孫和,賜死魯王孫霸,那些依附小人也紛紛被殺不得善終,結果是兩敗倶傷,人心渙散,朝中無人,國基動搖。

父子懷疑猜忌,兄弟反目成仇,大臣結黨成派,相互陷害中傷,最後都一起死在皇權爭鬥中,牽涉人員之多,時間之長,在歷史也屬罕見。朝堂之上烏煙瘴氣,爭權奪利,君臣上下再也沒有開疆擴土,守業自強的士氣,所有氣數都在內耗中殆盡。

最後只能立年僅八歲的孫亮為太子,太元元年(252年)孫權去世,孫亮繼位,僅十歲,只能成為權臣操縱的傀儡,內政在日益惡化,孫吳政權不斷陷於衰沒之境,等待的也能是“金陵王氣黯然收”的結局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是毛澤東當年的豪言壯語,氣勢恢宏。任何一個偉人,在穿越了時間的迷霧後,才能被歷史真正的看清,他所有的一切,也都能一一呈現在面前。

孫權,三國風雲人物,被曹操誇讚“生兒當如孫仲謀”,年少時,雄姿英發。其父孫堅通過攻打黃巾軍奠定了基業,並取得了一定的勢力範圍。其兄孫策更上一層樓,鞏固並擴大了戰果,江東成為了其據點,無人能撼動。孫策在一次征戰中受了劍傷,不聽醫師的囑咐,百日內脾氣依舊,卻在臨死的時候把江山託付給了孫權,因為他清楚在守江山方面,孫權絕對遠高於自己。

就這樣,孫權登上了歷史舞臺。

青年時期的孫權,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賢才,著名的諸葛瑾、魯肅等一直在其麾下獻計獻策,可謂是人才濟濟,廣博四方。官渡之戰,還啟用當時並沒有知名度,但是文武全才的儒將陸遜,更是用人典範,一舉將曹操的勢力禁錮在吳國的範圍外。同時發展生產,對外不主動征戰,對內安定,現在的南京也就是在他的時代開始的。通過不同的政策和努力,孫權已成了吳國的主,三國不可或缺的人物。

有了他,三國的歷史也才如此的精彩。

但是,在晚年的時候,與大多數的帝王一樣,開始變得猜測多疑,誤聽小人讒言,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起群下黨爭,朝局不穩,著或許是他,不,應該是古代大部分帝王的特點。

其實,孫權的晚年算不得昏庸,他只是突破不了歷史的侷限。

就像現在一樣,別說老年,年輕的時候,能夠明辨是非,能夠做出英明決定的,又有多少?


黑炭頭鴨


古藏先生認為孫權不是後期昏庸,而是一直昏庸無能,心胸狹隘且多疑無勇!

孫權能當上東吳的主人,完全是孫策的遺囑使然。

孫策臨終對弟弟孫權說: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任賢舉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孫策很清楚孫權的能力,適合固守江東,東吳對外的戰略政策也發生變化:由進攻變成防禦。

孫權確實有識人之才,但胸襟不夠寬廣,在他任上,東吳大都督屬於高危職位,箇中緣由細思極恐!

離開了東吳的大都督,孫權想自己大幹一場,確定自己東吳的地位和威信。於是建安二十年,孫權輕率東吳全部人馬攻打合肥,不料被張遼用八百步卒打敗,殺得東吳人仰馬翻,孫權本人差點被活捉。此戰張遼一共可用人馬七千人,而孫權十萬大軍,14:1的富裕戰都不會打,可見孫權的軍事才能多麼渣!

孫權在晚年做的事那不僅僅昏庸,那叫親佞遠賢,不辨忠奸!誅殺東吳為數不多的才俊,重用拍馬屁的庸臣,他臨終把自己權利給了9歲的兒子,就註定了東吳滅亡!

所以說孫權從頭到尾都是無能之人,鮮有的高光之點不過內有張昭、顧雍政務上勤勉,外有周瑜、魯肅軍事上圖強,如若無這幾人,孫權能否活到71歲!


古藏書屋


孫權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陷入困境,性情也變得殘忍嗜殺。《三國志孫權傳》提到了孫權晚年的二大失誤。

其一:胤嗣廢斃,其二:果於殺戮。陳壽據此將東吳日後覆家亡國的責任推給了吳大帝孫權。

吳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孫權稱帝,立長子孫登為太子,孫登為人謙和,人望頗佳,是一位朝野上下都認同的儲君。可惜赤烏四年241年孫登死了,次子孫慮又早亡,孫權遂立三子孫和為太子。

孫和年十四即拜名士闞澤為師,好文學,善騎射,精識敏銳,愛好人揚。可以說孫和也是一位很好的儲君人選。八個月後四子孫霸被封魯王。照常例皇子封王本不出奇,可孫權對老四是寵愛崇特,與和無殊。作為父親寵愛兒子無可厚非,但作為帝王這樣作可就違背了嫡庶有序,尊卑有別的社會規則,更何況孫和是太子,與魯王是君臣關係,魯王得寵其待遇同太子無二,使得日後魯王持寵放縱,處處於孫和分庭抗禮,朝中的大臣也分成二大陣營,形成太子黨與魯王黨。

孫霸身邊的人希望魯王能起代孫和,好有從龍之功,孫和的人也處心積慮要滅了魯王這個攔路虎,雙方已是水火不容,朝堂之上黨爭酷烈。

面對如此局面孫權不明晳孫和儲君之位的不可侵奪,打壓一下魯王一黨的氣勢,反而叫二子專心求學,禁絕往來,希望二個兒子兩耳不聞窗門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他低估了權力的能量,也過於樂觀的看待人情,面對一步之遙的帝位,那個皇子會不動心?

七八年的時間朝中兩派傾軋的厲害,孫權自已也是搞的焦頭爛額,嘆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

陸遜時為丞相力挺孫和太子之尊不可撼,也被整的鬱郁而死。

吳赤烏十三年250兩宮之爭終於有了了斷。孫權廢了孫和,賜死孫霸,下旨誅殺全寄、吳安、孫奇等人。二宮之爭落得同歸餘盡,人心盡失的下場,使得吳國後期朝綱不振,幼主孫亮繼位又使得吳國權臣當道,政局混亂。嫡庶不分,使得官闈錯亂。這些都是孫權種下的惡果,說他昏也不為過。


賀灝


孫權後期變得昏庸,或許是因為他站得太高了吧。

從孫權掌權開始,他就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受到來自荊州大都督的壓力,歷任大都督都嚴重製約著孫權的權力,後來孫權在呂蒙死後裁撤了大都督的位置,可是經過實踐檢驗,不行!如果裁撤,根本沒人能夠抵抗來自劉備和曹魏的壓力。



後來陸遜上臺,長期在荊州主持防務,雖然後來明升暗降調任陸遜任丞相,直到後來逼死了陸遜,他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帝王。


成為了真正的帝王,是孤獨的,是充滿猜忌的,長期聽不到真話後的孫權變得昏庸,變得剛愎自用也就不難理解。

再加上孫登時候,太子、魯王引起了朝堂紛爭,孫權一怒,又殺了兩個而已,為了朝廷,為了吳國天下,他沒有辦法,必須那麼做!

或許他的悲痛只有漢武帝誤殺劉據能夠比擬吧。總之一句話,他所以變得昏庸,完全是因為站得太高了,沒有任何因素可以約束他,再加上死了幾個而已,太過於悲痛!


七夜解說遊戲


這可以說是歷史和人性的必然。


1.明君自古無始終。歷史上,再明斷有為的皇帝,也有昏招的時候。這是因為封建統治制度,產生的高度集中的權力所造成的。李世民一代聖君,老年也是昏庸了。迷信金石,幻想長生,玩弄權術,測試忠臣,廢立太子,亂於後宮,為後來的唐朝內亂創造了條件。康熙號稱千古一帝,老年也弄出了九子奪嫡的鬧劇。孫權比這些人還有不如,長期當政,逐必有所失,這是歷史規律。


2.天子老年易猜忌。各個朝代,君臣之間難免有嫌隙。當國家危難之時。自然抱團取暖,一致對外。一旦進入安逸階段,矛盾必然產生,並隨著君主在位時間而增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僅適用於天下大事,也適用於人際關係。加上孫登病死的打擊,全公主等一批敗家子的挑拔,孫權頭都暈了。本來清官難斷家務家,何況是帝王家。

3.東吳後期無能人。孫權的長處,就是能夠很好地任用人才。之前倚仗周瑜、魯肅、張昭等人,軍政外交都有能人出主意,孫權只須決策一下。但凡孫權自己作主的,常有失策。如征討合肥被張遼以7000兵馬破十萬大軍。到了後期,人才調零。本有陸遜,但因為立太子之事而疏遠,不久陸遜鬱悶死了。吳國再無深謀遠慮之人,均是鼠目寸光、阿諛諂媚之輩,焉能出什麼好主意。沒有了左膀右臂,孫權自己只能獨斷專行了。


無限輪迴


其實也不完全是孫權變昏庸了,而是吳國的國情所決定的。

吳國立國有很多開國功臣,比如江東十二虎臣之類的,還有孫堅家的一大幫親戚。這些人都是掌握兵權的,而且按照傳統,他們的官職、軍隊都是世襲的。

除了這些開國元勳外,吳國還有一大幫本地土豪,比如著名的“四大家族”,即顧陸朱張四家。比如陸家就有陸遜、陸抗、陸績等人,顧家有丞相顧雍。

這些世襲功臣、本地豪強家族,都控制了朝政,是孫吳的中堅力量。

在孫權前期,他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威脅,比如曹操、劉備等人。所以孫權能夠和這些豪族合作、共贏。這時候的孫權表現的任賢用能,是個賢君。

到了後期,孫吳政權穩定了,孫權與這些豪族的矛盾就展現出來了。任何有作為的皇帝,都是不能容忍朝政被少數幾個家族控制的。所以後來四大家族都被打擊,陸遜被逼自殺,顧譚(顧雍之孫)被流放而死。

後期孫權雖然表現的比較暴虐,但他所做的事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國家被少數家族控制,並非好事。


國史拾遺


這和封建社會的帝王制度有關。封建社會是家天下的制度,皇帝是家長,是國家的最高統治,國家統治的好不好,完全在皇帝這個家長是不是衣蛾明君。如果是明君,能知人善任,就能把國家治理好。反之,如果是昏君,任用小人,為所欲為,國家就會一團糟。

當然,人是複雜的,會變,有的君王前期是明君,後期可能就會成為昏君,如三國時期的孫權。



孫權前期作為一個守成之君,在曹操和劉備兩個梟雄的夾縫中求生存,做的相當好,以至於曹操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不過,後期的孫權逐漸變得昏庸,不但使東吳走下坡路,也為東吳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孫權的昏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他執政後期變得日益驕奢,獨斷專行。這是由於封建制度家天下造成的。皇帝是家長,沒人管得了。剛開始的時候,皇帝會自我約束,但慢慢的,在家長的位置上時間久了,聽到的都是拍馬屁的話,人難免會飄飄欲仙,會誇大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更聽不進別人的勸諫。這就有了驕奢淫逸和獨斷專行。



二是繼承人問題。太子孫登英年早逝,這給東吳的王位繼承留下了深深的隱患。孫權先是廢了第二任太子孫和,又賜死魯王孫霸,最後立幼子孫亮為太子。孫權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反覆無常,不僅導致東吳官僚集團內部產生黨爭,還動搖了整個吳國的統治基礎,為東吳以後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可以說,孫權後期的昏庸導致的結果非常嚴重,儘管後來又在夾縫中多存在了幾年,但東吳的滅亡從孫權後期已經註定。


讀史坊


三國的實際掌權人物,曹操沒當過皇帝,公元220年去世,活了65歲;劉備當了不到兩年皇帝,公元223年去世,活了62歲;孫權當了23年皇帝,公元252年去世,活了71歲。也就是說,老一輩革命家中,劉備去世30年後孫權才去世。

孫權還是很有能力的。他在赤壁擊敗曹操,為江東立下基礎;夷陵擊敗劉備,保國家安全;此後面臨與魏國的多年戰爭,很多次戰爭打得非常艱苦。

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能怪孫權太長壽了。孫權的老戰友中,周瑜、魯肅、黃蓋、張昭等人早已去世;後來連新生代的呂蒙等人都去世了,孫權還活得好好的。人年紀到了就容易疑神疑鬼,在立儲問題上,他反覆無常,以至於因此鬧了很多事,群臣也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史載“及其老也,賢臣死亡略盡”。

孫權先是立太子孫登,比他早死,然後太子孫和被他廢了。最後不得已傳位給孫亮,孫亮才九歲,必須有可以託付的大臣,這跟劉備託付諸葛亮不一樣,孫權竟然找不到可以託付之人。諸葛恪成了顧命大臣,此人愛耍小聰明、剛愎自用、人緣不好,孫權並不滿意。

歷史就是這麼奇怪,一個開國皇帝,如果在位時間過長、能力太強,往往不是什麼好事,秦始皇、楊堅、梁武帝都是如此。


九州歷史


《三國志》裡陳壽說孫權的好話不多,"(孫權)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意思是孫吳政權的最終傾覆,也是因為孫權的猜忌、濫殺造成的。可是陳壽畢竟只是一個史官,他看到的只是歷史事件的脈絡,卻因當局者迷,卻沒有發現這些脈絡下的政治和利益鬥爭的暗流。因此對孫權的評價,有失偏頗。

說起孫權,就繞不開孫策。

孫策以玉璽為質,因兵於袁術,在短短的四五年間打下來江東六郡,奠定了孫氏的基業,但是孫策的心裡很清楚,他們都是淮泗集團的外來軍閥集團,並沒有得到江東當地的大族勢力的支持。

(孫策十年間縱橫江東建功立業)

這裡還有前仇,孫策來江東前,曾經接受袁術的命令攻打廬江郡。郡守陸康是江東大族,也是當時名士。孫策年輕時號稱孫郎,也希望能夠獲得評論家評議,一次去拜訪陸康,陸康卻看不起孫策,只讓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來相見。孫策少失父親,一生要強,被陸康傷了自尊後,一直耿耿於懷。這次出兵廬江郡,孫策輕鬆得手,陸康宗族因為此戰宗族百人死傷過半,他本人也又急又氣,城池陷落後不久就病死了。

江東四大家族,陸、朱、張、顧,還有一些其他的望族,如魏、虞等,彼此都是同氣連枝,休慼相關的。孫策攻廬江,陸康死難,其他家族難免會產生兔死狐悲之感。但是孫策有雄才,要以吳越之眾圖謀中原,就必然要依靠江東地方提供財富、人力,因此不可避免就要與之合作。

可是,從江東士族的立場來看,他們本來過的好好的,為什麼要無償給你提供軍械糧草,還要損傷子弟去圖謀中原?項羽當年也帶了8000江東子弟出去過,可是不管項羽成敗,江東得到什麼好處了嗎?沒有。如今孫策又號稱“小霸王”,江東既然沒有好處,那為什麼還要支持孫策呢?

(孫策遺命孫權統領江東之眾)

對於江東士族的非暴力不合作,年輕氣盛的孫策選擇了血腥鎮壓。可是作為一個外來政權,如果與本地人殺來殺去,根本形不成合力,孫策也斷然在江東待不了多久的。所以,孫策臨去世時就交代張昭“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孫策的意思是,如果江東待不住,你張昭就領著大傢伙往西撤。

孫策被許貢的門客所殺,其原因也是孫策的激進政策,損害了江東士族的利益,孫策沒有招撫而選擇鎮壓,雙方是結了仇了。實際上,在孫策和孫權時期,江東地區時不時就爆發出來叛亂,這與孫家是外來軍閥勢力,與本地人的利益天然存在衝突有關。

孫策彌留之際,把國家內外權力分別交給了周瑜、張昭。在內廷,吳國太也有極大的話語權。因此,雖然孫策立孫權為江東之主,但孫策畢竟是開創者,周瑜、張昭都有孫策的遺命作為自身在江東地位的法理基礎。而孫權十八歲即位,無尺寸之功,只能延續孫策遺命的合法性來確保自身的地位。也因此,在208年赤壁之戰前,孫權在江東集團內的存在感非常弱,事蹟不顯。孫氏一家榮辱,都不得不倚靠周瑜、張昭這些人,吳國太讓孫權以兄事周瑜,其意在拉攏周瑜。

(對於周瑜,孫權應是敬畏的)

周瑜和張昭等人是孫氏集團核心利益階層,他們都是江左寒族士人,在江東沒有根基,因此他們理應與孫氏休慼與共。孫權以孫策遺命統領部眾,卻無軍事所長,只好倚賴更多的能人,把自己當成了“虛君”,不得不低頭,任由這些擁有“創業原始股”的重臣打理國政。

孫權要是想奪回話語權,就必須否定孫策的創業功勞,重新建立起創業班底。所以,孫權一輩子打了幾場大仗,赤壁之戰、白衣渡江、夷陵之戰,最終奠定天下三分基礎,成就帝業。因此,可以說孫權在稱帝前一直在進行著抹除孫策影響,樹立自己話語權的努力。

可是孫權不會打仗,軍事才能很弱。魯肅就曾建議他,“坐領”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孫權也帶過幾次兵,戰績不是很好,張遼幾百騎兵就差點在戰場上結果了他。在208年的那場論戰中,雖然是孫權最後拍板抵抗決心,但是不管是鷹派還是鴿派,他們都在第一時間拜會了周瑜。因此,周瑜實際上才是決策中心。所以周瑜在兩年後因病去世,孫權的內心雖然很悲慟,但也應有一些輕鬆。

這些還只是孫氏集團內部話語權的爭奪,孫權還要應對江東士族的抵制。對他們而言們不希望打仗。因為江東地方不大,打贏了,他們的得利沒有多少;打輸了,可能連宗族都保全不了。所以,資本家天生的革命妥協性就體現出來了。江東文官幾乎個個主降,孫權氣的說不出話,只好借上廁所出去透透氣。

魯肅追出來,告訴孫權,不能聽這幫鳥人的,他們只是考慮自己的利益,不會站在孫氏的利益考慮的。孫權認為非常有道理,回來後拔劍砍了桌子一角,說:我意已決,敢再言降曹者,如同此案。意思是,我要為孫氏的富貴安危打仗,誰敢擋我,我就殺他全家。

(孫權、周瑜、魯肅)

孫吳軍閥在赤壁之戰贏的並不輕鬆,損失比較大,還把周瑜摺進去了(周瑜是中了箭傷,久治不愈而死),但是江東地區畢竟得保太平,對於飽經戰火的荊州,已經好太多了。江東士族這才發現,孫氏集團能夠提供軍事上的保護,因此這才願意上繳“保護費”,並派遣子弟進入了孫權的幕府,江東地區的士族和孫氏軍閥集團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孫氏政權在赤壁之戰後才開始穩固起來,而孫權的話語權,則是在周瑜去世之後,才開始逐漸加強。但是由於孫權軍事短板,所以,終孫權一生,都不得不倚靠軍事人才的支持。為了保證大權不旁落,孫權對於用人特別講究權謀心術。

赤壁之戰後,江東地區看起來精誠團結,但實際並不是那麼一回事。這與蜀漢政權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外來政權,不代表本土利益。所以諸葛亮一心北伐,透支國力,讓蜀漢本地人感到生活質量下降了,心裡很不爽。如果你每月能掙5000元,卻因為要北伐中原,所以每個月要扣稅4000元,當地人怎麼會樂意呢?所以,孫權幾次出擊失敗後,採取了保守策略,從武昌遷都回到建鄴,就意味著向江東士族妥協——咱們不打仗了,好好過日子吧。

(孫權遷都回建鄴意味著向江東士族妥協)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孫權晚年,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孫權對陸遜的任命。陸遜是孫權僅有的兩次任命為大將軍的人選,授予他全權指揮全部軍隊的大權。可是這個陸遜,他積極投入到江東對外的反擊戰,但只要完成戰略反擊就達成既定目標,對戰略進攻缺乏興趣。所以,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不管是有沒有正大光明的理由(比如士卒操練,軍械糧草等客觀原因),陸遜的行為背後,都是江東士族利益的糾葛。他們對孫權政府的支持是有限度的。

對於蜀漢延續漢祚,魏國受漢禪讓,吳國的自立為帝畢竟合法性不足。這讓孫權對公孫淵的主動投誠,非常重視。當公孫淵首鼠兩端欺騙了孫權時,孫權著意要攻打遼東。張昭勸諫孫權,因此鬧了好幾場,最後還是孫權低聲下氣地給張昭賠不是。張昭對孫權說:“孫策臨終前,是把你託付給我,而不是讓我歸屬於你。”孫權已經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這些孫策的元從功臣的老資格依然不可撼動。怪就怪孫權沒有在孫策創業時一起跟著去沙場征戰了。孫權可以與這些老傢伙們虛與委蛇,那麼孫權的後輩怎麼跟他們打交道呢?孫權當時也已經人到中年了,他也不知道他能活71歲長壽,他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

(張昭是老資格,孫權也沒法子)

江東內部不和的根本原因是孫權個人軍事指揮能力的短板,使得他必須依託孫策時代的大將,還有是孫策的開創事業太突出,這影響了孫權的個人威信和歷史定位。為了徹底確立孫家在江東政權的絕對決策權,孫權晚年就開始了屠殺功臣的暴虐。

太子與魯王之爭,表面上看是孫權處事不當,使得東吳的官僚體系遭受了一次血洗,這也可能是孫權在外部環境緩和的情況下(蜀漢、曹魏都不打仗了,大家都開始發展經濟)為維護孫氏絕對統治地位,進行的一次內部清洗,也有一點“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反正不打仗了。

尤其讓孫權很不爽的是,這些江東士族如此積極參與孫氏立儲,必然會在未來形成對孫氏家族利益的掣肘,乃至威脅,而且這種選邊站隊的情形,也在事實上動搖了孫權的皇帝權威。大家都逢迎找太子和魯王了,一旦成勢,誰還會聽這個老皇帝的旨意?

(陸遜代表的江東士族對孫權的支持很有限)

因此,晚年的孫權,昏庸暴虐的原因是:

其一,除去孫策時代的舊臣,完成政治話語權的統一,這是政治穩定的需要。

其二,除去江東士族的代表,形成對江東士族的壓制,這是中央集權的需要。

江東的事業,是江東地方利益集團的事業。

孫氏皇族的基本國策如果符合江東地方利益的時候,孫吳就穩定發展。一旦孫權對外擴張,地方利益集團就會和皇帝發生激烈衝突。孫皓謀求統一中國,除掉了極多的地方集團,等到司馬炎大軍南下的時候,除了張悌,竟然都是望風而逃。200年,江東地方集團謀殺了孫策,280年,背叛了孫皓,你可以橫行,我可以不支持:這就是江東地方集團。

(孫氏立國並不是那麼容易)

因此,世家大族政治上並不熱心大一統,因為大一統意味著戰爭和徭役,意味著世家大族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他們更傾向於聯盟政治。不管是魏國、蜀漢、吳國,他們國內的世家大族對戰爭從來都是抵制的。

皇權借發動戰爭,依靠軍人力量,完成對地方世家大族的壓制,才會形成大一統的政治。軍人勢力是附屬於政治的,因為他們通過軍功,可以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當他們也轉變成了世家大族後,也會與皇權發生分歧,這也造成了歷史上多次的“狡兔死,走狗烹”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