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由书画及人,在故宫院藏中找寻苏轼印迹

说起宋代的文学艺术大家,今人一般首推苏轼。无论是散文,还是诗词书画,苏轼皆代表宋代的最高成就,甚至在农业、水利、医药、军事、音乐、烹饪、养生等领域,他也是著述颇丰。苏轼为我们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影响深远。作为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全能天才,苏轼是如何做到的呢?北京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在其新书《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中一探究竟,为世人了解苏轼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选取故宫收藏的宋元明三个主要朝代的艺术藏品,由书画及人,从艺术史原物中找寻苏轼的生命印迹。苏轼在生活上最穷困潦倒时锤炼出境界,境界成就了他的艺术,艺术又成就了他的人生。

由书画及人,在故宫院藏中找寻苏轼印迹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历代文物多不胜数,其中就有不少与苏轼有关的不同时代的书法、绘画与历史典籍,还有他的真迹。作者以这些文物为线索,选取10个侧面一点点地还原苏轼。因其被贬黄州期间,不仅写下《寒食帖》,还创作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从而一举确立了中国书法和诗词的新高度,所以笔者重点介绍书中这部分内容。

《寒食帖》:参透生命,了悟艺术

苏轼人生中多次被贬谪,成为党争的牺牲品,甚至60岁高龄被贬谪到海南。苏东坡的名号就是因为被贬而来的。被贬黄州时,他开荒种地,把那块地叫东坡,将自己名号改为“东坡居士”。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他在宿醉中醒来,凝望着窗外颤抖的雨丝,突然间有了写字的冲动,拿起笔,伏在案头,写下了今天我们最熟悉的行书——《寒食帖》。如今该帖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此帖中,苏轼把一个流放诗人的心境写到极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纸《寒食帖》放在苏轼3000多首诗词中,算不上是杰作。然而作为书法作品却是千古名作,被认为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将诗句中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连,浑然天成。在他这里,中国书法与强调法度的唐代书法绝然两途。

透过《寒食帖》,作者发现,人到中年的苏轼忽然了悟——艺术之难,不是难在技巧,而是难在不粉饰,不卖弄,难在能够自由而准确地表达一个人的内心处境。

朝拜赤壁:抛却得失,成为赢家

在很大程度上,赤壁因苏轼而声名显赫。在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仍然可以目睹这样一些著名的作品:南宋赵构草书《后赤壁赋》,元代赵孟頫的行书长卷《前后赤壁赋》,文徵明61岁书《前赤壁赋卷》、78岁书《前赤壁赋卷》、89岁书《前后赤壁赋》,明代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

元丰三年,初到黄州的苏轼,在儿子苏迈的陪伴下,第一次奔向赤壁。看着江河汇流在赤壁前,苏轼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与辽阔。此后不断的造访,促使他写出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下这首千古名篇不久后,公元1082年的“七月既望”,苏轼又一次朝拜赤壁。同游者有一位是四川绵竹的道士,名叫杨世昌,杨世昌云游庐山,又专程转道黄州看望苏东坡,他善吹洞箫。苏轼在《前赤壁赋》说: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吹洞箫者,指的就是杨世昌。

那一晚,人世间的所有嚣嚷都退场了,只剩下了月色水光,还有临江独立的赤壁。此时,在江风的呼吸里,在明月的注视下,对人世的所有仇怨,不仅多余,更杀风景。当年的战阵森严,马嘶弓鸣,都早已被这无尽的江水稀释了,化为一片虚无。

透过赤壁,苏轼看到的不只是历史,而是天高地广,是有限中的无限。

事实上,此时的苏轼由金字塔尖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连养家糊口都十分困难。每当日暮时分,他从东坡的农田荷锄回家,过城门时,守城士卒有时还会拿他开几句玩笑。

是赤壁让苏轼感悟到历史的宏伟壮阔和生命的微渺脆弱。当年赤壁大战的三个主角,在历史中各得其所——周公瑾爱情事业双丰收,曹孟德(后代)得了天下,诸葛亮则成全了自己的人格。相比之下,他更爱诸葛亮。

一个人的高贵,不是体现为惊世骇俗,而是体现为宠辱不惊、安然自立。此时,苏轼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平和,正如自己所写:“一蓑烟雨任平生”。

正是这种文化人格让屡遭坎坷的苏轼从忧怨与激愤中走出来,走进一个更加宽广、温暖、亲切、平坦的人生境界里。从此,他看得更远,不再计较自己的一时得失,进而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艺术史上的大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