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南北朝有一“棕熊”,清廉愛民又勇猛異常

南北朝北周開創者宇文泰麾下,有一大將,姓王名羆,字熊羆,所謂“羆”,乃是棕熊的古稱。這棕熊可是陸地食肉動物體型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的大傢伙(第一名是北極熊),孤獨而好鬥。而王羆人如其名,儼然棕熊投胎,霸氣十足。

王羆出身北魏京兆霸城(今陝西西安)的世代名門,性情剛直,處事公正,當地方官時,他為政清廉,嫉惡如仇,勵精公事,深受百姓愛戴。

南北朝有一“棕熊”,清廉愛民又勇猛異常

王羆

王羆不僅是“好乾部”,還是一位猛將。南朝梁軍、羌族和氐族叛亂者,都曾被王羆打得屁滾尿流。在駐守荊州對付梁軍時,他不穿盔甲就衝入敵陣,大獲全勝。而且他連續在荊州堅守三年,最終迫使梁軍撤退。北魏升他為車騎大將軍、涇州刺史,不過他還沒來得赴任,北魏就分裂了——宇文泰搞出來的西魏(後升級為北周)和高歡搞出來的東魏(後升級為北齊),而且這兩國還天天互毆。王羆和宇文泰互相喜歡,王羆成為西魏的驃騎大將軍,宇文泰讓他鎮守西魏戰略要地華州(今陝西渭南)。

南北朝有一“棕熊”,清廉愛民又勇猛異常

宇文泰

王羆來到華州後,發現城池挺爛,就開始親自帶領士兵們進行修繕。然而修城的時候,王羆由於太累,竟然忘了把雲梯給收進城裡。巧的是,東魏軍隊竟於凌晨來偷襲華州,他們登著雲梯輕鬆入城!睡夢中的王羆忽然被驚醒,反應機敏的他隨手抄起一根大白棒子(來不及拿武器了),赤身光腳、披頭散髮,跳出門外,奔向敵軍,同時大叫:“老羆當道臥,貉子哪得過!”——翻譯成現代話就是:爺爺我是一無敵棕熊,你們這幫孫子都是一幫小貉子(“貉”,一種貌似狐狸的犬科動物,毛皮比較值錢),正所謂“一丘之貉”也!貉子連狼都打不過,更何況是熊?

其實罵人是“貉子”,也不是王羆的首創,魏晉以來,南北雙方不僅暴力互毆還在語言上互相糟踐,南人喜歡辱罵北人是“傖夫”、“傖鬼”,即“賤人”的意思,而北人常辱罵南人是“貉子”,也就是“小畜生”的意思。王羆也學會了這個經典罵詞,再加上他的名字就是大熊,把敵人比作貉子就太經典了。

東魏軍隊被王羆的威猛氣場嚇著了,爭先恐後紛紛逃竄,一直退到東城門。此時守城部隊已集合完畢,王羆率軍對準這幫“貉子”們一陣痛打,東魏軍大敗,領兵的東魏大將直接嚇得跳城而逃(幸運沒摔死)。

“老熊當道臥”的壯舉很快就傳遍天下,宇文泰聽聞後對王羆讚不絕口。沒幾天,王羆又做出一件壯舉。當時西魏關中地區(陝西中部)鬧起了大饑荒,百姓餓死極多,但朝廷還要向民間徵調糧食以供軍需。對西魏來說,和東魏高歡互毆是第一重要的大事,所以不能虧待軍隊,只能犧牲百姓了。為了向上頭好好表現,幾乎所有州縣長官都使用了暴力手段——下令互相告發隱藏糧食者,逮到後嚴刑拷打。此舉使得很多百姓怨聲載道,紛紛逃散。地方官中,唯有華州的王羆堅決不用暴力手段,卻也徵到好多糧食,而且也沒招致怨言。因為王羆一貫以信義著稱於民,其轄境中無人隱藏不交。這就是王羆的的魅力,他的兇猛,只對敵人,不對百姓。讓敵人怕,讓百姓愛,才是真正的英雄。

西魏大統三年(537年)十月,宇文泰和高歡這對老冤家展開了歷史上經典的沙苑大戰。宇文泰得知高歡大兵壓境,腦子裡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王羆。因為華州實在太重要了,若高歡突破此道防線,那西魏全盤皆輸。宇文泰派人對王羆說:華州之重,你必深知,定要增強防護,堅決死守,切不可讓高歡得逞。

南北朝有一“棕熊”,清廉愛民又勇猛異常

高歡

其實即便老大不叮囑,王羆也知道自己肩負的重任。高歡兇猛殺來,華州首當要衝,王羆豁出去了,發誓必定和高歡拼個你死我活,他登上城樓,像極了一頭站起來隨時準備發飆的棕熊。高歡仗著兵馬二十萬,盛氣凌人,仰首對城上的王羆高呼:“何不早降?!”王羆橫眉吼道:“此城就是我王羆的墳墓,死生在此,哪個想死?只管上來!”高歡被刺激到了,他又考慮若強行攻城,勝負難料,即便打贏了也會損失慘重!最終他還是放棄了華州。沒過幾天,高歡就被宇文泰用計擊敗,二十萬大軍土崩瓦解,高歡騎著駱駝狼狽逃走!

沙苑之役,王羆雖未出陣廝殺,卻是功勳卓絕,一語驚退強敵二十萬大軍,史所罕見,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久,王羆被宇文泰調任鎮守河東(山西一帶),封爵扶風郡公。

沙苑之役的第二年,勢同水火的宇文泰和高歡在洛陽附近再次展開互毆,這一回宇文泰打得極不順,他坐騎中箭,被掀翻在地,險些送了老命,然而還有更悲催的。一個名叫趙青雀的東魏降卒見局勢混亂,喜出望外,趁亂在長安鬧事。一時間,整個西魏政局搖晃,人心惶惶,各地西魏軍隊幾乎全都喪失了堅守的信念。

關鍵時刻,河東的王羆挺身而出,只見他突然大開城門,召集將士們訓話:“聽聞天子敗績,吉凶未卜,眾人驚恐,皆有二心。我王羆受命鎮守此地,決心以死報國。你們中如有異心的,這就來殺了我!有擔心城池守不住了的,這就可以出城逃生,城門已為你們打開!如有忠誠之士,便和我王羆同心協力堅守!”

一言既出,振聾發聵!將士們見主帥如此坦誠,甚為感動,思想不堅定的立馬堅定了,思想堅定的更加堅定了,全都表示願和主帥死守到底精忠報國。

西魏的局勢逐漸穩定後,王羆轉任雍州刺史,這雍州著包含今天陝西省的大部分地區,而當時西魏的京城就是長安(今西安),所以王羆擔當的這一職位,就相當於首都及周邊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當時西魏北方的強勢民族柔然時常侵擾邊境,這些時日,柔然又渡過黃河南下作案,其偵查騎兵已抵達豳州(今陝西旬邑縣西南)。朝廷頗為驚恐,下令調集兵馬,加強京城防備,在大街小巷拼命開挖塹壕,搞得緊張氣氛四處瀰漫。此時此刻依舊淡定的,唯有王羆,他竟然躺在床上修身養性。

就在王羆打盹時,忽然來報,說右僕射(內閣副總理)周惠達派人到訪,要請王羆去商量防守對策。然而王羆根本就不搭理,繼續躺在床上當懶熊。周惠達的使者很無奈,只得來到王羆的臥室床邊再三懇請,王羆瞪了他一眼,說道:“如果蠕蠕(魏人對柔然的蔑稱,把柔然比作蠕動的低等小蟲子)到了渭河北岸,我王羆自會率本部破之,不煩勞國家興師動眾!為何要在天子居住的京城中搞得如此緊張兮兮的?這都是周惠達那小兒的怯懦導致的!”

好一個王羆!太不給副總理面子了,不僅不應邀,還罵人家。其實這王羆鄙視那些高官權貴不是一天一兩天了,他永遠堅守著自己的那套信念——管你多大官多大權,只要沒本事,只要不為百姓幹正事,就是酒囊飯袋!正如史書上所述“羆輕辱權貴,守正不回,皆此類也。”

王羆的“奇葩”之舉,還有很多。

王羆出身豪門大族,自己又是朝廷重臣,按說應該是言談舉止頗為講究的人,可事實卻截然相反,他行事隨意,不修邊幅,性情直率,從不玩虛的,又節儉得近乎摳門,這些性格特點湊到一塊兒,就上演了諸多喜劇——

一次朝廷派使者前來公幹,王羆設宴招待,盡是些粗茶淡飯。使者抓起一個大餅來啃,卻發現大餅的邊緣太硬,不好咬,於是就把邊緣部分給掰開扔了,只吃中間比較鬆軟的部分。王羆一見此景,勃然大怒,說:“糧食耕種收穫,費時費力,又加工成餅,也要費不少功夫,你這樣挑食,定是不餓!”說完王羆就令左右撤去食物。使者捧著手裡的小半塊兒餅,慚愧得一句話也說不出(這人還不錯,知道慚愧,若換是別人,肯定氣得半死)。

又有一次,一位客人和王羆一起吃瓜,客人削瓜皮時削得有些厚,把瓜肉削去一些,王羆又火了,這次他沒批評客人,而是直接伸手把地上的瓜皮撿起來啃了。客人和上次那位使者一樣,也是羞愧難當。

王羆賞賜將士們時也很“摳”,每逢凱旋宴會,他都會親自稱量酒肉分給將士們,生怕給哪一位多分個一兩半兩的。很多人都稱讚他此舉甚公正,但也有人嘲笑他太小氣太細碎了。

王羆自己廉潔,也要求所有當官的都和他一樣廉潔,當他發現他的哪個屬下不廉潔的時候,那這個屬下就完了。曾有一個小官吏假借公家之名託王羆辦私事,還沒等這傢伙說完,王羆就爆發了熊脾氣,他親自動手去收拾這傢伙,而且方式很特別——脫下鞋子狠抽!

身為朝廷高官,秉性如此,算得上官場的一朵奇葩,他從不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依舊堅持自我,將“奇葩”行為進行到底。王羆的這些事蹟,聽起來是笑話,可是細想之,令人感慨,若一個國家的官員都像他這樣既有本事又公正無私勤儉節約,實為百姓之幸也。

王羆去世於刺史的任上,死時家中幾乎一貧如洗,其生前所住的舊宅子簡陋不堪,廉潔至此,世人無不欽佩。

無論是戰場上還是地方上,王羆都算是為西魏王朝鞠躬盡瘁了。他生前曾在多地任職,每到離任時百姓都極為思念他,他去世後人們更是對這位了不起的大熊無限懷念。他是一身豪膽、勇猛善戰的猛將,也是廉潔奉公、心繫百姓的好官。他那“老羆當道臥”的經典壯舉更是彰顯著他猛熊無敵的風采。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