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內地春節“宅族”享“雲拜年”:抗疫不阻“愛傳遞”

“豪華客廳遊”“溫馨房間遊”“原味餐廳遊”“新鮮陽臺遊”……28日正月初四,蘭州“80後”媽媽王星燕在自家微信群裡發出了她用兒童推車帶兩個女兒在家中“假裝旅遊”的視頻,“隔空”送出新春的祝福,並很快收到來自河南的大姨在家中跳廣場舞的視頻“互動”。

近期,全國多地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地處西北省份的甘肅幾天前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截至27日24時,當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病例達19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

“面對疫情,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唯有做網絡拜年的踐行者,才是保護自己且為他人負責的首選。”王星燕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今年春節假期,其家中臨時取消了所有聚會活動,連日來全家人已然習慣了這種“隔屏送福”的“雲拜年”方式,雖隔山隔水卻不“隔愛”。

“今年是我最繁忙的一個春節,相比往年此時午間就能配送完全部貨物,今年工作量明顯增大。”服務於蘭州市城區的京東配送員馬濤告訴記者,面對疫情,公司要求每人每天測量體溫,工作時間還要佩戴口罩,而自己平凡的工作給賣家帶去比以往更大的幫助,很有成就感。

就職於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的教師於茵,除教學任務外,還負責指導大學生的實習工作。在春節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她為同學們建了一個群,每日定點問候自己散落在各地的學生,教導他們做網絡正能量的傳播者,自覺抵制、反駁網絡上不科學、不文明的言論。

“很多時候,傳播恐懼比病毒更可怕。”於茵不忘提醒同學們,抗疫時期,眾多醫護人員不顧風險奮戰一線,警察、環衛工等特殊群體堅守崗位,他們的舉動令人動容,這才是正能量!而我們普通民眾也要行動起來,做到不給社會“添亂”,科學安排好各自的飲食起居,外出時自覺佩戴醫用口罩。

為阻擊“疫情”,不少民眾都選擇“宅”在家中。如此一來,網絡中新春“儀式感”層出不窮,網友們或隔屏搖篩子喝酒,或在客廳“套”醬油、醋等“戰利品”,或參與狼人殺等網絡遊戲,還主動向家人、親友傳遞權威的疫情、防疫信息。

“疫情聚心、疫情聚情、疫情聚仁,理性應對,就是最大的幫助。”甘肅省心理諮詢師的學會常務副會長莫興邦認為,當下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於民眾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有著前所未有的威脅,“隔屏的新春儀式感”不失為一種減少社會焦慮、恐慌、失序的好策略,更是一份特殊的人文關懷。

莫興邦建議,學會改善改變不了的事實,並且適應它,做到自助助人,理性對待特殊時期的親情、友情、愛情。此外,他呼籲社會群體,開展任何服務不能影響生命救援,利用好網絡、電話協助官方做好心理服務、救援服務,減少民眾心理壓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