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我國平靜之下有暗流——記2020年進口玉米配額下達

跨入新年,在中美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之際,2020年中國玉米進口配額如期下達。據JCI初步瞭解,在中國即將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的背景下,私營企業配額分配較上年並無明顯變化。只是,我們觀察到平靜之下仍有暗流,2020年對於中國玉米進口而言,必然是不平凡的一年,當下僅僅是詭譎走勢的“開始”。


我國平靜之下有暗流——記2020年進口玉米配額下達

※ 從今年最新玉米進口企業排名看中國配額分配

根據今年相關進口資料統計,JCI發現廈門建發已經連續多年蟬聯進口玉米第一的寶座。當然,眾所周知,作為貿易型企業,與中糧、明穗、福加德、俊傑等公司一樣,其進口玉米的終端用戶才是配額的真正擁有者。

我國平靜之下有暗流——記2020年進口玉米配額下達

更多數據參見JCI大數據中心http://www.datajci.com/

與之相比,近年來山東大量深加工企業在玉米進口中也佔據一席之地。2019年諸城源發,檸檬生化,泰禾生化、日照金禾以及天成玉米均榜上有名。據不完全統計,排名第一建發物產年玉米進口量高達60-70萬噸,其他排名靠前的貿易公司如中糧、俊傑、建發農產品分別可達到60萬噸,30萬和20萬噸的規模,合計配額數量已超過200萬噸,這意味著約2/3的私營企業配額是通過代理商流向終端配額擁有者的。

當然,山東深加工企業的整體實力也不容小覷,年進口量超過10萬噸的企業也有4-5家。

我國平靜之下有暗流——記2020年進口玉米配額下達


※ 2020年進口玉米關稅配額申請企業名單公佈,細節之中有講究?

根據2019年11月公示的2020年進口糧食關稅配額申請企業名單來看(詳細名單見JCI數據中心),今年與往年已有“微妙”變化:往年申請企業名單分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而今年已不再加以區分。結合2019年8月商務部時隔十六年首度修改《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第四條修改為:“小麥、玉米、大米、食糖、棉花進口關稅配額分為國營貿易配額和非國營貿易配額。國營貿易配額須通過國營貿易企業進口;非國營貿易配額通過有貿易權的企業進口,有貿易權的最終用戶也可以自行進口,國內玉米進口將更為靈活,也為2020年中國玉米進口量增加“鋪路”。


我國平靜之下有暗流——記2020年進口玉米配額下達

最後,根據已公佈的2020年玉米進口配額維持在720萬噸,相關農業部門負責人也表示2020年中國玉米進口量不會突破配額,JCI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也僅僅是將2019/20年進口玉米數量上調至500萬噸以上規模,未突破720萬噸的配額,但隨著中國對美國農產品進口大門的開啟,未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將是大勢所趨。更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人民幣升值背景下,進口穀物完稅成本有小幅下降,其中,美西玉米人民幣完稅成本低至近1700元/噸。當然,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簽訂後,外盤可能有所提振。況且,我國玉米進口配額大部分仍在國有企業手裡,也許更加有利於完成“400億美元”的承諾。

此外,2019年4月18日世貿組織裁決中國對農產品進口實施貿易限制時未遵循適當的程序,稱中國對關稅稅率配額的總體管理違反了“透明、可預期以及公平”的義務(當時雙方均可在60天內提出上訴),答案是否會在此次協議中有所體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