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寶寶和誰睡就和誰親,錯過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想要跟寶寶都去拉近,其實也很簡單,只要經常跟寶寶在一起就可以了,因為寶寶喜歡誰就會跟誰親。尤其是在睡覺的時候,態度顯得非常明顯。

案例:

李女士的孩子就是如此,不過她一開始並沒有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特點。因為李女士平常工作比較忙,所以說只能把孩子交給兩個老人去照顧。不過最近這段時間李女士的工作不算是那麼辛苦了,所以說孩子就被李女士給叫了回來。

起初在跟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候,孩子還是比較快樂的,尤其是在陪孩子玩的時候,孩子跟自己的節奏一直都很合拍。

可是到了晚上的時候問題出現了,孩子拼命的哭喊,就是想要爺爺奶奶陪著自己,不論李女士用盡怎樣的辦法,都不能讓寶寶變得開心,李女士有些懷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寶寶和誰睡就和誰親,錯過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其實這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寶寶跟媽媽的關係太淡了,以至於寶寶不願意跟媽媽在一起相處。

尤其是在睡覺的時候,寶寶是希望有安全感的,可是跟陌生的媽媽在一起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才會出現又哭又鬧的症狀。

而且我們必須要知道,想要讓孩子跟我們距離變得近一些,最好不要超過三歲,不然的話,孩子就會對我們非常的生疏。

分析:

最好不要錯過3歲,為什麼

原因:其實對於這件事情,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孩子對於安全感的認知和對於親密感的認知,認為是等價的。

也許很多人都不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換句話來理解就是:

誰能給自己安全感,就和誰的關係更加親密,而想要給足安全感他們最重要的就是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

而之所以說不要錯過三歲,其實就是因為通過實驗得知,一歲半左右的孩子正處於分水嶺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誰照顧自己的次數多,那麼孩子就和誰比較親近。

寶寶和誰睡就和誰親,錯過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可是孩子到了三歲的時候,心理就會開始發育,在這個階段他們會重新培養自己的感情。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孩子親近的人,不管是否和自己有親子關係,也不管自己是否是對方親生的。

即便是跨著種族,對於孩子來說,只要能夠陪伴自己,那這對於自己來說,就是最親近的人。

如果錯過了再努力就是白費力氣

(1)孩子會慌張

如果家長錯過了孩子三歲的階段,並且經常對孩子說一些分開的話,甚至還用這樣的話來威脅孩子,那麼不管以後,家長再怎麼努力和孩子親近都是無濟於事的。

特別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總是會用自己離開的話來威脅孩子,這個時候家人的脾氣都會非常的暴躁,但是孩子同時也會非常的慌張,這就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

(2)孩子會沾染不好的習慣

有一些家長他們喜歡將孩子丟給老人帶,自己出去工作,他們認為這樣是為了孩子好,卻不知道這真的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離開了孩子,那麼後來想要和孩子再親近一些的可能會難上加難。

孩子離開了父母,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是老人,孩子就會和老人比較親近。但是老人必定有著很多的壞習慣,就會讓孩子學習很多不好的生活習慣。

寶寶和誰睡就和誰親,錯過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3)孩子會出現精神衰弱

有些家長在孩子三歲的時候會強行和孩子分床睡,在家長看來,也許自己的強迫是幫助孩子獨立,但實際上這是家長在拉開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寶寶和誰睡就和誰親,錯過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 對於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和父母分開會,

讓他們沒有安全感,但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強迫孩子,那麼孩子肯定會出現精神衰弱的情況。家長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在想和孩子拉近距離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育兒難題找辣媽育熊娃,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辣媽育熊娃,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