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梁山好漢被招安後結局淒涼?

宋代法律在定性量刑上很嚴苛,但在執行中卻有活門。宋江正是通過此法逃脫了死刑,但緊接著寫了反詩,活門也不好使了,因此宋江只能先造反,後接受招安。

那麼被招安後,宋江就高枕無憂了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朝廷為何如此順利地招安了宋江。

第一個原因,梁山義軍足夠強大,朝廷想要剿滅需要付出太多的代價,不如拋出橄欖枝,讓這把尖刀為自己所用。

其二,宋江接受招安的決策正中大多數人的下懷,好漢們都想通過招安特赦迴歸正常生活。

為什麼梁山好漢被招安後結局淒涼?

1998版電視劇《水滸傳》宋江劇照 宋江是名著《水滸傳》中的起義領袖

所以,當宋江提出接受朝廷招安的議題時,基本得到眾人的積極響應。

比如在第七十一回,梁山好漢齊聚一堂,開始結義、排座次時,宋江說:

「我心中欲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一則祈保眾弟兄身心安樂;二則惟願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見。」

這段話裡就表明了宋江本人等待朝廷招安的意願,眾統領也都同意宋江的安排,紛紛表示:

「此是善果好事,哥哥主見不差。」

可見,大多數梁山好漢是同意招安的。當然,反對聲音也是有的。

比如,有一天,宋江與各位兄弟喝酒,自己填了一首叫作《滿江紅》的詞,讓「鐵叫子樂和」來獻唱,其中有一句是這麼寫的: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結果幾位好漢就突然發作了。

武松站起來,叫道:

「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為什麼梁山好漢被招安後結局淒涼?

▲1998版電視劇《水滸傳》武松劇照

武松,稱號「行者」,武大郎之弟

名著《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黑旋風李逵更為激烈,大罵道:

「招安,招安,招甚鳥安!」

為什麼梁山好漢被招安後結局淒涼?

▲1998版電視劇《水滸傳》李逵劇照

李逵綽號「黑旋風」,《水滸傳》中的出名的好漢

魯智深也評論道:

「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這幾位好漢都對招安很反感,其中魯智深對局勢看的很清楚,說到朝廷烏煙瘴氣,招安這條路不見得行得通。

不過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少數服從多數,梁山好漢們還是接受了招安。

為什麼梁山好漢被招安後結局淒涼?

▲《水滸傳》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7年

梁山好漢們接受招安後,一開始的日子很風光,被皇帝授予官職,上戰場,建功立業,受命征討了對宋朝構成威脅的遼國、田虎和王慶,還有江南的方臘。

不過幾場戰爭下來,梁山好漢死傷大半,到方臘之戰結束時,只剩下了三十六人。

最後,梁山英雄結局淒涼:魯智深於浙江六合寺圓寂,武松成為殘廢後出家,楊雄發背瘡而死,時遷感攪腸痧而死,關勝得病身亡,呼延灼戰場陣亡,宋江和盧俊義被高俅等奸臣設計害死,吳用、花榮自縊而死……

可以說,除了看清局勢後隱退的少數人,大多數人都不得善終。英雄末路,令人唏噓不已!

話說回來,宋代的法律雖然給了好漢們重回體制、建功立業的機會,但是由於朝廷政治的黑暗,奸臣弄權,還有對皇權的維護,他們也避免不了被清算的結果。

就像復旦大學法學家郭建龍教授所說的:

「在傳統時代,皇帝作為人主,制定法律是他,執行法律是他,最後赦免的也是他。」

皇帝掌握著生殺大權,招安也只是彰顯皇權的一種手段,宋代這種大赦和特赦的律法制度看似有活門,但也只是在皇權掌控中的活門。皇帝想讓你生,你就生;想讓你死,你必須死。因此,宋代律法給梁山好漢的活路,也只是皇帝宣示他對天下人的獨一無二權力的方式罷了。

到這裡,我們再回看108位梁山好漢,看似風光無限,快意恩仇,其實不過是權力砧板上的一塊魚肉,命不由己,成為了權力角逐的犧牲品。不論是起義還是被招安,其實他們從來沒有逃離過皇權的五指山。

到這裡,宋江被招安的歷史掌故就講完了。對中國歷史上的這種律法制度,你是不是也有看法,想一吐為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