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是什么让你不能自由的思考?若要活明,必先懂得无限之意

我们学习各种知识,无论是专业方面的技能,还是学习八字,奇门,易经之类,为的是什么呢?为的只是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够从容的面对所遇到的一切。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提升,面对现实的困境也不能从从从容容。苦恼于此,人就会试图寻找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比如算个命之类的。想抓住一种确定感,让自己安定。但究竟怎样能得此种能力?怎样做个智慧通透的人?在我看来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的。

首先,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这个世界做到全知全能,也就是说哪怕你穷尽你的一生也不可能学尽世间所有知识。其次,我们想一下,古代为何有圣人,他们那会儿知识面更不及如今,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聪明睿智。再次,即使今天,我们每个人学到的东西不同,教育水平不同,但可以肯定,你比古人学到的东西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比古人有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睿智。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人的这种能力差别呢?天赋?还是其它的东西?我们来讲一下里面的逻辑,对于人来说,什么是智慧?我们给智慧下个定义,智这个字指的是思考力,而慧这个字指的是无边框的思考。我们想一下,在原始的状态下,一个人只能靠着他所经验到的事物去想象推测这个事物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而这个推测的能力和思考力,没有界限没有一些本已经存在的认知的限制。当然,我们要看的是这种没有束缚的思考的状态。 这里面存在着两种分别,第一,是对事物是什么,对其内容进行的分析了解。第二种,在于对这种事物为什么是如此的思考,能思考到其与别的事物会有怎样关系联系的思考。知识是对事物内容的解析,告诉你它是什么,但无法告诉你,这个世界,整个的整体是怎样的逻辑。人只有明白这种无束缚的思考才能带来智慧,才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跳出框架,变成另一个自己。如,我说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多数人的脑海里是没有概念的。如果不在现实中,有个对比参照有个例子,且有个标准之类,那么这种好坏的观念本来就不是在你脑中固定有的。但,这并不是说,不能从根本处思考定义什么是好坏美丑,现实中你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参照的标准之类,那么哪怕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一个人见义勇为,结果法律要给他判刑。这种事屡见不鲜,不同的人看法就不同,明明给的同一个事同一个法律,为何有了这个差别?差别在人自身的知识经验之类的结构上面。那么,在这里就看到了一些东西,一旦现实中出现了事情,你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给它按自己的思考认知去贴标签。还有人说,没有什么好坏对错之类。但,我想在很多人口中的这个没有好坏对错之类指的意思应该是各人的认知。诸如,千人千面,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看法。这个社会,都会有个规则,定下的东西,那个就是个人的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真的思考到了什么。

实际上,除了人为定的标准之外,事物是没有框架的,只有其本然的特性,人只不过是能去作用事物而已。比如说五行,水能克火,但这不是框架能定的,你得有个条件限制,换个条件火就能克水。如此之类。有框架是为了让人能够简单的面对事物,这也来自于人的天性,简化,懒惰,方便之类。但,这并不能有效解决变化的事物。人先能意识到这层框架的限制才能让自己思考起来,智慧首先来自于这里。

若此有两点概念远尘觉得有必要讲一下其中的关窍:第一,关于必然与偶然。必然,在远尘看来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并不是实际世界中定然存在的坚定不移的运行轨迹之类,但这个意识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难扭转过来,很多人脑中存有的观念,就是事物都有一个必然的轨迹之类,一定的规律之类。举例子说,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四季交替轮回之类的。但,远尘告诉你,你只能说可能性,不能说一定、必然。对于一般人来说,骨子里就本然带有对确定性的追求,如果你不能确定什么,就很难去行动。你相信什么,就会怎样去做。确定性之类,必然之类,在于人的经验和一贯认知,比如,你家孩子没完成作业,你会知道老师会生气,但你能否确定老师怎么惩罚你的孩子?这个就在于你的了解和认知多少了,如果以往老师总是让孩子罚站,那你能推测出孩子被罚站的可能性很大,但你如果不了解老师的过往方式呢?那对你来说这个就是偶然性,怎么处罚都是偶然的。看到这个逻辑了么?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哪怕同一件事确定性也是不同的。这就是要说的第二点:何谓预测?预测的核心并不在于什么寻找本来就存在的一定会怎样之类的必然;而是在于,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某个人或某个事物会怎样的可能性。不要有什么事物都被规定清楚,而永远一成不变的轨迹之类的想法。那样子的话,玄学不用有了,人也不用任何的学习了。只要按部就班,做个空壳子。无味地过下去就行了。所以,这些浅显的道理望大家能琢磨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