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這是三年級的作業,你們覺得多嗎?

00不凡00


現在的孩子面臨著更寬廣的知識能力範疇。學習成績高已經不再是一個好學生的標準。孩子素質教育慢慢替代應試教育,越來越多的學校更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了。

但並不代表作業量會減少。改變的是作業形式。如果還是一味追求成績,以後孩子走入社會可能更加難適應。

來看看深圳三年級的寒假作業


迪爸迪媽


我兒三年級,座標北方三四線城市。

數學暑假作業其中一項:每天一篇口卡。我跟老師說我們就不做了,每天做三道思維訓練;

英語老師讓單詞抄五遍十遍,我跟老師說聽寫他全對,我們就不抄了;

我們語文字太爛,老師讓每天交一篇字,我說給他買了字帖,每天印著寫一篇字帖行不?老師同意我們教字帖。

怎麼說呢,你得清楚自己孩子強弱在哪。有些已經會了,就別老是重複了;有些的確弱,就針對性想辦法補齊。


趣學悅讀心上弦


單科還行,三科放一起,的確有點多。如果是偶爾一次,可以理解,或許幾位老師沒有協調好,如果每天這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你可以聯繫班主任老師,表達自己的觀點,畢竟只是小學階段,作業太多,會影響孩子學習興趣,引起厭學。

三年級了,作業真的需要佈置,但是老師可以講究作業形式,需要寫的,需要背的,需要閱讀的,需要練習的,結合實際,三科老師協調好。

還有個方法,就是訓練孩子速度。一個班的孩子,同樣的作業,有十分鐘完成的,有半小時完成的。像我今天,一節課寫課堂作業,一年級兩課,也就9個生字,寫三遍,組三個詞。有的孩子拿到作業本,聽完老師佈置,頭都不抬,開始寫。有的孩子開始轉筆刀削鉛筆,其實鉛筆盒裡還有可以用的筆。還有的書還沒翻開,慢條斯理地翻書。還有幾個孩子剛才沒聽一臉茫然,根本不知道老師讓幹什麼。

大家看,同樣的作業,到不同的孩子那裡,就不一樣了。果然,半節課的時候,就有幾個手快的孩子已經全部完成,寫得又快又好。半小時後,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就剩下幾個愛磨蹭的孩子,此時依然在東張西望。其他寫完的孩子發了試卷,勾出簡單的幾題,開始練習。直到下課,有一個孩子仍然沒有寫完這9個字。被我帶去辦公室,用下課時間補齊。

所以,作業多少還和孩子的寫字習慣,速度有關。家長可以有意識的訓練孩子速度和注意力。





一個愛狗狗的語文老師


訂風是什麼沒看懂。但就這些來說我覺得不多。

雖然項目比較多,但是每一項其實都很簡單。這如果是我兒子作業,晚上我肯定會要他再做別的聯繫,要麼做口算天天練,要麼家測生字,要麼讀讀書,肯定不會閒著浪費時間。


就住大海邊


個人覺得作業挺多的,我兒子五年級了。每天只有一個學科的書面作業,語文數學輪換著佈置。一個小時之內肯定能把作業全部寫完。其他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一下。我們當地也都是這麼要求學校的。覺得這種方法不錯,寫作業在於精不在於多。一味的佈置很多內容,孩子光顧著去完成任務了,根本沒把所寫的內容掌握了,這跟我們當初希望他寫作業的目的背道而馳。還不如少佈置點,認認真真的去完成,把寫的都掌握了才是我們寫作業的最終目的。



小城主婦


我覺得現在小學生每天的學習量比和成年人的工作量有得一拼,學校每天安排那麼多的作業,對於學習能力差點的家裡又沒人輔導的學生而已真的很痛苦。而且成年人週末還能有雙休,而孩子週末還有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壓力確實大,我覺得學校佈置作業還是適當比較好,過多反而弄巧成拙


野外喵小哥


我認為多寬,小學二年級還是已字詞為主,從放學寫到睡覺,孩子已經麻木了,做的題大多數都說家長兩的,問題是家長講完他能記住多少,寫多了都說無用功!白寫,我認為老婆應該有計劃對佈置作業,我兒子四年級,他班主任要求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他們班是全年級優秀班級,成績全年級第一!


我的季節123


二年級到三年級是個分水嶺,難度級別提高了很多,三年級到四年級是個轉折,需要分好班和差班,所以三年級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作業自然多是可以理解的。來看看三年級平時佈置的作業多不?





cyxhzm123456


作業佈置之我見(本人之前的文章,可參考)

學生最怕老師佈置作業多,老師最怕學生考試考不好。學生喜歡作業不多、講課有趣、還能教好的老師;老師喜歡一點就透、作業優秀、還能考好的學生。說實話,這只是理想的狀態,因為學生要面對各科老師,老師要面對所有學生。現實情況更多的是,老師怕教不好、考不好,佈置作業多,學生疲於應付,心生怨氣又不得不做;學生應付作業多,老師一如既往,心生不滿又繼續多布。針對這種現象,老師結合自己做法,說點個人陋見供參考。

個人認為,作業佈置堅持以下幾點:

一 數量要合理 二 質量要保證 三 重難點加強 四 錯題要重視 一 數量要合理 老師佈置作業,並非“韓信將兵,多多益善”,而是要數量合理。初中生白天在校時間長,從早到晚,長達12到14小時之多,學習的主陣地在課堂,能在課堂完成的作業就儘量在課堂完成。尤其是那些重難點作業,力爭在課堂完成。語文寫作,算是語文教學重點、學生難點,筆者就很少讓學生回家寫作文,儘量利用語文連堂課,課堂寫,當堂寫,當堂交。這樣就避免學生抄襲、拖拉、應付現象,每週定時一篇,作業密度合理,一個學期堅持下來,基本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兩個學期堅持下來,學生沒有不交作文的,都能當堂寫完,這也為考場作文打下了堅實基礎。文言文、詩詞背誦也是重點,筆者就利用早晚自習,讓學生讀熟、背熟,然後回家背給家長聽一遍,簽字。學生、家長、老師皆大歡喜。沒學的課文,不熟的內容,讓孩子回家磕磕碰碰地讀背,只能讓孩子牴觸無助。 晚上下自習佈置的家庭作業,基本上就以讀讀寫寫,容易點的為主,而且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

這也是為家長減輕輔導負擔,說實話,縣城裡真正能輔導孩子各科作業的家長不多。如果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又難又多,學生(不包括學霸)怨,家長愁,怨的忍氣吞聲地做;愁的左右為難不敢說。 二 質量要保證 作業數量要合理,質量更要有保證,質量也更能有保證。老師作業量大,學生難免不應付;老師作業量合理,再抓質量,更容易讓學生心服口服。 作業無論做對做錯,書寫整潔是第一要求,尤其是開學頭幾次作業,老師要狠抓書寫質量,每天都要仔細清查,然後表揚作業優秀的,對於亂寫的,擦坨子的,漏做的,不做的同學,都要督促他們重做,重做,重做,直到寫好做好為止。反正作業也不多,重做負擔也不重,讓學生重做,他們也不會麼樣反感,也會盡力寫好做好,一個學期堅持下來,他們的作業書寫質量會大有提高。作業數量合理,書寫質量上來了,作業信心也上來了,作業興趣也上來了,也促使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做題正確率也會提高,整個作業質量會有提高。比起作業量大,毛毛躁躁,應付了事,會好很多,也利於學生的長遠學習。

三 加強重難點 一點就透,一學就會,這種尖子學生比較少,老師要面對的是所有學生,重難點內容必須要加強訓練,反覆訓練,才能讓學生形成深刻的記憶、熟練的技能。比如七年級文言文,是教學重難點,需要讓學生反覆讀背記。讀,分預習讀、講課讀、鞏固讀,一路下來,達到熟讀成誦,進入背的階段;背,先分段背,再背全文,然後同學互背,老師抽背,家長簽字背,一路下來,背得流暢;記,著重記課文底下注釋、文言文譯文,以機械記憶為輔,理解記憶為主。當然,讀背記也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互相促進的。三個環節相扣,貫穿教學始終,效果非常顯著,重難點得以突破。這樣,學生做文言文作業,無論是讀書、背書還是《陽光課堂》的書面作業等,都感覺容易些,也為文言文考試打下堅實基礎。教學的重難點,以課堂為主陣地,反覆強調,反覆訓練,才能使學生的記憶和技能都得到加強和提升,這樣完成作業也相對容易些。這也需要老師的囉嗦勁,耐心細心恆心!“誨人不倦”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挺難。這裡只以文言文的教學和作業為例,其餘的閱讀、作文等重難點教學和作業,方法形式上不同,本質上是差不多的。

四 錯題要重視 “錯題是個寶,優生差生少不了” ,考試時不愛錯題,考試後要愛錯題,尤其是老師講解後,要重做錯題,練習錯題,化錯為對,化錯為友。從第一次測試起,建立錯題本,將歷次測試錯題上本子。筆者當班主任時,要求學生建立綜合錯題本,每科測試分數出來後那兩天的作業,就以糾錯為主(當然,不佔用科任老師佈置的作業時間,要求學生利用閒散時間完成);期中考試後一週的作業,就是重做錯題。作業裡重視錯題,針對性強,各個擊破,長期堅持,效果明顯。

由語文推及其他學科,老師佈置作業,堅持數量要合理,質量要保證,重難點加強,錯題要重視,長期堅持,會事半功倍。 那種長期“老師累,學生疲”的作業佈置方法,實在值得商榷。


中園丁


比較正常,三年級作業會明顯比二年級多了,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寫作業不拖沓,我們現在四年級,一般情況下八點半就寫完所有作業,然後課外閱讀,九點半睡覺。同班同學也有11點還在寫作業的。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不上中學作業太多就沒時間睡覺了[鼾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