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廣西法院切實推進“解決執行難”——重拳出擊治老賴 柔性辦案促執行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裁判的價值在於執行。

鐵拳出擊強化威懾,內外聯動合力執行,柔性執法“放水養魚”……廣西各級法院在“基本解決執行難”階段性目標實現後,把執行工作重心轉向“切實解決執行難”更高目標,持續開展執行攻堅。

2019年,全區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22.7萬件,已結案件超過21萬件,執結率92.86%,切實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敢執行:維護法律權威

因民事追償權糾紛,楊某獻被北流市法院判令還款236萬餘元。在執行階段,楊某獻收到法院的報告財產令、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後,仍然拒絕報告財產情況,並將自己的3個子女送至高消費私立學校就讀。之後,他被兩次司法拘留,但仍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楊某獻構成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2年。

自治區高院執行局綜合處處長王永明介紹,為充分發揮執行引領作用,嚴厲打擊市場失信行為,2018年底,自治區高院與38家區直單位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1類45項懲戒措施。

2019亮點回眸 | 廣西法院切實推進“解決執行難”——重拳出擊治老賴 柔性辦案促執行

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通過抖音官方賬號發佈執行懸賞視頻,並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成功抓獲被執行人。

同時,加大失信市場主體的曝光力度,敢用善用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強化納入失信名單、限制消費等懲戒措施,堅決打擊拒執犯罪,進一步擠壓失信市場主體規避、逃避執行的空間。

目前,全區已累計發佈失信市場主體名單26.22萬例,限制高消費33.62萬例,限制乘坐飛機、高鐵和限制出境69.32萬人次,拘留失信市場主體12817人次,罰款6827萬元,判決拒執罪486人,11.8萬名失信市場主體懾於聯合懲戒威力而自動履行義務,有力營造了打擊拒執行為的氛圍,形成震懾失信被執行人的高壓態勢。

聚合力:聯動巧解難題

7年前,謝某向唐某借款30萬元應急。到了約定還款期限,謝某遲遲沒有歸還本金。唐某向玉林市福綿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謝某歸還本息。在訴訟期間,謝某歸還部分本金後,又開始賴賬。由於謝某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被司法拘留。在拘留所幹警的勸導下,謝某積極籌錢還賬,這起民間借貸案件也得以順利執結。這是福綿區法院和玉林市拘留所聯動協作促執行的一幕,也是執行工作長效機制優勢的生動體現。

2019亮點回眸 | 廣西法院切實推進“解決執行難”——重拳出擊治老賴 柔性辦案促執行

謝某(左二)因拒不履行還款義務被拘留

2019年12月30日,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出臺《關於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深化執行聯動機制建設,加強法院執行工作。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27項具體措施,壓實與公安、稅務、市場監管等30多個職能部門參與執行聯動的責任分工。

南寧、崇左等部分法院與公安部門共同建立了查控被執行人機制,通過公安系統查找被執行人,公安機關控制被執行人後及時通知法院,有效破解了被執行人難控的難題,不少基層法院還與公安建立車輛查控網格專線。

在鞏固全區“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的基礎上,全區法院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大力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綜合治理與聯動配合,有效形成了“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執行工作格局。

柔執行:法中有情執行人性化

因開發房地產項目融資需要,河池某房產公司向南寧市某小額信貸公司借款500萬元,到期後卻無力償還債務,因此被信貸公司起訴至南寧市興寧區法院。

執行過程中,執行法院調查發現被執行人名下的3宗地塊,已開發建設2塊並預售近千套房產,但均尚未交付及辦理產權證書。

在剩餘的1宗閒置土地被法院依法查封后,被執行人希望緩行執行措施,否則公司力所不逮將導致後續項目淪為爛尾樓。雖經多次協商籌措款項,但被執行人仍有200多萬元債務無力償還,執行法院於2019年3月對被執行人名下土地掛網拍賣。

網拍期間,執行法院發現5名購房者的房貸申請已經獲批。經過協調,銀行放貸200多萬元用於本案執行,至此借款本金得以清償,被執行人公司經營得以繼續。

2019亮點回眸 | 廣西法院切實推進“解決執行難”——重拳出擊治老賴 柔性辦案促執行

北海海事法院法官在網上拍賣涉案貨輪,協助執行的防城港海事局進行固定錨鏈

全區法院主動服務大局,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高度重視涉企案件,在解決各類執行難題中優化法治環境,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桂林市兩級法院促成25家企業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30家民營企業以“放水養魚”等方式得以繼續生產經營,執行到位金額2661.6萬元。北海海事法院倡導調解化解涉企矛盾糾紛,依法審慎採取強制措施,嚴格避免超標、超範圍查封扣押凍結財物,儘量減少因訴前或訴中財產保全及強制執行措施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

全區法院還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協調,出臺幫扶危困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依法提供司法支持和指導,深入推進“執轉破”,完善市場主體救助和退出機制。同時,進一步推動健全執行救助制度、司法救助保險制度,使更多涉民生案件困難當事人得到救助,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