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怀素偷学了两句张旭的草书秘诀,悟透了什么?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

悟性高低,对学书法是很重要的。特别在古代,古人不会直接把笔法告诉你,往往只是把这种笔法打了一个比喻,你自己就去悟吧。悟透了,笔法也就学到手了;悟不透,就如同听天书一样。

怀素也经历了这一过程,向张旭学笔法,张旭不告诉他。怀素只好偷偷问张旭的学生邬彤:”怎样才能写好草书?“

邬彤告诉怀素,张旭曾对他说写好草书的笔法是”孤篷自振,惊沙坐飞“。这是一个笔法比喻。我先给你解释一下。

怀素偷学了两句张旭的草书秘诀,悟透了什么?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

张旭的草书,感受一下

张旭的草书笔法“孤篷自振,惊沙坐飞”是什么意思?

“孤篷”就是那种很小的独木小船,如同威尼斯小船那种样子。“自振”我以前的文章就讲过,“振”在古代不是抖动的意思,而是摆动。

“惊沙坐飞”描述的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我们都见过。刮大风时,墙角处一些树叶、碎纸片之类杂物会旋转成漩涡状,如同小小的龙卷风。只不过张旭这句话里旋转的是沙而已。

这是两句笔法比喻,你悟一悟试试?你能悟透这是草书的哪种笔法?如果没人点拨你,估计你一辈子也猜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笔法?

怀素偷学了两句张旭的草书秘诀,悟透了什么?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

怀素的草书

怀素悟透了这两句话,后来成为一代草圣。

到底怀素悟没悟透这两句话?我们从他的草书作品里,已经感觉到“孤篷自振,惊沙坐飞”的影子。

虽然这两句话是怀素偷偷打听而来的,也可以理解为偷学,但是如果怀素没有过人的悟性,就算知道了这两句话,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接下来具体讨论一下,怀素悟透了什么?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

张旭成名比较早,向他求草书笔法的人络绎不绝,怀素就是其中一个,他和其他求笔法的人一样,碌碌无名。

怀素偷学了两句张旭的草书秘诀,悟透了什么?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

怀素在芭蕉叶上苦练书法

很不幸,怀素没有得到张旭的亲授,只得偷师张旭的的学生邬彤,也只得了这两句话——孤篷自振,惊沙坐飞。

怀素悟透了什么?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

答案藏在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里。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又说”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两句话都提到了一个词”使转“。

这两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使转才是草书的本质。怀素悟透的就是这个。我们重新回到怀素偷学张旭的那两句话——孤篷自振,坐沙惊飞,讲的其实就是草书的本质——使转。

孤篷自振——小船横向在水面上下左右摆动,这是”使“。孙过庭在《书谱》里解释过”使“——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使,走的是直线运动。如下图:

怀素偷学了两句张旭的草书秘诀,悟透了什么?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

这个字前两笔做的是直线摆动

怀素偷学了两句张旭的草书秘诀,悟透了什么?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

这几笔用的是转

坐沙惊飞——沙粒随着旋转的风转动,这是”转“。孙过庭在《书谱》里也解释过”转“——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转,走的是曲线运动。(如上图)

怀素从这两句话中悟透的正是孙过庭说的使转,也就是草书的本质。凡事只要看明白了本质,再加上苦练,成功是早晚的事。

更何况怀素的悟性如此之高,偷听两句话就悟出草书的本质。所以怀素由无名小卒成为草圣也是迟早的事。

结束语:

悟性在哪一行也很重要,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孙悟空去学艺时,脑袋被敲三下,就明白这是让他三更从后门去拜师。如果孙悟空悟性不高,也就没有后来的齐天大圣了。

书法也一样,我一开始学书法时,也恨古人的笔法理论书讲得云山雾罩。写字就写字呗,扯什么”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

其实那是你没悟透,悟透了,你才知道这两句话是真香啊,有滋有味。也如同张旭说的那两句话”孤篷自振,惊沙坐飞“,悟透了,你方识草书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