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这段时间接连做了几例胆管癌的手术,突然感觉胆管癌似乎比之前更多见了,其实在医院里工作时间久了,总会觉得怎么生病的人会那么多,不过毕竟罹患像胆管癌这样严重疾病的人还属于少数,希望我的感觉只不过就是一种错觉罢了。但是,胆管癌依然是一种比较难治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现时大多数即为晚期,如果能早期发现和预防就好了,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胆管癌的健康知识。

一、我们的胆管在哪里,胆管癌有多可怕?

恐怕不少人只知道胆囊,连胆管是什么和在哪里都不十分清楚。胆管系统可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肝内胆管生长在肝脏内部,先是在第一肝门(血管和胆管进入肝脏的部位)分为两个较粗的分支——左、右肝管,然后再向上分出很多更为细小的分叉,而肝外胆管则连接着肝内胆管和十二指肠——包括肝总管和胆总管,胆囊通过胆囊管与肝外胆管相连。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左、右肝管属于肝内胆管,肝总管和胆总管属于肝外胆管

我经常会把胆管比作一棵大树,肝内胆管像树杈,肝外胆管像树干,但胆管这棵“树”没有树根。胆管里流动的是“金黄色”的胆汁,是在肝脏内合成来帮助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每天大约有600-1000ml胆汁被合成和排入肠道,胆管就是一条运输胆汁的管道。

那么胆管癌(carcinoma of bile duct)是什么病?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排名来看,胆管癌都排不进常见肿瘤的前十位。如果恶性肿瘤长在肝内胆管,称为肝内胆管癌,而我们常说的胆管癌则是指源于肝外胆管的恶性肿瘤,包括肝门区直至胆总管下端这一部分胆管,其实这一段胆管长度充其量不到10cm,在人体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恰恰就是这么短短的一截“管道”,却能生长出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胆管癌的总体预后相当差,大多数胆管癌患者的生命也就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

二、胆管癌(carcinoma of bile duct)的可能病因

胆管癌的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可能和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1、胆管结石和胆道感染:研究发现,1/3的胆管癌在发现的时候合并有胆管结石,而5-10%的胆管结石患者在随访中会发生胆管癌。这一现象绝不是偶然,已经证实很多恶性肿瘤都是在慢性炎症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胆管容易生长结石,胆管粘膜在结石的长时间刺激下发生炎症、形成局部增生,和胆管癌的发生重要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要积极治疗胆管结石的原因之一。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长期胆管结石和胆管炎会增加胆管癌的发生

2、不当饮食习惯:在东南亚地区,由于常吃生鱼容易感染肝吸虫(一种胆管寄生虫)而继发胆道感染和胆汁淤滞,肝内寄生虫和结石有类似的机理会引起胆管周围纤维化和胆管上皮增生,也是导致胆管癌发生的因素之一;而如果长期吃富含亚硝酸盐食物(就是腌制和加工类食物),不仅营养物质容易被破坏,而且这种食品添加剂还会增加诱发胆管癌的风险,看来还是要选择新鲜食材。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总吃生食小心寄生虫感染

3、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Congenital choledochus cyst)又称为胆总管囊肿,这是一种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已有报道2.8-28%的这类患者会发生胆管癌变,其原因在于首先这种胆总管囊肿内会有结石形成,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其次是由于胰腺、胆管汇合部位的发育异常导致胰液反流刺激胆管上皮,这都是导致胆总管囊肿癌变发生的原因,因此这种疾病一经确诊就应及时手术治疗。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分不同类型

4、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病理特点表现为肝内外胆管的弥漫性炎症、狭窄和纤维化,由于胆管不断地被破坏,其引流的胆汁无法正常排出,淤胆由此而生,不仅容易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肝功能衰竭,而且受累的胆管也容易癌变。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硬化性胆管炎也容易癌变

5、致癌剂:如果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核素如钍,化学物品如石棉、亚硝酸胺、二噁英、多氯联苯等,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甲基多巴肼等,也会增加胆管癌发生的风险,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污染问题如果不解决,周围居住人的癌症发生率就会明显升高。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环境问题不容小觑

三、哪些症状提示有可能是胆管癌?

由于胆管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胆汁从肝脏内流入肠道,胆汁的作用是消化脂肪,因此胆管癌的主要症状就是和胆汁排泄和消化功能有关。

1、进行性无痛性黄疸:通常胆管癌生长初期没有特殊症状,当肿瘤逐渐将胆管完全阻塞后,肝脏合成的胆汁无法经由胆管排入肠道,胆管内胆汁淤积,胆管内压力不断升高,胆汁反流入血液,就会出现皮肤和巩膜(眼白)黄染,和胆管结石突然阻塞导致的黄疸不同,后者往往伴有剧烈疼痛,而胆管癌一般没有明显腹痛症状。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皮肤巩膜黄染可不仅是肝炎,胆管梗阻要警惕

2、尿、便改变,皮肤瘙痒:正常人的大便和小便颜色其实都是胆汁中的胆色素混入后产生的,如果胆管阻塞,胆汁无法进入肠道,大便颜色即变浅,相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小便颜色就显著加深,如浓茶或酱油色,同时伴有全身的皮肤瘙痒,这是胆管阻塞比较特异的表现。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陶土样大便

3、食欲不振、厌油腻、乏力:胆汁无法进入肠道就会使得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当病人看到带油食物后就会产生厌食的症状,同时伴随脂肪类食物消化吸收减弱而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缺乏,自然会觉得疲乏无力,严重者出现明显消瘦。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不思饮食注意是胆道问题

4、胆道感染的表现:少数胆管癌的病人在胆管阻塞后,一旦细菌进入胆管而无法得到充分引流的时候,就会出现胆管炎的表现——寒颤、高热、感染中毒性休克等,这种情况需要紧急进行胆管引流,否则就有生命危险了。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寒颤、高热、黄疸是胆管炎的表现

由于目前尚没有针对胆管癌的特效药物,包括靶向药物也几乎没有,因此,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胆管癌的主要手段,前文也提到,大多数胆管癌不容易早期发现,因此手术切除率也不高,而且手术后容易复发和转移,因此想要提高胆管癌的治疗效果还是要争取早期发现。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外科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

根据胆管癌的生长部位可分为上段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中下段胆管癌,前者需要将靠近肝脏的病变胆管完整切除,或者联合临近受侵犯的肝脏切除,再将肝门部胆管和小肠重新接起来,后者则是要做胰十二指肠切除(切除胆管下段、十二指肠、胰头、部分胃后再重新把胆管、胃、胰腺和小肠分别接起来),这两种手术都是相当复杂的大手术。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如果胆管癌也无法通过手术切除,那么就需要通过介入穿刺引流的方法来把胆汁从阻塞的胆管中引流出来,包括外引流(PTCD)或放置胆管内支架,然后再配合放疗和化疗药物等,不过这种情况的预后就要比能做手术的差很多了。

结语——胆管癌能预防吗?

就现有资料显示,通过对某些容易癌变的胆管疾病——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的及时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胆管癌的危险,另外也要加强对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等常见疾病的随访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规律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三餐,避免高脂、高胆固醇和过多甜品摄入,避免发胖,尽量多吃一些营养丰富、新鲜健康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再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诊治。

胆管癌为什么这么难治?哪些病因可以预防?

新鲜蔬菜和水果有益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