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德甲的50+1并不一定是过时政策,但对霍芬海姆还说,简直就是噩梦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50+1政策通俗来讲就是不论投资人投资多少钱,投资人最多只能拥有49%的决定权,球队会员拥有的决定权永远比投资人多,占51% 。这项政策是保护德国足球俱乐部不受资本家或企业的肆意控制。俱乐部起步在社区并且扎根在社区,球队永远与球迷在一起。

德甲的50+1并不一定是过时政策,但对霍芬海姆还说,简直就是噩梦

事实上,50+1政策的存在确实让很多德甲小球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例如像霍芬海姆这种村队,全村才3000多口人,就算都是球队会员,每年交100欧元的会员费,也才30多万欧元,别说给球员发工资,修葺球场了,就是买地皮盖厕所都费劲。资本家们倒是有钱,但不论投资多少都没决策权,他们似乎也不乐意。并不是每一个资本家都是霍芬海姆的老板霍普,他那是真心爱球队。

德甲的50+1并不一定是过时政策,但对霍芬海姆还说,简直就是噩梦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勒沃库森、沃尔夫斯堡这样的球队,身后即便是拜耳、大众这样的超级名企,但也终究混不成豪门,每年的投资额依旧不高。

德甲的50+1并不一定是过时政策,但对霍芬海姆还说,简直就是噩梦

在现代足球的金元趋势下,球队没钱,便无法吸引大牌球星加盟,球队竞争力自然也就低下,德甲球队在欧战中的表现,近几年只有拜仁和多特算稳定,其余球队基本上都是小组游。正因如此也导致了很多球迷抨击这项政策,觉得德甲应该像其他联赛那样开放个人或企业控股。资本家们持股多了,有决策权了,自然会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球队竞争力。

德甲的50+1并不一定是过时政策,但对霍芬海姆还说,简直就是噩梦

可这些球迷有没有想过,如果德甲开放这项政策,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一天某个土豪突然心血来潮,买了个俱乐部经营,然后过两年没钱了又或者没兴趣了,拍拍屁股走人了,然后俱乐部就悲催了,随时可能破产。

德甲的50+1并不一定是过时政策,但对霍芬海姆还说,简直就是噩梦

目前来看,如果德甲开放50+1政策,受益的俱乐部首先会是拜仁和多特,高知名度会让这两支球队吸引众多投资者,但其他球队呢?在没办法保证资金流入对球队有正面影响的情况下,盲目的开放50+1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至于球队的钱财收入,联赛和欧战的竞争力还是要靠管理层的能力来实现,并不是一味地砸钱就可以。目前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三家俱乐部拜仁,皇马,巴萨都符合50+1政策,与其去抨击50+1政策对德甲球队的损害,还不如去抨击那些球队无能的管理层。为什么同样的政策拜仁,多特可以在德甲成功?为什么同样的会员制皇萨仁是欧洲最成功的三只球队而别的球队不行?

德甲的50+1并不一定是过时政策,但对霍芬海姆还说,简直就是噩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