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狼”来了,马上又要“断奶”了!造车新势力熬得过寒冬吗?

2001年的冬天,任正非写下了一篇被传为经典的文章《北国之春》,文章里说到,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来到。我们趁着冬天,养精蓄锐,加强内部改造,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

2020年1月,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华为一样,在补贴逐渐退坡的日子里“熬冬”。

忽然,门外响起来“砰砰”的敲门声,特斯拉前来报到。

屋内,一片哗然……

最先发出声音的是造车新势力:

蔚来汽车:别问了!我们还活着

1月11日,一个高级别的行业会议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终于忍不住了。“我们还活着!给大家汇报一下。”他强调,这个汇报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斌一直将马斯克视为可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在Model3未定价之前,对于EC6的定价,他一直强调“请允许我们保留一些市场灵活性”。

在他看来,十几万元的智能电动车市场国内很多品牌做得挺好,比如吉利、广汽等。但是在核心定价30万元至50万元区间的主流高端市场,基本上是奔驰、宝马、奥迪等国际品牌的天下。

“然而他们加起来都干不过特斯拉,可是特斯拉太贵。”

李斌的话还没说完,马斯克就开始玩起了“价格战”。不到30万元的Model3,在中国市场上引发了“预定潮”。

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的底层,特斯拉在这里有一个仅能容两辆车的小展厅。面积虽小,但是,前来咨询和预定的人却不少。

“狼”来了,马上又要“断奶”了!造车新势力熬得过寒冬吗?|| 新能源汽车系列报道

中国财富网 李林/摄

一位张姓员工介绍说,Model3价格公布之后,店里每天来咨询和试驾的客户很多。“这家店最多一天能预定60台车。”据了解,特斯拉目前在全国有38家店,也就是说,特斯拉目前一天预定数目可能就会高达2000多台。

与特斯拉仅隔几公里的东方广场,蔚来汽车在这里有一家体验店。

这里曾经是开了十几年的Audi City 体验店展厅,关闭之后被蔚来租用了下来,并改造成了线下体验店——NIO House。

1月10日下午三点多,体验店里非常安静。

财富君待了大概有半个小时,也只有两位顾客咨询。

“狼”来了,马上又要“断奶”了!造车新势力熬得过寒冬吗?|| 新能源汽车系列报道

中国财富网 李林/摄

冷清的场面并未挡住李斌在行业会上给各位领导和同行汇报成绩时的激情。

“北到黑河、漠河,西到伊犁,海拔最高的地方到阿里,都有我们的车。”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斌的意思可能是希望大家理解为:全中国喜欢我们的车的人多了去了。

截至2019年底,蔚来2019全年交付数达20565台,自2018年6月开始交付以来,全品牌累计交付31913台。

在李斌看来,“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往上涨应该也还不错。”可是,这个数据连其他车企销量的零头都不够。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残酷。

蔚来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蔚来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用途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19.61亿元。

资金的紧张甚至阻止了李斌本想隆重推出的ET7的开发路径。

对于广汽来说,开发一个新平台可能需要10个亿,吉利领克可能要15个亿。但是,蔚来汽车需要开发的是一个加载了智能化的新产品,如此一来,开发成本将会数倍于传统汽车厂商的投入。

2019年初,蔚来就决定了放弃推出ET7的计划,并且取消了在上海的建厂计划。

小鹏汽车:最痛苦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这个世界上,最懂李斌的可能是另一位造车新势力——何小鹏。

作为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一个月前,当李斌被业内嘲笑为 “2019年最惨的人”时,他在微博上力挺这位战友,“无论最后是王还是寇,罗马都不是一日建成的。

2020是小鹏开始造汽车的第六年。在2019年行业五连跌的态势下,他们的成绩单也不太好,1万6千辆(乘联会数据)远低于年初的4万辆目标。

不过,何小鹏并不看重这个数据,从开始做车,他强调的一直是智能化。

“今天有些海外的整车厂和友商非常有优势。明年、后年如果他们的价格再降30%,或者技术在两年内达到拐点,将会带来什么变化?”

作为造车新势力,何小鹏一直认为,中国的传统汽车厂商在汽车智能化的研发能力上是一个弱项,同时,这也是新势力可以与之抗衡的地方。

根据他前一阵子的说法,“很多整车厂做一款车,大概要 300 多个人员负责研发,但小鹏汽车大概每做一款新车要 1500 人做研发。”

设置如此强大的研发团队,在业内看来,小鹏的对标对象也是马斯克。

2020年1月7日,当特斯拉开始真刀实枪地与国内生产厂家抢客户的时候,小鹏给出的策略是,我们也要出去“抢”。“中国的一些老大哥企业,要带我们走出去,要到全球抢才是真的抢。”

面对未来的挑战,所有的新造车势力其实都无比焦虑。虽然小鹏汽车目前累计融资总额已经达到168亿元。但是,如果将学习目标定为马斯克的话,则似乎相差有点远。有数据可以对比一下,特斯拉仅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就投资了500亿元。

“今后五年(2020到2024年),如果我们不能一起做好技术创新,挑战一定比2019年更大。”小鹏强调,希望更多的造车企业能够合作起来,在冬天里“抱团取暖”。

宝宝级:更可怕的是,他们比你有技术,

还比你更懂中国人

总是强调特斯拉对自己影响不大的企业是前途汽车和新特这两家非常年轻的公司。

在业内,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前途汽车的消息了。

虽然是国内第三家获得新能源生存资质的“造车新势力”。但是,一直以来,前途醉心于电动超跑车的研究和制造,在这个行业里显得比较安静。

截至目前,前途汽车只有一个独生子“k50”,售价为686,800元。作为曲高和寡的一款产品,2019年的成绩单也是非常不好看,只销售了200多辆。

特斯拉的进入,马斯克的狂欢,似乎对这家研发总部偏居于北京顺义的造车新秀没有任何影响。

作为一款高冷级的产品,k50只要2020年能够销售过500辆,就能在单个产品上实现盈利。这个数据,在前途不断在全国拓展的运营团队的带领下,应该不难。

前途汽车的产品规划部部长孟凡雷,一毕业就被创始人陆群纳入麾下,他参与了前途汽车创建的整个过程。

很多车企特别看中的“补贴”,在他看来,只是“杯水车薪”。

k50的补贴最高时达到6万多,按照现在的补贴标准也只有2万。“2万”对于一个售价68万的跑车来说,比例的确太小。早点取消大家都直接跳进市场“裸泳”也许更好。

“不靠补贴活下来才是真的活下来。在孟凡雷看来,如果只是依靠补贴才能活下来,活下来的时间也不长。

但是,对于靠定制化生产的车企来说,谁都知道,路子无比艰难。

另一家不受特斯拉影响的造车新势力就是新特汽车了。

新特汽车2017年刚刚成立,2018才开始交付。在新能源汽车的大军里,他只能算一个mini宝宝。由于定位主要是三四线城市,因此他们的产品是定价都不超过10万。

虽然不能把马斯克作为竞争对手,但是,由于同样是年轻人,新特汽车ceo先越对于特斯拉的喜欢早已溢于言表。

他认为,特斯拉的进入,对于很多国内车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他向财富君强调,“可怕的是,他比你有技术,还比你更懂中国人。”

一边是“狼”来了,一边又喊着“要断奶”。

1月13日,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成绩单刚刚发布,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很多车企将产销量的下降归咎于2019年7月开始实施的补贴大幅退坡。

其实,补贴退坡对车企来说,早已经是心知肚明。不断地叫嚷,也只是希望决策层速度再慢点,降低的幅度再小点。2020年,对于所有的车企来说,都是一场泥泞道路上的马拉松。

李斌不是说了嘛,“这个行业肯定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再难最多和蔚来一样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