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聰明有水平的領導是如何給下屬安排工作的?

過山小豬


聰明有水平的領導給你佈置工作的時候,是抱有目的性的,會刻意訓練你的能力:

第一,訓練你框架性的思維

你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全局觀和框架性思考能力,不能只盯著自己手裡的一點兒活,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一方面,把你自己的工作和需要其它同事相配合的工作做好統籌和規劃;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工作連點成線,之前的工作可能是一塊一塊的不成體系,用框架性的思維給自己的工作分類,然後做好全局性的規劃,這樣你對你工作效果的預期是可見的、可控的,也會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舉個例子,我的前任領導會刻意訓練我提升自己的框架性思維,之前會要求我單獨把一塊兒一塊兒的小事做好,覺得時機成熟了,會把整個方案交給我來做。就是之前我只接觸了一個case的其中一個環節,為了訓練我,領導會把整個策劃方案交給我來做,這樣我的能力就能更快更好的提升。

第二,訓練你深度思考的能力

工作上你肯定會遇到問題,不能遇到什麼問題就找領導問,一方面,領導很忙,可能沒時間樣樣給你解答;另一方面,你也要自己去思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領導自己也知道做這件事情會出現問題,但他會訓練你自己去思考,去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是凡事都等著他來解決。

再舉個例子,今天去見客戶,要談合作,客戶給出了好幾個合作類型,這個時候你要怎麼選擇呢?一股腦交給領導嗎,讓領導自己選擇?好的領導會讓你出一份方案,告訴他你自己怎麼選擇,為什麼這麼做選擇,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然後他在此基礎上,給你點評和反饋。

第三,帶有啟發性的提問

領導給你佈置工作的時候,都有一個大的工作方向和規劃。你可能只顧著低頭做自己手頭上的事情,沒有站在全局角度想問題。但領導需要綜合考慮這種角度,比方說,站在公司內部、合作伙伴、供應商等各種角度思考,所以他給你的問題都是帶有啟發性的,你會發現,自己之前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是領導告訴你一種全新的視角,原來這個問題還可以這麼思考,你自己的工作空間會變得很大。



驛知行鐵軍商學院


等領導安排工作的下屬,不是合格的下屬;總是給下屬安排工作的領導,也不是有水平的領導。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中,20多年前在一家知名企業工作的經歷是最難忘的。在工作中的後五年裡,幾乎所有的工作計劃都是我自己做的,在工作的後三年裡,我不止完成了本職工作,還主動和主管申請額外承擔了另一份工作,工資沒變。在那家公司裡,這樣的人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以致於直到今天我們遇到當時的老同事都倍感親切。那麼那家知名外企是如何實現這樣的效果?

1. 信任文化,培養歸屬感。公司的五個核心價值觀中,最讓我印象深度的是“信任和尊重員工”。公司無論級別高低,都直呼其名。所有員工是平等的。我親身經歷過,有一年去全球總部開會,吃飯時發現全球CEO和我在一個餐廳吃飯,還順手幫我遞了一下餐盤。所以在那家公司裡好多新加入的員工、外部的客戶都經常驚訝地發現,亞太區的老闆和工程師熬夜加班,中國區總裁和員工“搶”辦公桌,大家都是平等的。

2. 使命找到能量的根源,願景激發熱情。公司聘請專門的諮詢公司,通過對全球170位最優秀的經理人的訪談,提煉出了優秀經理帶團隊的六大秘訣,其中排在第一、二位的是“澄清使命”、“共啟願景”。每年在年底時,各級主管都要帶領團隊成員一起再次回顧團隊的使命和願景,明確團隊為誰,創造了哪些獨特的價值,同時,要實現什麼樣美好的願景。在第一次參加團隊年度計劃會時,我特別好奇地發現,部門最大老闆搬把椅子,坐在會議室裡基本不說話,讓全體成員充分討論,各抒己見。開始時不理解覺得很好奇,覺得領導不說話,大家說了管啥用?但後來越來越發現這才是真正聰明的領導,給員工充分討論和展示才華的空間,才是對員工最大的信任和尊重!當每位員工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又能夠把團隊的夢想和自己個人的夢想相結合時,極大地提升了團隊成員的主動性、凝聚力和創造力。

3. 創造機會,提升員工的獨當一面的能力。優秀主管最重要的使命是為下屬創造高績效的環境,使他們的承諾、績效和潛能發揮到最大化。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我的一位導師(Mentor),每次遇到工作中的挑戰,總是充滿激情,面帶微笑地和員工講:Here i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you …… (這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等著你……),然後他會和員工一起深入討論如何應對這個挑戰,實現最佳目標。每次我接到這樣的任務時,總感覺特別有幹勁,因為這是連我的主管都認為是一個大挑戰的項目,我在乾的時候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因為我知道主管隨時都在關注我,遇到困難時他會豪不猶豫地給我支持。

4. 和員工一起設定高目標,而不是替員工操心怎麼達成。優秀主管從選人時候起,就會精挑細選,找到最符合公司價值觀的人,更會選到那些有理想,為了實現人生價值,而不是為了錢而工作的人,並和他們一起設定挑戰性的目標,然後提供資源後就閃開大道,為員工提供支持,大聲喝彩。我們把這個稱為:定好目標,提供資源,閃開大道 (Set up the goal, deliver resources and get out of the way. )。招員工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讓他們聽老闆的吆喝,只會聽命於老闆,做老闆要他們做的事。

5. 真誠反饋,勇於告知壞消息。許多老闆最後死在“情面”上,對下屬的問題、失誤不好意思說,礙於情面,怕傷了感情。但這樣做恰恰失去了幫助員工更好成長的機會,從長期來講對員工沒有任何好處。好老闆,勇於反饋實情,甚至要勇於面對員工的不合理要求、不良行為,打造積極向上的團隊文化,培養真誠信任的氛圍,才能使團隊和下屬的績效長期、穩定成長。


更多關於員工激勵理論,請參照《驅動力》,此處不做贅述。


聰明有水平的領導,激發員工的內驅力,自信心和成就感,讓所有員工都成為領導者。他們自然會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還會發自內心地感激領導。


郭廣文expjoy


領導與下屬的工作對接不僅關係到一般員工的工作與成長,對於管理者本身而言也是有巨大的考驗。領導水平不僅體現在考核與制度執行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日常的工作關係處理與日常工作處理上。而安排工作,這個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工作,卻是領導和員工日常工作對接的主要形式。所以,能否處理好就顯得比較重要。

要想知道聰明的領導是怎樣給下屬安排工作,就要首先看一下,在安排工作這件事情上,怎樣才算是聰明的領導。

首先,相對於員工來說,領導具有潛在的“強勢”

在領導與員工的工作對接過程中,總有一些潛在的因素影響著領導或者員工的行為。不管企業或者部門採用怎樣的管理體制,不管雙方具體的工作對接內容是什麼,都在潛意識的遵循著這些規則。

1.相對於員工來說,領導具有天然的職權強勢

按照管理規則進行劃分的權責匹配,因為領導的職位級別較高,所以被賦予的職位權力更大。在員工的任免、崗位調動以及日常的工作安排和工作成果評估與激勵等方面都發揮著極大的作用。這些作用,不管領導是否故意或者員工是否認可,都制約著實際工作的開展。對於居於相對較低職級的下屬來說,領導本身存在職權的威懾性。

也正是這種威懾性形成執行過程中的壓迫感與督促心理,讓員工敏於言而慎於行。

潛在“強勢”一:在工作安排上,領導說什麼,員工就聽什麼。不管說的對不對,安排的合理不合理,員工一般情況下不敢反駁或者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

2.相對於員工來說,領導具有天然的“能力強勢”

一方面,領導的工作閱歷相對更為豐富,在某些問題上的間接更為深刻;另一方面,領導具有工作的指揮權,這本身就是對於領導“能力”的一種強調。

所以,不管領導的實際能力有多大,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思路是否合理,一般員工都默認,領導的能力受最強的。至於說是不是真的最強,在大家眼裡並不重要。

潛在“強勢”二:有問題找領導,只要領導說了就要按照他的意思做,不管願不願意,即使做砸了,領導還是那個有“能力”的領導。領導的“能力”強勢會讓員工在工作安排上不敢提出更好的辦法,變成刻板執行的機器。

3.相對於一般員工來說,領導具有天然的'思維強勢“

所謂思維強勢是指團隊員工的所有行為,所有與工作有關的認知,必須以領導為中心。在個人言行、問題判斷以及職業發展等方面都受到領導的直接影響。

潛在“強勢”三:領導的思維強勢,一定程度上會弱化普通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動等待,甚至對於一些自己不願意、不喜歡的工作也要硬著頭皮上。


觀點一:領導潛在的職權、能力與思維容易弱化下屬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開放性。能夠執行,但執行結果有一半是取決於領導的水平的。所以,聰明的領導要注意隱藏自己的“強勢”。


在瞭解完相對於員工來說領導的潛在強勢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員工在怎樣的條件下,才能夠有較好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

其次,對於能力一定的員工來說,決定他的工作成果與狀態表現的有三個方面,分別是目標認可、工作態度和工作理解。

1.每個員工都有基於自己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思路的目標判斷

每個員工的知識結構、專業程度以及工作閱歷不同,表現在具體的工作上,就是當面臨同樣的問題的時候,每個人有不同的套路和策略。

員工對於工作任務的安排、對與領導進行的具體工作的執行要求的判斷,是建立在自己工作習慣的基礎之上的。同樣一件工作,領導不同的表達方式,員工的目標感不一樣;同樣的目標,領導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員工的認同感不一樣。

員工因素一:如果員工認同領導安排的工作,意味著他覺得自己有把握完成這個目標,能夠承擔這個任務。如果不認同,那麼從員工的心理底層就已經否定掉了自己面臨的工作。

2.能夠保障員工執行到位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工作安排的思路和細節都能夠被真正理解

有的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稀裡糊塗亂說一通,搞得大家莫名其妙。雖然說沒有要求是最高的要求,但是也不能脫離實際。當員工摸不著頭腦的時候,根本無從保證執行的效果。

所以,工作安排的每一句話,每一個關鍵點,每一個具體的細節都要得到員工的真正理解。只有這樣員工才能夠知道來龍去脈,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做什麼,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可能的後果是什麼。

員工因素二:沒有對於所安排工作的理解,就失去了工作執行的基本保障。

3.工作安排是為了執行,員工最重要的事要有積極執行的態度

一項工作安排下去,即使員工認可這個目標,即使已經搞明白了工作的細節,但這不等於一定可以得到良好的執行。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執行,還要看員工的態度。

正向的積極的態度,代表員工對於該項工作意義的認可,代表員工覺得自己做好這項工作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而負向的態度,則意味著員工覺得這項工作沒有意義,覺得自己做這項工作沒有用或者沒有收穫。

員工因素三:要讓員工明白所安排工作的價值以及與員工相關的切身利害關係。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他的積極的態度。


觀點二:任務認可、工作理解與工作收穫三者是決定員工對於所安排工作的執行結果的關鍵要素。領導在進行安排的時候一定要能夠照顧到才好。所以,聰明的領導能夠照顧到員工的思維與情緒。

最後,在明白了領導的潛在強勢與員工的執行影響因素之後,我們就可以回到問題的答案上來了。那麼怎樣安排工作才能夠比較好呢?

1.工作安排第一要素:工作量

很多領導在進行工作安排的時候,不注意員工的工作負擔,一股腦安排下去,一方面員工不堪重負,另一方面,達成的結果也差強人意。

A.考慮到員工的實際能力

工作安排必須考慮到員工實際的工作能力。要注意到太複雜或者艱鉅的工作有些員工可能承擔不了。根據其個人能力進行工作量的考量,適度安排,才能夠被坦然接受。否則以強權下壓,沒有好的結果。

B.考慮到員工當前的具體工作安排

在進行新的工作安排之前,首先要明白該員工當前正在做哪些工作,當前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大不大。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新的工作。否則便適得其反。

C.考慮到員工的時間安排

即使當前員工的工作並不多,但是可能時間要求比較緊,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開展新的工作。這個時候,領導就要將要安排的新的工作進行分解,讓拉長工作的完成時間,並減少單位時間內工作的壓力。這樣,就能夠保證工作量的合理性。

工作安排觀點一:工作量的安排要從員工能力、現有工作和工作時間三個角度進行考慮和平衡。千萬不能急於求成,濫用領導職權。

2.工作安排第二要素:客觀公正

有些工作,如果領導安排給某員工,他可能能夠順利的完成。但是他不一定願意完成,甚至還會有意見。為什麼呢?因為領導在任務分配上是不公平的。

有時候,領導基於自己對於能力的判斷,覺得某個員工或者某幾個員工表現比較出色,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安排工作給他們。

這樣會造成一個現象,那就是“能者多勞”,能力“強”一些的員工忙的不可開交,而“弱'一些的員工則閒著沒事。造成一種團隊不平衡的狀態。這樣一來,大家都開始在領導面前“示弱”,導致工作無法安排。

工作安排觀點二:領導要避免主觀的“能力”判斷,以客觀的態度來進行工作任務的分配,儘量隱藏自己的“能力強勢”。

3.工作安排第三要素:目標激勵

光讓別人幹活,不進行適當激勵,這不符合職場的基本規則。理智聰明的領導知道明確工作安排的目標,並能夠將目標完成與激勵掛鉤。

一方面,利用規則,塑造不同員工之間目標對比與良性競爭的環境;另一方面,結合公司績效與自己的管理職權,採取多種工作激勵的方式。

工作安排觀點三:讓員工在接受工作的同時,知道自己目標的重要性,也知道一旦完成或者完不成目標對於自身利益的影響。

總觀點:工作安排是一門基於領導、員工以及激勵三者之間微妙關係處理的學問。卻是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技巧。在工作安排中,管理者切忌以權壓人、切忌莽撞行事,切忌不計後果的隨意指揮。



指尖視野


水平高的領導來安排工作,多數都堅持PDCA原則:

P:Plan,有計劃。計劃是做事的前提,只有完整的、詳實的計劃,才能將工作理清思路,從整體上來安排工作。

D:Do,做。實地去做,指導督促員工開展工作,及時為員工提供支持和協調資源。

C:Check,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注意效果,找出問題;

A:Action--行動,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適當推廣、標準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以免重現,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

這是對工作、計劃執行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

具體到怎麼安排:

第一、有計劃,有分解。

這是前面提到的,安排工作不是碰到什麼事就交代給下屬,一個好的工作安排,一定是針對整體工作的一個分解。把大的工作分解成很多環節,確保每個環節都分解到位。

第二、有職責,有分工。

領導的分工,要基於員工的崗位職責,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分清楚,不要胡亂安排,不要跨崗位安排,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把事交給合適的人來做。

第三、有監督、有檢查。

領導安排了工作,並不是等著彙報結果就行了,這是很多領導安排工作的弊端。等到工作彙報的時候,已經是既成的方案,很多不合適的工作已經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所以,要及時檢查員工的工作進度、質量,及時為員工完成工作提供支持和幫助。

第四、有考核、有獎懲。

工作做得好壞,不能沒有說法,否則員工不會對工作的完成情況引起重視。工作完成好壞,一定要有相應的考核標準,要有相應的獎懲機制,這樣才能充分激勵優秀員工、鞭策落後員工。


職聊道法術


一般領導安排下屬工作有三種態度:


第一種:不管工作難易,不管員工能否圓滿完成,直接將工作打包轉給下屬,限期完成, 只要結果,不問過程。


第二種:將工作有要求、有部署地分配給下屬,讓下屬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


第三種:將工作任務明確地分配給下屬,讓下屬自己研究應該怎麼做,安排下屬再報送工作思路,研討通過後直接落實、推動。



我覺得後面兩種情況,都可以劃入聰明有水平的領導安排工作的範圍。因為:


一、領導承擔的是管理和推動、傳承的責任,員工承擔的是具體執行工作內容,達成目標結果的責任。領導在對下屬的工作安排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下屬在接到領導有明確目標、明確要求、明確步驟的工作安排後,在執行過程中只要堅持聽話照做是非常容易完成工作並達到領導的滿意的。


這樣安排工作的弊端是下屬習慣性地只會聽話照做,沒有自己的創新與總結,相對成長較慢。



二、領導在安排下屬工作時,只明確自己需要的結果,要求下屬自己動腦子研究工作推動方案,然後主動與領導溝通研討工作方案,再確定方案後按照自己的計劃去推動目標達成。這樣安排工作的好處是下屬在接到工作安排後,會充分調動起自己所有的思路,研究如何達成領導要求的結果。這種工作方式下,員工個人成長速度非常快,工作主動性不斷加強。


這樣安排工作的弊端是可能在方案的研討過程中出現不同意見,工作完成的效率和達成的結果與領導預期可能會有一定差距。



還有兩年就退休


一個聰明有水平的領導給下屬安排工作,做到這三點:

1,給員工戴一頂“高帽”。2,對於下屬寬厚和仁慈。3,不同重要事情會選擇合適的人。

1,給員工戴一頂“高帽”。

通常,在工作中,你會聽到老闆說你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聽到的人都會覺得不高興。但是如果領導說,“我這裡有一些工作,我認為只有你能做好它。”這個時候你還是拒絕?沒有人會樂意說不。聰明的領導者擅長“肯定”他們的下屬。

雖然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嚴肅,但他們仍然有和藹可親的外表,他們從不給下屬下達苛刻的命令或安排。

首先,領導說的話來提升自己的地位,重要的是下屬會覺得被領導認可了。

2,對於下屬寬厚和仁慈。

作為領導者,你不同於普通員工。有時你會直接給出命令和任務,但這對於員工來說太直接了,如果他們接受不了,甚至內心會反感,還會討厭你。如果不情願,他們的效率會下降,就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但有時當領導者分配任務時,他們的語氣過於溫和,一些員工“討價還價”。一位聰明的領導安排他的工作,儘管他的語氣很和藹,但是語言上會讓人覺得我並不是在和你討論這件事。事實上,下屬也沒有反駁的餘地。

3,不同重要事情會選擇合適的人。

優先選擇很重要。一個真正聰明的領導者知道一些重要的事情,把它給那些可以做好的人。有些重要而緊急的事情,領導不會給員工,他會自己做,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他隨意給某人,他會變得被動。


尋你and奔跑


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最能體現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就是安排工作,在這其中就能反應出領導的情商還有平時的風格和作風。

聰明的領導,不僅會把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讓所有的下屬心服口服,佩服的五體投地,而且還更善於向更高一層的領導彙報工作成果。不聰明的領導在工作當中不僅不善於安排工作,而且還不善於收買人心,對工作安排是弄得雞飛狗跳,這樣非常容易遭到下屬的牴觸。

聰明的領導是如何分配工作的呢,老夏來分析下:

1.善於表揚下屬,恩威並施

真正有水平的領導,都非常善於表揚下屬;沒有人不喜歡被別人表揚和讚美,這是人的本性;

作為領導,在安排任務的時候要善於表揚下屬。同樣都是要給下屬安排任務聰明的領導就會說:“小張,這個工作任務很難,而且很重要,咱們公司就你有這個能力,其他人都幹不了,你就辛苦一點,做完以後給你請功”。這樣子對待下屬,下屬不想幹都不好意思。

2.有好處雨露均霑,敢於當責任

有水平的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會因勢利導、消除顧慮;在佈置任務的時候,人都是會有畏難心理的,怕做好而且還當責任,但是聰明的領導是敢於當責任的。在完成後還會把功勞推給下屬,讓下屬嚐到甜頭;這樣敢於當擔,又不搶功勞的領導,哪個下屬不會死心塌地跟著他幹。這才是一個有水平的領導。

3.善於調整工作,合理安排

在一個公司當中難免會遇到突然發生的任務,和不能調整的計劃,但是往往在生活中就會碰到很多的突發情況必須第一個處理,就在具體指定的人幹這個事的時候,聰明的領導應該考慮這個人工作內容,和考慮其他人手中的工作是否有衝突,合理的進行安排,重新調整一下計劃。

4.及時跟進任務

聰明的領導在任務分配到下屬手裡後。雖然說領導不用關注下屬的工作細節,但也不能只等結果,要及時跟進,免得到時候出來的結果與想要的不符,及時跟進也能瞭解到下屬有沒有困難,可以第一時間給予幫助。這樣的話不僅可以確保成果,還能讓下屬感覺到關心!

5.因人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又能給予幫助

聰明的領導,都是非常瞭解自己的下屬,非常清楚下屬的能力;非常清楚什麼樣難度的工作能適應得了;交代一些事情之後,還會非常關注下屬有沒有困難,在下屬遇到困難後真的沒辦法解決才會給予幫助,如果有困難向他們求助總是很耐心。不僅能夠確保工作任務順利完成,還能很好的鍛鍊下屬的能力。會使下屬越來越信任領導。

6.善於培養新人,用提拔和獎勵做鼓勵

聰明的領導人,都非常樂意和善於培養新人;會了解新人的個人特長與能力,分析新人的性格,把新人放在合適的位置,讓新人快速成長,同時也敢於提拔,作為下屬最喜歡的領導就是能給自己升職加薪的;聰明的領導在給新人安排工作的時候,通常都非常善於用提拔或者獎勵來鼓勵新人;新人有了幹勁,就會努力地去幹活。

7.把肥差都交給心腹

每個公司都少不了一些肥差,聰明的領導,都非常機智的把肥差交給自己的心腹親信,來拉攏下屬,這樣把好事都交給自己的心腹;下屬或多或少都能爭取點利益,現在的社會是非常現實的,下屬們同樣也是如此,只要能夠讓他們掙錢的領導都會死心塌地跟著的。

聰明的領導不僅能把工作安排得僅僅有條,還能不斷的提升團隊的凝聚力,讓團隊更加的有戰鬥力。

以上是老夏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參考實際情況給出些許個人觀點和建議,希望能為您提供些參考,歲月靜好,願你幸福!!!

歡迎【關注】老夏,每天分享職場規劃、運營技巧、思維邏輯,團隊管理的實戰類知識.

每天進步一點點,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夏分析師


領導如何向下屬安排工作任務,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事情,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在你自己實際工作中,去不斷地探討,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完善,不斷髮展,從而,才能產生良好的工作效果。下面,現結合本人30餘年領導經歷,談談自己向下屬安排工作的幾點體會:

1,召開相關會議,統籌安排工作。

對於涉及全局性的工作,要召開相關的工作會議,對下屬各單位、各部門,進行統籌安排工作,讓這些部門都能夠有任務,都能夠有工作,並且形成具體的目標,明確完全工作的時間,有利於形成互相比較、互相競爭的良好局面。

2,召集相關人員,集中研究安排重點工作。

對於一些重要工作項目,要把涉及到的所有部門、或涉及到的相關人員,集中召集在一起,共同研究討論工作方案,共同研究討論落實工作措施,共同協調解決相關問題,並在充分研究討論成熟之後,交由與會的下屬人員,去分頭抓好工作落實。

3,單獨召見下屬,直接安排專項工作。

對於一些專項工作,可以將所涉及到的下屬召集到自己辦公室,交待工作任務,講清工作標準,限定工作時間,同時,還可以徵求一下屬意見,特別對完成工作任務有什麼建議或者困難,並且及時幫助解決問題。

4,隨時隨地通知下屬,直接安排臨時性工作。

對於一些臨時性工作,可以通過電話或者手機,直接聯繫相關下屬,進行安排工作。簡明扼要講清工作任務,講清工作目標要求,限定完成工作時間,這就足夠了。

總之,作為一個領導在安排工作中,確實應該講究方式,並且在安排工作時,一定要講清工作任務,講清工作標準要求,限定工作完成時間,由此,才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職場成功術


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與領導長期接觸,遇到一個有水平的領導,工作起來目標明確,同時會安心踏實。


在有水平的領導手下工作,下屬的職業發展一般也都會比較順暢。


那麼什麼樣的領導是有水平的領導呢?他們在工作中又是怎麼安排職責、分配任務的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什麼樣的領導是有水平的領導。


有水平的領導自身一般具有較高的情商。能夠擔當領導崗位,在業務上自然是優秀的。但是不是所有業務優秀的人員都能擔當領導。


情商高的領導在帶領團隊、管理下屬、處理事務方面都會有一套讓人舒服、讓事順暢的方式方法,處處體現處領導水平和領導能力。


有水平的領導一般都是知人善任的。有水平的領導通常都能夠準確的把握團隊中各個下屬的能力、性格特點以及行為做事的方式,有針對性的安排人員工作。


在工作中,會給下屬一定的授權,讓每一個下屬得到充分的自由發揮,懂得去培養下屬的能力,讓下屬快速成長起來,使整個團隊的戰鬥力更加強大。


那麼,這些有水平的領導是怎麼樣委派任務的呢?

他們會明確工作任務的性質、任務的難易程度來挑選合適的人員。


時間緊迫、任務重要的安排給能力強、責任感強的員工去完成;


任務繁瑣、時間寬裕的安排給細緻且追求完美的員工去完成;


不重要但有時間要求的安排給做事認真但能力欠缺的員工去完成;不重要且時間不緊迫的安排給新進人員去鍛鍊。



他們會根據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方式去佈置任務。


需要團隊協同作戰的時候,他會挑出領頭雁、列好隊形、明確個自職責,以激勵的方式點燃團隊士氣;


需要優秀員工單獨挑大樑時,他會將任務核心部分委以重任,對其他員工做好安撫和協調工作,以免出現內訌。


水平高的領導佈置工作粗中有細,他們把握大局,協調細節,全程關注,從旁提點,獎罰分明。


在高水平領導的帶領下,員工大多會得到鍛鍊和提高,只要有心,會很快脫穎而出。所以遇到這樣的領導,可要珍惜機遇,好好把握哦。


有書知道


聰明的領導給員工安排工作時非常善於利用手中的優勢為員工創造便利,推動員工工作的完成。

我們先看看領導相比員工有哪些優勢?

1.權力優勢

領導這個崗位和角色賦予了領導者相應的權力,聰明的領導者善於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管理與激勵;

2.資源優勢

身為領導者,手中掌握著員工所不具備的公司人脈,預算,人力等資源優勢;

3.信息優勢

領導者經常參加公司的高級別會議,對於公司的戰略方向,目標及行動規劃一清二楚,這對於日常的工作就是一個方向性的指引,保證工作方向的正確性;

4.經驗優勢

身居領導崗位,一般都是從基礎崗位慢慢做起來的,對於工作推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阻礙都曾切身體會,也會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論去支撐其順利達成工作目標

聰明的領導是如何結合自身優勢,給下屬安排工作的:

1.基礎信息的輸入(Background)

介紹工作任務產生的大背景,明確工作的具體目標,時間節點,主要責任人及協同人員;

2.計劃制定(Plan)

引導下屬制定工作計劃,擬定里程碑節點及標準,進行節點管控;

利用經驗優勢,幫助員工事先擬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重點和難點。提前思考,以便做針對性部署;

3.過程執行(Do)

利用信息優勢把握過程執行的大方向,保證不出現大的偏差;

利用權力優勢做好過程中的績效管理與實時激勵;

利用資源優勢為員工工作推行協調資源與人力,助推員工工作開展;

4.適時檢查與輔導(Check)

利用權力優勢制定工作溝通與彙報體系;

利用經驗優勢幫助員工對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與覆盤,適時給與輔導與幫助;


5.修正再行動(Action)

根據階段性工作總結中發現的問題,引導員工制定下一個PDCA的循環去做持續改進;

如此,通過一個又一個PDCA的循環指導員工完成工作計劃的推進與工作目標的實現。

總之,聰明的領導一定擅長授權,授責,激勵,輔導與反饋,總結與覆盤的全過程管理。保持在恰當的邊界點上對員工工作進行把控,同時又給與員工充分的職責權限獨立完成工作,在達成工作目標的同時,幫助員工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

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上的那些人和事。有關人力資源、職場社交、職業發展的問題歡迎隨時交流,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