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认为儿子孝不孝顺还得看儿媳这句话有道理吗?

7765271


“儿子孝不孝顺还得看儿媳”,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它的片面性。至于儿子孝不孝顺和儿媳肯定有一定的关系。

为什说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片面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分析:

婚前儿子是否孝顺决定了婚后是否会孝顺。

很多孩子孝不孝顺,与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也会导致孩子变得自私,也有可能使孩子不孝顺。

有些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误导。

婚前儿子是否孝顺,决定了婚后他是否会孝顺。在婚前不孝顺的儿子,不论怎么改变,由于他的本质,他的性格的原因,婚后肯定也不孝顺。婚前孝顺的儿子,婚后会有很多原因致使他也会变得不孝顺。

儿媳强势,婚后孝顺的儿子受儿媳影响,变得不孝顺。

儿子孝顺,但是遇到了一个强势的儿媳,这就得看儿媳的态度。儿子受儿媳的管制,必须听从儿媳,不然家庭不和。

儿媳虽然强势,但是通情达理,对公婆孝顺,对公婆好,儿子自然也会孝顺父母,这种家庭情况相对和谐。

如果儿媳不但强势,而且对公婆不孝顺,一言不合,婆媳矛盾不断。儿子处于弱势,就算想对自己的父母孝顺,也受不了儿媳强势的态度。这种家庭不仅婆媳之间矛盾多,而且儿子处处得听儿媳的话,也会变得不孝顺。

儿子强势,婚后儿子孝顺与否不受儿媳影响。

儿子如果在家庭生活中占据主动权,就不需看儿媳的脸色,婚前孝顺的儿子,婚后依旧孝顺,婚前不孝顺的儿子还是不孝顺。

父母对子女偏心,导致儿子不孝顺。

有些父母对待子女偏心,做事不公平,会导致儿子由孝顺变为不孝顺。

比如说一个家庭有几个兄弟,因为财产分配不均匀,其中,分得财产少的一方就会觉得不公平。不论是财产还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都会成为儿子今后不孝顺的导火线。

所以,子女多的家庭,父母一定不能偏心,不然,不仅子女之间不和,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将来不孝顺。

所以,“儿子孝不孝顺,得看儿媳”,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儿子孝不孝顺不只看儿媳,还有其他的原因。


豌豆说情感


我认为: 儿子不孝,不能怨儿媳;女儿不孝,不能怨女婿。说是儿媳或女婿不让尽孝的,纯粹是借口。

那个媳妇能阻挠儿子尽孝啊,即使儿子没本事要饭,也能省下一口给妈吃吧?

比如,我老公,我要是说他妈一句不好,他立马跟我翻脸,貌似很孝顺。但是,他有钱第一给儿子花,第二给我花,第三给自己,第四才是他父母,你能说他孝顺吗?前几年过春节,我说给双方父母各2000块,他的父母他给,我的父母我给,结果我的给了,他没给。

他父母都七十了,还在种地,我看着都可怜,就和我老公说,别让他们种地了,我们给生活费吧,老公想了半天说好,问我给多少,我说咱也别管你哥给不给了,就一个月给1000吧,农村花的少,我老公又想了半天,说,一年给一万吧,我当然说没问题了,难道我还硬多给吗?结果给钱的时候,我老公脑子进水了,趁我不在屋的时候给的我婆婆钱,等我回屋,我婆婆特别不自然,我一看就是给钱了,鬼鬼祟祟的,我心想,哼,要不是我,你儿子才不给呢。

我儿子,目前大学,谈恋爱中,我开玩笑说以后给你们看孩子,结果我儿子说,人家妈妈还要给看呢;我说上学了我给接送,人家又说自己去不用接送。听这意思,以后甭指望和人家

住一起,当然这是开玩笑,咱也尽量不和人家住一起,那不成了贴钱的保姆了嘛。

我妈是个特别不讲理的人,虽然疼儿子,但是对儿媳很刻薄,动不动给脸色还背后说人家坏话,我弟妹也是被气的够呛。我弟两套房,自己住一套,另一套他想给我妈住,我弟妹想给她父母住,但是最终还是我妈住了进去。我妈懒,春节不想做饭,我弟就把我妈接到家里过除夕和初一,初二又代我妈请了我妹妹一家,我弟妹不乐意,全程耷拉着脸,那也没办法,还不是该炒菜炒菜该做饭做饭。我弟妹在我弟面前怎么骂我妈,我弟都不啃声,有时候还附和几句,但是该给我妈办的事一点都不少,外面吃完饭还要打包几个给我妈。

我三姨给我讲早先年她去我舅舅家看我姥爷,当时我姥爷卧病在炕上,中午菜是土豆炖豆腐,我舅从锅里给我姥爷盛菜,勺子抖来抖去,最后我姥爷的碗里基本都是土豆,我三姨说: 那可是我亲眼看见的,是你舅舅自己盛的呀。

《都挺好》里,明哲没钱也要给老子买大房子,媳妇吴非不愿意多给20万,他宁愿借高利贷也要买。

儿子是自己生的,儿媳是外人,大多数公婆认为,儿子若孝,那是自己儿子好;儿子不孝,便是儿媳这个外人在背后使坏了。毕竟子不孝父子过,总不能怪自己没教养好吧。

凡是让儿媳担不孝之名的,都是混蛋懦夫。

当然,孝要有度,不能愚孝。


岁月不折旧


我认为儿子孝不孝顺,看儿媳妇这句话是非常对的,因为我的生活当中就见过如此变化,如此不同的事情。我的一个大哥,跟媳妇儿关系处的很不好,两个人从结婚一直打到孩子,高考结束后来两个人实在受不了这种生活,干脆就离婚了。离婚大约过了一年多,我这哥哥又找了一个老婆。这个老婆为人做事有一种很大方很善良的感觉,让我们这些朋友一下子就感觉到我这大哥变得很明显。说一句实话,我这哥哥小的时候就是自立自强的人。所以说在人生的拼搏当中也没有靠父母什么,反而是他这个当老大的一直都在管着父母,他先前找的前妻,因为这个事情两个人也是总争吵。

弄得我这个哥哥平时也不怎么回自己父母家去,可是自从跟这个嫂子离了婚,人家又重新组建家庭以后,我这哥哥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找的这个老婆,没事的时候或者赶上过年过节的时候,两口子开车去看老人。甚至有一回这个嫂子看到婆婆没有貂皮大衣。人家当时就从车上拿下来一件,自己平时穿的给老人穿上了。过后大哥跟我们学起这件事情,我们都翘起了大拇指。我们都十分的感慨,看来孝顺爹妈儿子是必须要理所应当的,但是有了媳妇儿的支持才能显示出儿子的孝顺,所以我说儿子孝不孝顺是看儿媳妇孝不孝顺的。


伊春美食美客


就拿我家来说,结婚十年无论我对他们多好,都是背后一套,现在我老公幸好知道了,我都寒心了!所有的委屈我都不想说了,心里窝火!但是我公公也是被婆婆挑拨离间一起作,昨天病了,全家都说不要去医院,我让老公送去人民医院,医院看他(公公)面容难看不想收,去了两家医院都说没有床位,我让老公和医生说,让他们收下公公住院,有任何问题我们自己承担,医院才签字收下,今天我带着三岁多的孩子给他做了喜欢吃的饭菜送去医院,他才打着笑脸,我心里想说,孙子你们没带过一天,婆婆天天麻将馆,我并不欠你们家的,只是我做不到他们那么狠心(我住院三次没一次来看我)幸好几个姑子都对我好。


花花草草一物一菩提


我很同意,母亲非常重男轻女,一辈子把我哥哥宠天,小时候吃饭都是好吃的给哥哥,嫂子生孩子,妈妈请家伺候,就这嫂子还给妈妈脸色看,嫂子要上班,妈妈赶快办提前退休,帮哥哥带孩子,他们吃饭,妈妈没有要过一分钱的生活费,带孩子也是尽心尽力,妈妈老了,生病住院也是姑娘照顾,妈妈不敢麻烦哥哥,怕耽误哥哥赚钱,也怕嫂子不高兴,当然妈妈也受尽了嫂子的白眼,妈妈怕哥哥受委屈,不敢说,其实哥哥应该是知道的,但是他是装聋作哑的,哥哥的钱应该是嫂子管的,妈妈去世,哥哥是没有一点钱的。办后事的钱都是我拿出来给我哥哥把妈妈的后事办了。我妹妹气不过,后来哥哥从妈妈丧葬费把钱扣出来还给我。当然外面人以为是哥哥拿的钱,因为我嫂子在外面说我妈妈办后事的钱都是他们拿的,妈妈到死都不说哥哥不好,只是说要儿子好必须媳妇好。我爸爸去世,我哥哥一分钱的丧葬费都不出,还多报钱。家产是儿子的,老人的丧葬费却是我们的。妈妈宠的儿子,小时候给我们吃2样饭的妈妈,不知道她会想到老了结局。


大雁鸣


我与老婆是在去年国庆节前夕结婚的,自从老婆进入家门时,对待大人很孝顺,我爸是个屠夫,一天起早摸黑在外打拼,老妈患有强烈的风湿、通风,结婚前,每当我有空余时间就在家招呼老妈,自从老婆进家后左妈妈今天吃点什么、右妈妈我给您按接摩、搓搓背,时间长了、不知不觉有好几天我岳父大人过大生日,我和老婆从而过去拜寿,三天后回来,老妈埋怨我们没怎么侍候她、在家自言自语地讲个不停,老婆听后赶紧过去劝劝老妈,并烧了热水给婆婆擦擦身、洗洗脚,从而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这老婆不愧在老妈心里是个贤惠、孝顺的好儿媳呀。


黄金生10


我们这以前有一说:儿子好不如儿媳好,女儿好不如女婿好。现如今,这样和谐的声音都被杂音所复盖,剩下的只有吵声。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今天的恶婆肯定是二十年前坏媳妇,今天的坏儿妇,肯定也是三十年后恶婆婆。如不信,请大家注意观察,变好的不多。


123238002384


我想孝顺婆婆,可是婆婆太厉害了,太恶了,结婚10多年了,就回过一次娘家,连哥结婚都没回,我孩子做满月,他的姐妹们都给200,我哥给500她说那么少,我18岁嫁给我他儿子,别人说我那么小就结婚了,她说有什么小,这样的婆婆你们说怎么孝顺?


世上什么都不可信63


我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不要把任何的一切的负面不好的责任都推到儿媳的身上。要说婆媳的关系不好相处,这个问题我并不否认。要说儿子对父母的好与不好,孝顺还是不孝顺,这个问题完全不是儿媳妇说了算。因为这是生养你的父母,而不是妻子的父母。就是有极个别的妻子让你对你的父母不孝,你就真的会对父母不孝吗?这就要看儿子的态度啦。

象儿子和父母赡养关系的矛盾纠纷,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没少处理解决这种矛盾纠纷,我得出一个结论凡是涉及老人的一些矛盾。处理到最后的结果责任全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只不过是让妻子当先锋充当替罪羔羊。最终出场决定的还是儿子,最终还是妻子赚了个瞎嚎嚎。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儿子对父母好与不好的责任,责任完全不儿媳妇身上的理由。

一个聪明的孝顺的儿子,会处理人好父母与儿媳之的关系的。在我邻屯有一姓刘人家,这老两口有九个儿子。其它的儿子我不太了解,这个老二叫刘某科他对这方面的关系处理的较好。每次他的老父亲去镇集市逛集买东西,他的二儿子就用自行车载着妻子也上集市去。等走到他父亲的身边他就会告诉妻子,你先头前走我和爹有点事说。等妻子走远后他就会从衣兜里拿出钱来给老父亲,这就是一个既聪明又孝顺的儿子。用他自已话说这又不是怕老婆,主要是不想让老婆知道她如果知道了三言两语下不来。而且还惹得老婆不高兴,我只有这样作既不用和妻子费嘴舌又不妨碍孝顺父母。

其实妻子也一样,如果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妻子。能理解丈夫孝敬父母的一片孝心,不过度干涉丈夫的正常尽孝。一般的男人都不会背着妻子的偷偷摸摸给老人的钱的,当丈夫的就是给父母的钱也是有时有刻的。毕竟自己还要养活家口,当然妻子也应该在父母的时候。当丈夫的应该支持和理解不要过于的干涉,应该互相包容和理解。用我们实际的行动,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这就是我对这问题的一个回答,纯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大家评论。

感谢广大网友们的阅读和评论。



大掌柜237


“儿子孝不孝顺还得看儿媳”,这话很有道理!我们这边有句话:“好儿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

说儿子孝不孝顺看媳妇,这不是男人懦弱,也不是怕老婆。这是由男人的性格决定的。男人不喜欢计较小事。比如说:单位发了一箱水果,或一箱酒,丈夫本打算周日给父母送去,结果妻子说给娘家。这时候男人一般不会力争,甚至不会提出异议。再比喻说,儿子过年给父母买了一些东西,妻子说买多了。为了不让父母知道此事,男人只好忍气吞声,下次注意吧!

妥协是会习惯的。在男人眼里,这些非原则性问题,都是鸡毛蒜皮!根本没必要去争。岂不知,孝顺,就是由“鸡毛蒜皮”组成的。久而久之,男人坐实了不孝之子!

女人这点小自私,比较普遍。或许,她自己也没注意到。这就需要父母提醒。

我们和叔叔住隔壁。从前我每次回家过年,都要去串串门,也经常碰到堂妹过年给父母送礼物。有一次叔叔问堂妹:

给公婆送了吗?送的什么?

我感觉可笑,老爷子问这干嘛?

叔叔说:人啊!吃鱼吃肉是一顿饭,萝卜白菜也是一顿饭!两块钱的酒能喝,二十块钱的酒也能喝。可别想着娘家忘了婆家,让人亲家挑理。

他还叮嘱女儿,过年了,要多帮公婆收拾收拾家,人的力气没有攒下的……

叔叔识不几个字,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正好那天妹妹带着小外甥,她要带孩子去乡下爷爷家。孩子不想去,被她好一顿训。她规定,每月必须两次看爷爷奶奶……

多年来,我从没听她说过公婆不好!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像这种不懂回报的人很少,一般说来,妻子对公婆好,丈夫就对岳父岳母好。投桃报李,人心必然!

我认为,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都要主动对对方父母好一些。这既是夫妻之道,又是孝心传承。

想要妻子对公婆好,丈夫要主动对岳父岳母好。别让对方说出来,人情不如早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