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禩逼宫前拉拢老十四参与政变,为何被拒绝?

忠肝义胆岳老三


观看《雍正王朝》电视剧一定要和历史分开,因为编剧为了处理九子夺嫡之战的延续,将八爷党的“寿命”也延续了将近十年。事实上,老八胤禩于雍正四年就被雍正打击至死,也就意味着八爷党的覆灭,九子夺嫡宣告最终结束。

在《雍正王朝》里,老八胤禩最后一次到景陵拉拢老十四胤禵参与政变,但是胤禵断然拒绝了,依着康熙刚刚驾崩,老十四胤禵回京奔丧时候的劲头,老十四定会一搏。但是这会儿却安心了,这是为何?

首先,我们看看老八胤禩的目的。

老十四虽然还是大将军王,但是雍正即位之后,肯定是解除了老十四手里的兵权,老十四手无任何权力和兵马,有的可能仅仅只是当初在西北平叛时候的影响力以及作为康熙皇帝皇子的身份。满清政权的基础是贵族势力,皇子的影响力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这可能是老八看中老十四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老十四曾是八爷党的成员,但是老十四“身在曹营心在汉”。八爷党中,老八老九老十是铁杆儿,老十四并非真铁杆儿,从八大山庄伪造太子信件,鼓动老八构陷太子胤礽开始,老八对老十四就有所忌惮了,后面鄂伦岱被老十四策反,向康熙带去天石寿礼,老八胤禩以死鹰换之以构陷老十四,他们之间的“梁子”其实在暗地里就已经结下了。只是老八胤禩绵里藏针,故意不表露出来罢了,老十四也是装聋作哑,依着自己的脾气秉性,以为在老八面前过了关。

如此情况下,双拳难敌四手,老八看似一党独大,实际上有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雍正方面明摆着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老十四暗地里的压力。说实在话,对于老八胤禩来说,还真是不好应付,都是实打实的硬茬。

如果,老十四能够参与到八爷党的继续斗争中来,老八也许头更疼,因为这样的话,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这并不是老八想看到的结果。要是老十四不参与进来,老八就可以安安心心的专心对付雍正,没有后顾之忧,反而会轻松很多,这可能是老八胤禩真正的目的之一。

既然,老八胤禩不希望老十四参与进来,他又何必亲自跑到景陵来劝服老十四呢?这就是老八高明的地方,因为他想知道老十四的立场,不仅如此,他还需要老十四站在中间,不偏不倚,且不要去帮助雍正。既然不能为我所用,起码也不能去帮助雍正,这可能是老八此行的真正目的之二。

所以,老八胤禩到景陵,并非拉拢老十四,而是试探老十四胤禵的立场,给老十四打预防针,不要“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坏了八爷党的“好事”。

再来看看老十四胤禵为什么要拒绝老八胤禩。

老十四拒绝老八是一定的,不管老八有多少胜算。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老十四对老八太过了解,他们之间缺乏信任。老八的为人老十四一清二楚,死鹰事件不会就这么销声匿迹,虽然康熙没有彻查,断了老八和老十四的念想,但是老十四心里是清楚的,一定是老八搞的鬼,以此来诬陷他。试问,老十四有这么蠢,还会与老八诚心合作?明面上双方都还是兄弟,好像还很和睦,实际上因为这些事早就撕破脸了,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所以,他们之间是缺乏信任基础的,合作的可能性不大。老十四清楚,老八也清楚,老十四没有必要再趟浑水,将自己搅和进去。

二是八爷党的真实目的于老十四不利。老八胤禩到景陵摆明的条件,是推弘时上位,把控朝政,挣回一口气。这样的目的对老十四而言没有半点好处,如果成功了,他顶多也就是个铁帽子王,却还要背负背叛亲兄弟雍正的骂名,如果失败了,一无所有,骂名依旧。目前的老十四还只是为康熙守陵,雍正并没进一步迫害于他,他与雍正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因为对谁才是真正的继承人产生疑虑而已,无关背叛与争夺,无论如何,他和雍正还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雍正不会把他怎么样。老十四是知道权衡利弊的人,他何必去趟这趟浑水。

三是雍正的位子已经坐稳牢固,且有所作为。康熙在世的时候,八爷党都没有争赢雍正,更何况是雍正已经坐稳了江山之后?雍正上台后的种种作为,我想作为老十四,并非没有耳闻,当初既然心有不满,他就一定会时刻关注,要知道,那么多人都在评议毁谤雍正皇帝的改革和新政,老十四并未对此有所评议,这是不是可以说老十四实际上是对雍正的作为进行了默认?

另外,老十四千里奔丧回来的时候,对康熙传位的问题,问过图里琛。后来,老十三到景陵邀请老十四出山的时候,又再问过老十三胤祥,为什么他问这两个人而没有问其他人(当然也可能问过其他人),比如老八老九老十?就因为这两个人很特殊,图里琛是康熙皇帝最信任的贴身侍卫,办事滴水不漏,忠心不二,他不会撒谎,老十三胤祥的为人在兄弟们当中更不用说,孝道也是数一数二,得到过康熙皇帝的嘉奖,一定也不会做出有违康熙圣命的事儿,否则,依照老十三侠义的性格,一定不会罢休。

出于这样的考虑,老十四嘴上虽然不服气,但是心里其实早就信了,只是有些事情他觉得雍正做得太缜密小心,有点接受不了,自个儿又没有台阶下,所以只好嘴硬着。

故,老十四对老八说他不想折腾了,这是心里话。

末了,老十四撂下一句话:当你们落下风的时候,我不会袖手旁观。不知道他会怎样不袖手旁观?老八上台,他老十四的日子会好过?我看未必,所以,这句话可能就是就是老十四揶揄老八的而已。

换做是谁,也会拒绝的,何况聪明的老十四胤禵。


青灯问史


此时的十四阿哥胤禵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他与八阿哥胤禩之间的隔阂已经是非常之深了。

十四阿哥胤禵原本是八爷党的成员,也是八阿哥的重要支持者,但是这一切从十四阿哥被康熙册封为大将军开始,就发生了改变。

八阿哥派人跟随在十四阿哥身边,严密的监视十四阿哥,同时干预和掣肘十四阿哥的行动,更让十四阿哥气愤的是,八阿哥竟然擅自将十四阿哥送给康熙的礼物进行的调换,将贺寿的陨石换做了诅咒的死鹰,这件事情使得十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间已经产生了永远无法消除的隔阂。

而在康熙去世后,传来的又是雍正登基的消息,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在感到痛心和失落的时候,对于八阿哥等人也是极度的失望,甚至怨恨他们为什么不在北京去帮助自己进行争取。

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让十四阿哥明白,八阿哥自己长久以来对于皇位和权力的眷恋从来没有消退,当初说支持自己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十四阿哥自己也只不过是他利用的工具而已。所以,在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隔阂和矛盾早已经产生,已经到了再也无法消除的地步,此时的十四阿哥断然不会再去支持八阿哥也成为了必然。


如果八阿哥要帮着十四阿哥夺下皇位,十四阿哥的态度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八阿哥并不是要保十四阿哥。

在十四阿哥的心中,那句“谁当上了大将军王,谁就是康熙的接班人”,已经困扰了十四阿哥一生,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十四阿哥始终不愿意面对自己没有坐上皇位的现实,也始终对于雍正充满了怨恨。

如今,八阿哥胤禩对于权力的执念依然疯狂,还要继续把局面翻转过来,但是这次八阿哥保举的人并不是十四阿哥,而是另有他人,这一点固然是让十四阿哥非常的不能接受。


首先,当年说出这句话的,恰恰就是八阿哥胤禩,可是最终成为十四阿哥掣肘的还是八阿哥胤禩,此时的八阿哥非但不想着补救,反而选择支持他人,这一点让十四阿哥感觉非常的不爽。

其次,十四阿哥尽管自己已经放弃了对于皇位的打算,但是他也不会选择支持他人,至少依照现在的局势他可以安稳自保,至于其他的情况他也不想在面对了。

再次,十四阿哥本意上不希望看到朝局出现任何的动荡,他是有着这份责任心的,从这一点来说,他的觉悟确实比八阿哥高出许多。


当然,也不得不说的是,此时的十四阿哥已经是被雍正整的是心灰意冷,斗志全无了。

自己还是大将军王的时候,就被年羹尧掐住了粮草军需的补给,进而自己也被雍正非常轻松的调回了京城,夺下了兵权。就在他自己以为雍正无人可用不得不由自己重新掌管西北大军的时候,年羹尧又在西北平叛去了成功。

而在朝堂之上,本想着借灵堂哭丧找个公道,却被雍正用一手册封皇太后给治住;自己还想着有所施展,被雍正死死的按在了皇陵里;就连自己喜欢的乔引娣,非但不能给她一个名分,就连人都被雍正带走了。

历经这么多事情,十四阿哥是处处输给雍正,一直为雍正所压制,而他早已心灰意冷,只想着安安稳稳的过下去,至少可以盼着乔引娣回来,至于其他的权力斗争,十四阿哥已然是斗志全无了。


雍亲王府


记得死鹰的事吧!就是老十四在外征战,老八算计老十四,还有老八的自己人老八也不放心。后来这人投靠老十四,老十四让他送了一块天石給康熙,但是这人蠢,不见八爷就行了,但他背着石头去见八爷,被换成死鹰了。这人背出来就没觉得轻了吗?真是蠢到家了,还是这部片子的bug?这事估计老十四看透老八这个虚伪的王八蛋了,彻底死心了。但是他早先偏偏和自己亲兄弟老四过不去,不知此时他会不会后悔,但是他只能碍于面子,死扛到底了,哎!所以他断然不会最后跟老十三干,那样,雍正就危险了。


浩浩和汤汤


首先,老十四本来是老八这一派的,一直以八爷马首是瞻,但在当了大将军王后,也开始觊觎皇位,这也直接导致死鹰事件的发生。从这以后,老十四对老八肯定心存芥蒂。

其次,老八发动政变,提出的是让雍正的儿子宏时继位当皇帝,老八来当周公。按照这样的安排,权力都会掌握在老八手里,老十四参与的话,无非是一颗棋子而已,自己没有明显的既得利益,所以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

第三,发动政变是风险非常大的事情,雍正为人谨慎,还有老十三控制着京城的防务,成功的概率很小。不参与,自己虽然被软禁,但自己以及一家人享受的待遇还是不错(乾隆登基后,就马上放了他),如果参与政变,最少也要全家发配三千里。

最后,或许还有一点:雍正在位后确实干的不错,国家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我想,老十四之前之所以支持老八,是认为他能力强,相对于太子,更能治理好这个国家。而死鹰事件以及此后老八多次对雍正实施的政策进行捣乱,已经让老十四看清了老八伪君子真小人的本真面目,他虽然不见得多么喜欢老四,但也不会再去支持老八了,这一点是本人的猜测,不一定对。

可见,对老十四来说,参与政变,自己没有利益,风险还这么大,这样的浑水,当然没有要去趟。


孤舟钓江雪


老八胤禩贼心不死,隐忍多年之后再度冲击皇位,这次他打算利用八王议政向雍正发难,进而逼宫篡位。而同样深受雍正压制的老十四胤禵,即便老八多次拉拢,这次为什么都不再参与了呢?



首先,老十四胤禵已经不想再折腾了。曾经的胤禵也是很有得失心的,他手握西北大军,拒不承认雍正继位的合法性,面对雍正请他出山的邀请,他不仅不搭理,还把老十三胤祥臭骂了一顿,基本上与雍正已经势同水火。但雍正也不是吃素的,他命令胤禵去看守皇陵,还把他唯一心爱的女人乔引娣据为己有,这让胤禵十分痛苦。而随着后来雍正整顿吏治,推行新政,清除反对派,雍正的皇位已经坐稳,胤禵见状,也逐渐消沉认命下来,对权力再没什么欲望了。



第二,老十四胤禟深知老八不安好心。早在夺嫡时,胤禩明面上说要支持胤禵,可背地里却给胤禵军中安插奸细,又偷偷将胤禵的寿礼调包成一只死鹰,企图栽赃嫁祸胤禵。经过这几次事件后,胤禵把胤禩也是看得透透的,说什么也不会再跟他合作了。逼宫事件前,胤禩说如果成功,他要做周公,让弘时继位为君。这就奇了,实权让人家胤禩攥着,皇位让人家弘时坐着,胤禵落个费力不讨好。可是一旦逼宫失败,这谋反的罪名可是大家一起担。风险大没收益,这活儿别说胤禵,只要是一个脑子没被驴踢的正常人,都不愿掺和的。



第三,胤禛的新政已经初见成效,胤禵也看到了新政对国家的好处,而胤禩作为保守势力只看重既得利益,而忽视国家的长远发展。胤禵主要纠结的地方是,这个皇位本应是我的,但为何最后却不是我的呢?而随着他逐渐安稳下来,雍正的各项新政措施逐渐实行,清王朝也从康熙末年的积贫积弱中逐渐走出,国库存银也是前所未有的丰盈。胤禵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子孙,看到祖宗的江山社稷走向辉煌,嘴上不说,心里也已经服了雍正。而胤禩逼宫的举动一旦成功,只能让朝廷和国家再次陷入混乱贫穷的境地。所以,胤禵拒绝了胤禩的邀请。


达摩说


其实题目问的有些问题的,老八胤禩逼宫前并没有再次拉拢老十四胤禵,至少在剧中没有体现,但是即使他去拉拢,也是会被拒绝的!

在《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最终能登上皇位,可以说是一路踩着亲兄弟们的身体上来的,尤其是夺嫡的关键时刻,更是把自己的同父同母兄弟老十四胤禵防的死死的。

可是后来老八胤禩八王议政逼宫时,有没有想过拉拢老十四胤禵?

一、

老八胤禩八王议政逼宫前:

雍正帝即位之后,通过各种雷厉风行的手段,顺利地解决了康熙帝遗留下来的三大问题:

一是国库空虚问题,主要体现在追缴户部欠款和税收改革一事上,随着诺敏的死和田文镜等人新政执行的成功,也宣告了雍正帝的胜利。

第二件事是各种特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等政策的执行上面。解放了劳动力,打击了权贵。尤其是满人阶层,彻底改变了一直被人养着的状况,开始自力更生。

第三件事是叛乱问题,西北的仗打了一年又一年,国库的银子花了百万又百万,一直没有彻底消除,即使后来年羹尧打了大胜仗,也只是暂时缓解了一下压力而已,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大清朝廷稳定的基础。

当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了以后,摆在雍正帝面前的只剩下整顿军务一事了。

但是,由于之前的一系列改革,深深的打击了老八胤禩一伙的利益,再加上老八胤禩本身就不服老四胤禛当皇帝,于是打算趁着整顿旗务一事,玩一场八王议政逼宫大戏。

既然要玩逼宫大戏,没有人是万万不能的,首先他的铁杆支持者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自不必多说,又拉上了雍正帝的第三子弘时,再拉上九门提督隆科多,还有进京的四位旗主王爷。

但是,为什么没有拉拢老十四胤禵呢?

二、

老十四胤禵为什么没有参与?(一)

我们先看一下老十四胤禵跟老八胤禩的关系:

他曾经是老八胤禩的铁杆支持者,后来阴差阳错地因为跟老十三胤祥干了一架,结果入了康熙帝的法眼,最后出任了大将军王。

正是这个大将军王的头衔让他忘乎所以,认为皇位已经唾手可得,可惜,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与皇位也失之交臂。

作为他曾经坚决拥护的八哥胤禩,自己号称“贤王”却对他一直都不“贤”:

在康熙帝还没有定谁当大将军王时,老八胤禩就已经敲打老十四胤禵了,这让他很不爽,但表面上仍然发誓坚决拥护八哥胤禩。

老十四胤禵带兵在外打仗,却处处被老八胤禩遥控指挥,自己本想立功给康熙帝过寿,却没想寿礼被八哥胤禩掉包。虽然日后他们和解,也明白这是八哥胤禩的夺嫡策略,但终归留下了裂痕。

即使到了老四胤禛即位的当天,老八胤禩仍然没有把握机会,这让手握重兵的老十四胤禵非常恼火,回京的路上就大骂八哥胤禩是酒囊饭桶。

而雍正帝即位之后,老八胤禩对他的铁杆支持者,都是口头说说,办事都让他们去办,有好处却都自己包。

不说别的,就说当年康熙帝派老四胤禛追缴户部欠款时,老十胤誐还不上钱都到大街上卖家当了,老八胤禩也是指示老九替他还钱,为什么老八胤禩不能替老十还呢?

只不过区区几十万两银子而已,后来雍正帝抄老八胤禩的家时,不算被抄家的银两,单就他偷偷藏起来的银票就有一千万两!

三、

老十四胤禵为什么没有参与?(二)

我们再看此时老十四胤禵的处境:

老十四胤禵是不安分的,回京路上就一再追问图里琛,康熙帝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

正是有着这种想法,他不听圣旨,他大闹灵堂,他顶撞雍正帝,可是结果却是太后乌雅氏被迫向雍正帝妥协。

他对大将军王被撤而耿耿于怀,不停地向太后乌雅氏诉说,逼得太后都违背祖制想干预一下朝政,结果被雍正帝顶了回去,最后母子俩开始对年羹尧看不顺眼,连带年妃也遭了秧。

再到后来他跟雍正帝彻底吵翻,甚至病重的太后乌雅氏看着这哥俩吵架,硬是被活活气死。

这时候,老十四胤禵才知道自己玩大了,太后一死,自己最后的靠山也没有了,本以为雍正帝会严肃处理他。

可是也只是派他去守陵!后来还派老十三胤祥再次邀请他出任大将军,只是那时的他已经变聪明了,再出任大将军,那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安安稳稳的守陵。

此时的他要好好权衡一下利弊:

不管怎么说雍正帝是自己的亲哥哥,自己再怎么胡闹,他不至于要自己的命,而老八胤禩那次死鹰事件,是完全可以要他命的;其次,他也想明白了雍正帝为什么派自己去守陵,一方面是磨练性子,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他继续跟老八胤禩一伙瞎混。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老十四胤禵其实是赞同雍正帝的新政的,因为他所有跟雍正帝爆发的矛盾点,从来就没有提过新政的半个字!

四、

老十四胤禵为什么没有参与?(三)

老八胤禩早在雍正帝刚即位的时候就找过老十四胤禵,并且把大的方针也透露给他了: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扶弘时上位,也就是要换皇帝;他们的优势是人多势众,不仅有八爷党的全部力量,还有弘时、隆科多;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手中握着的弘时科场舞弊案把柄,控制弘时,从而控制整个朝廷。

等到八王议政逼宫之前,老八胤禩再找老十四胤禵,他会怎么想?

对自己有半毛钱关系吗?好歹现在的雍正帝是自己亲哥,还没有性命之忧,要是老八胤禩控制了朝政,会怎么对待自己呢?

而且,此时的雍正帝早已不是刚刚即位的雍正帝了,哪是想推翻就能推翻的?事情失败了,自己最后连守陵的差事都没有了,性命也不保。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这么多之后,老十四胤禵已然心灰意冷,懒得参与了,用他自己曾经的话讲就是:

“现在我实在没这门心思,这样吧,你干你的,等你们落下风的时候,我也不会袖手旁观。”

是啊,他确实没有袖手旁观,或许这个情报就是他汇报雍正帝的!

在八王议政逼宫之前,雍正帝就跟老十三胤祥有一场对话,雍正帝特意把弘历派往南方,特意点名让弘时陪同老八胤禩,又特意告诉老十三胤祥放心,老八胤禩他们起不了多大的浪,是脓包,早晚得挤了它。

早已经获知情报的雍正帝,怎么可能会让老八胤禩八王议政逼宫成功呢?唯一他没有料到的就是老十三胤祥的突然离开,他担心的绝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老十三胤祥的安危,当看到老十三胤祥并没有落到老八胤禩手上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即使最后要抄老八胤禩的家时,理由也不是逼宫,而是,老十三胤祥的死,就是老八胤禩逼死的!

反观老十四胤禵,逃离了这场政治漩涡,硬是熬死了雍正帝,熬死了老八胤禩,熬死了老十三胤祥,熬到了乾隆帝即位。

也就是说,八王议政逼宫之时,之所以老十四胤禵没有参与,并不是老八胤禩不去找他,而是老十四胤禵已经不是曾经的八爷铁杆支持者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按照康熙皇帝的十四阿哥胤禵对他八哥胤禩的话说:最佩服你的坚韧不拔精神。这是在八爷党逼宫前的八阿哥胤禩请求十四阿哥胤禵参与行动时十四阿哥胤禵说的话!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八爷党逼宫大戏并不是偶然的,有剧情可以证明在逼宫政变前“八阿哥胤禩”曾经找过十四阿哥胤禵让他出山,可是被十四阿哥拒绝了。
【十四阿哥胤禵彻底服了】


没办法去评价这位八阿哥胤禩,雍正帝登基做皇帝已经几年了,可是这位“八爷党”的领头人老八胤禩还是贼心不死,要借整顿旗务为名搞一次宫廷政变,如果根据剧情看;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政变纲领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八爷党中的八阿哥胤禩制定了详细的政变计划。老八胤禩的贼心不死可害苦了老九老十这两位二杆子阿哥,这不八阿哥胤禩又找来了十四阿哥胤禵,目的非常简单,动员老十四胤禵参与行动。

这次的十四阿哥胤禵拒绝了曾经的同党“八阿哥胤禩”的请求,理由非常简单:不想再折腾了!
【八阿哥胤禩找到了老十四】

八阿哥胤禩对老十四胤禵说出了这次政变的全部计划:

一、由九阿哥胤塘策反上书房大臣兼领九门提督、步军统领衙门的隆科多,隆科多明确表示同意,但是说的明白:他这次保的是“三阿哥弘时”,即雍正帝的儿子。

二、关外四个铁帽子王爷的兵进驻丰台大营及西山锐健营由关外王爷带来的兵马共管。

三、这次宫廷政变推举的是雍正皇帝的儿子弘时,让雍正的儿子“三阿哥弘时”上位,老八胤禩当周公,就是太上皇的意思。

八阿哥胤禩说的清楚:老四(雍正皇帝)手里咱们不能获胜,我们在他儿子弘时身上打主意。【八阿哥胤禩在说服老十四】

可是这次的十四阿哥胤禵为什么就拒绝了八阿哥胤禩的请求?十四阿哥胤禵是否有这样的想法:

我们看看历史记载八阿哥胤禩是那一年死的: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

八阿哥胤禩死于雍正四年九月,就是说十四阿哥胤禵耳闻目睹了雍正帝登基以来的执政理念,特别是基本搞清楚了康熙皇帝传位遗诏并不是他老十四胤禵。

十四阿哥胤禵毕竟是自己亲哥哥,罚他去康熙皇帝陵寝守陵也许是磨练他的性格。另外:自己这么闹,雍正帝并没有过度惩罚他,也没有开除宗籍。【老十四胤禵还是念旧情】

老十四胤禵的这句话非常实在:

现在我实在不想折腾了!

看来十四阿哥胤禵经过一番风风雨雨真的超脱了,也看透了,父皇康熙帝的死,经过了轰轰烈烈的“九王夺嫡”更是九死一生,是否可以这样想;还扯什么蛋呀,雍正皇帝的政权已经巩固,过几天消停日子,跟你老八扯没好下场!

事实证明:到了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朝,乾隆皇帝给他这位叔叔也正了名,恢复了爵位。

十四阿哥胤禵这次没有上八阿哥胤禩的“贼船”就对了。最后八阿哥胤禩及其同党以惨痛的失败告终,还被开出了宗籍。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14期总268期)


日尧居


十四阿哥和八阿哥看似同一阵营,其实却是各揣心腹事。更何况,被剥夺了兵权的十四阿哥十分清楚,不先除掉掌握兵权的十三阿哥,根本不可能撼动雍正的皇位。八阿哥想依靠关外旗主王爷那几千兵马作乱逼宫,无异于痴人说梦,十四阿哥对此洞若观火。


十四阿哥是雍正的亲弟弟,但在夺嫡之争中却是先投身八阿哥的阵营,后来又自立门户寄望大位,最后因为远在西北鞭长莫及失去机会,反而被继位的雍正剥夺了兵权,派去给康熙守陵。

这个过程中,十四阿哥已经表现出了和八爷党的隔阂,他也充分认识到,雍正在夺嫡之中能够最后胜出,是因为十三阿哥夺取了丰台大营的兵权,并且拉拢了身为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在这样的优势兵力面前,八王爷的贤能、大臣的归心都是苍白无力的。秀才遇到兵,只能乖乖投降。

八爷为了策划这出八王议政,的确是煞费苦心,不仅利用了几位关外旗主王爷的野心,还利用弘昼假传了圣旨,使关外兵马能暂时控制住丰台大营。同时,他也把隆科多拉进了逼供团队,让雍正在紫禁城内收到步军统领衙门兵马的威胁。看起来,雍正已经孤立无艳,只能接受“八王议政”的建议,妥协之下将自己的权力交出去。


但这里面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十三阿哥。他早年带兵,京城驻军和步军统领衙门的军官、将领,大多数都曾是他的麾下,个人威信极高。同时他还是炙手可热的怡亲王,更让他在军队中可以发挥出无与伦比的能量。只要他出现,八阿哥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就会马上土崩瓦解。

事实也是如此,十三阿哥在听到弘昼的担忧之后,马上意识到问题的眼中,没有参加朝会就去控制住了军队,最后虽然八阿哥在朝会上占据了优势,但仍败在了刀枪之下。

我们从客观角度分析,八阿哥曾在夺嫡之争中,吃过手里没有军队的亏,这次自然是不可能再犯类似错误的。但他没有事先对十三阿哥动手,也是迫于无奈,如果他事先有什么举动,肯定会引起雍正和十三阿哥的警觉,也就不可能发难于朝会之上,关外的几位旗主王爷也早就溜边了,在皇权的威压之下,不可能再趟浑水。他只能是寄希望于十三阿哥也正常参加朝会,被控制在紫禁城之中,无法除外夺取兵权。

他是在兵行险着,因为雍正的皇权日益稳固,再不冒险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十四阿哥就完全不同了。他是雍正的亲弟弟,在对局势有了清晰判断后,根本不可能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他是做过大将军王的人,早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忠心于自己的军队,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所以他拒绝了八阿哥的拉拢,没有跟他们一起贸然行事。


李飞叨


胤禩是八爷党的领袖人物,胤禵之前就佩服他“百折不挠,契而不舍的劲儿“,现在就更佩服了。这不,眼瞅着雍正登基都已经好几年了,可贼心不死的胤禩依然想借山西亏空和科场舞弊这两件大案把雍正的名声彻底搞臭,继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为了能顺利实施这场阴谋政变,胤禩特意来到老十四胤禵的府上,想利用老十四是雍正同胞兄弟的身份,笼络一个强有力的帮手。不料,胤禵自从在先帝灵堂大闹一场之后对皇权的争夺已经是心灰意冷,打定主意与心上人乔引娣抚琴奏曲,了此残生。胤禩为了说服胤禵重新振作起来,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这剂“强心针”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 主角更换 这次是为了帮助三阿哥弘时登上太子之位,并不是由胤禩取代雍正

二 人多势众 除了原来八爷党的骨干成员之外还有三阿哥弘时和九门提督隆科多的加入

三 目的明确 弘时上位后,手里攥着他科场舞弊案把柄的胤禩将执掌朝政大权胤禵的内心非常复杂,在经历过康熙晚年惊心动魄的“九龙夺嫡”之后,眼看着亲哥哥胤禛登上了皇位,可自己的大将军王却被无情褫夺。偶而进宫去向母亲诉个苦,吐个槽也被雍正多番训斥,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虎落平阳被龙欺”,满腔的热血也在几次三番的打压之下逐渐冷了下来。

再怎么说他和雍正也是同胞兄弟,与其做无谓的皇权争斗,倒不如和心上人一块双宿双栖,这何尝又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呢!归根结底自己也是和雍正从一个娘胎里滚出来的不是,再混蛋也不能合着外人对付自己的嫡亲兄弟吧!还有一层,胤禵从根子上就防着这个八哥胤禩,想当年康熙六十大寿,就是这个表面和善的老八落井下石,把自己辛辛苦苦,千里迢迢送给康熙老爷子做寿礼的天降祥瑞(陨石)给调了包,换成一只死鹰送了上去,导致康熙当场被气晕,不久便驾崩了。
这些年,为了这个皇位,胤禵也没少动心思,伪造太子手谕,调兵包围行宫的是他,争夺大将军王的位置,故意和胤禛套近乎的也是他,可最后先帝还是没把皇位交给他。现在,雍正的皇位都已经稳固了,凭老八他们几个草包在康熙驾崩时,那么好的条件下都没有成功夺位,更何况以现在的局势来翻盘,岂不亚于天方夜谭。胤禩没有想到此刻的胤禵竟然如此颓废,在听完自己全盘托出的完美计划后却只得到一句“现在我实在没这门心思,这样吧,你干你的,等你们落下风的时候,我也不会袖手旁观”的空头支票,想必听闻此言的胤禩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活该,谁让你当年做事太过恶毒,现在想起要用人家的时候就想用三言两语把人给忽悠进来当垫背的,胤禵也不是吃干饭的,想拿他当枪使,没门!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历史茶坊


在没有规则约束的情况下,人与人的合作往往会经历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这条“四同法则”在古代打天下时,可谓屡试不爽,不管是成功的刘邦、朱元璋,还是失败的张角、李自成都是如此。

《雍正王朝》中,胤禵与胤禩的合作,已经走完了“四同法则”的前三步

在开局阶段,胤禵因为羽翼未丰,暂时栖息在八爷党,唯胤禩马首是赞。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为了扳倒胤礽,兄弟俩的目标基本一致,所以能够同舟共济。胤禵当时干活也挺拼,帮胤禩出谋划策、制造假书信、打抱不平、查江夏镇事件、传递太子书信。

然而,当太子第二次被废后,胤禵与胤禩的关系就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这个时候,太子的位置是空缺的,谁都想上位,原来的盟友关系已经成了竞争关系。

尤其是在推举大将军时,胤禵与胤禩的矛盾已经浮出水面。胤禩的判断是,谁当了大将军,谁就是康熙的继承人。而胤禵掌管兵部多年,又有军事才能,对大将军之位是志在必得。此时,两人表面上还是一条船上,暗地里却同床异梦。

老九、老十全部支持胤禩,胤禵在八爷党势单力薄,只得寻求外部力量。后来,胤禵与胤禛达成交易,以保举年羹尧为陕甘总督的筹码,换取胤禛的一张支持票(其实上了胤禛的套,白白让出一张牌)。

胤禵领兵在外,胤禩在京遥控,还派人监视他,生怕他立下大功。胤禵虽然当了大将军,但与胤禩的矛盾也更加突出,两人已经开始同室操戈。

先是胤禵用了一招反间计,策反了胤禩的耳目鄂伦岱,随后打了胜仗派他回京报喜。胤禩一看,胤禵打了胜仗,当年的小跟班已经起到他头上,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于是,胤禩将胤禵的礼物调包,送了一口黑锅他。

后来,胤禵虽然没有较劲,但心里肯定知道是胤禩在搞鬼。同室操戈造成的裂痕,让胤禵永远难以信任,你胤禩还没当皇帝就下黑手,当了皇帝那还了得。所以,面对胤禩的邀请,胤禵也只能敬而远之。

大局已定,没有必要做困兽之斗

当时雍正已经上位,八爷党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毕竟只是臣子,如果想以下克上,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成功的难度系数比较高。雍正也不是省油的灯,能够在一帮权术高手中脱颖而出,就已经证明他是有手腕的人。

“政变”是一场豪赌,风险高,收益不稳定。

假如赢了,胤禵就有好果子吃吗?以胤禩的个性以及前科,别说位列仙班,能不能保住小命都是未知数;万一输了,胤禵就会被雍正定义为自绝列祖列宗,从此身败名裂,只怕连饭都没吃的。

胤禩找胤禵的时候,胤禵已经被雍正明升暗降,除了利用原有影响力在西北搞点小动作,在京城翻不出大浪。

胤禵赋闲在家,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观虎斗,加上乔引娣这样的萌妹子陪着,可谓羡煞旁人,政变游戏,你胤禩还是另请高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