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军后期有红衣大炮,为何迟迟攻不下山海关?

邓小梵


因为没必要。

如果认为清军入关只有山海关一条路线的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喜峰口、宣化、大同都是清军可以入关的地方。

其实松锦之战后,清军就已经开始着手夺取整个辽西的计划。1643年,虽然吴三桂在宁远击退了了来犯的六万清军,但是宁远周围的城堡已经悉数陷落,作为一座孤城,宁远已经很难在抵抗拥有重火力的清军,之所以大清一直没有下达总攻,也是在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1644年2月,多尔衮决定率领八旗军再次入关,原定路线是经过土默特部从宣化入关。但是当大军刚刚整装待发时,多尔衮接到密报,说李自成十万大军已经北渡黄河一路凯歌,山西重镇如今已经归了李自成了。

由于没和大顺交过手,所以多尔衮决定暂时按兵不动,静观时变。果不其然,宁远的吴三桂奉旨勤王,宁远已是空城。多尔衮当机立断,大军开拔宁远,然后驻军观望。


在随后的的一个月里,先后发生了北京城破、崇祯自缢、吴三桂投降后反叛,然后山海关大战。在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书信之后,多尔衮明白,属于大清的时机到了。随后清军开拔至山海关外停驻,用不作为的行动逼得无计可施的吴三桂投了降。

山海关不攻自破,这座天下第一关从此落到了大清的手里。

看似清军捡了大便宜,但事实上是即使1644年,李自成不动北京,大明还剩下一口气,多尔衮也能拿下了山海关。

首先明清之间的火炮数量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而且清军人多势众,再次南下,就吴三桂那一共5万多人,在一座没有支援的孤城,被吃掉那是必然了。当然,吴三桂不至于傻到束手待毙,退守山海关是必然的,那样一来,就会有明清之间的山海关大战了。


其实相比于宁远,山海关更好攻破,虽然它是一座专门的防御城堡,但是他有个致命弱点。在山海关修建的时候,还没有武器可以从附近的山上打击城内。但是明末清初,只要把红衣大炮拉上山,就可以轰击山海关的整个主城。

在李自成打吴三桂的时候,李自成就是命人把大炮拉上山,才给五万明军造成严重打击。换成清军的话,结果也是一样。一旦主城陷落,那老龙头也是唾手可得,这天下第一关,也就很轻易的被敌军攻陷了。


火器工坊


简单一句话,就是清军没有这个能力。

宁远大战和宁锦大战,让皇太极认识到红衣大炮的重要性,派佟养性率领俘获的汉军,研制自己的红衣大炮,也成功了,但是作用不大。

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一战,祖大寿率军投降,战后八旗军从城中运走了大小火炮三千五百多门和大量的火药、铅子,同样交给佟养性统管。

此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率军投降,也带来了大量的火炮和一些熟练的士兵和工匠。再加上历次大战中俘获的明军火炮,可以说,清军手中的火炮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但是,要想充分发挥火炮的威力,并不简单,这中间需要搬运火炮抵达进攻位置,需要熟练的炮手,最重要的是,需要配套的火药和铅子,没有这些要素,再多的火炮也是一坨铁疙瘩,没有卵用。

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八旗军的短板,即:他们没有足够的熟练工匠,没有足够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生产出来足够多的火药和铅子。简单一句话,他们的生产能力不行,后勤保障能力不行。

一个最典型的战例,是崇祯十二年二月,皇太极亲率大军包围了松山城。城里的明军将士不到三千人,首领是副将金国凤。

清军在数量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军中已经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马光远率领的汉军,他们擅长使用火炮,利用这些火炮攻下了松山外围的许多高台。

然后清军向松山发动多路猛攻,“列砲攻城,雉堞悉毁”,清军的炮火凶猛,“城中人负扉以行”,就是头顶着门板走路,以躲避炮石。

清军从凌晨轰到午后,轰塌了松山的城墙,此时天色已晚,皇太极下令收兵。第二天,清军大举攻城,结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两天的炮击耗尽了清军的火药和炮弹,皇太极只好派人赶回后方催取。

松山攻城战以清军失败告终。显然,清军的生产能力,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消耗战。在小小的松山城下尚且如此,到了宁远、山海关这样的坚城之下,清军更打不起。

也因此,努尔哈赤死后,八旗军再没有使用攻坚战打下过重要的城市,皇太极一直使用围城打援的战法,一部分原因就是八旗军的这个短板。

而围城打援的战法,在宁远、山海关这些地方并不适用。


于左


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明朝体量太大,围点打援,坐等明朝全国各地精锐部队送人头,等来了白杆兵、戚家军、老秦军、天雄军等等,不是比跑过去打能获得更大战果么?

自从袁大忽悠督师蓟辽以来,满清先后五次绕过长城掠夺内地,说明关宁防线已经没用,而明朝竟然还在花费巨款维持一个“马奇诺防线”,更甚者,全国的精锐部队不停的往关宁防线送人头。

反过来,满清是以内线歼敌,外线骚扰掠夺为策略的。

一个山海关,不用打下来,围点打援,不停有肉吃。懂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