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戰時期的湯普森衝鋒槍是否適用於現代化戰爭?

傍晚的吳淞江


衝鋒槍這種專用於近戰的武器在一次大戰的末期就已經出現,原因就是因為一戰打到後來變成“壕溝大戰”,雙方都發現當衝進對方戰壕之後,需要一種能夠在近距離全自動發射大量子彈的武器,這樣就能迅速幹掉近距離的敵人,(不然就要拼刺刀,並不是每一名士兵的刺殺都合格的,特別是在一戰末期招來許多軍事訓練嚴重不足的民眾當兵)。

我們都知道槍械在全自動射擊會造成連續的強勁後座力,會導致槍身會亂跳,為了降低後座力,因為當時一戰的戰壕內的敵人近在咫尺,根本不需要子彈打太遠,所以衝鋒槍大部分利用手槍的子彈(威力弱後座力又小),加上利用“開放槍機”(open bolt)設計,來降低機械設計複雜程度與槍械內部的溫度。

而開放式槍機有一個大缺點,那就是射擊時槍機會在槍身內“跑來跑去”,導致整枝槍的重心也就會前後來回竄,這樣槍枝的穩定性基本沒有,不穩定自然就打不準,但是當時的衝鋒槍設計本來就是用大量噴射子彈來取勝,所以打不準也無所謂了。

而在一戰末期才發展相對成熟的湯普森衝鋒槍自然也是採用開放式槍機的槍械。這種槍械在一戰或二戰時還有效果,但是用到現代作戰環境下就不適合了。湯普森衝鋒槍的子彈打出去50米外時就已經失去了準頭,這對於現代作戰環境下需要的高精確度完全相反。打都打不準,誰還敢用?尤其是在特警部隊處置解救人質行動中,打不準的槍械反而會誤傷人質。1972年的慕尼黑慘案就是這種不講究射擊精度的MPK衝鋒槍造成的,而這還是二戰後期的產品。如果換上一戰末期出品的湯普森衝鋒槍的話後果可能會更慘。再加上湯普森的重量過大另一個缺點,基本上判定它無法適應現代戰爭。


陶德中士


題主要求的適用是怎麼個適用?抄起來能打?還是像當年二戰那樣作為“準一線”作戰武器?前者怎麼著都行,你甚至現在找個土炮上戰場都能打,但是再作為一線或者準一線作戰武器,省省吧,真的不現實。

原因很簡單,衝鋒槍在現代作戰體系乃至現代戰爭當中都已經處於邊緣化了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讓他還能怎麼“適用”?

衝鋒槍的優勢是什麼?輕便、短小、火力強大、後坐力相對較弱,換句話說衝鋒槍迎合了戰壕戰沒落之後,新興的摩托化和機械化機動作戰對單兵火力的需求,這一點在30年代乃至二戰當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證明。然而突擊步槍出現之後,衝鋒槍在軍用領域的生態位置就已經完全被突擊步槍取代了呀。重量上大規模衝壓件的AK比湯姆遜還輕,可靠性上AK能過沙浴試驗,射程和為例上都遠超湯姆遜,跟別說後世一票小口徑突擊步槍甚至做的比AK更好了。

所以在這之後留給衝鋒槍的,實際上就只剩下特種作戰的邊邊角角,例如利用手槍彈天生亞音速的特點玩消音衝鋒槍、利用手槍彈穿深低的特點做警用衝鋒槍。但這些都跟現在的湯姆遜不一樣了啊,現在警用衝鋒槍作戰要求首發高精度,這也就意味著採用開膛待擊的湯姆遜有著天生不利,更適合於現在類似MP5之類的衝鋒槍。

所以說,現在留給湯姆遜領域已經不是作戰領域,起碼不是主流作戰領域,他已經開始淪為民兵武器乃至收藏了。


鐵匠工坊


不要說湯普森衝鋒槍,就是現代的衝鋒槍,在現代化戰爭中也不再適用,只能作為警用裝備用用。

衝鋒槍最早見於一戰,一戰時流行戰壕戰,在步兵突擊時,手裡的栓動步槍只能單發,火力不足。而機槍即使是輕機槍,其重量也不適合快速機動,而且在戰壕裡輕機槍還是太大,施展不開。

因此各國急需一種輕便的單兵可以攜帶的自動武器,它的尺寸也不能太大,要適合在戰壕裡使用,衝鋒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世界上第一款衝鋒槍是意大利的維拉·佩羅薩衝鋒槍,其初衷是作為超輕型的機槍,有兩個槍管,造型獨特,不過其重量還是偏重,所以使用不廣。而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衝鋒槍則是德國的MP18衝鋒槍。

隨著二戰的爆發,此時各國的裝甲部隊需要一種火力猛烈的近戰武器,衝鋒槍成為當時條件下最好的選擇。因此各國不遺餘力,大量生產衝鋒槍以供軍用。

在一戰後的和平時期,湯普森衝鋒槍進入民用市場,成為美國黑幫的最愛

不過隨著戰後突擊步槍的出現,士兵的火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加強,而且有效射程相比衝鋒槍更遠。因此在二戰後,衝鋒槍就已經不再是步兵的一線裝備。

不過沖鋒槍相比步槍有一個好處,就是使用的是手槍彈,穿透能力較差。這對於警察來說反而是好事,在對付歹徒時子彈不容易穿透人體或者牆壁打傷無辜群眾。因此各國的警察還大量裝備了衝鋒槍。

但是湯普森衝鋒槍重達5公斤,和現在的衝鋒槍相比,顯然太重。所以即使作為警用,湯普森衝鋒槍也有些不合時宜了。


不沉的經遠


不適合,不光是湯普森不適合,一堆傳統尺寸、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都已經不適合現代戰爭。(被短突取代)

尤其你看湯普森這身板,還有這空槍就接近5公斤的分量,比後來一水的突擊步槍還過分。

但他畢竟也就是個發射.45ACP手槍彈的貨,這彈本身設計用來幹無腦豬突的土著人,停止力不錯。但彈頭質量12克往上,初速300米/秒都還不到,彈道非常感人,有效射程能有個100米已經跪了。

你在看現代戰爭,衝鋒槍以淪為打打亞音速彈配消音器的特種武器。而且非常強調短、輕、便攜。湯普森無論怎麼樣都是不合格的


瘋狗的輕武


  湯普森衝鋒槍確實已經廉頗老矣!連續參加兩次世界大戰,湯普森攢足了人氣熱度,最終得以進入世界級名槍的榮譽殿堂。如果還想指望他繼續發揮餘熱,拖著老邁之軀去參加現代化戰爭,恐怕只會使他晚節不保。

圖示:一位手持湯普森衝鋒槍的解放軍戰士(拍攝於1949年)

  慕什塔戈認為,評判某種武器是否適用於現代化戰爭,先要看現代化戰爭需要哪種武器。這就有點兒類似於企業招聘,你認為自己可以勝任某個崗位,周圍朋友也認為你適合這個崗位,但這些都只是你和朋友們的一廂情願。關鍵要看企業是否需要你這種類型的人才,如果不需要,即使有更多的人支持你,你也同樣難以應聘上崗。

  具體就一款衝鋒槍而言,那麼,現代化戰爭到底需要一款什麼樣的衝鋒槍呢?

  現代化戰爭需要一款能夠勝任特種作戰和反恐行動的衝鋒槍。從目前來看,使用衝鋒槍最多的單位是國際警察和特種部隊,為了快速執行任務,他們經常需要乘坐直升機、運兵車等各種交通工具,出現在反恐一線。爾後攜帶各種武器長途跋涉去搜尋匪徒藏匿窩點,發現可疑目標後,或者以猛烈、持續的火力與敵人形成對峙,或者以精準的近距離射擊將匪首擊斃。因此,現代化戰爭需要的是一款體積小、重量輕、射速快、精度高的衝鋒槍。

圖示:MP5—PDW改進型衝鋒槍

  比如,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目前裝備的MP5系列衝鋒槍,滿足了現代化戰爭對沖鋒槍提出的所有需求。與MP5相比,湯普森能否體現出自身優勢呢?下面,我們就按照體積、重量、射速、精度這四項標準,逐一進行比較。

  湯普森的槍身長度為852毫米,MP5槍長680毫米,其改進型的長度僅為325毫米,甚至沒有湯普森的槍管長;湯普森的空槍重量為4.9公斤,MP5空槍僅為2.54公斤,一把湯普森的重量,幾乎相當於兩把MP5;湯普森的戰鬥射速為300發/分鐘,MP5為800發/分鐘,湯普森完敗;湯普森的瞄準方式單一,只能採取機械瞄準,而且由於發射11.43毫米的大口徑子彈,會產生較大的後坐力。MP5可以安裝白光、紅外等各種瞄準具,且口徑僅為9毫米,射擊時後坐力較小。

圖示:湯普森M1型衝鋒槍

  從以上各項指標的對比情況看,湯普森完敗於MP5。既然無法滿足現代化戰爭對沖鋒槍提出的各項要求,湯普森確實應該光榮退休了!


慕什塔戈


不太適合,這主要是由於湯普森衝鋒槍的設計時間實在太早,如今的某些需求湯普森衝鋒槍是無法滿足的。

湯普森衝鋒槍

湯普森衝鋒槍從1921年就已經開始進行生產,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衝鋒槍還主要是用於火力支援使用。而在二戰後,由於突擊步槍的興起,衝鋒槍就從一線逐漸變成了二線後勤等人員的自衛武器。

另在近戰方面,新型防彈衣、頭盔等防具的普及,也使得衝鋒槍在穿透力及殺傷力上開始出現不足。對於需要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士兵而言,衝鋒槍顯然是無法滿足需求的。如今,衝鋒槍的主要用戶一般多為特警,而特警對槍械的要求主要偏向火力,至於穿透力、殺傷力則相對要求不高,否則還很容易出現誤傷的情況。

FN P90

這裡以較知名的個人防衛武器FN P90衝鋒槍和湯普森衝鋒槍進行簡單對比說明。首先在重量上,FN P90在配備50發彈匣後的重量也只有3.1千克,而湯普森衝鋒槍M1/A1型空槍的重量就達到4.8千克;其次在長度上,採用無託結構的FN P90標準型全長只有500毫米,湯普森M1/A1為811毫米。

此外,在殺傷力上,湯普森衝鋒槍使用的.45 ACP子彈並無甚特異之初,對於防彈衣的穿透也較為一般,並且該槍的後坐力也並不小;而FN P90衝鋒槍使用的5.7×28毫米子彈則是專為“個人防衛”進行了優化,除後座較小外,穿透力也提高不少。另外,在配件上,湯普森衝鋒槍可適配的配件是相當少的,FN P90擴展性就要好很多,而這也是在現代化作戰環境中所必須的。


鼎盛成寧


最初,湯姆森衝鋒槍,儘管其配備了50發和100發的彈鼓,火力非常兇猛,但其有效射程僅50米,是其最主要的缺陷。

此外,由於射速過高,每分鐘竟然高達1500發,所以僅幾秒鐘時間,就能打光彈鼓內的100發子彈,真正交戰時,非常耗費子彈,射速過高,其實不是件好事。

二戰時期,美軍工對原型湯姆森衝鋒槍進行了改進,取消了50發和100發彈鼓,改成20發和30發兩種直彈匣供彈,但由於射速調低,單發射擊速度為每分鐘40發,連發射擊時為每分鐘120發,有效射程也提高到了200米,所以改型湯姆森衝鋒槍槍械性能進步非常大。

採用了11.43毫米大口徑手槍彈,槍彈動能非常大,但穿透力較低,在戰場上,被11.43毫米大口徑手槍彈擊中者,基本上就失去了繼續戰鬥的能力,所以湯姆森衝鋒槍近距離內殺傷效果非常強。

由於研發時代久遠,湯姆森衝鋒槍除了以上存在的缺陷以外,全槍重量太過沉重了,也是導致軍方撤裝的主要原因,空槍就有5公斤,這個重量要超過當代主流的突擊步槍1-1.5公斤左右,比一般衝鋒槍要重2-2.5公斤左右。

另外,採用了11.43毫米大口徑手槍彈,造成湯姆森衝鋒槍後座力過大,射手不易掌控,影響了射擊精度的提高。

最後,湯姆森衝鋒槍結構複雜,製造相當麻煩,導致槍械價格非常昂貴,所以二戰時,就被一些國家拒之門外。

在現代化戰爭中,野戰部隊大都配備步衝合一的小口徑自動步槍,射射高、射程遠、精度高、動作可靠,重量輕、易攜行、維護方便,極少使用衝鋒槍,即使使用也大都是MP系列等輕巧、短小、機動靈活的衝鋒槍,而不會選擇發射11.43毫米手槍彈,雖然威力大,但卻重達5公斤笨重的湯姆森衝鋒槍。

因此,儘管湯姆森衝鋒槍200米的有效射程,11.43毫米手槍彈大威力手槍彈,在二戰時期,是一支出類拔萃的衝鋒槍,但此一時,彼一時,終歸已不適合當代現代化的戰爭了。


廉頗老了,就讓他老去吧!新陳代謝,任誰也阻擋不了,湯姆森衝鋒槍,作為一代名槍,其最大的作用,也就停留在二戰期間,畢竟為戰勝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貢獻。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


國平軍史


“芝加哥打字機”這東西終歸是一戰末期的設計,用在現代戰爭中自然會有些不合時宜。當然從彈藥威力角度,M1湯姆遜衝鋒槍的威力還是沒啥問題的。300毫米槍管發射11.43毫米子彈,MP5在“芝加哥打字機”面前簡直就是滋水槍啊。

不過相對威力更大的.45ACP彈以及長槍管帶來問題就是超長超重。MP5也許是威力不足,但人家又輕又短。M1湯姆遜全長是810毫米,不帶彈藥全重4.5千克(10磅),真正的“芝加哥打字機”M1928A1還要更長更重一些。MP5各版本在裝彈之後全重在3千克左右,長度在600~800毫米。更先進一些的UMP45,使用和“芝加哥打字機”一樣的.45ACP彈,但人家帶空彈匣全重2.65千克,長度不到700毫米。

至於像皮卡丁尼導軌這樣的東西...改吧這東西上世紀90年代才大規模推廣,強行往一支“1920後”的老槍上綁定...當然不是沒有,美國槍迷還有往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槓桿槍上裝皮卡丁尼導軌的怪人。但總的來說從擴展性和模塊化方面,“芝加哥打字機”絕對是不及格的。


強武堂


湯姆遜這種衝鋒槍已經明顯不適應現代戰爭了,其缺陷太大,而且在現代戰爭中的作戰定位十分尷尬。

首先湯姆遜衝鋒槍太大太重,完全不適應現代戰爭。現代戰爭的很多步兵武器往往都強調輕便和短小的特點,這對於在載具中使用以及城市巷戰等都有很大的價值意義。但是湯姆遜畢竟是上世紀的老槍,大量使用金屬部件和實木,因此體積大質量大,像新銳的UMP45衝鋒槍,基本性能和湯姆遜一樣,但是重量輕了很多而且體積更小。

其次就是性能太差。衝鋒槍威力再大,也是發射手槍彈的衝鋒槍。湯姆遜使用的是.45ACP槍彈,和M1911使用的是一種子彈,雖然威力較大,但是射程太近,而且初速不高。而在現代戰爭中,交戰距離一般都在200米以上,因此使用起來非常合適,遠不如使用步槍彈的步槍。

而至於作為警用衝鋒槍,其實湯姆遜也很尷尬。其射速太快,後座力較大,很容易造成附帶損傷。而且如今很多警用武器也強調戰術擴展性,比如加裝瞄準具、握把等附件來提升性能,但是湯姆遜衝鋒槍拉機柄位於上部,這就直接導致其缺乏擴展性。所以湯姆遜衝鋒槍,即使作為警用裝備也是很不合適的


用戶5770541302


不適合了 那些二戰時期的衝鋒槍除了高射速能適應一下現代戰爭以外其他方面已經不適合了像射程 精度 穿透力都不如現代的輕武器了 除非是那種底烈度的小戰鬥能適應適應或者臨時用一用 而且現在的突擊步槍已經被設計的很全面 既有衝鋒槍和機槍那樣兇狠的火力 又縮短了槍身長度 又彌補衝鋒槍的射程不足 又保留了步槍的大威力和不錯的精度 重量也比以前的槍械輕便了許多 而且現代戰爭你能找到的全是現代槍械 最次估計也就AK 那些二戰時期的老槍你也很難能找到 就算撿到了彈藥也是問題 因為有槍沒彈的槍就是個燒火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