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白问一个愚蠢的问题,芯片里有由成千上万的晶体管,为什么在网上搜索晶体管图片都非常大?

微笑琳----


真想不到,华为麒麟980处理器超越美国芯片,靠的竟然是这小小的晶体管。

我们都知道,在手机的结构中,处理器芯片是至关重要的一枚硬件。那你可知道,这枚处理器在手机中承担了哪些作用?

2019年,是我国5G通信发展的元年,在进入5G时代以后,手机处理器芯片不再仅仅承担以前运算处理和图形处理两大功能。从华为的麒麟990开始,它背负了第三大功能,那就是5G传输。很多人都知道,一枚处理器芯片的体积是非常小的。而在网上搜索到的晶体管图片大,那可能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的放大照片,其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对其结构的了解更方便而已。

从第一颗真正意义的晶体管被发明出来,至今已经71年的时间。晶体管从一个庞然大物变成了如今的细如尘埃,其体积的变化同时促进着世界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晶体管的技术进步代表了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史。

1948 年,马塔利和维尔克在法国发明了点接触式晶体管,第一台晶体管诞生(因体积大,单位为“台”);

1950 年,日本的西泽润一和渡边宁发明了结式场效应晶体管(JFET)。1952 年,基于晶体管的助听器和收音机投入市场;

1954 年,贝尔实验室的坦恩鲍姆制备了第一个硅晶体管,同年开发了第一台晶体管化的计算机,1955 年,IBM公司开发了包含2000 个晶体管的商用计算机。

1959 年,仙童公司的诺伊斯(他后来创立了英特尔公司)用铝作为导电条制备集成电路。从此,集成电路的时代开始了。

1965年,仙童公司的摩尔提出了摩尔定律(Moore’s law):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的初衷,是基于之前晶体管发展进度的经验推算,没想到揭示了未来几十年芯片技术的发展速度。


在PC和手机中,晶体管的数量直接影响着运算速度。去年的华为麒麟980芯片一经发布即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正是因为其首发了全球第一颗使用7nm制程工艺的手机处理器,这颗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达到了69亿个。

而今年发布的麒麟990处理器,更是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集成了103亿个晶体管。


看到这里,网友可能会问【“如果按照摩尔定律,会不会发展到针尖大小就能集成100多亿晶体管呢?”】,很遗憾的告诉你,可能做不到了。

因为从物理特性方面来讲,7nm是硅晶材质半导体的物理极限。在集成电路上,晶体管之间的源极和漏极基于硅元素连接。而一旦晶体管之间的栅长(间距)低于7nm,硅元素就会发生量子隧穿效应,而无法再保持其半导体的物理特性。针对此瓶颈问题,现在的科学界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

1、将晶体管布置结构从水平变成垂直,建立层层相叠的多层电路。

2、研究更优质的元素来代替硅基晶体管: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碳纳米晶体管其性能大大超越现有的硅晶体管,它所通过的电量比硅晶体管高了1.9倍。


值得鼓舞的是,我国在突破晶体管技术瓶颈方面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专家表示,目前团队已经研发出了3nm晶体管。但是由于从研发成果转化到投入实际使用尚需漫长的道路。在此,还是期待中国的半导体工业早日跻身高端,走向世界。



手机故事汇


感谢您的阅读!

在麒麟990中,一块仅有113.31平方微米的地方,被放入了103亿颗晶体管,你可以在下图看到,麒麟990密密麻麻的晶体管。

而晶体管实际上我们是看不见的,只能通过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放大10万倍才能够看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知道晶体管看似很小,拍出来的效果很大。晶体管的低成本、灵活性和可靠性强:下图是三栅极晶体管。

实际上,在之前,有一家叫做Cerebras Systems的公司发布的世界最大芯片“WSE”:

这是由台积电16nm工艺制造,并且它还拥有46225平方毫米面积、1.2万亿个晶体管、40万个AI核心、18GB SRAM缓存、9PB/s内存带宽、100Pb/s互连带宽,功耗也高达15千瓦。

所以,别看芯片小,更别小看晶体管,它们的层级排序,所以能够更好的带来性能优势。未来,即使3nm的工艺节点,也会存在问题。

总结下:能够拍摄出极大晶体管,主要是因为在特殊设备下,可能是显微镜等等。当然,知道也没有意义,处理器的能力不仅仅一个晶体管发挥的,还是其他方面,比如CPU或者GPU 的能力等等。


LeoGo科技


    华为的麒麟990处理器,采用了7nm工艺制程,集成了103亿个晶体管。这103亿个晶体管密密麻麻的分不到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手机Soc中(14mm*14mm)。比拇指还小的芯片集成了上亿个晶体管,那么小的晶体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文具体说一说。

    一个晶体管的结构

    晶体管主要由源极(Source)、漏极(Drain)、栅极(Gate)组成,大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集体管工作时,电流从源极(Source)流入漏极(Drain),栅极(Gate)相当于闸门,负责控制两端源极和漏极的通断。电流会损耗,栅极的宽度就决定了电流通过时的损耗,直观的表现就是手机的发热和功耗,栅极的宽度越窄,功耗越低。


    栅极的宽度,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XX nm制程工艺,比如麒麟990采用了台积电7nm制程工艺。


    手机处理器

    简单说一下手机处理器,即Soc。处理器不仅包含了CPU,还包括了GPU、DSP、ISP、内存控制器、基带等等,而这些都集成到指甲壳大小的芯片中:

  • CPU单核性能决定了程序打开速度,苹果手机的A处理器单核性能可以说“天下无敌”了;

  • GPU性能决定了游戏帧数,高分辨率显示输出,如果GPU性能差,那么大型游戏就会卡顿;

  • ISP性能决定了拍照的画质和体验,典型的例子就是MTK的处理器,拍照画质一般;

  • WiFi模块决定了手机无线速率和稳定性,大部分手机仅支持双通道;

  • LTE性能决定了4G上网的速度,信号的稳定性,苹果手机是个例外,没有自己的基带,集成了英特尔基带的iphone xs系列手机频繁出问题。


    总之,网上看到的芯片图片,能看到晶体管的布局,都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放到了几十万倍的结果。指甲壳的芯片集成了上亿颗晶体管,包含了CPU、GPU、ISP、基带等模块,各个模块之间可以高速通信。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Geek视界


问题:小白问一个愚蠢的问题,芯片里有由成千上万的晶体管,为什么在网上搜索晶体管图片都非常大?

回答:现在的CPU真的很小很小很小很小,但是网上的晶体管图片都非常大,因为大部分都是渲染图来的。


我们看到的当然是一块芯片的图片,但是有人用X光一照就能看到它的面积和分布图了。

实际上,麒麟990也只有指甲盖一样的大小的,比图中的还要小,然而这么小的面积中,竟然能够容纳了103亿颗晶体管。

那么,网上能够看到一根一根的晶体管的图,它们是真的把晶体管放大并且拍照吗?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渲染图。即使是专利图,也是做一个示意的而已。

(某个晶体管和半导体专利的示意图)

也就是说,大概的晶体管是怎么样的,然后根据设计的需求,觉得怎么好看,就怎么P,进行视觉渲染,这是方便宣传或者是教学的时候使用。

真正的晶体管并不是这样的!即使是通过专业的显微镜,放大了10万倍,实际上的情况跟我们网上的渲染图也是不一样的!

说白了,网上的晶体管的图,大部分都是为了好看,而P得很好看的。


太平洋电脑网


因为小的拍不到图片。

现在CPU已经开始使用10nm的技术制造,虽然并不代表晶体管就是这么大,但是一粒灰尘都比晶体管大得多,这么小的尺寸基本上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想要拍到应该只能在芯片还没封装的时候,在无尘室里才行。这应该只有cpu生产厂家内部才能拍到,决算他们内部有,这些图也不可能流传出来。

下面一张是40倍显微镜下的暴力拆解的CPU芯片图,型号是Pentium D 820,制程是90nm。

下面是一张800倍

完全看不出来这是晶体管,只有很多色彩斑斓的点,显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估计万倍或者更高的放大倍数才能一窥真容。

晶体管有很多种,LED灯也是晶体管的一种,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里晶体管拍不到,所以平时搜索晶体管显示的都是像led灯这种相对较大的。


科级鸡


很好理解!你在网上看到的晶体管我们称为分立元件,要安装电路板使用的,所以必须有安全的封装,体积很大。

而我们常说的芯片属于集成电路,顾名思义!把大数量的微晶体管集成到一个小芯片里,下图为一款芯片的内部设计图,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当然这就不可能一个个的做了,所以就有了光刻等等技术。

用一种简单的描述:就是一个硅片,然后在上面做光刻,接着做腐蚀,上面做沉积,然后在上面做离子注入,等等最后才是切割、封装。然后形成各种各样的芯片,见上图。

而这个密密麻麻的晶体管数量,专业名称叫MTr/mm²,即每平方毫米X百万个晶体管表,上图是不是很恐怖?体积就太小了。

按照摩尔定律:每隔 18~24 个月,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便会增加一倍,芯片的性能也会随之翻一番。

2020年伊始,台积电、三星已经完成了奔向 5nm、3nm,台积电在中国台湾的第一家3nm工厂将于2021年投产。

即将发布的apple A14芯片,采用了5纳米工艺,拥有125亿个晶体管。


就是这么简单!您理解了吗?



叮当新科技


为了大家看的清楚,那都是放大了无数倍的样子了,难道还要给你搜索的你再配个显微镜不成,直接要看的也就是个集成电路芯片而已。


旅游思享


晶体管是一个很大的类型,样子千差万别,尺寸更是多种多样,芯片里的晶体管尺寸是纳米级别,题主网上搜索到的晶体管(如下图),属于分立元件,就是独立的零件,尺寸较大,单个制作成本较高(相对于纳米级别晶体管),但制作技术较低。

这种晶体管作为零配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可以用肉眼看到,常用在较大功率(相对于芯片内集成的晶体管)、比较简单、低成本的电路设计上,如下图。下图中的三极管就是晶体管。

芯片内集成的晶体管具有尺寸极小(见下图)、功耗极低、制作技术较高(纳米级别的需要光刻),但因为规模效应,一个芯片内常常集成数以亿计的晶体管,所以分摊到每个晶体管上,制作成本又极低,比印刷一个字符还便宜。

成本有多低呢?苹果A13芯片集成了85亿个晶体管,成本64美元,按现有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448元,平均每个晶体管成本为0.00000527059分钱,而一个分立元件晶体管,便宜的每个要几分钱,贵的则要好几元,比芯片集成的晶体管贵差不多10万倍。

不过,无论晶体管价格、尺寸差别有多大,它们的原理都一样,都有栅极、源极和漏极(如下图),这三个极即使在尺寸较大、肉眼可见(第一幅图的)的晶体管也看不到,它们被封装到陶瓷、塑料或金属批帽中,我们能看到的是连接它们的三个引脚。

芯片的世界神奇、伟大,由于它是现代工业世界的面包,所以成为大国竞技的筹码。对此感兴趣,可以关注我阅读头条专栏《大国芯片战争之狂野硅谷》,从晶体管发明讲起,全面展示大国间为芯片展开的高科技战争,以及台前幕后精彩故事,可提升自身知识价值维度,了解当今高科技世界运作秘密,加强自身社会适应力。



魔铁的世界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如果从事的不是这个行业,就会觉得很陌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晶体管只是一个统称,可以包括: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也可以是功率管、放大器等等。总之,晶体管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加工而成的。我们又经常把它们归属到分立元件一类。

随着世界上电子科技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集成电路,再后来又推出了门阵列GAL、PAL 以及可编程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也就是将所有的电路集成到一小片半导体材料“硅钢片”上,通过高精度的光刻机来实现这种高尖端的制造工艺!而这些芯片其实就是由无数个最基础的晶体管电路搭建、组合而成的!

如果说你在网上见到的晶体管很大,那说明你看到的只是一些大功率的管子。它们通常适用于电流很大的强电控制场合,所以采用的晶体管功率也一定很大。而功率大就要求其散热性能一定很好,而要达到良好的散热就只能加大功率管的体积!具体原因还有很多,这里不在多述了!


MM8421


谢谢您的问题。晶体管的设计是要求不断缩小的,网上的图片都是放大的。

无法想象的晶体管数量。晶片的性能提升必须要容纳更多的晶体管。英特尔公司推出的Stratix 10 GX 10M芯片,包含了433亿个晶体管。美国AI初创公司Cerebras Systems宣布自己研发了世界最大的芯片WSE,包含了1.2万亿个晶体管。全球超级计算机下一个时代将是E级超算,每秒将达到百亿亿次浮点运算,难以想象芯片会含有多少个晶体管。

不断压缩的晶体管体积。这里就会涉及nm工艺,nm实际上讲的是栅极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栅长距离,包括28nm、14nm、7nm,距离尺寸越来越小,芯片的体积也会越来越小,工艺制程越来越高。由于栅极越短,电流流通越快,功耗和成本就越小,但是晶体管的数量还要不断增加以保证性能,所以晶体管的尺寸也要不断变小。而且,对于硅材料芯片,7nm似乎到了物理极限,需要研发新的材料,才有可能能装进更多的晶体管。



拍照片的问题。这是用特殊的仪器,比如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倍,才能拍到晶体管的照片,放到网络上让大家学习观看。7nm是什么概念?肉眼能看到吗?也许就一粒灰尘。而且要想拍得清楚,必须在封装芯片之前。以后要想拍摄清楚晶体管,估计放大仪器也得升级。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