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無證明城市”來了!濟南年底前實現20個以上證明事項電子化

 天下泉城新聞客戶端

近日天下泉城客戶端記者瞭解到,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無證明城市”,提出將企業開辦時限嚴格壓減至1個工作日以內,汽車鑑定費、律師服務費等經營服務性收費一律放開,今年年底將實現居住證“網上辦”“免費辦”,實現20個以上證明事項的網上申報、在線審核、下載打印、二維碼驗真等電子化功能。


“無證明城市”來了!濟南年底前實現20個以上證明事項電子化



開展個人破產製度試點,探索推進個人債務清理程序

據天下泉城客戶端記者瞭解,我市將實行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市縣同權”,推動各級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形成優化營商環境的合力。再造企業開辦流程,將企業開辦時限嚴格壓減至1個工作日以內。

2019年年底前,實現新開辦企業營業執照申領、印章刻制、涉稅辦理、社保登記、醫保登記、住房公積金開戶登記等業務全程網上辦理,全面實現一次登錄、一表填報、全量採集。推出刻章限額補貼、免費複印、免費雙向快遞等服務,降低企業開辦成本。同時,加快推廣應用電子營業執照以及電子印章。完善市級印章刻制信息系統,實現刻制印章全程網辦。

濟南還將開展個人破產製度試點,探索推進個人債務清理程序,重點解決企業破產產生的自然人連帶責任擔保債務問題。完善個人破產配套機制建設,探索建立規範、嚴謹、具有懲罰性的公民信用體系及完善的財產登記制度。

《方案》提出,濟南將嚴格執行政府收費項目清單管理制度,動態調整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實行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全面公示收費項目、標準和依據。按照省政府要求,汽車鑑定費、律師服務費、基層法律服務費、普通道路車輛救援清障服務費、補辦數字電視機頂盒IC卡工本費和新裝有線電視一次性建設費等經營服務性收費一律放開。

同時,認真執行相關領域“黑名單”管理辦法,做好“黑名單”認定和發佈工作,建立健全信用修復、異議申訴等機制。落實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制度。全面推廣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中查詢使用信用記錄或信用報告,推動信用報告結果異地互認。



“無證明城市”來了!濟南年底前實現20個以上證明事項電子化


今年年底實現居住證“網上辦”“免費辦”

濟南還將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2019年年底前,實現法院、機構編制、公安、民政等15個部門信息與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連通。全市一般登記、抵押登記業務辦理時間分別壓縮至5個工作日和3個工作日以內,2020年4月底前,分別壓減至3個工作日和2個工作日以內;查封、解押、地址變更、更名變更、異議等一般登記業務即時辦結;非涉稅抵押登記(不含在建工程抵押)1個工作日辦結。2020年6月底前,力爭實現全市不動產登記業務網上申請、網上審核、網上反饋、現場核驗、一次辦結、隨到隨辦的“一網通辦”模式。

同時,全面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推廣電子社保卡應用,進一步提高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業務網辦深度,方便群眾辦事。2019年年底前實現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業務網上辦理。

《方案》明確,將推進“愛山東”APP濟南分廳建設,同步優化濟南“泉城辦”APP,實現30項適合移動端辦理的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理,移動端輕應用功能達到100個。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無證明城市”,2019年年底前實現20個以上證明事項的網上申報、在線審核、下載打印、二維碼驗真等電子化功能。

在開展政務數據的匯聚和共享應用方面,將完善全市政務服務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推進“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人口信息社會應用平臺等多種網上身份認證能力融合,為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提供統一身份認證支撐。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市內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務應用系統“一次認證,全市通行”。

此外,還將持續優化居住證等證件、手續辦理流程,2019年年底前實現居住證“網上辦”“馬上辦”“免費辦”。進一步優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辦理流程,壓縮申請材料60%以上,做到省、市、縣三級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無證明城市”來了!濟南年底前實現20個以上證明事項電子化


深入挖掘信用修復、失信聯合懲戒的經驗並全市推廣

建立疫苗生產企業檢查制度,對全部在產疫苗生產企業實施全覆蓋檢查。落實疫苗生產企業全生命週期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推行向在產疫苗生產企業派駐檢查員制度。加強對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中標市內企業品種的日常監管、產品抽檢和不良反應監測,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制定濟南市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加大聯合檢查、聯合懲戒力度,2019年年底前實現全市定點醫藥機構檢查全覆蓋。對違法違規違約行為,根據情節嚴重程度予以協議處理、行政處罰以及追究刑事責任,並公開曝光欺詐騙保典型案例。

積極組織申報國家試點示範,深入挖掘在信用承諾、信用修復、失信聯合懲戒、信用大數據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經驗做法,適時在全市複製推廣。

全面推廣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中查詢使用信用記錄或信用報告,推動信用報告結果異地互認。

制定濟南公共數據管理辦法,完成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升級改造,完善數據動態更新常態化機制。有效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市場信用信息、投訴舉報信息和互聯網及第三方相關信息,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加快實現信用監管數據可比對、過程可追溯、問題可監測。


記者:李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