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俄邊境1個人的村,7旬奶奶臨江而居,是“漁民”也是“哨兵”


圖片上這位老人叫王風萍,今年70歲,是黑龍江塔河縣上地營子村的最後一個村民,這個村農村位於中俄邊境線附近,老人住的地方離鄉政府駐地雖然僅有十餘公里,但駕車卻要花費近40分鐘時間,需要翻過好幾座大山才能到達。圖為王鳳萍老人駕船出門在黑龍江上下網捕魚。

老人說:這裡曾是熱鬧的山村,人口最多時期有村民30多戶100多口人,1984年黑龍江發的那場洪水,衝了不少村民的房子,後來國家實行封山育林政策,好多人感覺這裡不方便,村民陸續搬遷到鄉鎮所在地,現在就剩下她一個人了,成了一個人的村子。圖為老人在用古老的方式從井裡取水。

王鳳萍老人其實是山東鄄城人,頭髮花白,腰板很直,臉色泛黑,像很多常年在田裡的農民一樣。牙掉沒了,但說話清晰,有濃濃的山東口音。她說:50年前和老伴從山東老家來到黑龍江省依安縣“討生活”,後來又一直北上才在這個地方落腳下來,在這裡生養了2個兒子1個女兒。


現在老人的兒女都搬到鄉鎮所在地生活了,老伴是2013年半夜裡突發心梗病去世的。老人說當年孩子們結婚時,就直接分開過了。自個過,想幹啥幹啥,這是一種自由;想不幹啥就不幹啥,也是一種自由。

“兒媳婦都挺好的,有時還給我買衣服、水果,手機沒費時還給我充電話費,但我不太願意過去。”老人說,“我要想去,哪個都讓我去。”在老人的觀念裡,“破破爛爛是個家,一個人也是一個家。”“自己在哪裡,那裡就是家”。

雖然村裡只有老奶奶一個人,但兒女的承包地還在上地營子村,他們經常來種地。大兒子、二兒子家的農機具,就放在老人的院子周圍。提起兒子,老人興奮地說,現在他們都有車,大兒子開著皮卡車每年春天到這裡種大豆,秋天收割。

王鳳萍老人雖然現在不種地了,但喜歡打魚。她說,這裡距離邊境線最短的地方有200米,“下網不能過界。”老人說,“對岸就是人家的地方。”老人打魚的地方,是打了幾十年的熟地兒,她不向遠劃,也不貪大魚。沒事的時候,老人喜歡到江邊走走,撿點江水衝下來的小樹枝,晾乾了,就可以生火做飯。

老人的漁船不大,最多坐兩個人。每次去打魚,老人都自己划槳,往返需要小半天。魚大了、多了,她就把魚捎到鄉里賣掉。賣魚的錢,先放到捎魚人那,什麼時候到村裡,再給她帶回來。“有時候也弄點自個吃。” 燉魚,是老人喜歡的吃魚方式。


老人在這裡沿江而居,一個人的家就好像是一個邊防“哨所”,老奶奶更像是邊防線上的一名“哨兵”,這裡的邊防派出所官兵巡查時,會經常看望老人,老人也會把她日常看到的情況向他們說說。

老人與世界聯繫的方式是手機和收音機,因為沒有電,這些電源都是邊防值守人員給他贈送的太陽能電池,她可以用來充電。

邊境線上農村的空曠田野和黑龍江的河岸,她會經常轉悠,已經成為老人放棄不下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堅守。網友說老人是最資深的“邊防兵”,大家說是不是啊? 歡迎轉發,也希望在右上角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