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白天鵝是貴賓,也是家人——看三門峽人的生態文明觀念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葉海楊世智王莉張子恆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靜

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點擊圖片查看視頻)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地區,是1957年隨著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工業城市。然而,三門峽還有一個詩意的名字“天鵝之城”,是全國首個被授予“中國大天鵝之鄉”的城市。

  11月17日,甘肅日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媒體採訪報道組實地踏訪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瞭解當地黃河治理和生態保護情況。

  由於突然降溫,天氣很冷,還颳起了大風,記者在湖邊看到,成群結隊的白天鵝悠閒自在地在湖中嬉戲,有的還振翅高飛,交響樂一般的叫聲此起彼伏。湖畔上三五成群的攝影師耐著嚴寒,聚精會神地捕捉著大天鵝的美麗身姿。

  據瞭解,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和黃河公園總面積2.3萬畝,水域面積1.3萬畝,是全國最大的白天鵝棲息地和觀賞區,每年11月到3月初,成千上萬只白天鵝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蒙古國飛到這裡越冬,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生態畫卷。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白天鵝是貴賓,也是家人——看三門峽人的生態文明觀念

  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白天鵝是貴賓,也是家人——看三門峽人的生態文明觀念

  湖畔警示牌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白天鵝是貴賓,也是家人——看三門峽人的生態文明觀念

  記者採訪三門峽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高級獸醫師高如意

  三門峽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高級獸醫師高如意介紹,天鵝湖其實是黃河水倒灌形成的湖泊,幾十年以前還是個臭水湖,但經過一年又一年治理,生態環境越來越好。2010年左右,首先發現幾十只天鵝,後來,天鵝數量逐年增多,最多時僅天鵝湖就有四五千只,整個三門峽庫區達到八九千隻。以前天鵝跟人不接觸,見人就躲,和人之間的距離至少要在200米之外,如今三門峽市民人人愛護珍惜天鵝,即使站在眼前,天鵝也不會遊走,真正達到了人與天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天鵝繁育對於環境、食物和水質的要求極高,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三門峽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專門立法保護白天鵝,持續加強相關法規制度建設,實現依法依規管理;建立健全白天鵝管護責任制、日常巡護制、定期補食制,全面做好救護和補食工作,定期觀測白天鵝變化情況;主動強化日常管理,在保護區明顯位置栽植界樁440塊,警示牌200塊,確保保護區邊界清晰,實現有效監管;建成黃河溼地遠程監控系統,24小時全方位不間斷監控黃河溼地動植物資源,充分發揮疫源疫病監測職能,完善疫源疫病防控體系,每年白天鵝來越冬前都積極購買、補充疫源疫病監測物資,同時對白天鵝棲息地實行每週一消毒,確保白天鵝越冬安全。此外,在廣泛開展宣傳,提高市民保護意識的同時,三門峽市還專門設置了300多個公益崗位,聘請各界志願者保護天鵝和制止遊客的不文明行為。

  高如意一輩子就幹了一件事——保護野生動物。在他看來,三門峽人都愛天鵝,保護天鵝的意識已深深紮根當地市民心中。如果有人對天鵝的行為舉止不文明,市民會自發上前制止;而如果有人想來看天鵝,大家都會很細心地給他指路,甚至會自告奮勇地給他帶路。天鵝是三門峽人的驕傲,保護天鵝已成為三門峽人的一種自覺行動。

  高如意說,每個三門峽市民都能講出幾個與天鵝有關的故事,看見受傷的天鵝大家都會救治,還有人願意把天鵝交給他救治,因為交給他就交給“家”了。

  “在三門峽,白天鵝既是貴賓,又是家人。”當地報紙新聞中如此寫道。

  隨著來此棲息的天鵝數量增多,三門峽市也吸引了更多人來看天鵝,影響著更多人來保護天鵝。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白天鵝是貴賓,也是家人——看三門峽人的生態文明觀念

  湖畔攝影師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白天鵝是貴賓,也是家人——看三門峽人的生態文明觀念

  遠道而來的攝影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