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邵陽六次城市規劃回望

邵陽最早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可追溯到明代。明洪武六年(1373),寶慶府城築石城牆,建5座城門,形成封閉式城池格局,建設已有規劃意識。清代至民國,城區從封閉的內城向城外拓展,在建設中大多有零星、短期策劃。新中國成立後,邵陽即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展城市建設,開啟規劃引領城市發展。

第一次城市總體規劃

1955年,第一份城市規劃文件——《邵陽市功能分區規劃草圖》擬定完成;1959年,第一次城市總體規劃——《邵陽市總體規劃》編制完成。規劃確定邵陽市為鋼鐵、機械、煤炭為主,多方面發展的新型工業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用地34平方公里,規劃城市人口到1962年24萬人,遠期32萬人。該規劃產生於“大躍進”、大辦鋼鐵的特定時期,規劃城市性質定位不準,規模過大,指標偏高,完成後又遇國民經濟暫時困難時期,規劃目標基本沒有付諸實施。

在此期間,建成第一條南北向城市道路江湖大道(今五一北路),和中心路、城南路(今寶慶中路)、鋼廠路、鐵廠路、邵石路、建設路,城區基本框架確定。1959年開通邵陽至長沙民航(西外街邵陽機場),1960年婁邵鐵路建成通車,設邵陽二級站,從此貨運從水路運輸逐漸向鐵路運輸轉移。

第二次城市總體規劃

1964年編制完成第二版《城市總體規劃》,規劃確定邵陽市為機械、化工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確定城市依託舊城區發展,取消江北工業用地,規劃城市人口到1970年11萬人,遠期12萬人。該規劃受1961-1963年壓縮基建規模的影響,對邵陽市的未來建設和發展缺乏遠見,所確定的城市規模過小、主要指標偏低、功能分區不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城市的發展,出現城市佈局較為混亂、工廠選址不當的狀況。

1971年-1972年,對該版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制定了1971-1975年近期建設規劃,但由於時間倉促,沒有全面系統地進行調查研究,仍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規劃與建設的矛盾。文化大革命時期,城市規劃工作陷入混亂,管理機構癱瘓,專業人員改行,技術資料散失,規劃失控,給城市發展造成不良後果。

1960年至1976年,邵陽市城市建設步入低潮,新建、改建了一批城區道路;修築了資江一橋、邵水橋,結束了汽車輪渡的歷史;搬遷了老汽車站,開闢了人民廣場;建成洋溪橋、城西水廠,擴建工業街水廠,完善了給排水、環衛、公交等市政基礎設施。

邵陽六次城市規劃回望

上世紀70年代的邵陽人民廣場

第三次城市總體規劃

1977年,邵陽升格為省轄市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邁上新的臺階。《邵陽市總體規劃》(1980-2000年)於1981年編制完成,規劃確定邵陽市為邵陽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輕紡、機械、化工為主體的工業城市,堅持控制東西,發展南北,拓開城市骨架的建設佈局。

1986年對該版規劃進行了修編,對原總體規劃進行了完善、補充、局部修改和調整。城市性質調整為湘中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輕紡、機械、食品、化工為主體的工業城市,功能分區增加了火車西站(今火車南站)、江北倉儲區。規劃用地規模到2000年為34.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985年20萬人,2000年末30萬人。

邵陽六次城市規劃回望

20世紀80年代,邵陽城區四橋飛虹。

該規劃使城市按照“控制東西,發展南北”的原則發展,搬遷了一批位於市中心區“三廢”汙染嚴重的工廠,改善了城市環境,完成了一批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新建了若干住宅小區。拉開了城北路、紅旗路—東風路、寶慶路和五一路、邵水西路、西湖路三橫三縱的道路骨架。開展創建文明衛生城市活動,加大公園綠地建設,興建東塔公園,城市形象迅速改觀。城市人口由1986年的21.86萬人,增加到1996年底的34.2萬人。城市建成區由16.27平方公里,增加到27.5平方公里。特別是將建設重點由邵水兩岸逐步向資江兩岸轉移。1995年10月,揮師江北,再造新城,拉開邵陽城市格局發展的新帷幕。1996年,省政府批准成立設立了當時全省唯一的民營經濟開發區——江北民營經濟試驗區。至1998年,邵陽城市化水平上升到18.5%。

邵陽六次城市規劃回望

20世紀90年代,邵陽城區資江兩岸。

第四次城市總體規劃

2001年《邵陽市城市總體規劃(1998—2015)》編制完成,該版規劃確定邵陽市是以工業、商貿為基礎的湘中及湘中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以古城風貌和資邵兩水為主要特色的山水城市。用地規模2005年為38平方公里,2015年為57平方公里,人口規模2005年為45萬人,遠期為60萬人,遠景為100萬人。

在此期間,西湖橋建成使用,打通了北塔與大祥交通瓶頸,形成了大祥、雙清、北塔“三足鼎立”格局。洛湛鐵路邵陽火車南站建成通車,這標誌邵陽鐵路運輸新的紀元,掀起城南新城開發熱潮。這一時期,邵陽城市的主要發展動力包括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自身城市功能的外溢,城市形態以內向填充、結構優化為特點。

邵陽六次城市規劃回望

本世紀初,資邵交匯處。

第五次城市總體規劃

《邵陽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於2005年完成編制,規劃確定邵陽市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湘中及湘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邵陽市域政治、文化、經濟、信息中心,是加工製造業發達、物流集散順暢、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厚重的山水生態城市。用地規模2010年為60平方公里,2020年為8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2010年為60萬人,2020年為80萬人。規劃提出了“北聯、東進、南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方向和“一帶兩軸四組團”的總體佈局結構。

2004年以來,在第五次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邵陽拉開了城市發展框架,2008年,邵陽大道建成通車,新的東西向軸線形成;重點加強了火車南站、北塔新城、大祥區西部等區域的開發力度,同時 全面啟動桃花新城、佘湖新城、寶慶科技工業園產業園、寶慶科技工業園商住區、城市行政中心等城市新區的建設,城市東進、南拓的發展態勢明顯。但由於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北塔片區的發展並不理想。 建成區面積已由2004年的37.16平方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63.9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004年的42.7萬人增加到61.34萬人。

第六次城市總體規劃

《邵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確定,到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10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100平方公里;203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11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115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為100平方米/人。城市發展方向為東進、北拓、西聯、南延,規劃形成“兩帶、三軸、四片、多組團”的用地空間結構。兩帶:資江風光帶、邵水風光帶。三軸:滬昆高速-邵陽大道-新城大道的東西向空間發展軸,西湖北路-雪峰路-二廣高速的南北向空間發展軸,城市中心景觀主軸。四片:中部片區、城南片區、城東片區和北塔片區四大城市片區。多組團:在各片區內形成多個功能組團。

邵陽六次城市規劃回望

城市新貌——位於邵陽大道的時代公園

歷次規劃的實施,使邵陽城市格局由沿邵水河的“一河兩岸”發展為“三足鼎立”,進而邁向“四區”(大祥區、雙清區、北塔區、邵陽經開區)並進。市城區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的3.2平方公里擴大到78平方公里,市區常住人口由6.47萬人發展到77萬人,百平方公里、百萬人口的“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