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250 部 每 日 一 片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的存在。”

这是一句看上去很正确的话,充分肯定了多样性。

你想不到的是,在不同的情境下说出这句话,会引来不同的声音。

最近,郭敬明在一档导演选角真人秀《演员请就位》上,说了这一句,速登多条热搜。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想看郭敬明上奇葩说#、#郭敬明反驳李诚儒#、#郭敬明执导沙溢演戏#……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有认可的声音,当然也有刺耳的质疑。

认可的是,小四还是那个逻辑缜密,能快速抓住听众心的诡辩手。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质疑的是,跟陈凯歌、李少红、赵薇并列导演席位,专业能力具备吗?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郭敬明执导董力、郭俊辰等饰演《悲伤逆流成河》片段,做作的演技引得现场嘉宾犯了尴尬。

王迅推了推眼镜,李诚儒皱起了眉头。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最让老戏骨看不下去的是,现场观众在郭俊辰、任敏甜腻发糖时,响起了激动的掌声。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李诚儒的内心:嗯??演成这样也值得鼓掌?

果然,表演结束后,李诚儒开始了实话实说不留一点情面的点评。

我没听见他们三个人说什么台词

坐在这儿看这个

如坐针毡

如芒刺背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话锋一转,甚至连原著作者(郭敬明)也没放过:

这就是畅销书,是吧?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这句话一说,现场的气氛直接跌至冰点,主持人沙溢连忙出来打圆场。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郭敬明倒是没有闪躲,直接出来应战,说出了堪称一绝的话。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先是替新人解围,主动背锅道歉:

我认同,他们的表演里有很多的问题

但这里面百分之七十,甚至是百分之八十

其实不是他们,是我的责任

是我一直在跟他们讨论怎么演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然后开始出击,说《悲伤逆流成河》的内核故事:

这并不是卿卿我我

这是国内第一部讨论校园霸凌的作品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再拔高立意,你可以不喜欢但要尊重:

我们对任何一件事物去发表意见之前

我觉得至少有第一点

我需要去了解它是什么

你可以不喜欢,但请允许它存在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还提到允许多样性的存在才是电影艺术最大的魅力。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这段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发言,迅速俘获观众的心。

乍一看,简直就是一篇挑不出毛病的满分作文。

不少网友开始抨击李诚儒倚老卖老,舆论的天秤仿佛持平了。

而这,正是郭敬明擅长的。

抓住对方的要害,阐明自己的观点,不得不说,V姐也很期待郭敬明上《奇葩说》,来一场唇枪舌战的辩论。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但回过头仔细想想,在这段看似完美无缺的发言背后,是偷换概念,避之不谈的自卑

某种程度上说,郭敬明的自卑,催促着他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有好也有坏。

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同学的家庭条件很好,时常几天就换部新手机,自卑的他感觉与大家格格不入;

当他知道自己沾沾自喜的名牌衣服都是别人看不上过时的旧款时,再感自卑;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甚至连母亲去上海看他,都不想让同学知道。

只要戳到他的痛点,反击的声量就会很大。

所以,当他听到李诚儒的质疑后,会立马跳出来,掩盖自己不足的地方。

在这个比拼演技和导演导戏能力的节目里,郭敬明最受质疑的两点:

不会导演、作品/演技不过关。

始终没有被正面回应。

当郭敬明降低姿态,说了一段暖心话、提倡文化平等消除偏见的时候,唯独绕开了这部作品或演技到底怎么样。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他逃避面对的,正是他欠缺的地方,但他不想承认。

01

为什么会被骂?

只因他是郭敬明?

毫无疑问,跟陈凯歌、李少红、赵薇坐在一起,什么都不说,郭敬明都会受到质疑。

凭什么是他?

「凭什么」这三个字从大众开始知道郭敬明起,一直伴随着他。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从名不经传的城镇青年到以伤痛文学为代表的畅销书作家,到奢靡生活四部曲《小时代》大电影、豆瓣3.8分全面扑街的《爵迹》电影导演,还有大大小小的个人绯闻。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郭敬明一直在受人怀疑与自我证明中摸爬滚打。

他恨透了那种趾高气昂的优越感,

几乎每一次,他都给瞧不上他的人一记耳光,成为主导一切的王牌。

在郭敬明4岁的时候,曾患有败血症,同龄人的远离,让他倍感失落。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为了引起众人的注意,他事事都想做到最好,穿好的用好的,学习好,文笔好,在他没去上海前,那种骄傲感一直包裹着自己。

来到上海后,一切都变了,在这个利益当头的城市里,郭敬明自然形成了保护色。

没有什么就努力得到什么。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貌

讨厌被说矮,郭敬明对自己的颜值有近乎疯狂的执念,成名后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颜值。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短期内学会上海话

从四川自贡考入上海大学的郭敬明,感受到深深的排外,同学都用上海话交流,让敏感的他感觉别扭,于是他就花了很短时间学会上海话,尽管不标准,但可以听懂,甚至交流。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变得巨富有

被嘲笑没钱,穷酸地买不起车,于是拼命赚钱,自我证明。

拜金主义的《小时代》可能就是郭敬明的自传式电影。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在上海买入豪宅,家里的装修极端奢华,相传一把雨伞就上万,吊灯之类的家具基本是6位数起步。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拍摄《小时代》时,很多奢侈品道具是他赞助的。

凡是你能想到的物质富有,他基本都能达到。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他开始跨界拍电影,当老板,沉寂,参加《演员请就位》。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原以为许久不见的他会有什么转变,但应对大家指责他导演能力差,郭敬明又开始了自我证明。

证明的方式就是疯狂背书,俗称掉书袋

不是说我不会导演嘛?那我就把导演影视相关的专业名词背一遍,开始拽词。

于是我们就看到他在节目中点评陈凯歌小组的《破冰行动》时,这样指出明道和陈若轩的问题:

你们的表演是话剧式的表演

我觉得你们需要克服演员的虚荣心

需要克制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别说演员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了,就连场上的导师都露出了迷之表情。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哪个演员听完这样的讲戏能明白导演需要的感觉啊?

再来看看陈凯歌导演是怎么讲戏的,他告诉陈若轩,我在你眼神里看不到对方是你的父亲;告诉明道,你的眼神里没有求生欲。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话,演员一下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开始思考如何修正。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换句话说,这就是说人话和咬文嚼字的区别,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最深层的意思,才是能力的体现。

就好比,说出一句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并不难,难的是恰到好处的解释出来,让所有人理解。

倘若节目里没有陈凯歌或者没有真正懂电影的人,郭敬明的这段话还不会激起太多水花。

毕竟专业名词一出,总能震慑住很多人,让人们觉得“哇,他好懂”。

但其实,经不住推敲。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暂且不说他们的这段表演是不是话剧式,光是克制、虚荣心这些虚无缥缈的词,就够让人头大的。

而他背书的目的,就是想证明自己其实懂电影。

被说穷,就疯狂赚钱然后炫富;被说不会导演,就开始背书拽词;被说文笔轻浮,就拿到销售量冠军。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郭敬明被自卑坑的好惨。

一直在证明自己的郭敬明,到底在证明什么?


02

原来他是想证明,自己真的很努力

当然,他也被自卑救了,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有句话是:“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他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这句激励我们不懈努力的毒鸡汤,验证了郭敬明的成名路。

抛开对他的所有争议,有一点我想不会有人说什么:

他真的很努力。

节目中,看完郭敬明的拍摄现场,陈凯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是个事无巨细严谨型的人,在拍摄现场事必躬亲。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没想到的是,努力了半天,导戏没被夸,演员演技一团糟,口才倒是被赞赏。

让他想不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之前在《鲁豫有约》里,郭敬明跟鲁豫说,他不明白靠自己赚来的钱孝敬父母,为什么有那么多流言蜚语。

给爸爸买辆车,被说成暴发户炫富。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努力为自己辩护。

在《锵锵三人行》中,窦文涛和许子东卯足了劲儿想给他挖坑,虽然节目主题是讨论市场与文学的关系,但实则是对他写作能力的怀疑。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面对这种暗戳戳的瞧不上,郭敬明自然快速回怼,跟怼李诚儒一样,抓住漏洞,展开叙述。

什么“抄袭判决”、题材错误价值导向、创作初心......都在郭敬明的三言两语里化解。

说得连窦文涛都觉得,都是些正确的道理啊。

只不过,没解释他们提出的疑问罢了。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这么些年过去了,人们对他的抨击好像从来没减退过,他自己都说,是不是只要出现郭敬明三个字,大家就会怀疑。

同样没减退的是他应对这些声音的自我证明。

即使,证明到最后不会改变什么,但他依旧要行动。

或许,被质疑声一路追赶的小四,是想一次次地说明他从没放弃努力。

至于他这个人,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可以不喜欢,但要允许这样的存在。

诡辩奇才郭敬明是怎样炼成的?

你的青春时期都在看谁的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