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闢謠:鷹科動物都是肉食主義者?不,這種鷹科動物只吃骨頭

鷹是翱翔在天空中的“王者”,它們沒有天敵,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鷹在天空中的地位就像是獅子、老虎在陸地上的地位一樣。雖然,鷹科動物不是食肉目下的動物,但是它們大都是純正的肉食動物。而食肉動物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吃肉的動物,但在鷹科的成員中,有一位不吃肉,只吃骨頭。它就是胡兀鷲。

鷹科動物

許多人認為鷹科動物就是老鷹,其實這個說法比較的籠統。因為鷹科下有10個亞科、63個屬、236種不同的動物,而我們常說的老鷹不過是10個亞科中的其中一個-鷹亞科。

在鷹科動物的劃分上,基本遵循是體型以及形態的劃分原則,比如小的鷹科動物通常被稱為鷂和鳶,而中型的鷹科動物通常被稱為老鷹和鵟,大型的鷹科動物通常被稱為雕、鷲等等。

無論體型大小,所有的鷹科動物都是肉食動物,它們分佈於世界各地。通常情況下,鷹科的動物以小型的齧齒類動物、野兔、蛇類等體型較小的動物為食,一些大型的鷹也會捕殺中型的有蹄類動物,比如禿鷲、金雕就經常捕殺岩羊。

闢謠:鷹科動物都是肉食主義者?不,這種鷹科動物只吃骨頭

鷹科動物中的“另類”

鷹科下有10個不同的亞科,大部分的鷹科動物都有著尖利的爪子和喙,因此,大部分的鷹都具有自己捕獵的能力,就算是體型僅有30公分的雀鷹都有捕殺老鼠、野兔以及蛇類的能力。但是,在鷹科下,有一個比較“另類”的亞科-鷲亞科。

說到禿鷲亞科,許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禿鷲了。禿鷲是一種大型的猛禽,成年的禿鷲平均身長在1.1米左右,這在整個鷹科中,也屬於大型的動物了。但是奇怪的是,如此的龐然大物竟然是以腐肉為主食的動物。其實,禿鷲之所以吃腐肉,與它爪子的退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大部分的鷹科動物都是靠尖利的爪子抓取陸地上的獵物,而禿鷲相對短平的爪子並不適合抓取獵物。所以,在漫長的進化中,禿鷲趨於選擇競爭關係相對較少的腐肉為食。

禿鷲亞科下共分為8個屬15種不同的動物,其中有14種都是食腐動物,但是有一種,可以說是鷹科動物中“另類”中的“另類”。它不吃新鮮的肉,也不吃腐肉,而是吃骨頭。

闢謠:鷹科動物都是肉食主義者?不,這種鷹科動物只吃骨頭

禿鷲亞科中的“另類”

上面我們說過,禿鷲亞科下有15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分別是:

棕櫚鷲(Gypohierax angolensis)、胡兀鷲(Gypaetus barbatus)、白兀鷲(Neophron percnopterus)、冠兀鷲(Necrosyrtes monachus)、非洲白背兀鷲 (Gyps africanus)、白背兀鷲(Gyps bengalensis)、長喙兀鷲(Gyps indicus)、黑白兀鷲(Gyps rueppellii)、西域兀鷲(Gyps fulvus)、南非兀鷲(Gyps coprotheres)、禿鷲(Aegypius monachus)、肉垂禿鷲(Aegypius tracheliotus)、白頭禿鷲(Trigonoceps occipitalis)、黑兀鷲(Sarcogyps calvus)。

從上面的分類上看,禿鷲亞科成員的亞種分類也趨於地域化和形態化。(注:以上的兀同禿)

在所有的禿鷲亞科的成員中,有一種鷲不但不自己捕獵,而且連腐肉都不吃,只吃骨頭,它就是胡兀鷲(胡禿鷲)。

胡兀鷲是一種生活在歐洲和亞洲西北部的一種猛禽,尤其在歐洲的高山地區分佈較廣。但是正是這種比較廣的分佈和龐大的體型,讓人類把它當成了捕獵家畜的“罪魁禍首”。早在20世紀初,歐洲人大量的捕殺胡兀鷲,造成了胡兀鷲數量的急劇減少。而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胡禿鷲作為一種鷹類為人敬仰,所以並沒有出現濫殺的行為。

闢謠:鷹科動物都是肉食主義者?不,這種鷹科動物只吃骨頭

▲胡兀鷲

被人誤解的胡兀鷲

從外觀上看,胡兀鷲並不像禿鷲那樣頭部是沒有毛髮的,這正是被人誤解的主要原因。實際上的胡兀鷲即使遇到哺乳動物的屍體也是在一旁“傻傻” 的看著,至於捕獵,那更是少之又少。胡兀鷲的主要食物是動物的骨頭,當它發現動物屍體時,它會數次鎖定該區域,等到動物屍體被一些食腐動物吃光後,它的正餐來了。

此時的胡兀鷲會抓住一條腿骨飛上高空,然後在山上放下,骨頭重重的摔在岩石上,露出骨髓,此時的胡兀鷲會落到碎骨附近,連骨頭帶骨髓的吞下。這才是胡兀鷲的主要食物。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胡兀鷲90%的食物正是骨頭裡的骨髓。

根據胡兀鷲的解剖發現,胡兀鷲的食道內壁非常的粗糙,這也正是它吞下骨頭不被劃傷的主要原因。

闢謠:鷹科動物都是肉食主義者?不,這種鷹科動物只吃骨頭

▲叼著碎骨的胡兀鷲

人類向來就是習慣看事物的表面,而正是這種片面的看法,使得許多長相兇猛的動物遭到人的誤解而被殺。胡兀鷲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實際的它甚至連腐肉都不與其他動物搶。所以,只能說,被當做危害家畜的猛禽被殺的胡兀鷲太委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