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響水縣,面貌大改變,拆了運河收費站,農民集中住別墅

今天上午從濱海縣城騎行到響水縣陳家港鎮,來回114.9公里,早晨6點半出發,中午12點半回到濱海。

除了204國道騎行24公里,其餘都是騎的縣道和鄉間道路,從運河鎮右拐上304縣道,一路經過四套,五套,從六套左拐上204縣道,從跨瀋海高速大橋上騎過,又從青鹽高鐵高架橋下穿過,過了329省道,不遠就到了陳家港鎮。

一路騎來,顛覆了我對響水的幾十年固有認識,響水這個江蘇省的貧困縣變化太大了。

響水原來屬濱海縣,濱海人幾十年來流傳一句話”張黃六運天,界牌搭上大半邊”,意思是張集.黃圩.六套.運河.天場.界牌都是出名的貧困鄉。

1966年響水獲批單列成縣,縣城設響水口鎮,中山河北的張集.黃圩.六套.運河等鄉鎮連片貧困區都劃給了響水,為了扶持響水脫貧和快速發展,江蘇省曾將響水縣列為財政計劃單列縣。

改革開放以來,響水走上了快速發展的快車道,幾年沒去,這次親身體會,今非昔比,響水不再是鹽城人民心中的欠發達地區了,響水的生活,交通,住房,消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

響水東臨黃海,南與本市濱海縣隔一條中山河,北與連雲港市隔灌河相望,西與淮安市相鄰,三市交界地理位置成了響水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

瀋海高速穿境而過,響水境內有兩個入口。

青鹽高鐵南北貫穿,有響水縣高鐵站,目前有直達北京,濟南,青島的北上火車,明年就可直達上海,南方各地。

204國道,228國道兩條國道南北貫穿全縣。

326省道東西貫穿全縣,同國道一樣都是6車道。

縣道四通八達,最窄的204縣道也有2車道,水泥路面平坦光滑,機動車很少。304縣道,海七線比東北的102國道還要好,黑色路面雙車道,路邊綠化帶菊花盛開,太陽能路燈一根接一根自成風景。

204國道運河收費站已於去年拆除,原來的收費站主體建築成了服務區,響水人出行更方便,更經濟。

響水縣,面貌大改變,拆了運河收費站,農民集中住別墅

收費站成了服務區

2

農民住房大改善。

今天大多在邊遠農村縣道上騎行,一路上經過的都是過去的連片貧困區,過去的草房不見了,沿路的民房大多是2層樓房,琉璃瓦屋頂,彩色瓷磚牆體的3層別墅一座座,剎是好看,時不時路邊冒出來一片農民別墅群,粉牆黛瓦,十分壯觀。

響水縣,面貌大改變,拆了運河收費站,農民集中住別墅

響水縣,面貌大改變,拆了運河收費站,農民集中住別墅

農民的三層別墅

上了304縣道不遠,只見路邊一片連體別墅群一眼望不到邊,六間一幢的連體別墅,白牆黛瓦,主體建築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粉刷和小區綠化工程。停車上去看了工程告示欄,才知道這是五套村的農民集中居住點,安置村民481戶,佔地200畝,年底交付,農民新村的綠化率將達百分之三十八,這裡離瀋海高速入口只有600米,就在304縣道路邊。

問問當地村民,這房子農民都買得起嗎?大家告訴我:”買得起,舊房子拆遷抵面積,你舊房大可以住大點的,超過舊房面積1200元一平方,舊房子小可以選小一點的,面積有65至140平方米,4個套型,舊房小,經濟能力差的可以選小房型,反正家家住得起,國家有補助的”!

祖祖輩輩蝸居在草屋.平房的五套村農民即將全部住進聯體別墅,居住條件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響水縣,面貌大改變,拆了運河收費站,農民集中住別墅

五套村農民聯體別墅

3

響水農民消費水平明顯提高。

六套早就撤鄉成村,但六套街上依然商鋪林立,小街並沒有因撤鄉而衰敗,上午路過街上行人摩肩接鍾,十分熱鬧。

陳家港鎮賓館飯店一家連一家,大小超市.商店一家又一家,農貿市場規模超大,到處是海鮮,水產品攤位,生意都不錯,今年梭子蟹大豐收,半斤重的常州.南京30元一斤,這裡靠海邊65元一斤還很好賣,可見響水生活消費水平不低。

響水盛產淺水藕,杜仲,是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別看響水經濟總量在鹽城市不是太高,但響水只有60多萬人,去年人均GDP高於濱海和阜寧。

響水縣,面貌大改變,拆了運河收費站,農民集中住別墅

豐收在望

響水後來居上,厚積薄發,響水地處三市交界處,黃海之濱,願響水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奮發向前,再創輝煌。

頭條號/多多爺爺圖文,2019年10月19日20時草,10月21日6時頭條獨家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