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記錄西康教育歷史 見證雅安發展變遷

記錄西康教育歷史 見證雅安發展變遷

明德中學舊址,現為西康博物館

记录西康教育历史 见证雅安发展变迁

照片記錄明德中學過往

秋意濃濃,青衣江南岸,市區張家山上,深秋的暖陽照在綠樹成蔭的張家山公園內,不時有行人在小道上散步。

山頂上,一幢青灰磚瓦房巍然屹立。這是1939年孫明經拍過照的地方——私立明德初級中學(以下簡稱:“明德中學”),現為西康博物館。

如今,這座建築物已是全國第八批國保文物單位。

一脈書香 百年傳奇

青瓦灰磚,稜角分明的輪廓從綠樹叢中勾畫出來,斑駁的石牆和殘舊的木門,默默地佇立在秋陽中。即便鏽跡斑斑的門鎖,也透露著一絲悠久而古老的氣息。

“吱——嘎——”,推開厚重的大門,一根根堅挺的木質立柱,一根根筆直的房梁,一扇扇方格式的木窗,一道道木質的廊道欄杆,還有遮風擋雨百餘年的青瓦,述說著一代代仁人志士在此發奮求學的精神風貌。

西康博物館工作人員張豐盈告訴記者,“左聯”作家周文、中國空軍“四大飛行員”之一樂以琴等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

“明德中學是當時雅安最‘洋盤’的學校。”張豐盈說,1917年,來自美國哥倫比亞的教育博士施勉志在基督教浸禮會的資助下,在樹木蔥鬱的張家山興建明德中學。當時,明德中學是川康線上有名的好學校,雅安基督教友家庭,一些較為開明的鄉紳,還有做生意、開店鋪的富商們,以及地方政府中不少有背景的人物,都紛紛把子女送到這所“洋盤”的中學去讀書。

“在明德中學修建之前,洋人們已經在雅安市區的中大街和小北街的兩個地方建立了明德小學,但其規模遠遠比不上明德中學。”張豐盈說。

在明德中學辦學歷史上,不乏各種英雄、傳奇人物,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是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承載著關於明德中學那段輝煌的歲月。

1939年,明德中學迎來了攝影大師孫明經。當年,孫明經受西康省主席劉文輝邀請,遠赴雅安,拍攝了大量記錄雅安社會發展和人文風情的照片,這些照片如今已成為珍貴史料。

去年,曾在此讀過書的作家張澤石從北京來到雅安,重遊明德中學故地。

“在學校我們學英語、騎馬上學、林間讀書,琅琅的讀書聲傳得很遠……”在明德中學舊址,老人追溯起當年的場景,淚眼婆娑,滿目模糊,言語中透露出學生時代的至真至切。

抬頭凝望校園,老人感慨萬千。張澤石在《戰俘手記》一書中,曾深情回憶:“一個早上,我們班的英語老師——一個美國傳教士陪著老校長散步,聽著我在小樹林子裡大聲朗讀英語課文時停了下來。他們撥開樹叢站在我面前,英語老師扶著我的肩,用發音不準的漢語說:‘這是我班年紀最小最用功的學生。’老校長彎下腰,在我的光腦袋上敲了一下說:‘嗯,這裡面能裝下好多知識。小夥子好好學,長大當個科學家!’”

張澤石文中的“老校長”便是施勉志,美國哥倫比亞的教育博士,也是明德中學的創始人。

一個外國人,為何會到中國西南邊陲之地?

這得從19世紀說起。

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火驚醒了中國人的“舊夢”,清朝的國門被打開,西方的傳教士隨之湧入中國,基督教浸禮會就是其中一支。1889年,該會進入四川。

1922年,在基督教浸禮會的資助下,施勉志開始在樹木蔥鬱的張家山興建私立明德初級中學。

1941年,施勉志回到美國。離開了傳教士的“教會學校”,也隨即停辦,但張家山上的讀書聲,並未中斷。

據西康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明德中學的對面興建了一所中專技能學校,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舊址新貌

傳承歷史

時光如梭,歷史的餘韻在這裡刻下了一道道滄桑,歲月的車輪也把這裡碾進了人們記憶的相冊,但它卻依然不知疲憊地眷守著這片土地,證實著曾經輝煌而燦爛的時光,講述著一段榮辱興衰的悠久歷史。

昔日私立明德初級中學,如今西康博物館。

探尋文物歷史,其實也是記錄一座城市的歷史。在雅安,百年校園並不老態龍鍾,而是樂意與時代接軌。

後來,明德中學歷經重建加固維修煥發新生,變身為“西康博物館”,於2017年正式對外開放。從此,雅安市民多了一處長知識的好去處。

為何取名為“西康博物館”?我市曾是西康省省會,“西康”名稱最早見於清末代理川滇編務大臣傅嵩炑的奏摺——他寫到“查邊境乃古康地,其地在西,擬名曰‘西康’”。在祖國遼闊的版圖上,西康曾經是一個行政省,從1939年正式建成到1955年撤銷。曾經的西康省地處川西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是連接祖國內地與西藏、雲南等邊防要地的重要通道。它的成立,穩康安藏,鞏固國防,同時也作為大後方支持中國抗日戰爭。

如今的西康博物館內,陳列了大量西康省時期遺存,展示著一些雅安老照片,此外還有市區範圍內出土的各個朝代的珍貴文物。

“舊”資源被賦予“新”靈魂。

對於雅安百姓來說,張家山公園是隨時可以欣賞的風景,是健身休閒的長廊,而公園內的“西康博物館”則是群眾文化生活的又一新去處。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石雨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