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胡氏宗亲进来看看!胡氏祖训


胡氏宗亲进来看看!胡氏祖训


胡姓

姓是当今常见姓氏,读音作hú(ㄏㄨˊ),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舜帝后裔妫满早年被封于胡(今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称“胡公”,筑胡襄城,胡姓出自其早期封地胡襄。 河南、安徽、浙江、四川、山东、湖南、湖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0%。

胡氏图腾

胡氏宗亲进来看看!胡氏祖训


胡姓是盘古氏(伏羲氏)以葫芦为图腾的族称。胡由古和月组成。古像一个“葫芦”,“古”是在坛百家姓图腾的涵义(胡氏)(坛四周有水环绕)之上立竿(扶桑木)“十”,也就是后来的天干第-位“甲”,象征观测太阳,这种方法被共工氏、句芒(重)氏等继承,“月”即月亮。“胡”即观测日月运行。


胡氏始祖

胡氏宗亲进来看看!胡氏祖训


陈胡公,亦称胡公满、虞胡公,妫姓,有虞氏,名满,字少汤,舜帝之后,陶正遏父之子,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长女大姬嫁给舜帝之后的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奉祀舜帝。 妫满在位期间,修筑陈城,以抵御外敌入侵;以周朝的礼义德行教化百姓,使陈国成为礼仪之邦。妫满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位居十二大诸侯国之列。妫满死后,谥号胡公,为陈胡公。其子犀侯继位,为陈申公。陈胡公的后裔王莽称帝后,追尊陈胡公为陈胡王,庙号统祖。



胡氏祖训


戒忤逆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无论父母以及伯叔及堂从伯叔母敢干焉,即一切无服尊长。其有犯者,律以无敢慢人之道,亦不孝也。则如其服与罪之轻重而责之,或尊长有不是处,亦只宜向公理论,不得擅自殴辱以取戾。

戒奸淫

盖尝读奔奔疆疆之词,而窃叹召伯之烝室、姜之淫为已甚也,夫为鹑鹊之微犹知有别,奈何以人而不如鸟乎?我族清白传家,素嫺礼教,其有蹈此者是家门之蠹也,不论服之轻重,有无男女,悉令自尽,违者送官处死,奴仆犯主亦如之。若妇有外通逃走者,获即焚溺;其有实迹而未获者,出之;或其夫溺爱苟容,则逐之,不许入祠。风闻讹误者不究。

戒窃盗

《宝玉大弓麟经》特书其盗越人于货,《尚书》重志其憝,则夫窃盗者,固王法之所大禁也。族中有不肖子弟,或习为穿璧越墙、探囊胠箧以及持挺揭竿而悯不畏死者,即令自尽。并责其父兄,不许入祠。窝藏者即以其父兄之罪罪之,其有狗情回护者责之。若窃六畜五谷以及木植器皿等物,则计其赃之多寡而追还之,仍责之以戒其后。

戒赌博

赌博之徒始以贪心欲缠通天之带,继以报志并脱集翠之裘,卒也,一掷百万,孤注莫还,势迫力穷,流为匪类,又不但牧猪奴戏为足贻讥子陶公也。我族严禁赌博,更设缉赌人延村缉访,责以四十,罚以四金,唯所愿焉。其窝赌与知情不举者亦减其罪之半以罪之。

戒嫖荡

从来纵欲者未有不破家亡身者也。尝见少年子弟交结淫朋狎友,往来妓家娼室,羡池畔之鸳鸯。或忘技术爱花间之蛱蝶竞老柔乡,其后家有空囊身沾蛊疾,而当年青蛾皓齿之人曾未有过而问焉者,则何益矣。又况人之无良,乡党丑之,敢不耻乎?

戒侠党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侠之为害也更甚。以余所闻朱家郭解之流,其廉洁退让固有足称者至若豪暴之徒,宗疆比周,大则植党为奸,或萌畔乱;小则结朋作祟,任肆侵凌。强则硬作主张,遂酿数年之讼;弱则暗加唆使,致构两造之争。种种恶迹不可胜数。此固有关门户事,而不容不痛惩也。昔马伏波之诫其兄、子曰:“效季梁不得限为天下轻薄子”。呜呼,可不戒与?

戒酗酒

天著酒星地列酒郡,酒之由来尚矣,顾酒以陶情而已弗容过也。迩来纵酒者或终朝沉湎,号呼乱笾豆之文,且竟曰酕醄荒亡失事机之会罚以童羖何以应与?昔范鲁公之诗曰:“戒尔勿嗜酒,狂药非隹味,有以也夫。”

戒演戏

优孟衣冠祗堪快意,其实无益於人也,而世乃乐此不悛,不惟以有用之财委以无用之地,亦且荒废时事,耗损精神,或乘隙而便穿窬之计,或候间而开淫乱之媒,害不胜言。至若舞灯装会,亦戏类也,概弗擅兴。

戒游惰

昔陶侃为广州刺史,辄朝运百甓於斋外,暮运於斋内,诚谓优逸之不堪事也。夫侃犹如此,又况幺麽不及乎?侃而顾可惰其四肢,与今族中子弟生涯大抵非读即耕,而勤则颇多,惰者亦不少矣。讬会友以娱情。半以笑谈销白日,何蓬年以藉口,或悬耒稆度青春,其究也芹荒乎,泮菜满乎田,谁之咎也。

戒溺女

女子之生秉坤顺以配乾健者也,近世育男而溺女,岂女独非属毛而离裹耶?且父母生之,父母杀之,将天地好生之谓,何其伤之也,夫一蛰一蠕古人当不忍杀,而况其为己之所生,与犯者议处。

《温州灵昆胡氏祖训十戒》

斗狠

血气之刚,匹夫之勇,君子所轻,小人所重,砺瓜握拳,祸不旋踵,一旦失败,始悔以恐,知圣贤,道在垂拱。

鸦片

名曰桂声,毒俞狼虎,虎食骨肉,烟伤脏腑,财尽身危,死有遗辜,智者常然,况乃愚鲁,戒之戒之,民国之虏。

赌博

聚徒开入庄,严然上客,喝雉呼,各争红白,赢者不休,输卖田宅,一寒至此,贫病交迫,回念当年,悔之无及。

争讼

居家戒讼,明训在耳,比如交战,久战必死,无奈上场须遵正理,理正无虞,自有历史,虽即如此,安分最是。

游妓

恶首惟淫,况乃游妓,费财伤身,丧尽廉耻,带肉骷镂,西施亦死,人尽可夫,空伤荡子,家庭教育,不轻女碑。

胡氏起源

起源始祖

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封之于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镇),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后又封于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陈国,侯爵,以备三恪,又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谥号胡公,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胡母氏,得姓于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疆执政之时,距今有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周慎靓王姬定元年(公元前320年),齐宣王即位,其后封其弟田婴于毋仰(即母乡、古无盐邑,今山东东平),田婴后成为齐国的相国,遂“远本胡公,近取母邑”,立姓“胡毋”,其后裔子孙多有称胡毋氏者,繁衍发展成胡毋氏一族。胡毋氏的后裔族人在战国后期至秦、汉朝时期分衍为三个主要的姓氏支系,即胡毋氏(胡母氏)、胡仰氏、毋氏(母氏)。在秦朝时期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朝时期有胡母生、胡母班等等,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晋朝以后,胡母氏渐渐省文简化为单姓胡氏。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氏,因此复姓胡母氏所传日渐减少,这是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

源于姬姓:《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公元前763年,郑国恃强攻入胡国。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

源于归姓,出自商、周时期归夷族,属于以国名为氏。归胡国,史书又称妢胡国,故址在今颖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一带地区,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归姓诸侯国。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封伯、归伯),其氏族部落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今河南省漯河市东部一带地区建立了归胡国外,大部分归夷人不愿臣属于商王朝而继续向南迁徙,其中一支归夷人迁居于汝阴一带,并在该地区建立起妢胡国。在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妢胡之笴。妢胡,胡子之国,在楚旁。”说明妢胡国盛产“美笴”,就是用来制作箭杆的细木。在春秋末期,弱小的归胡国、妢胡国均被迫参加以楚国为首的诸侯联盟,结成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参加了楚国与吴国之间的“豫章之战”,结果,在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8年),楚昭王熊壬(熊轸)在“豫章之战”后的班师回程中,反而顺便吞并了同盟的归胡、妢胡这两个小国。归胡、妢胡两国被灭后,其国王族后裔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官吏胡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胡史,亦称簋史、胡簋史,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设施的官位,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簋史、胡簋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胡骑校尉,属于以因故改姓为氏。胡骑校尉,是西汉王朝汉武帝刘彻所设置的军队官职。汉武帝时期,胡骑校尉与长水校尉是汉武帝特设的职位,胡骑校尉专职掌管驻扎在池阳(今陕西咸阳)的胡骑军队,而长水校尉则专职掌管驻扎于长水与宣曲(今陕西关中)的乌桓人与胡人骑兵。胡骑校尉之职不常设,其职平时多由长水校尉兼任。由于胡骑校尉与长水校尉专职掌管“胡人”,因此多由骁勇剽悍而又忠诚大汉王朝的将领统辖,其中不乏归附汉朝的外族将领。在其军队将士中,多有以军队称制为姓氏者,称胡氏,例如后来著名的的护羌校尉胡畴便是。

源于改姓,其起源颇为传奇。当年,唐昭宗李晔因避朱温叛乱,被迫由长安迁都洛阳。他自知此去东都必死无疑,并将遭灭族之灾。便和皇后商量,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速速逃匿。果然,同年仲秋,朱温在洛阳指使属下追杀了李晔,又将其9个儿子缢死。胡三公很快逃回家乡徽州,住了下来。胡三公作为义父,精心抚养李氏皇家最后一丝血脉。为安全起见,他将“皇子"弃李姓改胡姓,并取名胡昌翼,后唐同光乙酉(925)胡昌翼以明经科及第,但胡昌翼知道身世后,决定再不踏进官场一步。他从此隐居,闭门专事经学研究,注有《周易专注》,人称“明经公"。 明经胡氏后人中,为官者少,大多以做学问和经商著称。最为知名者当数红顶商人胡雪岩、文化名人胡开文和胡适等。“明经胡”又称“李改胡”。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传播

舜帝后裔妫满早年被封于胡(今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称“胡公”,筑胡襄城,胡姓出自其早期封地胡襄。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氏望族。

汉朝时期,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境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即安定胡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

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氏遂迁入福建。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

人口分布

胡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在当今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三位,在台湾则排名在第三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七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1%左右。

当代胡姓的人口已近1400多万,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贵州、云南、江西、江苏、河南、重庆、山东,这七省又集中了35%。湖北为当代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胡姓总人口的10.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多胡姓的全局,突出鄂湘赣皖浙和川渝黔云两个胡姓高聚集中心。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胡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

胡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长江流域的云黔渝鄂湘赣浙沪八省市、四川大部、皖苏南部、福建大部、粤桂北部,胡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近3%,这部分面积仅覆盖了总国土面积的16.4%,而居住了大约60%的胡姓人群。在粤桂闽南部、台湾、海南、青海湖以东吉林以南的其他北方地区,胡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2%—1.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2.3%,居住了大约37%的胡姓人群。

胡氏文化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

淮阳郡:西汉汉高祖刘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淮西汉安定郡

阳),东汉朝章和二年乙酉(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陈州为淮阳郡。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国置郡,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县东南、

庐陵郡: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弋阳郡:隋置弋阳郡,武德三年改为光州,郡治在今河南省潢川县。

定城郡:郡治在今河南省信阳市。

堂号

安定堂:以望立堂,源出安定郡,始建于西汉。

三恪堂:始祖胡氍公。

淮阳堂:以望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亦称蔡州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义阳堂:以望立堂。

弋阳堂:以望立堂。

定城堂:以望立堂。

庐陵堂:庐陵堂胡氏的始迁祖是胡公霸,即胡杲。

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

绩溪堂:绩溪堂胡氏因为近代出了大学者胡适而斐声中外 。

胡氏宗亲进来看看!胡氏祖训

字辈排序

山东菏泽胡集镇胡氏字辈:(103世至117世)景忠金玉世,遵行孔孟道,效法唐虞德。

江西奉新胡氏字辈:“唐宋美名久著有虞盛德贻芳文章甲第继显道义真传蕃昌诚意正心本学修齐治平均良支分任在衍庆永远以绍书香”。

江西吉水西岭胡氏字辈:“吾祖肇伟基贤嗣诰广继诗书映伦理才华涣彩彰刚直弘扬远忠厚泰运升博爱劲震奋勋猷奕彪炳正仪来上国建策左良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