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1400年前的无名氏作,无一生僻字却句句让人不解,读懂后令人叫绝

曾有人戏言:“文坛写诗最多的不是写了4万多首的乾隆,而是一个叫无名氏的人。”虽然这话是戏谑之语,但也可见无名氏之作的数量是极庞大的。光是在《全唐诗》中,就有500多首无名氏之作,其中《哥舒歌》和《金缕衣》还被收入了《唐诗三百首》,成为了千古名作。

1400年前的无名氏作,无一生僻字却句句让人不解,读懂后令人叫绝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无名氏之作,来自隋代的《绵州巴歌》,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首曾流传在蜀地绵州的民谣,一般来说民谣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所以生命力不会太强,但这首民谣式的诗歌却能流传至今,原因就在于它写得既有趣又生动。全诗虽无一生僻字,却像一个谜语一样,初读句句让人不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它写的是什么:

《绵州巴歌》隋.无名氏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1400年前的无名氏作,无一生僻字却句句让人不解,读懂后令人叫绝

在看完这段文字后,大家能猜到诗写的到底是什么吗?答案是:瀑布。这是瀑布被写得最绝的一次。文坛有过不少咏瀑布诗,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徐凝的“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施肩吾的”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等等。这些唐诗经典虽然写得够惊艳,但与这首童谣相比,都少了些趣味。

1400年前的无名氏作,无一生僻字却句句让人不解,读懂后令人叫绝

作为一首民谣,它的抒写方式自然不会太讲究,但为了让吟唱时更有韵律,它对节奏的把握是相当不错的。诗的前4联每句都是3字成句,最后一联用5字结尾,读来是朗朗上口。而从字句的运用上来看,豆子、瓦鼓等常见事物的引入,也让全诗充满着生活气息。

诗的首句先写这条瀑布所在的地点,它挂在豆子山上,还没看见它就能听到它的声音,那流水声就像打鼓似的。顺着声音来到对面的扬平山,就能看到它溅起的水花,远远望去像天上撒下的白雨。这是诗的前12个字的意思,这两联看上去简单,其实言简义丰。它用一个极妙的比喻写出了瀑布声之大,而用“白雨“来形容水花则更是充满了诗意。

1400年前的无名氏作,无一生僻字却句句让人不解,读懂后令人叫绝

接下来的两联是面对瀑布,人们开始幻想着它的来源。由鼓声和天上来的白雨,他们想到这或许是龙女要出嫁了。她要为自己织出细绢,于是一织便织出了这条瀑布。这两联用神话故事入诗,丰富的想象令人眼前一亮,也让全诗充满着奇幻色彩。最后一联是点明瀑布的流向,玄武和罗江是绵州本地的两个县,这一句也从侧面道出了瀑布汇入江河后浩浩荡荡的声势。

1400年前的无名氏作,无一生僻字却句句让人不解,读懂后令人叫绝

纵观这首诗如果不看谜底,很难猜到写得是什么,毕竟又是豆子又是龙女。但看完解释后,又不得不为来自民间的想象力拍案叫绝,只能说高手在民间。更有意思的是,这首诗用蜀地方言(如今的四川话)读出来,会更为有趣,大家可以试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