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管住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群体,这个时期的老人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可能服用多种药物,加上高糖、高热量饮食摄入和体力活动减少,机体胰岛细胞功能相应下降,都有可能影响机体的糖代谢,对于这样的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呢?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老年糖尿病如何安全控制血糖?

1.饮食

老年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多数病情较轻,首先应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因老年人活动量相对减少,能量消耗少,饮食上与年轻人相比不太一样,总量应适当减少。忌食肥腻、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宜吃牛奶、蛋类、五谷杂粮,做到粗细粮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在血糖控制较好时,在两餐中间可吃少量含糖不高的水果,如苹果、梨、草莓、猕猴桃等。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2.运动

运动可提高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利于降血糖、降血脂。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提倡做适当的运动。散步是老年人最简单安全的运动,每天坚持散步,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也可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跳舞、打太极、羽毛球、快步走等运动。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3.药物

老年糖尿病首先是饮食和运动治疗,经饮食和运动调节仍不能达标的情况下,才采用口服降糖药。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首选不易导致低血糖的降糖药,如小剂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敏剂;避免选降糖作用强、易引起低血糖的格列本脲(优降糖),以免发生低血糖。对口服降糖药疗效降低、有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者,宜尽早改用胰岛素治疗。如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治疗,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肝肾损害。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4.避免发生低血糖

什么是低血糖?有什么报警信号?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胰岛素注射过多、吃的太少、误餐、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运动比平时多、空腹饮酒等容易发生低血糖。进餐前,剧烈运动后,胰岛素作用高峰期时,低血糖较为常见,有的还会在夜间睡眠中发生。低血糖的常见“报警”信号有出汗甚至大汗淋漓、心慌、手足发抖、紧张、急躁易怒、头晕头痛、饥饿等,有的病友对低血糖没有症状,感知不到身体的“报警”,因而风险增加。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使用降糖药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避免同类药物联用、重复用药;如有夜间低血糖,可在睡前进食少量糖果或饼干,有使用中效胰岛素的建议换成长效胰岛素。饮食上,要定时定量进餐,运动量增加的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随身携带糖块,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糖水(15g的糖)、糖块或饼干。服糖15分钟后测血糖,如血糖仍低于3.9mmol/L再次服糖水或糖块、含糖食物,不能改善应即送医院紧急处理。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阿卡波糖或米格列醇单用发生低血糖机率较低,当和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合用时可能发生低血糖。如是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或米格列醇)引起的低血糖应补充葡萄糖或蜂蜜等单糖,而此时食用蔗糖或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不能有效治疗低血糖,因α-糖苷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而降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5.戒烟

吸烟可引起肺功能下降和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吸烟,包括被动吸入二手烟,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6.不饮酒

饮酒可抑制糖异生,而容易引起低血糖,服用二甲双胍者有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饮酒还易发生血压血脂升高、脂肪肝、肝硬化。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7.目标

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并发症及预期寿命等,血糖控制标准比一般人群要宽,因过于要求低的目标值易发生低血糖,后果更为严重反而不利于治疗。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前提,要求空腹、餐前血糖和睡前血糖在5.0mmol/L以上,空腹血糖小于7.8 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即可。对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糖尿病者,糖化血红蛋白可在8-9%,同时注意降压和调脂综合治疗。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8.检查

加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体检。要常规检查血糖、尿糖,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和眼底检查,有高血压的还要定期测量血压。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糖尿病是个长期治疗过程,要坚持合理的饮食、运动治疗,用药不能随意增减,具体用药,应在医生面诊指导下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