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現階段手持一隻虧損超30%的股票,是否“越跌越買”來拉低成本?

一個股票虧30%,需要補倉拉低成本嗎?

如果買了一隻股票虧了30%,需要漲多少才能回本呢?答案可不是30%,而是42.8%。比如說你用10元買一隻股票,跌了30%,股價跌到7元了,如果這時股價重新漲30%,只到9.1元,你還是虧9%,股價需要漲42.8%你才能解套。因為基數的變化,套得越深,解套的難度越大,如果被套了50%,那麼需要漲100%才能解套,更別提賺錢了。

因而一隻股票虧了30%這後,要想盡快解套,確實需要加倉才行,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股票跌了30%後加倉後繼續下跌,那麼不但不能解套,還會虧得更多。要不要加倉,首先還是要先判斷趨勢,回顧一下2015年時的很多股票,到現在跌幅都在90%以上了。

先做一個假設,原價是100元,你買了1000股,那就是10萬元,當它跌到30%到70元的時候,你補倉1000股追加了7萬元,這時候你一共投入了17萬元,一共持有2000股,現在跌了90%,股價跌到10元,你的兩千股現在一定是2萬元,也就是說你在下跌了30%之後加倍補倉拿到現在,一共虧掉88.3%。那麼你說需不需要補倉?

所以說,這其實是一個開放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現階段手持一隻虧損超30%的股票,是否“越跌越買”來拉低成本?

什麼是倉位管理?

倉位是指投資人實有投資和實際投資資金的比例。列舉個例子:比如你有10萬用於投資,現用了4萬元買基金或股票,你的倉位是40%。如你全買了基金或股票,你就滿倉了。如你全部贖回基金賣出股票,你就空倉了。

能根據市場的變化來控制自己的倉位,是炒股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如果不會控制倉位,就像打仗沒有後備部隊一樣,會很被動。總的來說倉位管理就投資者覺得後面的行情上漲的概率有幾成,就留下多少比例的倉位。

倉位管理的原則

不同的策略下,倉位管理的方法還是有差別的,但是2個基礎的原則是雷打不動的。

1,永遠不要滿倉梭一隻股票,分散持倉,分批買入才安全。

如果你一次性滿倉一隻股票收益的確不錯,但如果翻車,造成的損失可就不是漲一點點才能回本的了,虧20%你需要漲25%才能補回來,虧50%就要100% 了,虧到75%就要三倍了。如果分散投資之後要一下子虧很多是很小概率的,但如果你單買一隻股票,那就只能望洋興嘆了,只有通過分散持倉才能降低暴雷風險,通過分批買入確認趨勢加大勝率。

2,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倉位。

倉位管理最大的意義就是給了我們一套可以和風險博弈的工具,行情不好的時候,看不清楚方向的時候都可以選擇輕倉,即便是連著暴雷,也可以把損失降到最小。相對的在行情好的時候再去選擇重倉,把利潤最大化,這樣的一減一增才能獨善其身。

倉位管理的6個黃金守則。

1. 隔離風險

怎麼隔離呢?其實就是我們已經聽膩的“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在這裡呢,隔離是將投資的錢和家庭資產分開管理。具體操作就是可以做兩個“賬戶”(結合自己的情況有時候可以是好幾個,比如子女教育資金又另外做一個),重點就是要將投資的資金和用於家庭生活,比如衣食住行、養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錢分開來管理。

這樣的好處就是,及時萬一投資虧損很嚴重,也不會對家庭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2. 不要滿倉

滿倉的風險是我們一直在說的,很多人滿倉其實只是在賭,在押寶,押中了的確可以大賺一筆,但是萬一押錯了呢?那就是滿盤皆輸了!所以要學會分批建倉,以及不要把所有錢都投在一隻或者一類股票上。尤其一些種類的股票具有行業特徵或者很容易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波動很大,當你全買到這類股票時,行情不好那就所有的股票都可能下跌,風險太大了。分散投資才是股市生存之道。

現階段手持一隻虧損超30%的股票,是否“越跌越買”來拉低成本?

3. 適時止損

如果把投資行為看做是開開車,那麼止損就像是投資的安全帶,關鍵時刻是可以“救命”的。股價下跌時,很多散戶總是抱著不賣就不是真的虧損這樣的心態,捂在手中不願割肉,最後眼睜睜地看著本金在不斷縮水,最後實在承受不了才殺跌出局,損失慘重。其實正確的做法是開始投資的時候,就給自己設一個止損點,當達到這條線時,就要果斷的賣出,損失一點保護本金,總比最後被深套要好。

4. 熊市不要輕易空倉

上面我們講了止損,是投資中保護本金的一種策略。但是又的投資者又過於膽小,在熊市來了時候就遠離股票、熟不知這時正是投資的好時刻,因為很多股票都處於低估階段。但是也要注意一點,即使熊市裡可以找到很多好的投資機會,但是也要注意不要重倉,還是建議分批建倉。

5. 嚴守紀律

這裡的紀律是指自己為投資設置的紀律,包括建倉的比例、止盈止損等等,不要用自己的主觀意志去幹擾自己的操作行為。

6. 不要停止學習

很多散戶之所以不斷虧損,就是因為對股票沒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只是跟風操作。就連股神巴菲特也學習借鑑了格雷厄姆、凱恩斯、費雪等眾多投資高手的投資理念精髓後,才成為一代股神的。因此只有不斷地學習相關的知識,博採眾長,集思廣益,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才能讓自己的股市中收穫更多。

常用的倉位管理方法有三種,即矩形倉位管理法、漏斗型倉位管理法及金字塔型管理法。

(1)矩形倉位管理法

初次建立倉位時,可使用佔據總資金量較少比例的資金,假設股票市場行情朝相反反向發展,則可逐步減倉,以降低整體平均持股成本。每次加倉都應遵循初次減倉時的比例,多次加倉後,其形狀就如矩形,因而被稱為矩形倉位管理法。如圖2所示。

現階段手持一隻虧損超30%的股票,是否“越跌越買”來拉低成本?

圖1 矩形倉位管理法

優點:每次加倉都會增加整體持倉成本,可以共同承擔風險,如果判斷準確,就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缺點:剛開始,持倉成本會增速較快,易陷入被動局面,而越往後成本攤薄速度越來越慢,較易被套牢。

(2)漏斗形倉位管理法

初次建倉時資金量較少,倉位較輕,如果股價走勢朝著相反方向,則可分批多次建倉,攤低持股成本,加倉資金所佔據的比例越來越大,因而形成一種下方小上方大的漏斗形態,稱為漏斗形倉位管理法,如圖3-3所示。

現階段手持一隻虧損超30%的股票,是否“越跌越買”來拉低成本?

圖2 漏斗形倉位管理法

優點:這種方法風險較小,攤低成本速度較快,贏利空間大小與漏斗高低有很大的關係。

缺點:對投資者看盤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很高,一旦方向判斷失誤,則無法獲利出局,尤其是後期,倉位越來越重,嚴重影響到資金的週轉。

(3) 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

與漏斗形倉位管理法相反,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初次建倉時資金量佔據投資整體資金量的比例較大,如果股價走勢朝著相反方向,則可分批多次建倉,攤低持股成本,加倉資金所佔據的比例越來越小,最終呈現一個下方大上方小的金字塔形態,因而被稱為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如圖3所示。

現階段手持一隻虧損超30%的股票,是否“越跌越買”來拉低成本?

圖3 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

優點:在判斷行情時,可根據勝率來決定初次建倉的資金量,通常勝率越高,則倉位越高,這種方法降低了投資風險,獲利可能性很高。

缺點:初次建倉倉位很重,對投資者的看盤能力、分析能力等要求很高,如果是處於震盪市中,則獲利難度很高。

股票投資風險控制

根據市場環境,投資者要重點掌握好以下幾種風險控制:

一要控制資金投入比例。在行情初期,不宜重倉操作。在漲勢初期,最適合的資金投入比例為30%。這種資金投入比例適合於空倉或者淺套的投資者採用,對於重倉套牢的投資者而言,應該放棄短線機會,將有限的剩餘資金用於長遠規劃。

二是適可而止的投資原則。在市場整體趨勢向好之際,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忘記了風險而隨意追高。股市風險不僅存在於熊市中,在牛市行情中也一樣有風險。如果不注意,即使是上漲行情也同樣會虧損。

第三,選股要回避"險礁暗灘"。碰上"險礁暗灘"就要"翻船",股市的"險礁暗灘"是指被基金等機構重倉持有、漲幅巨大的"新莊股",如近期的有色金屬股。其次,問題股、鉅虧股、戴帽戴星股。不可否認,這類個股中蘊含有暴利的機會,但投資者要認識到,這種短線機會往往不是投資者可以隨便參與的,萬一投資失誤,就將損失慘重。

第四,分散投資,規避市場非系統性風險。當然,分散投資要適度,持有股票種類數過多時,風險將不會繼續降低,反而會使收益減少。

第五,克服暴利思維。有的投資者喜歡追求暴利,行情走好時總是一味地幻想大牛市來臨,將每一次反彈都幻想成反轉,不願參與利潤不大的波段操作或滾動式操作,而是熱衷於追漲翻番暴漲股,總是希望憑藉炒一兩隻股就能發家致富。願望雖然是好的,但追漲殺跌地結果卻是所獲無幾。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對股市投資情報有所感興趣請關注本頭條號,或者想了解更多的股市投資經驗及技巧,可關注公眾號財經界王者 (ak91828), 免費分享炒股經驗。

聲明:以上文章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