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向中國歷史考古學界拋磚:論“石峁遺址”即“林氏國”

石峁遺址,距今約4300-4000年,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本文末附有一些簡介,有關詳細資料讀者可以自行查找。

向中國歷史考古學界拋磚:論“石峁遺址”即“林氏國”

遺址鳥瞰

由於遺址內並未發現文字,所以只能推測其名稱及歷史。於是有專家比如沈長雲教授把這裡與黃帝聯繫上了。然而反對的聲音比如陳民鎮教授顯然理由更為充足,《竹書紀年》引《路史 發揮》說“黃帝至禹,為世三十”。可見黃帝要比大禹早900年甚至上千年。也就是說黃帝最晚也在公元前2900年左右的時代,距今近5000年。而字耕農認為黃帝即龍山文化的開創者,詳見本號前文。石峁遺址比黃帝晚了七八百年至一千年,根本不是同一個時代。那麼石峁遺址到底在文獻中有沒有線索呢?

筆者研究發現,文獻的幾條記載與石峁遺址大有關係。最初的線索來自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春秋圖、戰國圖都在榆林一帶標明:林胡(林人)。林胡被趙將李牧擊降,其地戰國後為趙之榆中。後併入秦,屬上郡。夏、商、西周三代地圖該地都未標名稱,是不是說林人是春秋時代才出現的?答案是否定的,其實林人很早就有了。

向中國歷史考古學界拋磚:論“石峁遺址”即“林氏國”

鷹鉤鼻的造型,充分說明該部族鷹的崇拜,叢林狩獵民族的特徵

以下是一些古代文獻中的線索——

《逸周書》中多處提及——

其一,《史記解》:召遠不親者危。昔有林氏召離(即驪)戎之君而朝之,至而不禮,留而弗親,驪戎逃而去之,林氏誅之,天下叛林氏。

【按,有人認為林氏為《左傳 襄公十四年》之棫林,在涇陽縣一帶,當年秦晉交兵之處,的確靠近驪山的驪戎。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此處前文“召遠”一詞,就是說驪山距離林氏並不近,而是遠。所以驪戎近處的棫林應該排除掉。而且能夠讓天下叛之,可見是一方大國。石峁遺址考古發現及研究表明,該城(國)在當時顯然屬於實力雄厚的大國。時代當在周先,即商代、夏代甚至更早。】

其二,《史記解》:犯難爭權,疑者死。昔有林氏、上衡氏爭權,林氏再戰而弗勝,上衡氏偽義弗克,俱身死國亡。

【按,上衡氏應指今榆林橫山一帶,因其近旁之山名橫山,後來橫山區縣名最初即得自此山。況且此地在戰國時候先後屬於魏國和秦國,屬於魏國上郡。上郡之名疑與上衡有關。橫山與石峁遺址均屬今榆林市。時代當在周先,即商代、夏代甚至更早。至於為什麼叫上衡,可能是為了和南嶽衡山等以“衡”為名的地方進行區別。北上南下,稱北方的衡山為上衡是合理的。橫是衡的後起字,上衡後來就被稱為橫山。】

《管子 輕重戊》:公問於管子曰:“吾欲制衡山之術,為之奈何?”管子對曰:“公其令人貴買衡山之械器而賣之。燕、代必從公而買之,秦、趙聞之,必與公爭之。……燕、代、秦、趙即引其使而歸。衡山械器盡,魯(筆者注:魯應為秦,根據前文,與魯無關)削衡山之南,齊(應為趙)削衡山之北。內自量無械器以應二敵,即奉國而歸齊矣。

【按,山東的齊國與陝北的衡山國進行貿易,中間經過河北山西的燕、代、趙(當時是晉國,趙為其權臣,尤其是封地靠北,地近石峁)秦在關中,與衡山也有貿易間的相互影響,可見齊桓公時代,該國存在。】

向中國歷史考古學界拋磚:論“石峁遺址”即“林氏國”

石雕人像

其三,《王會解》:史林以尊耳。尊耳者身若虎豹,尾長三尺其身,食虎豹。

【按,史林或作央林、英林。根據石峁遺址考古發現的大型陶鷹以及玉雕人頭像刻意誇張的鷹鉤鼻看,央林、英林即“應林”,指以鷹為圖騰的林人。該部族並非農耕民族,也並非某些專家說的草原民族、遊牧民族,而是典型的叢林狩獵民族。

向中國歷史考古學界拋磚:論“石峁遺址”即“林氏國”

最初發現的無頭陶塑鷹造型,無實用價值,體積巨大,說明為崇拜的圖騰

該陶鷹最初發現時頭部缺失,後來發現頭部後綴補完整。

向中國歷史考古學界拋磚:論“石峁遺址”即“林氏國”

後來果然發現了頭部,拼接成功。巨鷹,圖騰,英、應、鷹林氏

西周時候河南平頂山也有一個諸侯國叫應國,也以鷹為圖騰和國名。其實這個應國在商代就有,大概與商同期滅亡,其地被周王朝分封給周族子弟。

尊耳即《詩經 召南》“騶虞”篇所指,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珍稀動物。尾巴和身體一樣長甚至更長的白虎,不吃活物,只吃死去動物的屍體。這種林氏特產的瑞獸當時天下聞名。】

《淮南子 道應訓》: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騶虞……,以獻於紂。

【按,可見商末該國依然存在,只是從石峁梁遷走,仍然在榆林附近一帶。當時此地林木茂密,適宜人類生存。可見該“林人”為叢林狩獵民族。到了蒙恬北逐匈奴修築長城才開始大規模破壞這裡的森林和環境。詳見劉明光《中國自然地理圖集》第188頁。】

《史記解》一篇作於穆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952年。集註引唐大沛語“篇中所舉亡國者二十有八,皆在唐虞夏商之世”,這話是可信的。

《尚書大傳》也有類似的內容:散宜生之於陵氏取怪獸。【按,與上文所言為一事,於陵氏即央林氏、英林氏、應林氏之轉音。】

《山海經 海內北經》: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

【按,騶吾即騶虞。此地位置也與石峁大致相合。然而未說明時代。】

據孟世凱《甲骨學辭典》第333頁,林:地名或某地樹林。武丁時期卜辭有:呼取女,呼取女於林,二告。(《合》9741正)【按,此“林”地,很可能就是上文所云之林氏。其實,此“林”解釋為“某地樹林”是不通的,因為樹林是很多的,四面八方都有。而且“取女”是正式迎娶,不是抓人的“執”。所以只能解釋為專有名稱即具體一個叫“林”的地方,即林氏。可見殷商武丁時期,林氏存在。】

向中國歷史考古學界拋磚:論“石峁遺址”即“林氏國”

從以上資料可以得到一個大概的輪廓:林氏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在石峁一帶築城立國。夏朝初年,林氏國因為殺了驪戎之君引發天下的討伐,近旁榆林橫山區的上衡氏與林氏激戰,兩敗俱傷,林氏(城)破君死。其民仍居於此區域一帶綿延不絕(也許另外築城,有待考古發現),上述文獻多有記載。後來直至降於胡服騎射後崛起的趙國,最後併入於秦帝國版圖。

向中國歷史考古學界拋磚:論“石峁遺址”即“林氏國”

榆林今景

綜上,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石峁遺址就是上述文獻所說的林氏、林氏國、央林氏、英林氏。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林人或林胡。近旁榆林橫山區一帶還應當可以去尋找發現同期滅亡的“上衡氏”遺址,估計規模也與石峁遺址接近,而且其民似乎更工於機巧,其器物應當比石峁更加精美。

2019年2月12日 字耕農 於廣州番禺

2019年9月18日 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