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崇祯南迁,南方会拥立他吗?

张夫贞


如果从表面上看,崇祯在煤山上吊的时候,明朝的局面要比宋朝好很多。除了华北地区之外,南方还有大量的军队,尤其是左良玉、黄得功、刘泽清的军队,都还比较完整,规模也不小。而且,南京有完整的朝廷机构,只要崇祯去坐镇,就可以稳住局面,起码保住半壁江山没什么问题。这都是宋高宗南渡时候所没有的条件。

但稍微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崇祯时期,外有后金,内有闯献,折腾了很长时间,朝廷的权威就在这个折腾的过程中慢慢消耗。李自成最后一次从襄阳出发,在攻占洛阳之后,先北上进攻大同,然后再向东朝北京进攻,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尤其是掩护北京西北方向的大同宣府,没有抵抗就直接投降,让北京的西北门户大开。

这就说明,这时候各地的军队已经不再忠于朝廷和崇祯了。各地的将领和官员们也都知道,明朝灭亡是早晚的事,他们在心理上早都已经不再忠于明朝和崇祯了,所以他们投降起来心理上毫无负担。没有投降不投降的问题,只有对谁投降的问题,以及投降了能不能得到更好的待遇的问题。所以,李自成来了,他们投降李自成,清军来了,他们投降清军,显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南方的明军和官员也是这个状态。比如沿江四镇的将领们,左良玉、黄得功、刘泽清这种人,他们完全是明朝用巨大的财政负担养起来的,目的是让他们协助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但越到后来,他们就越是万寇自重,在进攻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时候出工不出力,以保存实力为首要目标,生怕自己的实力受损。

一开始,万寇自重还只是因为他们怕真的没有了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就没有用了,在朝廷和崇祯的心目中地位会下降。而到后来,这就是一种明朝的船还没沉,老鼠都开始准备跳船的心态。因为他们都觉得明朝这条大船已经快要沉了,所以都要保留实力,给自己准备后路,以免明朝的船沉的时候,他们也跟着一起殉葬。

这在任何朝代的末期,都是一种普遍的状态。明朝如此,宋朝也是如此。南宋在灭亡之前,蒙古反复进攻襄阳,意义也就在这里。因为襄阳这时候不仅是军事和战略上的要点,更是南宋抵抗蒙古的抵抗意志,只要攻破襄阳,整个南宋的抵抗意志就瓦解了。每个王朝的晚期都有这种把整个抵抗意志都集中在上面的军事要点,一旦被攻破,就会全线崩溃。

襄阳被攻破,整个南宋就再未能组织其有效的抵抗。蒙古军队到达临安城下的时候,南宋不仅已经军队没有战斗意志和战斗决心,官员也一样,早都跑完了。谢太后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对策,半天了也没人来,谢太后就很沮丧的说,我家三百年来待士不薄,现在到了危难之际,居然没有一个忠臣了。崇祯在北京城破之前,也遇到了这种场面。

而且,崇祯在北京就一直没有处理好阉党和东林党党争的问题,才导致朝廷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他本人也被东林党的舆论所绑架,结果李自成来了,那些口头上的东林党率先投降。这时候南方的情况也一样,南京的官员们也仍然是分成阉党和东林党,而且都有各自的势力和支持者。比如钱谦益,在当时算是江南文士领袖,也是东林党领袖,也唱了很多高调,但清军来了,他率先投降,别人还没剃头,他就先剃了。

每个朝代经历了初期的创业期之后,既得利益阶层就会开始逐步固化,并分化、重组、勾结、斗争,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都包裹进去,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会演化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有些朝代发现了这些问题,试图进行改革,基本上都失败了,成功的极少。有些朝代发现了也无动于衷,继续混吃等死。

既然自我改革改不动,最后就只能从外部改革。宋朝、明朝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内部需要改革,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自我改革改不了既有的既得利益集团,最后是金军南下,打进开封,整个利益集团都变成了俘虏,新党和旧党都变成了金军眼里的肥猪。但也正是因为金军把之前需要改革的既得利益网络完全摧毁了,宋高宗才能重建一个新的体系,来维持统治。

李自成虽然打进了北京,但是江南地区始终没有受到战火波及,原有的既得利益阶层的结构和网络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比较完整,内部改革是很难真正打破这个网络的。在这个意义上,就算是崇祯能够逃到南京,另立朝廷,也很难打破南方当时的军事和政治利益集团网络,反而有可能变成这些势力的傀儡。除非李自成或者清军先扫荡一遍,彻底摧毁这个网络,崇祯再来重建,才有可能重新焕发活力和生机。


萧武


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答案肯定是拥立!因为没人敢不拥立。


明朝是一个中央集权、君主集权高度发达的朝代,纵观整个明朝,没有一个人敢造反,也没有一个皇上约束不了手下任何一个臣子,哪怕是到了明朝末年,国家已经破败不堪,崇祯一道圣旨,仍然想杀谁杀谁。也就是说这套完整的体制决定没有人敢不服从皇上。这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如果崇祯南下,明朝能不能有救。

崇祯


我们通过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并享国100多年和明朝灭亡后南明建立却很快灭亡来说明如果崇祯南迁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宋金南北对峙。


一、宋徽宗的九子康王赵构逃到南方后,一个有效的政权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南方其实一直处于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下,后来金兵南下,赵构就逃到海上,南方的局势一度混乱不堪。幸亏韩世忠黄天荡一战,金兵北返,从此直到金国灭亡,再也没有南下。而赵构也逐渐建立健全中央政府,局势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二、明朝灭亡前夕,有人建议崇祯南迁,或者至少把太子送到南京,这样万一北京不保,南方的中央政府可以迅速运转起来。由于明朝始终以宋朝为教训,凡事都跟宋朝反着来,不和亲,不纳贡,不迁都,不谈判,所以明朝被后人认为非常有骨气。但事实证明,骨气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有正面作用的。如果当年崇祯能突破这一点和后金谈判,送些钱粮给后金,稳定好局势,然后集中兵力对付关内的农民军,那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被剿杀也是指日可待。待关内稳定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后金,即使不能歼灭后金,但保全国家甚至逐步收复辽东都是可以的,这是正确的计划,可是骨气二字害了崇祯和整个明朝。

靖康之变


好了,扯远了,继续回来。崇祯死后,南方经过讨论,迅速拥立福王为弘光帝,但这个是党派之争不和的产物,所以本身就难以做到团结一致,只是形式上还是统一了。可是此时南明军阀做大,等到李自成跑到湖北,清兵南下时,左良玉、江北四镇纷纷投降,南明立刻就土崩瓦解,这时没有一个核心人物可以统领天下,所以先后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出现了绍武、隆武、永历等政权,而且一度出现互相争正统甚至出兵攻打这样的局面,这样大大削弱了南明自身的实力,也让清兵南下更加容易。


综合以上部分我们来对比:

1.宋代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原逊于明代。

2.北宋灭亡时,太上皇、皇帝、太子等人被一窝端,只剩下一个不受待见的康王赵构,而明朝灭亡前大臣劝崇祯南迁或让太子朱慈烺到南京监国。

3.金兵南下时南方处于混乱状态,无政府状态,而明朝灭亡时南方毫发未损,而且在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

满清骑兵


就这三点来看,明朝灭亡时无论哪一点都远强于北宋灭亡时,如果崇祯南下或让太子到南京监国,那么整个南方明朝就有一个完整的政权中心,人心巩固、团结,政令有效执行,军队统一指挥,将领不敢跋扈,其他的王爷也绝对不敢轻易称帝,这样整个在南方会形成一个统一而有效的中央政府,形势远好于北宋,可惜啊。


之后,清兵南下,左良玉部、江北四镇全部投降,随后明朝土崩瓦解,清人剃发易服,不从者皆杀,从此,我们完全进入了一个只能做奴才,甚至做奴才而不得的朝代!


真历史


罗永浩的,罗辑思维,崇祯为什么跑不了有精辟的回答。我拿还记得的说下,

1.从孙传庭败亡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有半年时间崇祯确实想过跑也有大臣上书迁都。南明为了争正统几个王爷打成一片,崇祯没有这个问题,南京六部是一套完整班子可以立即投入运转比南宋赵构强的多。

2.崇祯极度刚愎自用,任期内杀了多少督师,大学士,拿罗胖的话说陪领导吃完饭想请领导洗个桑拿,领导虽然很想去,但多半还会推脱,作为下属需要的是不停的委婉劝说,领导才半推半就的从了。而崇祯呢,是饭吃了桑拿半推半就洗了,第二天就通知纪检这个下属是个贪污饭给我拿下。迁都逃亡抛弃宗庙是十分丢人的一件事,到最后,大臣们没有一个愿意主动提出来,得了,今我提出来回头找我秋后算账,要跑您自个提。就这样时间就在这推诿扯皮中耗尽。

3.前面说过,也有心腹秘密和崇祯提出以去山东给孔圣人进香的名义南下,半路由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派人保护接到南京,崇祯也首肯,但出京需要另募精兵保护,需要崇祯从内库出钱,崇祯当时就不愿意了,说找户部要钱去,当时的境况户部那还有钱,您看到这时候崇祯还这样扣门。

4.狼来了喊的次数太多了,终明一朝天子守国门。北京被围过很多次,尤其崇祯一朝,满清鞑子数次从北古口入关在山西河北山东数省大肆掳掠财富人口。袁崇焕就是以救援北京不及时为借口被凌迟的。但数次被围均转危为安,大臣和崇祯帝确没分析清楚今时不同往日,大明朝在北方的统治已经糜烂不堪,到了崩溃边缘。

5.崇祯还有最后一支底牌,驻扎在山海关由吴三桂统领关宁铁骑,殊不知这支耗费了明末最后一丝元气供养的军队,早已成了边镇军方将领的私兵,有奶便是娘,朝廷还供养着他们时候,那就是朝廷军队,实际上李自成兵临北京,吴三桂根本就是按兵不动。说什么为了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纯属文人胡说八道,这老小子早和多尔衮勾勾搭搭了。一片石大战十七世纪东亚最强大三支军队,主力由反叛的明西北边军组成的李自成军队,吴三桂指挥的所谓关宁铁骑,多尔衮指挥的满清八骑。吴三桂被李自成杀得节节败退即将崩溃时,一声辫子兵来了!!奠定了满清两百多年的国运!!


飞马84509264


朱由检南迁的话,他们当然会拥护他,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关键在于他是否有那个力挽狂澜的能力。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京师之时,朱由检自己苦哈哈地去了煤山,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是,当时的局势对于朱由检而言真的已经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吗?显然还没有到这个地步,朱由检完全可以采纳朝臣的建议南迁,然后在南京继续撑起明朝的旗帜。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的时候,赵构手里的牌还不如朱由检,可也一样撑起了南宋,南宋仍然存续了149年。

倘若朱由检选择南迁的话,即便撑不了那么久,可是再撑个十几二十年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若是他足够有能力的话,弄出一个所谓的“中兴”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时南边还一片歌舞升平,经济实力还在,军队也还算完备,这是朱由检手上所掌握着的底牌。

朱由检手头最缺的是什么?是钱,他一度“穷”得要低头向朝中的官员伸手借钱,只可惜朝臣并不买他的账。

借钱?没有。

他之所以这么穷,实则是因为钱多数进了以东林党人为首的士绅地主阶级,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田产和人口隐匿不报,导致了明朝政府所受到的田赋少之又少,商业税也是如此。

收不到税,哪来的财政收入?

所以,对于当时的朱由检来说,重中之重是将财权夺回自己的手中,不能继续任由士绅地主阶级把控,这得下百分之一百的决心和狠心。

只要朱由检在南迁之后,他能够意识到财权对皇权的重要性,发狠将财权夺回来,然后依靠财力整顿军备,再以军队为后盾整顿吏治,软实力、硬实力一块发展的话,他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只可惜朱由检的能力实在支撑不起他想要力挽狂澜的雄心壮志,他虽然有雄心,奈何却无雄才伟略。

朱由检自从接手了明朝之后,确实一直很想力挽狂澜,一直很想带领明朝走出困境,乃至于重回巅峰。

可是,他没那个能力呀!

他是足够勤奋,说他宵衣旰食也不为过,可是治国之道绝不仅仅在于勤奋二字,尤其是临近乱世的时候,只有勤奋而无智谋韬略的话,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朱由检既不懂制衡之道,也不懂用人之道,既没有帝王魄力,也没有帝王胸襟,除了弄出勤政这个空壳之外,几乎一无是处。

让他力挽狂澜?

他不仅挽不了,还会让狂澜来得更猛,倒得更快,他的存在只会起到反作用。

朱由检的制衡之道和用人之道,简直是小学没毕业的水平,应该怎么制衡,应该怎么用人,他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一窍不通。

他铲除魏忠贤可以,他用东林也没事,可问题在于如果铲除了魏忠贤之后,只用一个东林的话,谁来制衡东林?

没人制衡东林的话,东林一旦掌权,他们势必会逐渐脱离朱由检的掌控,甚至于发过来掣肘朱由检这个皇帝。

他用人也很有意思,谁有没有才能,他不知道,反正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信,于是用起人来就感觉是全凭喜好。

今天看谁顺眼就重用谁,等到明天突然看不顺眼了,又一巴掌直接拍过去,打一巴掌还是轻的,重则要了别人的脑袋。

他的这个用人方式越往后越极端,几乎已经到了用谁就疑谁的地步。

朱由检作为一个皇帝,没有一点帝王魄力的话,也是一个颇为致命的缺点,这意味着他没有主见和决断力。

东林说什么,他信什么。

哪怕是他讨厌得咬牙切齿的所谓魏阉余孽,还是一个从后金逃回来的宦官,说袁崇焕通敌,然后他便气呼呼地拿下袁崇焕了。

他问朝臣借钱的时候,朝臣说不借,他就没辙了,换成一个有魄力的皇帝还不直接把刀架到他们的脖子上?

有些时候,有些人,该杀就杀。

朱由检是一个身处于末世的皇帝,不是什么太平皇帝,处理事情的时候就得果决,甚至是狠辣,不能优柔寡断,也不能妇人之仁,更不能像朱由检这样当个懦夫。

所以,朱由检即使逃到了南边,即使受到了军民的拥护,凭他“一无是处”的本事等待他的也是失败。

既是趋势使然,也是能力使然。


宁糊涂


崇祯皇帝南迁,对历史不会有什么重大影响。因为只有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而崇祯皇帝早已把枪杆子弄丢了。

崇祯十七年,在中国的历史疆域上,最少也有二百万条枪杆子。但是崇祯皇帝能抓住几条枪杆子呢?实在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当时天下有六大军事集团:

第一大的军事集团是满清军事集团,占据东北地区。

第二大的军事集团是李自成军事集团,占据华北地区。

第三大的军事集团是张献忠军事集团,占据西南地区。

第四大的军事集团是左良玉军事集团,占据长江中游地区。

第五大的军事集团是江北四镇军事集团,占据着江淮地区。

第六大的军事集团是郑芝龙军事集团,当时占据着东南地区。

这六大军事集团的总兵力加起来,保守估计也得有二百万以上,整个天下基本上已经被这六大军事集团瓜分了。南明皇帝高高在上,自然无法控制这些枪杆子,也无法控制他们军事力力量覆盖下的地区,崇祯皇帝就算南迁,也是一样的结局。

总的来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崇祯皇帝手里还有一枝能拿出手的、而且他真正能控制的军队吗?没有了!

在孙传庭死前,崇祯还拥有一定的资本,可就这么点资本想翻盘,难度也太大了。但在孙传庭死后,崇祯就一点翻盘的资本也没有了。

事实上,在孙传庭出战前就有人说,这是皇上仅剩的一副家当,皇上要当心啊。可就这仅剩的一副家当,也被李自成给打碎了。没有军队支持就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经济来源的王朝,只有覆灭一条道路可走。

因为皇权政治的宣传,所以我们总认为崇祯皇帝南迁,就能如何如之何了。其实呢,如果崇祯皇帝南迁了,无非是南明皇帝扮演的角色,改由崇祯扮演罢了。总而言之,他高高在上,却是只能当一个傀儡,因为当时整个天下的地盘,基本上都已被上述六大军事集团控制了。

这六大军事集团控制着二百万以上的军队,南明皇帝高高在上,自然是两手空空,一点能拿出手的军事力量也没有。崇祯皇帝即使南迁,其实也是两手空空,依然没有一点能出手的军事力量。

区区一个皇帝的空头衔,在皇权政治的宣传里,自然有着惊人的神力、魔力。实际上如果皇帝只剩下了这么一个空头衔,大哥愿意给他面子,自然啥也好说,如果不愿意给他面子,那他就啥都不是。

所以汉献帝看着臣子揪住皇后的头发往外拖时,只能哭天抢地的说,这叫什么世道啊?这叫什么世道啊?可基于权臣的角度看,这就是汉献帝给脸不要脸的结果。因为权臣把你摆的那样高,你不好好坐在那里当傀儡,就是欠收拾!

所以,南明皇帝在西南时,权臣住着宽敞明亮的宫殿,南明皇帝只能住着低矮的房屋,关键是还能天天受着权臣狗腿子的气。后来换了一个好脾气的权臣,南明皇帝终于可以住进宽敞明亮的宫殿了,终于可以拥有表面的尊荣了。所以他虽然依旧是傀儡皇帝,却也感觉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顾道惊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几乎就是明朝皇帝们的真实写照,虽说大明的天子所干的荒唐事,一个比一个奇葩,但是在对待敌人方面,却是宁死不屈。

假如当时李自成在攻破京城之时,崇祯没有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树上,而是逃到了南方,大明王朝还可以继续下去吗?

在古代所有朝代里面,一个朝代之所以会灭亡,有着相当多的因素在内,并非一个简简单单的皇帝不作为就可以一笔带过的。

也许当时的崇祯在很多政务上面,确实力不从心,也间接或直接办错了很多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论换上什么样的英明君主,也是只是让大明苟延残喘而已。

整个大明从一开始路就走歪了,不论是最初的商人地位低下,还是之后的片甲不可下海,都极大的限制了商人的地位。

可是我们也知道一个国家的强盛跟财富是分不开的,没有钱财,百姓只是依然种田,万一要是天公不作美呢?

看似大明因为小冰河的原因,直接暴发了巨大的农民造反事件,实际上最大的原因就是没钱,但凡有钱财,直接拿出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灾区,也就不会产生数量如此巨大的流民了。

我们可以从朝中的大臣背后的势力,来分析出很多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朝中所有的大臣,其实都是由富商或者地主来支持。

这些商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培养出了大量的文人,然后这些文人又一步步的进入到了朝堂之中,成为了自己的靠山。

可以说这些富商与朝中大臣几乎就是相辅相成的局面,前期商人投资让文人成材,等文人成材后又回过头来帮助当初救济自己的富商,从感恩层次来说并没有错。

所以说这些商人的地位在无形当中提高了无数倍,跟当初朱元璋刚刚创立大明的时候天差地别,虽说沈万三的事是假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商人的地位有多低。

不论任何人,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富商的地位提高了,就不想再回到以前哪种朝不保夕的局面当中。

而崇祯因为身份地位的原因,所以对这些商人的地位并没有重视,然后自己就因为缺钱直接导致了自己的大明江山落入了贼寇的手中。

所以说此时的崇祯对于钱财相当的迫切,而南方的势力主要是还是把持在这些商人手中。

可以说崇祯如果逃到南方的话,一定会重视这些富可敌国的富商,因为崇祯是真正的明白没有钱是怎么样的寸步难行。

而他逃到南方,在经济上面一定会有巨大的短板,此时一定会有商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从而跟崇祯合作。

对于一个因为没钱从而灭掉江山的崇祯来说,这几乎就是雪中送炭,于是就会出现大量的富商进入崇祯的眼中,同时商人的地位也会随着与崇祯的合作,而越来越高。

毕竟大明的商人因为地位的原因,所以很多人都无法保住自己手中的钱财,可是有了崇祯的保护之后,整个形势瞬间就不一样了。

也许崇祯与商人们的合作会让大明的灭亡加速,但是有更多的可能却是直接让大明焕发青春,毕竟崇祯并非一个贪图享受的皇帝。

只要大明还有最后一丝机会,他就不会放弃,一个能为大明尽忠的天子,肯定有着极大的自控力,在有了大量的钱财支援下,大明的未来真的很难说会走向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虎头山小妖


那是必然,因为崇祯是大明名正言顺的正统皇帝,而各地的总兵尚没有唐中期以后藩镇武将的实力,仍然收到文官的节制,而文官是忠于皇帝的,至少面子上是这样。


在这说,南京不是陪都,不是临时都城,而是正样巴紧的首都。也是因为明朝采用的是双都制,南京同北京一样,有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统,即使崇祯想抛弃北方的官员,到了南京以后一样可以正常运转政府。

所以如果崇祯能跑到南京,那明朝怎么说也能多活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因为到了南京以后,支援北京都城的粮饷就没有再运输的必要,这就为政府省了一大笔钱,短期内解决了财政危机。



再看看崇祯跑到了南京之后实力,武汉有左良玉,淮北有刘泽清和高杰,湖南有何腾蛟,虽然除了左良玉以外都不是什么厉害角色,其手下的兵力也足以保证东南地区的太平了。


而且以文制武的格局不乱,崇祯就完全可以让史可法去节制淮北四镇,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挡着大顺或者大清。

再退一步,就算是崇祯不南下,让太子南下,大明的结局也会比之后好的多。奈何崇祯自己死要面子活受罪,态度也不坚决,再加上君臣之间的不和谐,使得崇祯一次次的放弃了南迁的机会,最后也就只能落个自缢煤山的结局了。


火器工坊


我们现在假设一下,崇祯皇帝如果南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1644年年初,崇祯终于被朝中主张南下的臣子说服了,决定南迁大明的陪都南京 ,在南方大明的余威尚在,崇祯皇帝的地位也极其正统,并没有出现历史中的诸王争位的局面,崇祯皇帝和南下的臣子们利用南京现有的内阁系统很快就将南方的资源力量整合了起来。

南京本来是大明开国时的国都,不过后来朱棣篡位夺国,将国都从南京迁到了他的老本营北京,而南京的一大套系统,他也不想浪费,于是就保留了下来,作为陪都。

除了皇帝之外,南京的内阁、六部皆与北京相等形式,目的就是为了防范蒙古人卷土重来,从而设置的一套应急系统,一旦出现山河危机之时,大明的权力中心就可以转移到南京,因为有这套系统的存在,一旦出现问题明朝可以平稳、毫无障碍地转移权力中心

而北京则被李自成给占据了,吴三桂带领着他的数万关宁铁骑防守在山海关,将清兵死死地在拒守在了关外,丝毫无法寸进,李自成无法忍受南方和山海关的腹背受敌,于是先决定解决距离自己最近的吴三桂,当他带着20万大军准备攻往山海关的时候,吴三桂同样面对着一个腹背受敌的危机。

关内有闯王的军队,山海关外又有30多万的八旗军虎视眈眈,若是敌人都在关外的话,凭借着山海关的地利格局以及关宁铁骑的威猛吴三桂尚且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是李自成是从后背袭来的,这就超出了吴三桂的承受范围。

历史中的吴三桂为了保命本来只能选择投靠清军,因为李自成只想让他死,而这个时候吴三桂多出了一个选择,崇祯皇帝还没死,大明已经转移到了南方,他还可以带着他的数万关宁铁骑赶往南方勤王。

做好决定的吴三桂整合好队伍,在离开山海关之前,他打开了关门,因为素日的仇怨使得吴三桂在走之前也不打算让李自成好过,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虎入城,让两虎相争,这样还可以为在南方的大明减少一些敌对的威胁,多出一些生机


清军在入关后所向披靡 ,没有了山海关的阻挡李自成等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就被他们给灭了,灭了李自成之后,清军进入了北京,建立了根据地,然后以北京为中心,将长江以北的的国土纷纷收入囊中,而南方的大明因为崇祯皇帝的南迁,所以没有了历史中的各种政权的叠出,南方从而可以统一整合起来,众志诚诚,把清军死死的拒在了长江以北

崇祯皇帝是一个很吝啬的人,平时生活很简朴、对手下非常的小气,正当国家危难之时,又有手底下大臣们的逼迫,他不得不拿出从北京的国库里运来的积存已久的财富用以犒劳军资,又有着南方众多将领、百姓的支持,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与南北朝、宋金相拒差不多的局面,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北朝和南宋、南明之间都是汉人退守富遮的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辽阔的北方,从而导致的一个大分裂的局面。

历史中的南明是由于政局混乱、各种明朝血脉争立政权导致的力量分散,才让北方的清军花了50年才解决掉的,当南北对立的局面产生的时候,双方都要利用一切发展可靠的军事力量,这个时候火器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清军之所以久久不能入关除了山海关的地势之外,还有关宁铁骑对火器的擅用。除了关上的各种佛朗机炮、红衣大炮,关宁铁骑还配备了很多三眼火铳,在火器的配备方面,远远的超出了清兵。

正是由于火器方面的优势才让清军无法寸进,为了与明军的火器对抗,清军也招纳了大量的汉人,配备专门的火器八旗军,后面的清朝之所以会禁火器,正是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于强大的骑兵,而火器正好克制强大的骑兵优势,为了防止汉人用火器颠覆他们的政权,清人才在消灭了南明之后禁止民间用火器,并停止了官方研究火器

当南北对立的局面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火器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清军对火器的恐惧以及火器对骑兵所产生的巨大优势,使得南方的明朝对火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除了自行研究之外,还通过海外过来的欧洲商队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枪炮,从而形成了对清军强大的火力压制


而在北方的清军面对着南方强大的火力压制,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为了一统南方也不得不在火器方面加大力度,然后在军队中配备了大量的火器,以及利用汉人研究提高火器的威力

在这样的局面中,南北对峙了几十上百年,双方发现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双方逐渐安定平稳了下来,在压力之下,清人也未形成一派天等上国的气派,又开始研究起了火器。明人的传统一直都是吸纳好的事物,在利用与欧洲的商业贸易中吸取了欧洲大量的先进科技以及武器。

从我们的历史中看到明朝在接触了欧洲的火器之后,自知不如就大量购买研究欧洲先进火器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明朝是很开明、不迂腐的,是可以接受新鲜事物的,所以在退据南方之后,海上丝绸之路是必然的,与欧洲的贸易也是必然的,工业时代的改革也会在南明发展起来


而清朝则自以为眼光长远,他们看到了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各国因为对欧洲人开放港口,从而被欧洲人占据了港口,然后以港口为据点逐一吞食东南亚各国的领地,从而达到殖民的目地,这样清朝产生了警惕

清朝同样采用了儒家治理国家,对儒家的奉行甚至比明朝还要严重,统治者们抑制商业着重农业,两者合一,所以他们会限制洋人在国土内的商业活动,只对洋人开放少许港口,商业贸易活动会比南明小得多,这个时候的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并不会改变,仍会在这个历史中实行

此消彼长,时代在改变,工业和科技在世界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个时候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它能达到的高度,与时俱进的明朝仍保存着现有的风气,不会全盘西化,这个时候文人士子仍是社会的主流,明朝人所发展的只是先进的武器、先进的工业技术,大量的商人随着海洋贸易的繁荣而产生,国家的制度是很难改变的,这个时候所出现的局面就是封建社会与先进的工业时代并存,这个时候的明朝就犹如我们现今的沙特王国,国王与古老传统仍完好保存,改变的只是生活方式

矛盾将会在一两百年后产生,这个时候科技所产生的悬殊力量已经非常明显,发展中的明国对保守中的清国产生了巨大的军事优势,清朝的火器虽然也发展了起来但是远不如明朝,骑兵的强大优势在新时代也变得毫无用处,明人一路北上直捣皇城,并未遇上多大的困难便将国土尽收,这个时候就是全国就一统了

一统后的全新明国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有可能是继续发展蓬勃与世界列强并肩、皇帝仍保有绝对的权力,也有可能是皇帝的权力被架空、权力被内阁或新兴的议会所掌控,然后皇帝成了一个没有权利的国家象征,也有可能是这个皇朝被产生民智的人们给推翻,重新建立了一个全新民主的国度,也尚未可知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情况会出现,就是清朝没有闭关锁国,与明朝一起发展工业以及火器,当文明相同的时候,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国家


上面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有什么好的观点可以一同交流下


孤客生


当年,如果崇祯皇帝选择南迁,南方各省自然会拥立崇祯。作为明朝的法定帝王,至少在名义上没有任何人可以违背。

明朝不等同于宋元时期,中国封建时代的君主集中制在明朝时达到了巅峰,崇祯虽然作为亡国皇帝,但他的命令依旧行之有效。

之所以崇祯死去以后,南方各省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恰恰说明崇祯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缺乏一个真正的帝王与统一的调度,才使得在面对清军铁蹄时会节节溃败。

南迁这件事,崇祯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在李自成部兵临北京城下之前,崇祯就已经考虑,因为当时明朝在北边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东北部有女真闹,山西李自成闹。崇祯皇帝一直想着南迁,不过因为他太在意名声,加上大臣的阻抗,甚至扬言“擅议南迁者,斩”,搞的崇祯最终妥协了,最后得了一个自缢的悲伤结局。

不过话锋一转,如果当年崇祯南迁成功,其实很也很难挽救明王朝的失败。这不仅仅是因为天时地利不予,也是因为崇祯个人的实力实在难以支撑当时的朝局,他只能说延缓明朝灭亡的时间。


是阿维啊


崇祯皇帝当年不是吊死在煤山,而是“南巡”(古代皇帝往北方逃跑一般叫“北狩”,往南方逃跑一般叫“南巡”,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所以下面我们用“南迁”这个比较中性的词语来表述),是一件让人充满无限畅想的事情。很多人都觉得,如果崇祯皇帝南迁的话,再差也能在南方建立一个割据政权,“偏安江左”的政权。

(崇祯剧照)

历史上是有这种实际例子的。比如赵构南迁,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司马睿南迁,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既然历史上有这样成功的例子,因此,崇祯皇帝南迁,建立“南明”政权,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如果崇祯皇帝南迁,建立“南明”政权的话,比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权要有说服力得多。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权,之所以会失败,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是朱由崧不太服众。事实上,当时就发生了太子朱慈烺事件。说是有个人前来,自称是太子朱慈烺。最后,朱由崧揭穿此人是假冒太子,把他杀掉。不管这个太子是真太子还是假太子,但至少说明一点,大家都觉得南明由福王朱由崧来当皇帝,大家不服。

南明除了福王朱由崧称帝外,先后还有好几个人称帝,什么弘光帝、隆武帝、邵武帝、永历帝等等。如果当时是崇祯皇帝南迁的话,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人称帝了。没有那么多人称帝,南方的政权就比较统一,其战斗力也就比较强盛了。

那么,这些说法对吗?

当然了,想象是非常美丽的。不过,就算崇祯皇帝南迁,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他南迁却解决不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民心”的问题。

(朱由崧剧照)

实际上,大明走到最后关头的时候,已经处在了一种“失民心”的状态。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

其一,边关。自从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以后,边关的将领可以说人人自危。大家都明白,很可能什么时候就被崇祯皇帝找个理由给杀掉了。所以那时候,边关有祖大寿、孔有德、洪承畴等很多将领投降了满清。当然了,也有很多将领没有投降。不过这些将领没有投降,并不是他们相信崇祯皇帝,而是他们心中还残存有民族气节,知道投降是一件耻辱和丢脸的事情。

其二,朝中。朝中大臣和崇祯皇帝也是离心离德的。有两个实例可以证明。一是由于国库严重缺钱,实在没力量打仗。因此,崇祯皇帝号召大家捐款,后宫也都把自己的首饰捐出来打仗。但是满朝文武,响应的非常少。不是大家没钱,是大家不相信崇祯皇帝。不相信他,所以觉得那钱拿出去是打水漂了。二是李自成打进北京城的时候,那些大臣都一哄而散,纷纷去给李自成开门,前往投奔他。只剩下崇祯皇帝一个人孤零零地吊死。这两个事例,足可说明朝中大臣的心早就散了。

(李自成剧照)

其三,士族。南宋和东晋南迁,之所以能够在南方站得住脚,是因为获得了大量的士族拥护。这些士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衣冠南渡”。也就是从北方大量迁移到南方的世家贵族。那么,如果崇祯皇帝南迁,世家大族会不会也跟着南迁呢?这个很难说。有可能他们就投降了李自成,不愿意南迁;有可能他们和南方的世家贵族有矛盾,到南方站不住脚。毕竟明末朋党之争非常厉害,不会因为崇祯皇帝南迁,党争就停下来。二是当地士族。当地士族欢不欢迎崇祯皇帝,也很难说。如果他们不相信崇祯皇帝,觉得崇祯皇帝注定失败,那么,他们肯定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不会那么欢迎崇祯的。

其四,民间。民间对崇祯皇帝更加不信任。因为崇祯皇帝大量征税,搞得民怨沸腾。老百姓都愿意跟着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贼寇”,不愿意跟着大明王朝。所以,崇祯皇帝不能获得民间老百姓的支持。

其五,贼寇。这里说的贼寇,主要是说农民起义军。包括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看南宋和东晋。当时也有贼寇,也有农民起义军。但是,其规模都比较小。而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在民间获得的支持率是非常高的。就算崇祯皇帝南迁,他们也不会放过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在北京坐不稳江山,在南方肯定也坐不稳江山的。

所以,就算崇祯皇帝南迁,他依然是没有希望的。

(参考资料:《明史》《宋史》《晋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