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研究生複試水深嗎?

是三哥啊


我是2017年考的研,目前研二在讀,我覺得研究生複試的水很淺很淺!

當年我們一起考研的同學還是很多的,過線的也很多,大部分都參加了各個學校複試,我們一起交流過各自的複試過程。



我覺得很多學校的研究生複試還是很公平的,而且大部分學校的面試過程都是全程錄像的哦!

我們學校的研究生複試是分兩天進行,第一天是筆試,英語和專業課加試,考試還是很嚴格的,不存在什麼作弊情況!



第二天是筆試,因為人多,分成了兩個考場,都是按初試成績排的號,也很公平的!

所以參加複試的小夥伴們,放平心態就好,自己做好準備就行,不要想太多有的沒的!



不過有一點:本校的學生考研肯定比外校的學生有優勢一些,畢竟下面坐的評委老師可能都是教過自己的老師!

以上是我個人瞭解的一些情況,歡迎大家評論補充自己的看法!


西瓜碎碎念


一般每年二月中旬公佈考研初試成績,通過初試的同學接下來就要參加複試,不少考生詢問:複試時是不是有潛規則,是不是水很深,我結合自己和同學的親身經歷來看,研究生複試越來越陽光了,只要你足夠優秀,導師會爭著搶著要。

研究生考試不同高考的區別在於需要複試,包括筆試和麵試,最主要目的通過複試考察考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而不是隻憑卷面成績(國家統考)而定成敗。那麼,我們可以試想哪個導師不喜歡帶好的學生呢,特別是當前導師科研壓力和經費壓力都比較大的,需要帶領學生出更多的成果,更多的精品。我感覺近幾年來,高校越來越重視複試成績,若您的初試成績非常優秀,認真備考,複試成績也不會太差,假如初試成績很差,勉強進入複試,加之複試準備不充分,被淘汰就是大概率,除非你報考的院校的該專業領域沒有招滿或者增加名額。這個時候大家或許內心感覺到十分不平衡,甚至發牢騷,這些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我認為報考本校研究生被母校照顧是情有可原的,同等條件下肯定會優先選擇本校考生,其實原因很簡單,本校考生對這個學校和專業十分了解,導師對考生也是知根知底的,我想這不是所謂的“黑暗”,反而更加體現公平,接納外校考生,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才能融入,上手肯定速度慢。

所以,大家要把精力和心思全用在複試備考上,而不要被所謂“潛規則”嚇倒。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作為過來人分享一下,其實研究生複試很簡單,沒那麼深水。

反正我們當時研究生複試的時候,我記得我們專業大概有十幾個人,幾乎初試過了的,複試也差不多都通過了。

我們專業複試分為筆試和麵試,上午是進行的專業課筆試,下午是面試,面試的時候需要英文自我介紹一下,然後老師再讓讀一段英文閱讀,再翻譯一下,最後老師再提問幾個簡單的專業問題就算完事了。之前也沒見過老師,雖然當時很緊張,但是事後回憶很簡單。

我們班其他同學也是,只要通過了初試的,複試基本通過了,很少人被卡在複試上,好好準備,別乾等著就好了。


送你一首小詩歌


多點陽光吧,不要把什麼都想的那麼複雜。水深嗎,一點不深。

首先,如果你報考的是一般學校,那大多數情況下,初試人數還不夠招生名額,刷你幹啥?

如果你報考的是985,211學校,那也不要擔心,每個老師都想招好學生,只要你夠優秀,怎麼會被刷下來呢?有的人說,我聽說初試第一的都被刷下來了,這不是黑幕是什麼?這恰恰不是黑幕,是黑幕用的著這麼顯眼?初試第一被刷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複試太差了。因為初試第一說白了,你已經佔很大優勢了,跟老師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只要複試差不多,錄取肯定沒問題,被刷只能說明覆試時的筆試和麵試表現很差,差到老師實在不想要你的程度。

複試時本校學校佔優勢,這是不是黑幕?怎麼說呢,你是老師,你也選本校的,實事求是,一個學校能招到的最好研究生生源就是本校學生,作為研究生導師深有體會,本校的學生帶起來省事,基礎強動手能力比外校強,出東西也更快,而且知根知底,全是優點。而外校的呢,帶起來很費勁,得一起上一年討論班才差不多可以看文獻,外校和本校的差距大,這是事實,當然,不排除個別優秀的。

所以,面試時不要和本校的比,詢問面試經驗時也不要詢問本校的,因為本校的老師基本不會問什麼問題,都是自己專業的學生,基本情況已經非常瞭解了,不需要問了。詢問經驗時你應該問外校考進來的,看看老師有什麼常見問題,這樣才能心中有數。

複試水不深,只要夠優秀,肯定沒問題,加油吧!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一、考研複試是很重要的一環。

想必考過研的同學都知道,初試過了只能說明你有了複試的資格。正真錄取的時候還是得在複試過後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當然,這也是考研相對高考而言。高考是隻看成績,而考研不僅看你的初試成績,而且也注重你個人的表現,主要是複試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菜鳥先說說複試的內容吧,注意複試還要考試的,別以為初試考試了,複試就不用考,其實複試也是需要考試的。一般除了考專業課,英語還是要考的,有些學校在複試的時候,英語都會考聽力,這個菜鳥其實不太能接受。專業課或者英語沒有考過的,都不會被錄取。注意,還有加試的兩門課,這些課程本科畢業的同學是不用考的,都是專科學歷的同學們需要考的,這個專科畢業的同學就要注意了,加試科目過不了那也不能被錄取。還有面試的環節,面試老師一般都有英語口語交流和對話,面試老師會提問一些專業核心課的知識,都是比較簡單的。下午一般都是心理測試考試,這個過不了一般也不會要。第二天早晨就是體檢,注意體檢不過也會被刷,這個波動這麼大,所以水還是很深的。


二、複試的時候也是考驗情商的時刻。

考研複試的時候其實也是老師考教你情商的時候,有時候你可能沒有注意,但確實是真切的考到了,無論你承認與否,確實是這樣。走過來人說,複試的時候要注意禮貌問題,這個問題固然重要,但菜鳥還是想把他劃入對情商的考察之中。包括一起來複試的同學,你是否能談到一起,有一些額外的收貨。還有一些非常熱心的師兄師姐,你是否可以從他們的講話和談話中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呢?這些就不僅僅是禮貌的問題了。就如菜鳥所說的,是情商的問題了。這個情商可能有時候要比智商重要的多。智商不夠,可能最多說你不好教。但情商不夠,可能會被刷掉,因為確實做人很重要。你可能笨一點,那個沒關係,但做人喜歡投機取巧,不識大體,那就很麻煩。當然,菜鳥不是說你要太過圓滑,在踏實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不炫耀,不出頭,但做事一定要沉穩。尤其是在複試的時候,不要急於表現自己,講話太多,導致老師們對你有點反感,那就得不償失了。千萬不要幹適得其反的事情。

三、平常心複試,別想那麼多。

複試的時候,往往想的太多的同學,一般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反而那些覺得就那樣態度的同學,一般都比較放鬆,複試的時候一般表現的都非常好。因此,菜鳥建議別想那麼多,水深是否深菜鳥也不知道。只有你自己親身經歷過,你才會知道到底水深不深。也不要猜測,菜鳥只知道認真複試的同學,一般都考上了。往往那些投機取巧的同學,一般成績都不咋地。因此,考研初試過了,那就好好複習複試,那肯定會取得一個好成績。


菜鳥大師兄


這個問題,建議不要想太多,考研複試,從總體來看,還是比較公平的,水沒那麼深。

一方面,像考研這種大型選拔性考試,都已經實施這麼多年了,從初試到複試,從複試到最後敲定擬錄取,早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流程。每年,各個招生單位,特別是高校,往往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按照流程走就行。中間的環節,雖然不敢說完全無懈可擊,但鑽空子的風險是很高的,代價是很大的。這就從程序上保證了複試的基本公平。

當然,你可以說有反例。像網絡爆出來的華南理工某院長那種悍然改複試成績、扭曲錄取結果的事情,畢竟是極少的個例,絕大多數院校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幹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事實也是,華南理工那事兒,不是也爆出來了嗎?相關人等必然付出相應的代價。

全國具有研究生錄取資格的學校,接近800所,難免有人喪心病狂幹出違背公平的事情,但這種事情是極少的,並不會影響考研複試的基本公平。而且,違規者也不可能逍遙法外。

另一方面,無論從考研的選拔性的角度來說,還是從招生單位自身的角度說,堅持的都是“優勝劣汰”的原則。選拔出優秀者,淘汰相對較差者,不但符合考研的選拔功能,也符合招生單位自己的利益。企圖徇私舞弊,不但有損公平公正,也損害招生單位自身的利益,不但法律法規不允許,招生單位自己也不會允許。

至於網絡上往往會流傳一些考研複試不公平的事例,則往往難以證實。有考生說自己總成績很好,結果被刷掉,懷疑其中有貓膩。這種言論往往不大可信。大家不會忘記,2018年高考鬧得沸沸揚揚的河南高考“掉包案”吧?幾個考生信誓旦旦地說估分比實際得分高出了一兩百分,懷疑試卷被掉包,結果警方介入調查,證實是考生在說謊。

我自己是考研過來人,也有不少朋友參加過考研,有不少成功者,也有一些失利者,至少在我所知的範圍內,從未出現過因為複試水深而遭到不公平待遇的情況。即便是那些在考研複試中不幸被刷掉的朋友,也往往並不覺得是因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失利,而是主要因為自身原因。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相對的公平就很好。考研複試是能做到相對公平的。對於有機會進入複試的考研學子而言,好好準備複試。你若優秀,擬錄取名單裡必然有你,或許還會出現在擬錄取名單的前列。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敬請關注,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博雅燕園


哈嘍,大家好,我是超哥,超哥答題😏,所向披靡!超哥目前也是某國內雙一流大學的研究生,對於考研複試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好了廢話不多說開始答題!



問我研究生複試水深不深,首先你得保證兩個前提,一,首先你得過線,不過線,這不是che嘛?談不上水深不深了,已經被淹死了。二,要看你自己對待複試的態度了。總想著有小人要謀害朕,那你怎麼也過不去!怎麼你都感覺水深!



所以,讓我說水深水淺,分學校,分人。有的人喜歡聽學姐學長說的所謂經驗,當然大部分會正能量的說,水不深,也有個別以訛傳訛的,總是扭曲現實,造成一大批考研人的恐慌,所以作為考研人,要有一定的抗謠言能力,不要聽風就是雨,儘量多問一些人的意見,再做決定!


最後,我想說,不要因為出了一個華南理工的改考研分的事就不蛋定了!因為你改變不了分,只能改變自己的態度了!積極樂觀向上👆天氣轉暖,各位去複試的時候謹防感冒😢!回答完畢!


超哥Education


不要相信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研究生招考程序現在越來越公正透明,只要你足夠優秀,你的機會和平臺肯定不會無緣無故喪失掉。

為何會如此說呢?我從以下幾點來分別說一下:

第一,程序問題。現在絕大多數高校在招考程序的設計上,越來越透明嚴格化。比如考生考試現場隨機編號,隨機抽取考場,考場上攝像機全程錄像,成績修改需要考官親筆簽名責任自負等,這些可以有效杜絕考場上考官相互串通的可能性。

第二,公示制度。絕大多數高校,招生錄取後都需要一個公示程序。公示程序上,學生初試、複試,綜合成績排名情況一目瞭然。這份公示必須要能經得起考生的充分質疑。為了避免後續可能的質詢危機,院校一般都會盡量避免出現異常“出格”情況:比如招生10位同學,有15人進入面試,第15名進了,前幾名被淘汰了。像這樣的現象一旦遭遇考生質疑,一旦處理不慎,很容易就會引發輿論爭議,比如最近的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考事件。所以,為了避免可能的麻煩,很多院校複試錄取和初試錄取基本都是高度對應。

第三、根據近20餘年的教育經歷,學生有三類:天賦異稟,中規中矩,資質極差。絕大多數同學都屬於第二類中間狀態學生。研究生複試中,天賦秉異,讓人眼前一亮和資質極差,讓人眼前一黑的學生都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學生都屬於中間狀態。這也意味著,複試中出現“意料之外”的情形會比較少。

第四、高校教師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收入中上,地位高,福利待遇好,這種情形下,很多人犯不著為區區小利而冒可能會丟掉職位和工作的巨大風險。

當然,在招生程序環節設計上不是百分之百無漏洞的情況下,不排除會出現可能的潛規則,但我們需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主流是能帶給人希望的。我身處高校,每年考研學生眾多,很少聽到學生考研初試通過的,複試被刷掉的情況。

最後以一句話作為結尾:這個社會盡管不完美,但它還是給努力的人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和舞臺。只要你是一塊金子,土壤就不會埋沒你閃爍的光芒;你是珍珠,就算隱藏在沙礫裡也會發出晶瑩的光亮。


孫衛華


研究生複試水深嗎?


相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一定是聽到了那些所謂考研複試黑幕的傳言,但是考研複試是一個公平的考試類別,如果你優秀便一定可以被錄取。


考研複試是由專業課筆試和麵試兩部分組成,在專業課筆試環節中,你的答案就是你的成績,你回答的全面詳細那麼你的專業課筆試成績便一定是比較優秀的,這之中是不會有所謂的歧視的。

在考研複試的面試環節中,有很多考生都覺得這其中有很難貓膩,因為非常的主觀,似乎完全是由導師來決定。但是在面試這一環節中也不會出現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因為整個面試環節都會錄像錄聲,然後都會提交到高校研究生招生處,會被一一檢查。

同時你在面試中的所有表現碩士導師都會給予一個非常客觀的分數,不管是在英語口語、英語聽力或者時專業課問題上,只要你的回答沒錯就不會出現這種所謂的黑幕。

因此參加考研複試的你,或許最為重要的是立刻準備自己的英語複習和專業課複習,而不是擔心這些所謂的研究生複試水深嗎。這樣的問題,因為一切紙老虎在實力面前都是不堪一擊。


聆聽者3815


考研的同學經歷了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從初試中突圍,還要面臨複試的考研,只有通過複試才算是真正取得研究生入學資格。按照以往的經驗,有的同學初試成績不差,也有被淘汰的風險,畢竟複試都是按照一定比例差額選拔的,所以心裡難免打鼓,複試過程是否有內幕,特別是面試的主觀性很強的情況下。

建議有類似心態的同學,先不要去想太多,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複試一般都包含了英語的口語和聽力,專業課筆試和綜合面試。需要準備的內容還是挺多的,不管面臨什麼樣的情況,最終還是要憑實力說話,滿腦子歪門邪道回答不了專業問題。

其次,不要懷疑大型考試的公正性。有句話經常考試的同學一定很熟悉,考試作弊已入刑,誠信考試很重要。對學生的要求是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同樣很嚴格。面試有一定主觀因素不假,但是面試的過程都是公開的,錄取也有一定公示期,面試時主考老師一般不會低於五人,且都是臨時抽籤組成臨時的面試小組,沒有人提前知道跟誰一組,要面試哪個學生,且同一學科都有統一的打分標準,並非老師隨性打分。面試過程都是全程錄像,有考試的抽查和巡查,這也是最大程度保障考生的利益。所以大可以放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考官就好。至於筆試,都是以成績說話,更沒有什麼擔心的。

第三,不要把高校的老師想得太黑暗,老師做科研需要的是優秀的人才。不是隻會鑽營而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機會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老師們能有眼下的成就也不可能是靠其它方式得來的,他們最清楚學習基礎和能力的重要性,只要是優秀的人才,一般老師都是捨不得放手的,你們將來做出成就,其實也是老師的榮耀。

所以,如果順利通過了初試,就把心思放在準備複試上,依靠自己紮實的基礎,流暢的表達,謙遜的態度,恭敬的禮儀去征服老師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