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一、《沙家浜》講了怎樣的故事?

《沙家浜》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地下黨員和新四軍傷病員同漢奸鬥爭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沙家浜是常熟縣黨委的一個地下聯絡站。共產黨聯絡員阿慶嫂以開茶館為名,為抗日工作做掩護。一次戰鬥後,新四軍撤離常熟,但有十八個傷病員無法撤退,只能留在沙家浜的漁民沙奶奶家養傷。偽忠義救國軍司令胡傳魁和參謀長刁德一率軍進駐沙家浜,替日本侵略軍搜捕傷病員。阿慶嫂利用曾經救過胡傳魁的關係,巧妙地與胡傳魁、刁德一週旋,取得了胡傳魁的信任,成功地掩護了傷病員。最後,阿慶嫂定下計策,利用給胡傳魁舉辦婚禮之機,與新四軍戰士裡應外合,將胡傳魁、刁德一及日本駐軍一網打盡。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二、名醜劉趕三為何能在紫禁城裡騎驢?

因為劉趕三一次騎驢演戲的經歷

紫禁城是清代皇帝的禁宮,除了皇帝、太后和皇親貴戚,就算是一品大員也不能隨便在宮裡騎馬坐轎。為什麼劉趕三這個京劇丑角藝人可以在皇宮裡騎驢呢?原來,慈禧太后曾把劉趕三傳到宮裡演戲,劉趕三就演了一出《探親家》。劇中,他飾演了一位騎著毛驢探親家的鄉下老媽媽,並當真牽了一頭毛驢參加演出。慈禧被他生動有趣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又見他的毛驢懂事聽話,更覺得好玩,大喜之下就下旨許他在宮中騎驢。

可劉趕三並沒有因為慈禧對他的喜愛而對清朝統治者阿諛逢迎,他一直把京劇舞臺作為自己的戰場,用喜劇的方式諷刺、抨擊黑暗的統治階級。1895年,清朝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廣大人民對賣國求安的總理大臣李鴻章恨之入骨。一日,劉趕三借演出之機諷刺李鴻章,李鴻章的兒子正好在座,對他頗為惱火,於是向巡城御史報告,將劉趕三抓去痛打了一番。劉趕三被放出後不久,就悲憤交加而死。那頭跟隨他多年的毛驢,也在他死後絕食而亡。劉趕三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京劇藝人,他地位低,但人格不低,雖演丑角,卻有凜然正氣,算得上是戲曲舞臺上的真英雄,大豪傑!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三、京劇中的旦角有幾種髮型?

京劇中的旦角主要有傳統大頭、旗裝頭和古裝頭三種髮型。

旦角人物的髮型大體可以分為傳統大頭、旗裝頭和古裝頭三種。傳統大頭是京劇中最常見的旦角髮型,它的樣式很像明清時期婦女的頭型。傳統大頭在兩鬢貼有鬢髮(俗稱貼片子),在腦後或頭頂梳髮髻,並在腦後垂著較長的頭髮(俗稱線尾(讀yǐ)子)。依據人物身份的不同,傳統大頭的梳法也有些區別。比如成年女性的髮髻較長,且垂在腦後,而丫鬟等少女則在頭頂梳較小的髮髻,並梳有小辮。梳大頭都要在髮髻、鬢髮、前額等處插上豔麗的頭飾。旗裝頭是傳統京劇中少數民族女子的頭型,它的樣式與清代貴族女子的頭型相近。旗裝頭在腦後梳成燕尾式,在頭頂戴高高的旗頭把,並在旗頭把的正中裝飾單鳳或大絹花,在兩鬢和前額也要戴滿珠花,習稱兩把頭。古裝頭是梅蘭芳在編創古裝新戲時採用的,借鑑了唐代繪畫中仕女的頭部造型。這種古裝頭造型新穎飄逸,將傳統大頭中的髮髻改為式樣各異的頭套戴在頭頂,髮髻上插戴的頭飾也更為雅緻、大氣。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四、做過山東大都督的京劇演員是誰?

劉藝舟做過山東大都督。

劉藝舟早年曾留學日本,並在日本結識了黃興、宋教仁等革命黨人,加入了同盟會。回國後,劉藝舟積極上演新劇,宣傳愛國思想。為了方便革命活動,他組建了一個劇團,在大連、瀋陽、威海一帶進行演出,在暗中從事反清革命活動。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劉藝舟受到鼓舞,決定趁登州城(今山東蓬萊)清軍防務空虛,攻打登州。劉藝舟率領劇團登上了一艘開往煙臺的日本輪船,聲稱到煙臺去演出,在戲箱裡藏好了槍支彈藥。午夜,輪船駛到登州附近海面,劉藝舟率起義者突然全副武裝地衝上甲板,控制了駕駛室和船長室。劉藝舟用日語命令日本船長立即將船開往登州。日本船主看見這個陣勢只好俯首聽命。拂曉,輪船靠上登州碼頭。起義者們突然拉響汽笛,同時向城內開槍,扔手榴彈,還把鞭炮放在煤油桶裡燃放,甚至把演戲用的道具大炮也搬上甲板來助威。一時間,碼頭上汽笛長鳴,槍聲大作,硝煙瀰漫。守城的清軍還以為革命黨大軍壓境,用兵艦前來攻城了,被嚇得魂不附體。在慌亂中,一部分人扔下武器逃走,剩下的守軍就掛白旗投降了。劉藝舟帶著他的演出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登州城,又連續光復了煙臺、黃縣,被革命黨人推舉為山東臨時大都督。孫中山就任大總統後,任命劉藝舟為煙濟登黃總司令。

後來,袁世凱做了大總統。劉藝舟就離開登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京劇改良工作中,在戲曲舞臺上繼續著自己的革命事業。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五、戲裝上的花紋有什麼作用?

戲裝上的花紋可以體現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京劇服飾鮮亮好看,服裝上的各種圖案、花紋更是多姿多彩。這些圖案除了可以裝點舞臺,還可以揭示出穿著這些服裝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京劇中常用的圖案有龍、鳳、花、鳥、魚、獸、雲、水等式樣。其中帝王后妃的服飾都要使用龍、鳳的圖案,而文武大臣穿的服裝就只能繡蟒(四爪為蟒),而不可以用龍(五爪為龍);驍勇的武將及綠林英雄的服裝常繡有獅、虎;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人物就穿繡有陰陽八卦圖的服裝;老年退隱的高官和年過半百的員外鄉紳常用青松、仙鶴等象徵長壽的圖案;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的服飾多用牡丹、玉蘭紋樣以顯示富貴;飽讀詩書的青年才子的服裝多用梅花、蘭花等清雅的花卉裝飾;迂腐、放蕩的丑角人物在服裝上就繡八寶、團花的花紋;精明、機警的武丑人物則穿繡有燕子、蝴蝶的服裝,表示他們輕捷靈敏、舉止利落。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六、京劇服裝和人物身份有什麼關係?

京劇中常用的服裝有褶、蟒、披、靠、衣五類,不同樣式的服裝往往是人物身份的標誌。

褶子是京劇中最常見的服裝。它是普通百姓的日常衣著,也是官員、貴族的便裝。其中,男小生花褶子是青年書生所穿的服裝,男素褶子是中年文人、商人、小吏所穿的服裝,女青褶子是已婚平民女子的服裝。

蟒袍是京劇中高級官員、貴族、皇帝和后妃在正式場合穿著的服裝。其中黃蟒是皇帝上朝時所穿的服裝,其它顏色、樣式的蟒袍是文武官員所穿的服裝,女蟒是皇后、皇妃所穿的服裝。

披是京劇中富貴人家的常用服裝,一些高級官員和貴族也將披作為便服穿著。

靠是京劇中將軍的鎧甲,多用於行軍打仗時的男女將帥。靠上插的旗子叫做靠旗,也叫護背旗,是裝飾性的輔助表演的工具。

京劇中的衣有很多種類。最常見的有短打衣、官衣等。短打衣是京劇中江湖豪傑、綠林英雄所穿的服裝。京劇中的官衣很像明、清時期的官服,在劇中,多由一般官員穿著。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七、什麼叫行頭?

行頭指的是京劇中的戲裝。

京劇戲裝的類別大致可分為六類:第一類是長衣類,包括蟒袍、披、褶(讀xué)子、開氅、官衣、箭衣、宮裝、旗裝等;第二類是短衣類,包括短打衣(含抱衣抱褲、侉衣侉褲)、馬褂、裙襖、茶衣等。第三類是專用類,比如孫悟空專用的直裰衣,哪吒專用的蓮花甲等;第四類是鎧甲類,主要是將軍穿的靠;第五類是盔帽類,包括冠、盔、巾、帽;第六類是靴鞋類,有靴、鞋兩種。另外戲裝中還有輔助性、裝飾性的附件,包括水袖、靠旗、翎尾(含雉翎、狐尾)、胖襖、玉帶等。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八、名旦梅蘭芳為什麼留鬍子?

梅蘭芳留鬍子是為了表明不給日本人演戲的決心。

1937年日寇佔領了上海,為了營造出“皇道樂土”的假象,想請梅蘭芳為他們演出。梅蘭芳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暴行恨之入骨,不願為日本人服務,於是便以外出演戲為由,舉家奔赴香港躲避。1941年12月,日軍又侵佔了香港,梅蘭芳為了表示不給日本人和漢奸演戲的決心,索性蓄鬚告別舞臺。一天,日本駐軍司令酒井看到梅蘭芳留蓄鬍子,十分不悅,就派人要挾梅蘭芳,要他登臺演出。梅蘭芳以牙病為藉口暫時推掉了演出,又舉家返回上海躲避。誰知,到了上海後,漢奸特務又來威脅梅蘭芳,讓他馬上剃鬚演出,但梅蘭芳面對特務的恐嚇,仍然拒絕演出。由於沒有演出收入,梅蘭芳的生活變得十分拮据,被迫賣掉了北京的房子和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靠賣畫度日。在這樣艱苦的生活中,梅蘭芳仍然擠出一部分資金資助生活更困難的同行。抗戰期間,梅蘭芳告別了他心愛的舞臺,但他蓄鬚明志所表現出的民族精神,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決心,在舞臺之外,上演了一出更為精彩的劇目。

九、京劇中的旦角有幾種髮型?

京劇中的旦角主要有傳統大頭、旗裝頭和古裝頭三種髮型。

旦角人物的髮型大體可以分為傳統大頭、旗裝頭和古裝頭三種。傳統大頭是京劇中最常見的旦角髮型,它的樣式很像明清時期婦女的頭型。傳統大頭在兩鬢貼有鬢髮(俗稱貼片子),在腦後或頭頂梳髮髻,並在腦後垂著較長的頭髮(俗稱線尾(讀yǐ)子)。依據人物身份的不同,傳統大頭的梳法也有些區別。比如成年女性的髮髻較長,且垂在腦後,而丫鬟等少女則在頭頂梳較小的髮髻,並梳有小辮。梳大頭都要在髮髻、鬢髮、前額等處插上豔麗的頭飾。旗裝頭是傳統京劇中少數民族女子的頭型,它的樣式與清代貴族女子的頭型相近。旗裝頭在腦後梳成燕尾式,在頭頂戴高高的旗頭把,並在旗頭把的正中裝飾單鳳或大絹花,在兩鬢和前額也要戴滿珠花,習稱兩把頭。古裝頭是梅蘭芳在編創古裝新戲時採用的,借鑑了唐代繪畫中仕女的頭部造型。這種古裝頭造型新穎飄逸,將傳統大頭中的髮髻改為式樣各異的頭套戴在頭頂,髮髻上插戴的頭飾也更為雅緻、大氣。

什麼樣的京劇人物戴鬍子?

一般中年以上的男性人物戴鬍子。

在京劇舞臺上,一般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要戴鬍子。這種京劇演員使用的假鬍子又叫髯口。髯口一般有黑、黲、白三種顏色,可以用來區別角色的年齡。還有少數形貌怪異、性格暴烈的人物或是神仙妖怪,戴紅色、紫色、藍色或黑紅兩色等各種顏色的髯口。髯口的樣式也有多種,不同行當的人物所戴髯口也各有不同。

老生常用的鬍子有兩種,一種叫“三綹”,簡稱“三”,由兩頰和頷下三部分的鬍鬚相連組成;還有一種叫“滿髯”,簡稱“滿”,呈長片形,不分綹,可以將口部完全遮住。

淨行人物也常戴滿髯,此外還有一類人物戴“扎”。扎和滿很像,但在唇部留有一方孔,可以露出嘴和下頦兒。這種鬍子一般用於性格粗豪、暴躁、魯莽、勇猛的淨行人物。

醜行戴的髯口較為小巧。有武藝的角色常戴“二挑(讀tiǎo)”,也俗稱“反八字”。酸腐的文人則戴“八字髯”或“吊耷髯”。

喜歡京劇的你 這些問題都答上來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