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与中国渊源深的国家印尼,由1万多个岛屿组成,为何没出现分裂问题?

饶河清


文先正题,印尼历史上与中国渊源一般,它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据称有134个民族、250种语言或方言,人口总量2.639亿(2017)。

诚如提问者所言,印尼没有经历东南亚邻国剧烈的分离之扰:菲律宾棉兰老岛穆斯林分离主义,新加坡被马来西亚“开除”,泰国南部几个穆斯林人口较多的省份(府)有分离者闹事,缅甸少数民族聚居地一直与中央政府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和与矛盾。

说实话,小打小闹还是有的,像亚齐、伊里安查亚、帝汶岛,都曾出现过分离或动乱,但其地处偏远,影响较小。

东南亚人口第一大国、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为何没有分裂问题?

一、地理环境和居住分散不构成分离的理由,反之,生存环境相对艰苦,居民更有战天斗地的凝聚力。

印尼全境有人居住岛屿6000余个,主要集中于十几个大岛或群岛,尤以爪哇和苏门答腊为多。

群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丛林密布,有火山400余座,其中活火山129座,境内地震频繁并时常伴有海啸。全境属热带海洋气候,终年湿热多雨,年均气温26℃,降雨2500毫米以上。

二、印尼人族裔意识相对不强,国内民族倾向不浓,政府需要的恰是这一点。在该国人口统计中,没有族别属性一项,强化国家认同是唯一的注解。一般而言,印尼人分为两类,土著血统和来自国外。前者以爪哇人最多,占全国人口的46%,是唯一遍布全印尼、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爪哇人、巽他人(占人口的14%)和巴厘人组成爪哇族裔集团,占全国人口61%。另一类非本土族群人数很少,最多的是华人,另有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数十万打工者。

三、穆斯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宗教信仰有利于国家统一。史上婆罗门教、佛教相继传入,13世纪末,伊斯兰教开始进入群岛,到16世纪,印尼已伊斯兰化,伊斯兰教成为广大底层和上层人士的普遍信仰。17世纪起,西方文化和宗教随葡萄牙人、荷兰人传播,未成主流。现今印尼伊斯兰教信仰者最多,占87%,基督教(含天主教)约9%,印度教2%,佛教1%。

四、政府全力维护国家统一。族群多样化且居住分散,增加了维护民族国家文化和认同感的难度,印尼政府用一系列政策加强国家统一性。首先是以“异中求同”(或译为“复杂中的一致”)为根本;其次是国籍政策,包括把华人尽快变成印尼公民;再次是语言,要求学校用印尼语授课,成人在政治、社会活动使用这一官方语言,母语被关进家庭或小圈子;第四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大量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第五是移民政策,用几十年时间鼓励600多万爪哇人移居爪哇岛以外的各个岛屿。

五、荷兰殖民者政策和手腕上相对“温和”。与英国人“分而治之”,西班牙人的传教决心不同,荷兰没有埋下“分离”的种子。

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负责香料等产品的贸易,开启当地殖民化进程。与葡、西等殖民者不同,荷兰人既不传教,也不反对伊斯兰教,同时未触动当地行政,而是“一门心思”放在垄断贸易上,实行强迫种植制度。1910年,荷兰势力占据了除东帝汶以外的印尼全境。

殖民经历改变了当地土邦林立、宗族繁多的政治社会生态,带给印尼一个统一的国家,荷兰人未能给印尼带来现代化,但它至少带来以出口为导向的现代经济雏形,以及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基础设施和教育健康制度。

六、独立后半个多世纪,印尼两位领导实行威权统治,完全遏制分离倾向。苏加诺提出建国五基——潘查希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民主主义、社会正义和信仰神道,苏哈托执掌大权32年,未能带领国家“成龙成虎”,也有维护国家独立、完整与尊严的记录。


ruixuezhaofeng


印尼是最典型的群岛国家,岛屿多达17000多个,而且零零散散分布,领土东西两端距离长达5500公里以上!貌似很难做到长期统一,容易四分五裂。

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该国1945年独立以来,成功维持了基本的统一,已经长达七十多年。

究其原因,大抵有这样几点:

1.印尼虽然岛屿众多,但是,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五个岛——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伊里安与苏拉威西。其他岛屿中,绝大多数岛屿是无人岛。

不可思议的是,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面积仅13.87万平方公里(略微大于我国福建省),仅占印尼全国陆地面积的约7%,人口竟然达到1.45亿(远远超过我国的任何一个省的人口,相当于福建省人口的3倍多),占全国总人口(2. 6亿)的53%!爪哇岛也是该国的政治重心。

这样一来,只要管好了爪哇等几个主要岛屿,绝大多数人口的管理就没问题了。

由于人口分布的极不均衡、爪哇等五个岛屿人口所占比例过大,所以,印尼的统一化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艰难。

2.虽然印尼是人口大国,人口似乎被众多岛屿隔断,而且,印尼是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据称印尼的民族多达300多个、语言数量也非常多),但是,大多数印尼人的公共交际语言与文化具有很大的共性(印尼语,印尼文化,印尼特色的伊斯兰教),有着文化的天然凝聚力。共同的文化是一国内部的心灵桥梁,有了这个桥梁,就不太容易分崩离析。

3.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尼当局在塑造“共同的印尼人”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营造共性。

请看印尼国歌的歌词:

……印度尼西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和国家,来吧,让我们一致要求“统一的印度尼西亚”。……

可见该国为一体化所做努力。

印尼也有武装冲突,有分离主义活动,但是,大体上波澜不惊。

印尼人无论是出自哪个民族、说什么样的民族语言,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普”(推广印尼语),他们普遍能说能写印尼语。可见,印尼的“凝聚力教育”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的。

4.印尼独立之初,统一还不是很稳固,抗荷战争中的共同斗争,推进了各地的印尼人的一体化认知,这是印尼得以维持统一的一个重要历史因素。

5.印尼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龙头老大”,在东南亚区域合作中扮演了很积极的角色,努力提升其国际地位。东盟总部就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印尼的“东盟大哥”地位,反过来也推动了国内凝聚力的提升。

6.印尼境内的分离主义势力——巴布亚分离主义者主要存在于最东端的巴布亚地区,包含武装势力,但是,他们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在庞大的印尼国家里显得势单力薄,获得的国内外支持很有限,而且近年来渐渐式微。这股最大的分离主义势力无法撼动印尼的统一,处在印尼中央政权的基本可操控范围内。

7.在多民族的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人虽然并不占全国总人口中的多数,但是,他们掌控着全国政治经济命脉,而其他民族或族群往往各自为阵,没有联合起来挑战爪哇人的权势,这样一来,爪哇人以强势维持着印尼多民族的微妙平衡。

8.虽然穆斯林占印尼总人口的大半,但是,印尼奉行政教分离的国策,较为成功地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的肆虐,在宗教事务方面基本上波澜不惊。这也是印尼维持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晓帆轻舟


怎么没有,东帝汶是怎么独立的?亚奇也在闹独立,关键是现代社会没有强力的外部支援内部闹独立成功的可能性不高了,而印尼目前统一状态貌似对各大强国都没啥坏处!我知道你想问的是华人怎么不独立?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没想过哦,早些年大陆支持过,甚至亲中(红色阵营)是执政印尼的,那红色政权当然不希望他分裂咯,后来亲西方的政权执政就发生了对华人的大屠杀,但是印尼是伊斯兰国家,美国也并不希望他继续发展下去,毕竟距离澳洲很近,占据交通要道,对美国的东亚盟友有影响!所以各个大国在印尼也就有了默契了!要说谁最希望他分裂,澳大利亚最关心!印尼执政团队也有自知之明,除了选举时有点煽动,整体还不算出格,再加上中国发展起来了,基本就这个状态了吧!

其实,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长远了说印度尼西亚分裂对中,日,美都有好处,但最大受益人莫过于中国…


带着老黄在柳树下喝茶


荷兰统一的,大岛势力小,相对小的岛屿人口势力反而最强大,让政治势力一家独大


大脚汽车


这个论断缺乏常识,先查阅东帝汶独立历史,和近年巴布几内亚的独立运动


用户8101190926445


对印尼要盯着!不要忘记他们对华人犯下的罪行!


手机用户5878590162


印尼东帝汶一直再闹独立。


每个人为自己选择负责


分不分有啥区别?

不分裂也是各自小岛不挨着,分裂还多一份军队支出,其实也没多少用,一个小岛能养多少军队?能有什么战略纵深?


星辉650


热带地区无强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