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讓孩子理解平十法和破十法?

用戶4195773047926


我來給大家說說這個問題,其實有關於“平十法”和“破十法”,我給朋友過分享過很多次。這次除了有以前分享的內容,我又有了新見解,幫助一年級的小孩子們快速的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

我現在所教的是二年級數學,學到的100以內的數的加減法。你看吧,那些計算能力差的孩子,大多是學20以內加減法時非常費勁的孩子,所以2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定要掌握的非常好。

這要分幾個步驟來學習。

最主要的是先把10以內數的分解與合成掌握熟練。很多家長說自己孩子在幼兒園或者一年級做了大量的口算卡,可是計算能力還不是很好,其實我告訴你,很多家長急於教孩子進行計算,忽略了過程,造成孩子計算能力低下。

先搞定10以內數的合與分。提示下,一定要拿實物讓孩子擺一擺,合一合,分一分,再根據實物寫出相應的加法和減法算式。

再根據這些寫出相應的加減法算式。

從2到10每個都這樣練習,練的多了,孩子不用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自然熟練於心。

下面是第二個步驟。熟練知道11到20之間數的組成。

比如:11就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其中後面的“十”和“”一是計數單位一定要大寫)寫成算式就是10+1=11,以此類推12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10+2=12……

20是有2個十或者20個一組成。

掌握了這些我們來說說湊十法。


知道方法後就需要加強練習了。


下面說說“破十法”


下面在說說一個“破十法”的口訣,掌握後孩子口算起來速度也很快。

我給大家解釋下,比如14_9=(),減9加1,讓4+1=5 所以14_9=5

在比如 17_9=() 減9加1,用7+1=8 17_9=8

在舉個減8的例子。14_8=()減8加2,用4+2=6 14_8=6

用這樣的方法計算,孩子們會口算起來很快的。

常加練習,孩子20以內的進位和退位的計算就會掌握的很好的。這個基礎打好後,100以內,或者更大點的計算學生也能很快的掌握。因為算理是一樣的不過是數變得大了點而已!

再補充一個“平十法”。

“平十法”是連減,“破十法”是先減後加。不過現在用的多的是“湊十法”。孩子們容易理解哪個就用哪個。我們冀教版教材,沒出現“平十法”,用的全是“湊十法”,孩子們學的非常快!

這是我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幫到大家。有不同意見或者建議,請友友們留言交流溝通!


淺淺的教育


20以內加減法是一年級學習的主要內容,很多學前階段已經學會了,為什麼一年級還要學一年呢?題主提出的理解這個詞非常重要,還有就是需要大量的計算練習以達到對於概念認知的穩定性。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不管是進位加法的湊十法或是退位減法的破十法,平十法。基礎是熟練10的組成和分解。目的都是提高2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的準確度和速度。這才是方法是否高效的衡量標準。回到正題,以下詳解,供您參考!

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小學一年級學計算是系統性的,理解+熟練是每個階段必須的過程。

第一階段:10以內所有數的分拆;第二階段:10的組成和分解(計算根基);第三階段:進位加法,也就是湊十法;第四階段:借位減法,也就是平十法和破十法的應用場景。要說理解,必須前面的階段熟練掌握。退位減法我在之前問答中也回答過,很多方法,都可以嘗試,適合自己的才是高效的,標準就是算得又快又準。

① 破十法與平十法

先說破十法,如果加法學的湊十法,破十法相對容易銜接和理解。其實是把湊十的過程倒過來,以下選自我的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這個圖就比較清晰可以理解了,也多運用實物來實際操作輔助理解。

思路是十幾分成十和幾,十減幾剩幾,幾再加幾等於多少,操作步驟明顯比第三階段多了。

15分拆10和5 →10-7+5.

平十法也稱分十法,是先考慮減數,比如上面題目15-7。先看減數7,被減數個位的5不夠減7,怎麼辦?把減數分拆5和2,先把個位減完,15-5,這樣出現一個10。然後再減去2。

7分拆5和2 → 15-5-2

一個是先減後加,一個是連減。

結語

從課程要求角度,建議學破十法就可以了,和湊十法有連續性,後續第五階段,也可以嘗試減法口訣。提升速度。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乾貨知識


一學堂王老師


用小棒分別給孩子擺出破十和平十算式,分別計算,對比解釋,區別一目瞭然孩子很容易懂的



我家有一個一年級的學生,在沒有輔導他寫作業之前我也不知道什麼是破十平十,後來經過了解我理解為湊十和借十的區別。

孩子一年級上冊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一些簡單的平十和破十計數法,比如5+4=9,兩個數相加不超過十就是簡單的平十法。6+8=14,兩個數相加超過了十,這就是簡單的破十法


現在孩子上一年級下冊,已經開始學習更深層的計算方法,比如12-6=6,孩子要先把12分成10和2,在用10減去6,在用4加2,最終得,出6的得數,這是現在學的破十法

而12-6=6用平十法計算就應該是把6分成2和4,先用12減2等於10,在用10減4最後等於6,這就是平十法

多舉例說明,讓孩子理解計算規律,在孩子平時的計算過程中,不管是用平十還是破十都能快速算出答案


雙寶老媽


簡單粗暴的說,平十法就是把後面拆開,迫使法就是把前邊拆開。當然他們都是用在退位減上。

對於家長輔導學生的計算來講,名字非常不重要,關鍵是熟練應用,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1.平十法(分後邊)

既然我們要分後邊,那麼我們就要看前邊再分,否則的話就沒有意義了。

17-8,我們需要把後面的數字8分成7和1,問題就簡單了,17減完7之後再減一個1,其實再計算一步就是10-1=9。

也就是說,分後邊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的是,把前面的個位數數字進行一個看準。同樣我們再看一看,14-7,其實你懂的,只要把後面的數字器分成4和3就可以了,然後我們中間有一部計算,變成了10-3最終答案的7。

2.破十法(把前面分成十加幾,然後用10減後一個數,再加上這個幾)

還是以上面的例子17減8來舉例子吧。我們把17分成10和7,然後用10-8得出一個數字2,再把數字2和數字7進行相加,最後得出的答案是9。

對於14-7,我們首先應當把14分成10和4,然後用10-7得出一個數字3,我們把數字3和分出來的數字4加在一起,那麼最終答案就是7。

對於家長輔導孩子來講,不要過於強調他的名字,而是應當讓孩子理解計算過程,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都可以,這種方法,沒有什麼優秀或者不優秀的區別,不同的孩子,由於思維方式的不同,他們取向於哪一種方法,也沒有什麼優點之分,家長也沒有必要讓孩子連文化方法都掌握,對於孩子來講掌握一種方法快速高效,並且保證正確計算就可以了。

其實數學就是一個數字變換的過程,特別對於計算來講,誰的腦子快,實際上就是在進行數字的換位,分解加減,沒有其他的技巧。


義誠老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815000d2a0e2d680cef\

小逗包知識


數數法

15-8=7為例,孩子很可能會利用手指頭,或者小積木等,從15裡面一個一個的去減,減掉8個後,發現還剩下7個。

這種算法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較費時。剛開始可以允許孩子用這種方法,因為對於學前和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藉助一些具體的、形象的事物來幫助他們進行具象到抽象的演繹,所以很多孩子會藉助掰手指或者小積木等來完成計算,這是正常的表現。

以後我們只要慢慢讓孩子通過練習,體會到其它方法更便捷,並且抽象思維越來越強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放棄這種算法。

做減法想加法

比如我們要算15-8=?,我們可以利用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只要知道8等於15,然後由此推出158就等於

這種方法最省時,但也最難。孩子不但要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很熟練,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破十法

比如

13-5=?那麼第一步就是將13拆成10和3,我們知道10-5等於5的好朋友5,再用5加上3最後等於8

也就是說將十幾拆成十和幾,那麼減去一個數的得數就為這個幾加上減數的好朋友。比如

17-9=?就是將17拆成10和77加上9的好朋友1就等於8

平十法(砍尾法)

15-8=?為例,可以將其拆成連減法來計算,15先減去5,再減去3

為什麼這樣要算呢?因為如果你問孩子15-5=?26-6=?39-9=?98-8=?你會發現孩子可以很快做出答案。

也就是說個位相同的兩個數(俗稱尾巴)相減好算,把尾巴砍了就行了,比如26減去6就是把尾巴6砍了剩下20。然後用一個整十的數減去一個數,也非常好算。

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破十法”比較容易掌握,之前就教過“湊十歌”:

湊 十 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

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湊十”只有五組:1+9、2+8、3+7、4+6、5+5,其實 1+9、5+5 都比較容易記,剩下3個也就不難了。

“破十法”就是把“湊十法”倒過來,只要讓孩子懂得十幾可以分成10和幾,10減幾剩下幾,幾十幾=幾就可以了。“湊十法”和“破十法”相互轉化,熟練掌握以後不但能算的快,還能保證不出錯。

對於“平十法”,孩子們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出現兩種錯誤,一是受“湊十”、“破十”先入為主的影響,拆解錯誤;二是在在第二步加減符號搞混。孩子接觸一個新知識點,有沒有掌握?掌握夠不夠熟練?都需要通過反覆練習來完成。

下面列一些“破十法”練習題,可讓孩子試做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