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在古代陶瓷中,我们能见到在许多罐子的肩部,会有着数个突起的小把手,而这些小把手,被现代的人们约定俗成地称为“系”。而罐子的名称,也通常会跟着这些“系”的数量变动而改变,比如双系罐、四系罐等。这些小把手,为什么会被称之为“系”呢?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可以解释为用绳子捆绑、打结的意思。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对绳结的运用已经相对少见了。但是类似于用绳子捆绑方便携带的原理,我们还能在今天的一些水壶上看到。比如常见的便携式水壶,上面通常都有一个突出的小把手,用绳子链接起来之后,就十分便于悬挂、携带。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军用水壶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便携水壶

而在古代,这种绳结则是更加常用的携带方式,仅需一条绳子,就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器物拎起来。而罐子上凸起的小把手,则是更加方便绳结的链接和固定。这种绳结的应用,使得原本要两只手才能搬起来的坛坛罐罐,变成一个人就可以担起一对大罐子来,大大节省了运力,提升了效率。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用绳结固定瓶子

这种器物上的“系”,出现的时间非常早,甚至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现的原始陶器上,就能看到“系”的应用。但是这时候的“系”,通常都在罐子腹部的最鼓处。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马家窑文化双系陶罐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仰韶文化双系陶壶

这种设计一直沿用到战汉时期的原始瓷器物上,在汉晋时期的青瓷罐、壶上,“系”的位置已经由腹部上移到了肩部。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青釉刻花双系鸡首壶 西晋

上海博物馆藏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青釉鸡首壶 西晋

故宫博物院藏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双系鸡首壶 东晋

慈溪博物馆藏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青瓷鸡首壶 东晋

慈溪博物馆藏

这种带有“系”的器物,在瓷器上一直都有延续使用,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罐子、壶等较器型的器物上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莲瓣纹竹节龙柄鸡首壶 南朝

慈溪博物馆藏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越窑四系罐 唐

上海博物馆藏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白釉四系罐 唐

大肉庄藏品

这种器物上的“系”,虽然看似十分简单,它的做法却有很多种。有的是直接用一片半圆形的泥片中间掏出一个洞贴在器身上,就做成了最简单的“系”。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一到两条泥条,盘成一个中空的弧形。用泥条来做“系”,可以创造出多种不同的造型。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当然,制瓷匠人们在这个小小的“系”上可以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有一种做法是将它做成了小巧可爱的兔子形状,既保留了功能,又显得更加精致,这种罐子,俗称为“兔系罐”或“兔头罐”,是唐代罐子里十分经典的装饰。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唐三彩双兔系罐

玫茵堂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唐三彩加蓝垂耳兔系罐

玫茵堂

“系”除了装饰在罐子的肩部之外,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比如穿带壶,就是“系”的另一种。穿带壶是在壶身两侧的上下两端有四个方便绳子、皮革穿过的小孔,和只在肩部有系的罐子相比,可能会有不同的绳子穿带方式。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邢窑白釉穿带壶 五代

上海博物馆藏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 白釉盘口穿带瓶 辽

内蒙古博物院藏

系的功能在今天已经被逐渐弱化了,我们有了更多新的材质与设计方式。在我们今天看来,“系”仍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打包方式,不过,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它确是最简洁和实用的设计,在陶瓷中运用广泛,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器物上一个小小的部件,体现了古代工匠做器物的理念:先考虑器物的实际功用,再考虑美观和装饰性。

这种实用至上的设计,也是我们今天所提倡和思考的设计话题。

展讯

大肉庄从今天开始进入放假模式啦,ROSE APP 西市依旧开放!现在拍下的商品将于年后发货,年末展览的器物,如有购买意向,可以联系小二。部分器物已售,其余年后涨价。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招生 | 大肉庄·金缮课

招生 | 大肉庄·金缮plus线下课程第三期要来了,超强阵容

瓷器陶瓷上的小零件也有大学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