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讓人心酸的“白眼狼”教育,竟有九成家長中槍!你呢?

下面這個帖子大家還有印象嗎?

讓人心酸的“白眼狼”教育,竟有九成家長中槍!你呢?

女大學生王某是李女士年輕時候撿回家的棄嬰。雖然遭受了丈夫病逝、負債累累等變故,但李女士都沒有放棄過養女,含辛茹苦將其養大。

然而,養女王某在大學期間為了滿足奢侈生活,通過校園借貸,最終欠下十幾萬債務,因無力償還竟盜竊養母7萬元。最後,李女士得知實情後不僅原諒了養女,還替養女還完了所有的債務。

可是,養女王某卻一走了之,拿著一萬塊錢去外地約會男朋友,並且在離家出走期間又有新債務追到李女士家。李女士“氣的臥床不起”……

除了上面這個案例外,下面這個案例同樣讓人寒心——

讓人心酸的“白眼狼”教育,竟有九成家長中槍!你呢?

如圖,殘疾母親跪求女兒不要買手機,但女兒卻毫無觸動,依然罵罵咧咧,揚言不買手機就離家出走。事後調查方知,母親離異後獨立撫養女兒,對女兒百依百順,驕縱異常,這才讓女兒愈發的刁蠻任性……

看過上面這些失敗的教育案例,我們不得不深思,到底是怎樣的教育培養出了這些“白眼狼”式的孩子呢?

讓人心酸的“白眼狼”教育,竟有九成家長中槍!你呢?

讓人心酸的“白眼狼”教育,竟有九成家長中槍!你呢?

其實,從眾多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白眼狼”式教育有以下3個特點——

1.盲目富養孩子

著名心理學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 孩子出生之後就像一張白紙,最開始在上面書寫畫作的就是他身邊最親近的人,而父母自然是孩子接觸最多的。

太多的父母奉行“愛孩子、給孩子最好的”、“孩子要富養”的教育理念,從而催生出了很多“富二代”,甚至是“假富二代”。這種孩子大多奉行享樂主義,揮霍浪費,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勤勉,無視父母的辛勞付出,把這一切當成理所應當。

曾國藩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Professor認為,其實正確的富養是提供他最好的教育和教養,同時教會他對抗風雨的能力。物質雖是基礎,但不可過分強調,忽略其他。

2.不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

無理由的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那隻會是害,而不是愛。“慣子如殺子”,孩子一直處於這樣的教育之下,只會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接受質疑,不能接受非自己預期的對待,更無法承受挫折。

《戰國策》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真正愛孩子,就要“狠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要因為孩子無理取鬧撒嬌賣萌而輕易妥協。

3.父母言行有失

在有些新聞中,我們會看到某些家長對自己的父母出言不遜,做出有違親情的舉動。

Professor不禁想到:在他們年老後他們的孩子該如何對待他們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地鐵上隨地吐痰,公園裡亂扔垃圾,無意中的一個錯誤示範就可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最好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

讓人心酸的“白眼狼”教育,竟有九成家長中槍!你呢?

如何破除“白眼狼”式教育呢?、

(1)感恩教育。

Professor一直認為家庭的感恩氛圍是很重要的,比如準備一桌豐盛的晚餐,要告訴孩子這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不僅要教會孩子說謝謝,還要讓孩子參與到這個過程裡,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體會其中的辛苦。

(2)培養自立。

前段時間一個被北大錄取的考生王心儀火了——她出自一個貧困家庭,有愛心人士想要資助她,她的媽媽是這樣說的:“感謝這個社會對我們的關照,只要是自己家庭所能負擔的,決不向別人請求資助,一家人省吃儉用辛苦一點沒關係,錢還是去幫助更有需要的人吧。”

從小就教導孩子自立自強,王心儀能如此優秀,其家長的教育絕對是重要因素。

(3)學會分享。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教孩子學會分享,並讓他明白分享的意義。比如讓孩子跟小夥伴分享玩具和零食,教孩子主動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在孩子向你分享物品的時候,你要表現出高興和感謝,讓他明白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4)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孩子問你“為什麼別人家看起來更有錢”的時候,要告訴孩子,不要攀比物質上的財富,財富的背後是人們日以繼夜的辛苦。想要收穫,必須要有付出,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不能只關注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同樣重要。

(5)引導孩子學會儲蓄,積累財富。

從小我們就要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幫他建立一個專用的銀行賬戶,教他慢慢充實自己第一桶金,讓他從中感受到,金錢得來不易,理應珍惜。

讓人心酸的“白眼狼”教育,竟有九成家長中槍!你呢?

讓人心酸的“白眼狼”教育,竟有九成家長中槍!你呢?

Professor說:

孩子和種子一樣,只有經歷風霜雨雪,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正確的愛是教會孩子自立自強,常懷感恩之情,積極陽光的擁抱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