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将各地最好的老师集中在一起,教最优秀的学生怎么样?

老吴热点直播


肯定不怎么样啊!这无异于“痴人说梦”。理由如下:

第一、这违背教育公平公正!

义务教育阶段是严禁分重点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相似的资源,以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题主没有说哪个学段,如果是义务教育阶段,我相信很多家长会反对,会干涉,我觉着选出来的学生也未必就是优秀的学生了。

第二、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最优秀的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是才还是德?是能力还是态度?衡水中学的老师,并不是最优秀的老师,但是他们能把非常多的学生送人北大清华;很多全国名师,特级教师,在单位里成绩却不能服人,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是不是特级教师就是最优秀的教师?如果给一个班级都配上特级教师,结果会好吗?

再说学生,最优秀的学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高考选拔出来的就是最优秀的学生吗?考上北大清华的就是最优秀的学生吗?

第三、会不会出现“得天下英才而毁之”。

教最优秀的学生,无疑是“高风险”的,因为这部分学生,并一定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也许会出现“得天下英才而毁之”的结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保有率,也不及一所三本大学吧?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面对一群优秀的教师,结果会怎么样?

数学老师:你这个地方的数学掌握的不好,来我给你讲讲;

英语老师:你的作文写得不够完美,来我给你批批;

语文老师:你的阅读量还不够大,来我给你几本书读读

其他老师......

这样的结局会如何呢?你会不会迷失自我呢?

所以,全国最优秀的老师教最优秀的学生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可以实施,结果也远没有你期望的那么好,你觉着呢?


赢在高三


我是壹贰叁,我来回答。

将各地最好的老师集中在一起,教最优秀的学生,我反对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什么是优秀的学生

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就目前小学生来说,有68万左右,那这么多的小学生,你们是如何评定哪部分是优秀学生?是各科成绩满分?还是体育能立特别突出?或者是个别小朋友思想觉悟特别高?

现在教育提倡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想要在68万小学生找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这本来就是一项特别困难而且不公平的事情。

这么多学生,他们有的在发达的城市接受先进的教学模式,有的在贫困的山区,连最基本的义务教育都难以完成,教育水平不平等,你如何选拔哪些是优秀学生,哪些又不优秀呢?

2.对其他小孩的不公平

上面讲了,教育资源不一样,教出来的学生水平也不一样的,如果把所谓的优秀学生全部集中在一起,再让所有优秀老师来教,那剩下你们口中一般的学生怎么办?他们可以在本校享受原本没有被你们调走的优秀老师的教育,但是被夺走了,这些学生难道不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也许就是因为你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举动,而错过培养了祖国的栋梁,他们也许是几个,也许是一大批,这种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我认为将各地优秀老师集中在一起,来教最优秀的学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才,国家的昌盛,不是靠部分人才,所以我们不如把全国各地优秀教师集中在一起,讨论如何教育好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以上是个人的小小意见,欢迎大家点评。


壹贰叁1116


这个提法完全违背了教育均衡的原则,老百姓也绝对不会答应的。

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我国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城乡交通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已经造成城里教育资源好,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目前,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目的就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差异。

不过私立小学初中不受限制,部分地区私立学校收费高昂,集中了一部分优质教师,也收到部分优质生源,教学效果不错。

但是,任何事情不可能是绝对的,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任何一个环节缺失,学生也不可能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每个家庭应该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从小培养他的爱心、责任心、吃苦耐劳的精神、抗压力、行为习惯……再加上正常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孩子长大就具有高尚的品格,渊博的学识,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单靠学校教育显然是错误的。


平淡是真oymlq


这不就是希望全社会各行各业中最优秀的人才培养出尖端人才吗(诺奖)!

各行各业中最优秀的人才选拔标准我就不在这里说了,怎样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我也不谈!

我今天只给大家讨论一下优秀的学生标准:

北京大学在历史上有两位有作为的校长他们考进北京大学的时候,一个数学考了二十五分,一个数学考了零分!

按照现在的高考录取标准,这两位校长连重本线都上不了,怎么能上北大?

这告诉大家,中国🇨🇳需要专才,不是全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英语教育是九千九百九十八个学生陪两个同学学英语!高考把三百六十个状元考成文理科两个状元!


综改1


1、将各地最好的老师集中在一起,教最优秀的学生,表面上看是达到了资源利用最佳化和最大化,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但一定程度上说,实际上也达到了资源浪费的最大化!

相对于老师所教的内容来说,最优秀学生几乎可以利用自己的自学,或是老师稍微一点拨就可以融会贯通,所以这么多的最优秀老师的豪华阵容实在是实实在在的巨大资源浪费!



2、而那些最差的学生不仅因此失去了最优秀老师的最好的教导,而且不是最优秀的老师们面对这些不好的学生,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心态都会大受影响!

所以这种强强联合模式既是对教育最好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其他学生和老师的不公平和歧视!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必将会给教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3、“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好体现,也是中国教育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那种目光短浅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不但不是教育的福音,还会对教育造成不小的戕害!


情感温度百态人生


将各地最好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去教最优秀的学生这种做法,这种管理模式个人绝对表示反对,坚决反对!

近些年的教育之变

特别是在乡村,由于城镇化的号召,太多太多的农民孩子不得不跟随父母去城市就读,出现了城区学校大班额,乡村学校麻雀班这鲜明的反差。物质条件决定了孩子的走与留,乡下所剩几个孩子之中难道就没有优秀的?去城镇求学的难道因为直观的物质条件绝对优秀吗?不是的、绝对不是的!

把优秀的老师聚到一起

老师们中存在优差之分这不能否认,然而若把业务能力好都调走,乡村麻雀学校怎么办?难道找最差劲的老师去教这部分学生的后果不明确吗?育人指路,这样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将来更差!更落后!

资源配置均衡

教师是教育资源的一部分,硬件资源配置不均衡也就箅了!若教师资源配置再不均衡,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的社会将会阶层化更明显!


河南黄政强


违背自然规律,违背人心所向,都会导致后面长期形成的恶循环。

把优秀的老师和学生集中在一起,那差学生会怎么想,难道就只能往不好的方向走吗?机会要公平,努力要靠自己,让和谐伴随着人性的进步,不要把歧视融进孩子的幼小的心灵之中。

人都具备分辨的能力,却还有对与错的结果,伟大的事情是让弱者成为强者,这才是育人之道。


勇哥读书人


个人感觉呢,把最优秀的教师聚集到一起教最优秀的学生,这体提议本身就存在问题。

什么样的教师是最优秀的教师呢?能教出高分?能走进学生内心?是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而什么样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学生?仅仅是符合清华北大的高分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吧!

我认为应该让适合的教师去教适合的学生。



米老师谈教育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同时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问题的关键是匹配问题:学生需要找到适合ta的老师!老师需要匹配ta独特的教学才华给正适合ta的学生!

而解决这样的教育供给侧与学习需求方之间不协调现状的先进理论、卓越方法正在非官方小众化的在一些教育先觉者那里自发的学习、研究、传播和实践!

相信,假以时日,教育领域在量变积累足够成熟之后,将迎来根本性变革,与物质生活一样迈进繁荣新时代!


支点生涯


首先,这两个最好怎么定?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同样两位教数学的老师,他们在各自的学校都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把这两位老师放在一起,怎样界定哪位更优秀一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样,谁能说说,98分和99分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其次,即使区分出“最好”的老师,这些老师放到一起必然恶性竞争,都会抢时间,导致学生疲于奔命,不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结果。再次,考试成绩高,不一定研究能力强,在工作岗位上可能能力平平。当年的几位“神童”走下神坛就是一个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