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將各地最好的老師集中在一起,教最優秀的學生怎麼樣?

老吳熱點直播


肯定不怎麼樣啊!這無異於“痴人說夢”。理由如下:

第一、這違背教育公平公正!

義務教育階段是嚴禁分重點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相似的資源,以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題主沒有說哪個學段,如果是義務教育階段,我相信很多家長會反對,會干涉,我覺著選出來的學生也未必就是優秀的學生了。

第二、最優秀的老師和學生的標準是什麼?

最優秀的教師的標準是什麼?是才還是德?是能力還是態度?衡水中學的老師,並不是最優秀的老師,但是他們能把非常多的學生送人北大清華;很多全國名師,特級教師,在單位裡成績卻不能服人,這種情況也很常見。

是不是特級教師就是最優秀的教師?如果給一個班級都配上特級教師,結果會好嗎?

再說學生,最優秀的學生的標準又是什麼呢?高考選拔出來的就是最優秀的學生嗎?考上北大清華的就是最優秀的學生嗎?

第三、會不會出現“得天下英才而毀之”。

教最優秀的學生,無疑是“高風險”的,因為這部分學生,並一定按照既定的方向發展,也許會出現“得天下英才而毀之”的結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保有率,也不及一所三本大學吧?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學生,面對一群優秀的教師,結果會怎麼樣?

數學老師:你這個地方的數學掌握的不好,來我給你講講;

英語老師:你的作文寫得不夠完美,來我給你批批;

語文老師:你的閱讀量還不夠大,來我給你幾本書讀讀

其他老師......

這樣的結局會如何呢?你會不會迷失自我呢?

所以,全國最優秀的老師教最優秀的學生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便可以實施,結果也遠沒有你期望的那麼好,你覺著呢?


贏在高三


我是壹貳叄,我來回答。

將各地最好的老師集中在一起,教最優秀的學生,我反對這種觀點,原因有以下幾點。

1.什麼是優秀的學生

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就目前小學生來說,有68萬左右,那這麼多的小學生,你們是如何評定哪部分是優秀學生?是各科成績滿分?還是體育能立特別突出?或者是個別小朋友思想覺悟特別高?

現在教育提倡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但是想要在68萬小學生找一部分特別優秀的學生,這本來就是一項特別困難而且不公平的事情。

這麼多學生,他們有的在發達的城市接受先進的教學模式,有的在貧困的山區,連最基本的義務教育都難以完成,教育水平不平等,你如何選拔哪些是優秀學生,哪些又不優秀呢?

2.對其他小孩的不公平

上面講了,教育資源不一樣,教出來的學生水平也不一樣的,如果把所謂的優秀學生全部集中在一起,再讓所有優秀老師來教,那剩下你們口中一般的學生怎麼辦?他們可以在本校享受原本沒有被你們調走的優秀老師的教育,但是被奪走了,這些學生難道不是祖國未來的花朵?也許就是因為你們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舉動,而錯過培養了祖國的棟樑,他們也許是幾個,也許是一大批,這種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所以,我認為將各地優秀老師集中在一起,來教最優秀的學生,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對國家真正有用的人才,國家的昌盛,不是靠部分人才,所以我們不如把全國各地優秀教師集中在一起,討論如何教育好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受益,這樣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以上是個人的小小意見,歡迎大家點評。


壹貳叄1116


這個提法完全違背了教育均衡的原則,老百姓也絕對不會答應的。

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我國是九年義務教育)。但是由於城鄉交通不同、經濟發展不同,已經造成城裡教育資源好,農村教育資源匱乏。目前,國家正在花大力氣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目的就是縮小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差異。

不過私立小學初中不受限制,部分地區私立學校收費高昂,集中了一部分優質教師,也收到部分優質生源,教學效果不錯。

但是,任何事情不可能是絕對的,教育應該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相結合,任何一個環節缺失,學生也不可能全面發展。

因此我們每個家庭應該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從小培養他的愛心、責任心、吃苦耐勞的精神、抗壓力、行為習慣……再加上正常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社會環境,這樣孩子長大就具有高尚的品格,淵博的學識,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單靠學校教育顯然是錯誤的。


平淡是真oymlq


這不就是希望全社會各行各業中最優秀的人才培養出尖端人才嗎(諾獎)!

各行各業中最優秀的人才選拔標準我就不在這裡說了,怎樣吸引最優秀的人才我也不談!

我今天只給大家討論一下優秀的學生標準:

北京大學在歷史上有兩位有作為的校長他們考進北京大學的時候,一個數學考了二十五分,一個數學考了零分!

按照現在的高考錄取標準,這兩位校長連重本線都上不了,怎麼能上北大?

這告訴大家,中國🇨🇳需要專才,不是全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的英語教育是九千九百九十八個學生陪兩個同學學英語!高考把三百六十個狀元考成文理科兩個狀元!


綜改1


1、將各地最好的老師集中在一起,教最優秀的學生,表面上看是達到了資源利用最佳化和最大化,實現了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但一定程度上說,實際上也達到了資源浪費的最大化!

相對於老師所教的內容來說,最優秀學生幾乎可以利用自己的自學,或是老師稍微一點撥就可以融會貫通,所以這麼多的最優秀老師的豪華陣容實在是實實在在的巨大資源浪費!



2、而那些最差的學生不僅因此失去了最優秀老師的最好的教導,而且不是最優秀的老師們面對這些不好的學生,工作積極性和工作心態都會大受影響!

所以這種強強聯合模式既是對教育最好資源的浪費,也是對其他學生和老師的不公平和歧視!一旦形成惡性循環,必將會給教育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3、“一個也不能少”,這是教育公平的最好體現,也是中國教育復興和國家富強的必由之路!

那種目光短淺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不但不是教育的福音,還會對教育造成不小的戕害!


情感溫度百態人生


將各地最好的老師聚集在一起去教最優秀的學生這種做法,這種管理模式個人絕對錶示反對,堅決反對!

近些年的教育之變

特別是在鄉村,由於城鎮化的號召,太多太多的農民孩子不得不跟隨父母去城市就讀,出現了城區學校大班額,鄉村學校麻雀班這鮮明的反差。物質條件決定了孩子的走與留,鄉下所剩幾個孩子之中難道就沒有優秀的?去城鎮求學的難道因為直觀的物質條件絕對優秀嗎?不是的、絕對不是的!

把優秀的老師聚到一起

老師們中存在優差之分這不能否認,然而若把業務能力好都調走,鄉村麻雀學校怎麼辦?難道找最差勁的老師去教這部分學生的後果不明確嗎?育人指路,這樣使得這部分學生的將來更差!更落後!

資源配置均衡

教師是教育資源的一部分,硬件資源配置不均衡也就箅了!若教師資源配置再不均衡,這樣的結果是我們的社會將會階層化更明顯!


河南黃政強


違背自然規律,違揹人心所向,都會導致後面長期形成的惡循環。

把優秀的老師和學生集中在一起,那差學生會怎麼想,難道就只能往不好的方向走嗎?機會要公平,努力要靠自己,讓和諧伴隨著人性的進步,不要把歧視融進孩子的幼小的心靈之中。

人都具備分辨的能力,卻還有對與錯的結果,偉大的事情是讓弱者成為強者,這才是育人之道。


勇哥讀書人


個人感覺呢,把最優秀的教師聚集到一起教最優秀的學生,這體提議本身就存在問題。

什麼樣的教師是最優秀的教師呢?能教出高分?能走進學生內心?是能激發出學生的潛能!

而什麼樣的學生是最優秀的學生?僅僅是符合清華北大的高分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長,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吧!

我認為應該讓適合的教師去教適合的學生。



米老師談教育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同時也沒有不會教的老師!

問題的關鍵是匹配問題:學生需要找到適合ta的老師!老師需要匹配ta獨特的教學才華給正適合ta的學生!

而解決這樣的教育供給側與學習需求方之間不協調現狀的先進理論、卓越方法正在非官方小眾化的在一些教育先覺者那裡自發的學習、研究、傳播和實踐!

相信,假以時日,教育領域在量變積累足夠成熟之後,將迎來根本性變革,與物質生活一樣邁進繁榮新時代!


支點生涯


首先,這兩個最好怎麼定?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同樣兩位教數學的老師,他們在各自的學校都是“最好”的老師,那麼把這兩位老師放在一起,怎樣界定哪位更優秀一些?對學生來說,也是一樣,誰能說說,98分和99分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其次,即使區分出“最好”的老師,這些老師放到一起必然惡性競爭,都會搶時間,導致學生疲於奔命,不一定會得到最好的結果。再次,考試成績高,不一定研究能力強,在工作崗位上可能能力平平。當年的幾位“神童”走下神壇就是一個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