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春雨绵绵,万物复苏。各种野菜新生、发芽,嫩得能掐的出水来。广东吃货最爱的艾草,便是此时最受欢迎的野菜之一。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之功。而艾叶、艾芽、艾梗和艾根均可食用,和多种食材“混搭”,可汤可菜。

今天我们为大家搜罗了广东各地的艾草吃法,艾饼艾角艾糍艾圆……总有一款让你心动哦。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艾角

先取野生艾草,用开水煮后用刀剁烂,制成食用艾,之后混合米粉做成粉皮。

包艾角之前,先把馅料准备好。馅料有甜的、咸的和咸甜的三种,咸甜的可以用眉豆或者绿豆来做,甜的可以用花生、芝麻和糖来做,咸的可以用韭菜、萝卜干、腊肉来做。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艾薄撑

属于水乡的一道地道传统小吃,有咸有甜。艾薄撑的主要用料有糖和糯米。制作艾薄撑的过程颇为讲究,洗净艾草,煮熟后剁碎,然后方可溶糖进去。加入糯米粉混匀,做成饼状,放入油锅中煎熟即可。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青团子

客家地区常见的制作青团子的方式是将糯米蒸熟后与艾叶拌匀舂成青米团,将青米团中包上炒香的花生、芝麻馅后,再揉成一个个绿油油的小青团子。

在味道上,青团子可分为咸与甜两种。咸馅青团子可以加入春季常见的春笋丁、香菇、木耳,甜馅青团子则常用芝麻与花生、蜂蜜或黄糖为馅。捏好的青团子放进沸水锅中隔水蒸20分钟左右,待它成为墨绿色后即可起锅。

青团子刚蒸熟起锅时口感最好,一个个表皮光滑、通体圆滚滚的,颜色碧绿、油光发亮,口感糯糯的。嚼起来满口清香,吞下后还会有一种艾草特有的甘中带苦的味道在喉间久久盘旋。

青团子的还有一种食用方式还有一种是用植物油将之炸熟,炸出来的青团子外酥里嫩,最受不怕热气与上火的人们喜爱。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艾叶椿芽炒蛋

做艾叶炒蛋,通常取嫩尖部位的艾叶,入水浸泡10来分钟,然后稍稍搓洗,艾叶便不会有苦涩味,切成碎末备用。打烂土鸡蛋搅成蛋液,略放一点精盐,加入大部分艾叶碎轻捣成菜羹。热锅中倒进少许橄榄油,滑入艾叶菜羹炒熟,再取椿芽碎如法烹饪。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艾叶核桃排骨汤

主要功效:温经止血,理气血,逐寒湿

材料:

新鲜艾叶100g、核桃仁10个、排骨500克、生姜2-3大片。(3-4人量)

制作方法:

先将排骨切块洗净焯水备用,再把排骨、核桃和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2000ml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煲约1个小时,快好时把洗净沥干水后的艾叶放入稍搅匀,再煮3-4分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平常我们吃得比较多的是艾糍,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很招人喜爱。但如果拿来煲汤的话,下多了就会有点苦味,为了口感通常会少放一点的。有人比较喜欢这种味道,煲这个汤下半斤到一斤新鲜艾叶也是可以的。

喝艾叶汤是把寒邪从体内逐出,另外核桃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也很适合老寒咳的人群。如果咳久了,也不妨加点党参,因为久病必虚,这个时候用点参补气也未尝不可。这个汤中,艾叶和生姜是绝配,煲汤时可千万不要遗忘了它哦。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艾根龙骨汤

主要功效:温经暖胃 清热解毒

客家人喜欢用新鲜的艾梗或干晒的艾根与猪龙骨或老母鸡熬汤喝。客家人认为艾梗、艾根的食疗作用更大,有温经暖胃、清热解毒的功效。

用干晒的艾根与猪龙骨熬汤,将艾根洗净去除杂质,与斩好的猪龙骨放入砂锅中熬煮1个多小时加食盐调味即可。若用新鲜的艾梗与猪龙骨煲汤,味道会更香。

▼▼▼“食在广东”精华文章

春天护肝,来点“红配绿”

比档次?比时令?这些有机食材从未输过

【好物推荐】吃龙眼不用等夏天,最快手的粉丝已经吃上了

【靓汤有料】光吃不长肉,平日出汗多,来碗住家汤,妈妈少担心

【一周靓汤】应付回南天,除了要有干衣机,你还得有这份祛湿汤谱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现在的艾叶嫩得能掐出水,“混搭”起来更好吃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宏连、卜瑜、曾焕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