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事业单位参加工作多年,到现在单位交社保才知道没有编制,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

用户3307634607310


在事业单位参加工作20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没有编制,这得是多么的粗心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的是两种养老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实行的是机关事业养老制度,企业实行的是企业养老制度。同时,按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同样实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这一点是比较致命的。

问题来了,如果在事业单位工作20年,发现自己没有编制,身份是正式职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党政、事业单位的超编现象,在基层是非常普遍的。暂时性的非在编,可以通过调剂增加编制、调整到有空编的单位等方式解决,也可以在原单位等自然减员,空缺出来编制后使用。虽然规定机关事业“非在编”人员执行企业养老制度,但各地都会想办法解决,不可能同一单位同一办公室同一种身份的两个人,就因为一纸编制,执行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通常常见的方式,都是调剂编制使用,统一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但是,如果没有编制,是因为是聘用制,或者是合同工,属于编外人员,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事业单位中,编外人员中的人事代理、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以及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都执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因此,对于非在编人员,要搞清楚到底是暂时性“非在编”,还是因为个人身份、人事关系不同,属于编外人员。编内编外,有着严格的区别。

另外,社保补缴,在2018年年底之前还有政策。2019年税务接管后,补缴已经停止,这一点也是非常致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