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商鋪在關門,藥店和中介卻越來越多


商鋪在關門,藥店和中介卻越來越多


走在三四線的大街上,你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大量的商鋪基本上都處於關閉的狀態,而在那些還在營業的商鋪裡,藥店和中介的數量卻是越來越多。近年來總有關於消費下滑的觀點,但是統計數據卻是上漲,而商鋪的這些狀態或許能夠說明,消費到底是上漲還是在下滑。

房價在持續的上漲,當大部分的購房者調控六個錢包買房之後,確實沒有更多的資金用在購物上。本身每個月的收入就要還房貸,又拿什麼來支撐消費。當然,對於一些日常用品,比如藥店卻是越來越多。當然中介的數量也不少,這兩年房價上漲,大量的人員進入樓市,中介就是最好的方式。而且由於市場上存量房的原因,房子購買之後並不用來居住,只能是坐等變現,而中介也就大量的營業。

當然對於租客來講,店鋪的租金也在上漲,一些類似餐飲,服裝等行業越來越難做,只有這些日常用品的藥店以及房產大量交易的中介或許才能夠支撐高額的租金,而且還能夠實現盈利。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講,消費降低是關鍵,沒有了人流的支撐,商家的盈利能力自然是大幅的削減。而且由於電商的興起,網店和實體店的成本差距越來越大,自然也會有一大批人放棄實體店面轉成網店。

商鋪過剩也是一個大問題,新開發的項目必然是大量的商業配套,而這也就造成了資源的過剩,尤其是那些大型商場,本身三四線城市的容量有限,但城市依然在不停地開發建設,當所有的經濟來源都依靠房地產時,商業市場自然也會過量。加之本身開發已經開始向遠郊區域發展,地段和交通的問題,直接決定了商鋪的運營情況。

當買房成為了一項必須的任務,當日常生活被房貸壓垮,或許只有類似中介和藥店的行業才能夠發展下去。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大型的市場已經出現疲態,社區商鋪和商業街也基本上沒有過多人運營,而對於普通的店主來講,或許只能是坐吃山空,最後也只能無奈關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