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道理!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有道理!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昨晚,一位宝妈发语音微信询问老师留了哪些家庭作业,我点开微信后,手机里首先传出来的不是说话声,而是咔咔声,接着是带着咀嚼的有些含糊的说话声,听到这样的声音,立刻让我脑补出了萝卜蘸大酱的既视感,让人感觉不是那么舒服。

你可能会说这只不过是不拘小节、无伤大雅的小事,何必斤斤计较呢?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J,她是一家公司人事经理,经常负责招聘工作,她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她说当初来公司面试时,和她一起来面试的有不少很优秀、很有经验的应聘者,和他们比起来,感觉自己的资历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但最终她却留了下来,一些比她优秀的人才却被刷掉了,她很疑惑。

后来,她和上司熟悉了之后,问起这件事,上司给她的答复是“因为你做好了一个细节”。原来,面试的时候,椅子是推进办公桌里面的,面试的人要坐在椅子上,就需要先讲椅子拉出来,面试结束后,绝大部分人没有将椅子放回去,只有J这样做了。上司解释说,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注重细节,他相信注重细节的人工作起来一定会一丝不苟,所以,J幸运的胜出了。

有道理!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虽然说J的上司通过细节来应聘,不一定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但绝对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也提示我们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教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子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家庭教育更是如此。

家庭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习得行为是指从个体经验中获得的行为改变或特别的行为模式。我来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我农村的老家紧邻一条省道,是连接京津唐的重要干道,来往的车辆特别多。马路对面就是一片庄稼地,经常需要穿过马路到对面去劳作。因为从小生活在马路边,父母每次带我们过马路时,都会教我们左右观察来往的车辆,渐渐地,我们就养成了一个习惯,过马路时会非常小心,在确定没有危险时才会通过,直到现在都如此,这就是一种习得行为。

有道理!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但我的表哥表姐不一样,他们所住的地方距离马路很远,不会像我们一样从小就有那么多过马路的机会,所以,每次来我们家,我的爷爷奶奶都会提心吊胆,因为他们过马路时,往往不会左右看,径直地走过去就是。

其实,家庭教育和教孩子过马路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习得行为一旦养成,不容易轻易改变,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家庭教育始于细节,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追求的是长期效应,而非短期效应,这考验的不仅是孩子,更是家长的耐心、细心和持久力。

1.家长真正的以身作则是关注每一个细节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深夜,地铁里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一位宝妈坐在座位上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孩子的脚下垫着一个包包,因为宝妈担心孩子的鞋会将地铁上的座位弄脏。我想孩子睡醒后,看到脚下的包包,一定会明白妈妈的用意。

有道理!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地铁里没有几个人,孩子都睡着了,没有人会在意这位母亲的做法,但这位母亲依然做得很好,这说明她很有素养,平时就很在意这些细节,而非刻意做作,这是一种习得行为,这才是真正的以身作则,无需刻意教育孩子,她的孩子一定会做得很好。

在行动上言传身教,在细微处耳濡目染,才是真正的以身作则。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谈到孩子的教育时,讲过这么一个细节,做主持人经常加班,回到家常常是深夜,他就养成一个习惯,乘坐电梯到家后,会习惯性的按下“一层”,目的是让深夜加班回家的人少等一会。他并没有教过儿子这么做,但他的儿子白清扬也会这样做,这就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结果。

我们想培养孩子怎样的品质,怎样的兴趣,我们首先自己要做到,无需刻意地去说教,如果你希望孩子爱读书,那首先自己得拿起书,认真地读一读,只有你坚持下去,孩子自然会模仿你,有时候教育并不是我们想象地那么复杂,只是我们自己没有那么强的毅力罢了。

有道理!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2.将细节融入生活,无时无刻不是教育

我的爷爷是一位老教师,他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虽然他已经去世18年了,但我现在的很多习惯都是他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的。

每天早晨我挤牙膏的时候,都会从最底下挤起,把最下面的牙膏挤空后,将下面的牙膏皮卷起来,依次往上,这样牙膏就能用得很干净,不会有浪费。我爷爷就是这样挤牙膏的,他告诉我要懂得节俭,不要浪费,然后就以挤牙膏为例,给我做了一个示范。

再比如,骑自行车时,我的手一定会习惯性的放在闸线上,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有一次拐弯时,突然跑出一个孩子,差点将他撞倒,爷爷告诉我,把手放在闸线上,就可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了。

有道理!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我非常认同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的观点——教育即生活,因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一定环境下发展。“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所以教育即是生活。

学习也是如此,比如教孩子学习英语,先要让孩子磨耳朵,就是多听,然后进行真人对话,慢慢地孩子就会说英语了。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非常注重真人对话,这与孩子自己在学习机上学习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语言环境,其实就是在强调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去。

就和孩子学习母语一样,大多时候我们没有刻意教孩子学说话,为什么孩子有一天他就会说话了呢?因为我们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话,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言,孩子慢慢地就学会了,所以,孩子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这就是语言习得。

总之,家庭教育不是搞突击,不是追求短期效应,而是注重细节的长期过程,并将这些细节融入生活中去,让孩子将其变成习得行为。

有道理!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孩子的习得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