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五彩是瓷器彩绘技法之一,可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种。其釉上彩料多透明,因采用单线平涂法施彩,致使图案无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其彩烧温度在800℃左右。常见釉上彩料有红、绿、黄、紫、黑等。明代景德镇窑五彩瓷器始烧于宣德时期,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颇为流行。特别是万历五彩瓷器,造型繁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尤其突出红彩,显得俗艳刺目,世称“大明彩”。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五彩灵芝桃树纹盘,明嘉靖,高2.8cm,口径14.5cm,足径9.3cm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内外青花五彩装饰。内底青花双圈内画一棵桃树,树干盘绕成“寿”字,树上结满寿桃,树下长有灵芝。外壁绘三株桃树,间以灵芝,树上硕果累累,树干均盘绕成“寿”字。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此盘施彩浓重艳丽,纹饰布局新奇雅致,寓意吉祥长寿。明嘉靖的五彩瓷器上常见用所绘树干盘绕成“福”、“寿”、“康”、“宁”等字作为装饰,可谓特色,此类题材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有密切关系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五彩天马纹盖罐,明嘉靖,通高18.0cm,口径8.5cm,足径8.7cm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罐直口,短颈,圆腹,圈足。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通体釉上五彩装饰。腹部绘4匹天马在云海间跃奔。颈部绘蕉叶纹,肩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胎坚釉润,构图严谨,突出使用红、绿二彩,并以黄、黑、紫彩作局部的点缀,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明嘉靖五彩器造型既有秀气的盘、碗、杯、瓶等,也有胎厚体大的罐,还有新创的器形方斗杯、方盖罐等。通常画面多用红、绿二彩,黄彩、黑彩等有时仅作为一种点缀,遂使红艳绿翠的装饰色彩热烈生动。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五彩鱼藻纹蒜头瓶,明万历,高40.3cm,口径7.8cm,足径13.7cm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瓶蒜头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釉上彩有红、黄、绿、褐、紫彩等。腹部绘鱼藻纹,颈部绘折枝梅花纹。上下衬以变形莲瓣、卷草纹等。口沿下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排款。此瓶属于当时宫中的陈设用瓷,造型端庄凝重,优美典雅,纹饰细腻,线条流畅。鱼藻纹蒜头瓶这类大件彩瓷均为万历时新创。这种瓶除了以鱼藻纹装饰者以外,尚见有以鸳鸯莲花纹和龙穿花纹装饰者。明代万历青花五彩的风格与早期五彩迥然不同,前者用色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颜色多用红、黄、绿、紫等饱和色,而不用浅淡的中间色,以红浓绿艳取胜。绘画用笔豪放不羁,线条挺健有力。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五彩云凤纹葫芦式壁瓶,明万历,高31cm,口横3.7cm,足横11.7cm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瓶呈半个葫芦形,半圈足。外壁青花五彩装饰。上腹部绘云凤纹,束腰处绘多道云头纹,下腹部绘花鸟凤凰纹。背部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上覆荷叶,下托折枝莲花。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中国的瓷器生产历史悠久,窑口众多,珍品无数。每一个瓷器品种的产生、存在和流传都为瓷器发展的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不可缺少的一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称得上重彩浓墨,影响较大的可为唐代的白釉、花釉(如果说唐三彩是陶向瓷转化的重要标志,那么还可列入唐三彩),宋代的青瓷(以五大名窑和龙泉窑为代表)及青白釉,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红绿彩,明代的永乐甜白、宣德五彩、成化斗彩,清代的康熙青花和康雍乾三朝的粉彩、珐琅彩。这中间,明代的永、宣、成化青花虽然名贵,但它是元青花的承继和发展,本质上并没有脱出元青花的框子。万历、嘉靖彩瓷也是一样,它们是在宣德五彩和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北朝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何谓五彩瓷,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所促成的必然结果。“天时”是指明代全国几大著名的瓷窑,均出现衰落的趋势,尽管还有不少地区在生产各类陶瓷,但无论从产品的质量还是数量以及产品的多样性方面,均无法和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釉里红瓷及釉上彩绘瓷媲美。如浙江龙泉窑仍继续烧造青瓷,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器虽然仍为人们所钟爱,但在陶瓷的胎釉和制作工艺方面却无法和景德镇的瓷器相抗衡。

万历五彩瓷器造型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世称“大明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