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19金稅三期管控愈嚴,企業如何籌劃才能降低稅負?

chunqiuu


這個問題的其實容易給人誤導。

稅務籌劃,首先要考慮的其實不是降低企業的稅負,而是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

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也就是常說的金稅三期,實現了對所有增值稅發票的統一管理,首先,規避了假票的問題,印假髮票已經完全無用武之地了。

其次,實現了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共享。下家要想抵進項,上家就必須交稅,很大程度地堵住了虛開發票的口子。

最後,是稅務機關對企業數據的把握。對想要偷稅漏稅的企業來說,這是最致命的一條,同樣的行業,你一直是高稅負或者低稅負,都可能被稅務機關認定為異常,一旦異常,就將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小企業,誰家沒點不能見光的貓膩,若是天天被抽為稽查對象,企業肯定受不了。

所以,說到稅務籌劃,首先要想的是,如何降低稅負風險,而不是說如何用“旁門左道”少交點稅。

也因此,我想說,“不從業務出發的籌劃都是耍流氓”。一定是要梳理業務,找到業務中涉及的每個涉稅節點,然後按照稅法匹配,得到最有利的方案。

比如,賣舊貨的公司,要不要選減按2%徵收的優惠政策呢?就得看採購方的情況,如果採購方不需要抵扣,甚至不要票,那自然是2%合適。

再比如說,如果採購不容易拿到發票,那就要考慮所得稅能不能採用核定徵收,若是可以,一次就搞定,也沒成本發票的事了。

再比如,高毛利沒啥成本的諮詢公司,最好是幾個諮詢顧問按合夥人辦,否則,工資要過一道所得稅,利潤要過一道所得稅,分紅還要過一道。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啦,總之 ,就是需要先看公司業務,然後再說籌劃的事,不要給客戶的票都開了,才發現沒進項,這個時候想起來籌劃, 就已經太晚了。


康愉子


首先問題涉及比較廣泛經營公司涉及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人員工資個稅和股東分紅稅,我來為您列舉一一解答:

增值稅、所得稅:

增值稅、所得稅高的解決方案有兩種,一:在稅收窪地設立獨立核算的分公司,所有稅正常交交完可以有返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25%-70%。二:配套與主公司經營範圍相匹配的一般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分流部分業務,讓個人獨資承擔部分利潤去交稅,個人獨資的稅點一般在3個點左右(一般納稅人增值稅可以全額抵扣,在稅收窪地註冊的個人獨資增值稅可以返還地方留存25%-70%)

人員個稅 :

員工本來是與公司屬於僱傭關係,比如公司花十萬每月僱傭了某人來為公司提供某項服務,現轉變僱傭關係為合作關係,讓員工成立工作室和公司籤立合同把工資以合作費形式公對公打款,比員工直接繳納七級累進肯定是要節省不少的,在稅收窪地成立的工作室增值稅同樣可以享受增值稅返還

股東分紅:

一:通過總部經濟招商在稅收窪地註冊有限合夥企業,讓有限合夥企業成為股東,20%分紅稅照常交,但是交完稅後會有地方財政返還稅款地方留存部分25%-70%(視園區而定)

假設有限合夥是股東分紅稅繳稅100w(股東分紅稅20%)正常各地方上繳之後就沒有了,但是你的有限合夥註冊地是在稅收窪地園區就可以返還10w-28w(所得稅國家是四六開,國家要拿走百分之六十,地方留存部分為百分之四十100w*40%*返比例)

二:註冊配套主公司經營範圍相符的個人獨資企業,通過業務分流讓個人獨資承擔主公司部分利潤去交稅(業務分流的意思是我本公司接了一個項目,主公司下面的個人獨資為主公司提供了某項服務,該項合作的合作款為XXXw),可以避免部分利潤交股東分紅稅,個獨核定徵收承擔部分稅率一般控制3%-5%具體需要根據公司綜合情況進行計算。

舉例:以服務業小規模一年500萬為例

增值稅:500W/1.03*3%=145631.06

附加稅:145631.06*6%=8737.86

所得稅:500W/1.03*10%*35%-65500=104402.91

綜合稅率:5.18%

舉例:一般納稅人500萬為例

一般納稅人:增值稅:500w/1.06*6%=283018.87

附加稅:283018.87*6%=16981.13

所得稅:500w/1.06*10%*35%-65500=99594.34

綜合稅率:7.9%(一般納稅人增值稅全額抵扣後稅率1.9%)

以上解答僅為簡單介紹,需要詳細解答歡迎留言或者私信諮詢,放心諮詢不收費歡迎踴躍提問,覺得有用的請點點您的轉發


納稅籌劃小蔣


隨著科技的發展,政府對管理稅收工作也越來越智能化了。從金稅三期的提出,到金稅三期的全面上線使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全面監控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簡單講就是納稅人在稅務機關面前變得更加透明瞭。納稅人幾乎所有的經營行為都會被納入稅務機關的監控範圍,因而涉稅風險會大大提高。

下面簡單分享一下稅務管理及籌劃的方法以及企業常見風險


首先,要進行稅務籌劃,必須要了解目前公司的納稅風險有哪些,該如何及時調整規避

大部份公司潛藏的稅務風險有以下:


(一)用於業務招待費的發票以“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等內容開具,甚至沒有銷貨清單,很多公司目的是避免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超過了扣除限額,故此修改某部份業務招待費的發票內容,違返了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無形中也給公司帶來了納稅風險。

(二)產品單耗、得率等指標異常,多列支消耗計入成本。

按規定,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固定資產已達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結算的,應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實際成本等,按估計價值轉入固定資產,並提取折舊,待竣工結算後再作調整。而有許多公司未作轉資,存在納稅風險。

(三)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作為企業發生費用列支,如:保險費以及已出售給職工個人的住房維修費等均未作納稅調整,某些公司因缺少完善的重大業務涉稅分析制度、稅務風險管控制度等,暴露出公司稅務基礎工作不夠到位的問題,不利於企業稅務管理以衣籌劃的順利推進。

(四)大部份公司內部缺乏溝通,工作信息未共享,運營部人員製作出口形式發票,導致財務部只有收到合同和發票入賬時才知道銷售情況。信息的滯後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和糾正錯誤,存在納稅風險。

針對風險點,制定好相關稅務管理以及籌劃方案:

(一)要加強對企業涉稅項目的監督,重點包括銷售合同、增值稅發票、進項發票抵扣時間,還要加強對企業所得稅稅務風險的監控,確保企業收入的合法性。並加強對成本的核算,做好企業納稅調整,避免因減少稅負而虛增成本的現象。另外,還要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如:加計扣除、出口退稅等稅收優惠實現公司自身利潤的最大化的目標。

(二)加強對國家稅務法規的瞭解和學習,公司財務人員進行稅務管理的工作的過程中要主動的去對相關稅務法規進行了解,尋找其中的差異,從而制定出適合公司的稅務管理及籌劃方案;同時公司應該組織會計人員對新的稅法政策進行學習,一旦出現法律問題也能夠通過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而不是一旦違法後不知道如何進行處理,這樣就會極大的損害企業的利益。

(三)到目前為目仍有許多公司沒有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更應加強風險管理,定期開展涉稅風險評估,針對公司有可能出現的稅收風險點及時進行合規檢查:(1)檢查企業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是否真實合規,業務單據是否完整;記賬憑證與原始憑證是否一一對應。會計科目中是否存在數據不合理的情況,例如:其他應付款長期數額較大將會被系統識別為稅務風險點。

(2)貨物出售、留存的數據是否賬實相符,有無入庫單、領料單等憑證,是否按規盤點。

(3)企業資金流向的單位是否真實、業務價格是否公允,有無轉移定價等情況發生,

(4)在財務部門設立專門稅務崗位,實行崗位責任制,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教育等。

(四)建立健全的公司內部信息溝通機制,要強化公司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聯繫,要將稅務管理作為核心,強化各部門在涉稅活動中的協調和配合,公司發生的經濟業務要及時通知並共享,能更好地規避稅務風險。

(五)目前公司稅收成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稅收實體成本,主要包括企業應繳納的各項稅金。

二是稅收處罰成本,主要是指因企業納稅行為不當造成的稅收滯納金和罰款。通過科學、合理的稅務管理籌劃,能夠降低或節約企業的稅收實體成本,避免稅收處罰成本。稅務管理以及籌劃對公司合理規避稅務成本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企業籌資、投資、經營過程中。通過分析其資本結構對公司預期收益和稅負的影響,選擇合適的融資渠道,實現稅負的有效控制、所有者權益的最大化。公司可以通過計算、比較借入資金的利息支出與因借入資金實現的稅負降低額的大小,選擇適合的融資渠道。政府出於優化國家產業結構的目的,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經濟發展計劃的投資項目,給予一定程度的稅收減免或優惠。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通過對存貨、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分攤、壞賬處理等進行會計處理,在不同會計年度實現不同的企業所得額,從而實現企業應繳稅款的遞延,提高了公司資金使用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