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蜂头领|蜂群饲养管理的原则与技术

养蜂的经济效益,决定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包括蜜源、气候、蜂种、开繁蜂数与其它物质条件。主观因素包括养蜂者的素质、蜂场经营管理、蜂群饲养技术等。对养蜂效益的作用,主观作用比客观因素更重要,其中养蜂者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因素。数控养蜂法只是一种生产工具,如果工具使用者素质低下,工具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率。仅对影响养蜂效益的各种主观因素进行深入地探讨。

蜂头领|蜂群饲养管理的原则与技术

任何动物,只要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就生长快。因此,以前蜂书都说:“养蜂的诀窍,就是蜂群保暖吃喝足”。然而,蜜蜂是社会性的昆虫,养蜂是个特殊的产业,与其他养殖业都不同,绝不是饲料充足蜂巢温暖就能获得高效益的。养蜂生产中,随时都会调到与“量”相关的问题,由于养蜂者素质与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处处都做到最佳,每个"过”与不及”,都要影响效益。养蜂的效益,决定于技术措施与“最佳量”的差距,羞距越小效益越高。我国的养蜂法是1911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百多年来虽然有许多改进,但并井没有本质变化,可称之为传统养蜂法。传统养蜂法的基础理论是:“蜂群保温宁热勿冷,母蜂产卵宁多勿少,追花转地连续采蜜。”其代表著作是《蜂群集体饲养法》。然而,这一理论恰恰违背了蜂群自然规律,违背了辩证法。传统养蜂法的技术指导,都是模胡的定性描述,例如冷了要保温,热了要散热,強群要分群弱群要合并等等,至于冷到几度怎样保温、热到几度怎样散热,几脾蜂群应分群几脾蜂群应合并,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养蜂者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因此,养峰效益很低笔者在六律基础上,先后又推导出蜂群饲管理六原则。

蜂头领|蜂群饲养管理的原则与技术

调节温原则 在"蜂多于子脾宁冷勿热”的前提下,使不同日龄的蜜蜂与子脾,都有适宜的温度环境。

蜂巢通风原则 在保持巢温正常的前提下,蜂巢通风宁强勿弱。

调节虫蜂比例原则 使蜂群的虫蜂比例处于最佳,使幼蜂数量与蜂群哺育力保持平衡,难以恰到好处时,喂虫宁少勿多。

布置巢脾原则 布置巢时,要利于群势增长与提高蜂产品质量和产量。

利用蜜粉源原则 繁蜂时,选择蜂群蜜粉日釆集量与日消耗量基本相等的地方。没有这样条件时,要选择巢内蜜粉贮量缓慢增加的地方。要避开大流蜜大粉源和无蜜粉源的地方。实行间歇采蜜,两个蜜期要间隔51天以上,每个采蜜期不超过19天。

养蜂决策原则 一切力争最佳

蜂头领|蜂群饲养管理的原则与技术

数控养蜂法是对传统养蜂法逆向思维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辩证法,因此,它是与传统养蜂法、多箱体养蜂法本质不同的养蜂法。数数控养蜂法就是标准化生产,是科学养蜂的必由之路。数控养蜂法所阐述的养蜂科学理论与技术,不仅北方适用,南方也适用,不仅我国养蜂者适用,各个发展中国家也适用。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推行量化管理,养蜂生产的量化管理也势在必行。后续将陆续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